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共10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共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共10篇)

(一)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1.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在当今的大学校园,学生朝气蓬勃、充满想象力和竞争力,给人一种年轻、向上的力量。大学生处在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他们有了完全自我发展和定义的空间,脱离了高中时期老师束缚式的管理模式,来到相对自由自主的大学生活,在心理和生理层面都会发生不小的变化,很多学生会产生不适应的消极心理。这一时期,大学生开始形成最后影响一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但社会上的新观念、中西文化的冲撞以及许多临时的变化都会让他们感到迷茫,难以适应。此外,也不乏存在一些神经抑郁、交流困难的学生,甚至有一些学生不同程度的患有心理障碍。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学生开始有了结交异性朋友的想法,但也会有失败的体验,有的学生一笑而过,有的则会陷入自卑甚至做出伤害性举动。他们离开父母独自生活,种种的不习惯让他们产生各类情绪反应甚至心理障碍,而很多学生则不知道如何宣泄,甚至意识不到自己的心理问题。据教育部一些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在校大学生中超过百分之二十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已经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2.大学生心理层面若干问题及原因探索

目前我国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心灵的成长,从而容易导致学生在竞争压力面前丧失信心,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厌世的心态。近年来,此类由于心理问题引发的案件更是屡屡出现在我们视线当中,从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案件,到机场伤害母亲事件,再到最近上海中山大学黄洋被毒身亡事件,此类频发的大学生矛盾和一些伤害事件,均体现了学生心里承受能力的脆弱。笔者在对部分大学生作心理咨询和音乐治疗过程中,也清晰体会到他们内心的迷茫和压抑感。总结起来,目前他们的主要心理压力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家庭教育溺爱引发抗压差;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年轻的80后、90后的孩子们,往往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从小就集万千宠爱与一身,骄纵、自我是他们的通病,他们的生活轨道相对顺利,鲜有失败经历,因此走入大学,开始独立生活后,来自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压力随之而来,带来的挫败感让他们无力反抗。

②人际交往能力弱引发抑郁、自卑;当代大学生在入学之前大都沉浸在升学、考试的模式之中,与社会甚至同学的交往大都局限于学习交流,来到大学之后逐渐接触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一些学生开始显现出不合群,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家庭贫困,来到大学后显现出自卑、焦虑的情绪。

③恋爱观偏离引发轻生或暴力倾向;在大学校园,恋爱已经成为继学习、打工之外最普遍的学生现象,但是由于大部分学生来到大学都是初次恋爱,对待问题时容易走极端,近期,一些学生由于失恋而频发的自杀事件,已经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④就业形势严峻引发心理焦虑;2013年被称为史上就业最难年,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逐年递增,很多学生由于无法找到工作而引发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

⑤特殊心理疾病。大学校园也不乏一些存在心里疾病的学生,常见的为抑郁、强迫症、焦虑和恐惧症等。目前解决学生问题主要是通过心理咨询,由语言纠正头脑整理的混乱观念以达到改变情绪的目的,然而这种方式能做到“晓之以理”,却无法做到“动之以情”。枯燥的心理咨询解答甚至容易引起学生的急躁和逆反。而音乐本身就是情感、情绪的产物,是作曲家对外部世界内心感受的一种直接表达,也是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孟子曾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音乐是心灵的语言,容易产生共鸣,是治疗“心病”的良药。这种音乐的表达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上必然可以产生重要辅助作用。

二、音乐疗法辅助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

1.音乐疗法的实现机制

音乐治疗宏观上看,似乎是一种虚幻的东西,但事实上,音乐所具有的各个要素,却决定着其对人体的生理所能产生的决定影响。①音乐旋律是音乐的基础,是音乐的灵魂所在,旋律中具有一定特性的部分称之为主题,而主题所具有的不同乐思则是听者最直接的情绪体验。②节奏是音乐的骨架,也是音乐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而音乐节奏可以引起人体组织细胞的和谐共振,祈祷一种微妙的细胞按摩功能,有助于消除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③和声也是音乐中表现情感的必备要素,协和的和声所演奏出的稳定性和厚重感,能给人以优雅、平稳的感觉。④速度是乐曲表达情绪的重要手段,它能和人的情感运动状态产生同步,恰当的音乐速度可以准确表达人的情感。⑤每一首乐曲都有调式,它相当于乐曲的心脏,音乐引起的情绪随调式而异。目前有不少人总结了几大调的主要色彩,C调平静缓和,D调崇尚热烈,E调安定宁静,F调洒脱无束,G调轻巧浮躁,A调高昂有力,B调无助哀怨等等。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调式。

2.音乐疗法对大学生心理调适的应用性研究

对于没有接触过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欣赏的学生,他们的音乐局限与流行音乐或者一些轻音乐,尽管在欣赏的过程中,他们会产生某种共鸣或情绪,但个人内心却并不清楚这种情绪变化的来由。因此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来指导学生初步了解音乐的情绪作用。实验1,画图实验,准备白纸,选择节奏不同、情绪不同的乐曲至少6首,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就每一首乐曲画出自己的体会或感受。根据学生的画作,可以看出学生当时的基本心理状态以及帮助学生学会音乐欣赏的视觉体会。实验2,情绪实验,选取一首乐曲,尝试想象不同的环境,以不同的心态来欣赏同一首乐曲,写出或者说出不同的体会。实验3,记忆实验,选取一首乐曲,让学生回忆生气时、高兴时、失恋时的心境,在不同的心境下欣赏该曲目,写出或者说出不同的内心感受。通过以上实验,使学生从最基本的角度了解到音乐对于个人的积极意义。

三、音乐欣赏辅助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拓展性实用研究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转型时期,音乐在其自我情感调整中起着重要作用。大学音乐教育定位大都限定于音乐的知识传承和欣赏,对于音乐的心理调适功能,没有加以重视和推广。如何结合大学生身心特点,科学地解释其机理,运用于实践,使之成为可推广应用的保健或者辅助手段,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很好的研究和利用价值。

1.创建高校音乐辅助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从各项制度上给予高度重视,在音乐治疗辅助心理健康教育中,建立恰当的规章和监督机制,规范音乐疗法相关课程设置及设施建设。在音乐辅助过程中,利用即兴演奏、表演与再创造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切身体会和感受音乐之美,引导学生分散注意力、解除压力;利用音乐创作体验和音乐聆听体验,聆听一些温馨甜蜜的乐曲,比如《婚礼进行曲》,《小夜曲》等,让患者体会到生活的幸福与美好,消除焦虑的情绪,释放内心的压抑,以起到减压的治疗效果。

2.建立音乐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加大音乐辅助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鼓励学生多参与音乐疗法的心理健康模式,定期举办各类交流和指导,让学生欣赏接受这种轻松愉悦的心理健康体系。

3.开设实用性音乐分类网络体系,将音乐所包含的情绪内容进行分类,建设有相当规模的音乐网站,供学生自行欣赏,音乐网站定时更新,建立一个庞大音乐库,供心理老师音乐治疗和学生自我解压。

4.开设音乐基础及音乐疗法的选修课,一方面帮助大学生初步了解音乐基础知识及创作背景;另一方面也从心理健康角度出发,在音乐欣赏、音乐类实践操作等活动中引起情绪和行为发生变化。这种教育方式可以摆脱传统意义上比较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

5.营造良好的校园音乐氛围,建构音乐心理调适的多渠道。利用心理咨询中心的音乐治疗、校园音乐广播、音乐讲坛、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艺术沙龙、音乐大师讲座、音乐类社团等形式。音乐类文化活动门类繁多,也容易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参与兴趣。在不经意间将音乐治疗渗透当中,不失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气氛,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最佳途径。音乐疗法属于心理疗法之一,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利用即兴演奏,表演与再创造,音乐创作体验,音乐聆听体验等全身参与的音乐体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美,体会美。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激发潜意识的发挥。

作者:陈丹丹 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二)

一、网络环境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1、构建一支专业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学校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及与大学生进行流畅的沟通,其基础在于拥有一支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可是在实际生活中,我国大部分大学生的互联网的使用能力远远高于教师。所以,对教师进行合理的培训,提高教师对网络的使用能力很有必要。因此,高校需拟定出合理的培训制度,把培训工作的重心放在对教师开展教育技术理论以及多媒体网络技术等有关培训上。另外,高校还应要求教师快速且娴熟地运用办公软件以及博客等多种信息工具,同时把网络技术运用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确保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此外,教师还必须将互联网信息的时效性充分发挥,采取快速且有效的措施来获取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并对其开展深程度研究,不断增加学生个人在信息方面的免疫能力以及道德水平,进而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形成较高的信息素养,使其心理保持健康。

2、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网络属于一种教学辅助方法,其能够使大学生更直接更充分地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在网络提供的帮助下,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使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对大学生开展适合的心理训练,使其记忆、注意以及感知等多个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可以确保理论和实践紧紧结合在一起。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对大学生开展恰当的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培养出综合素质较强的人才,尽最大努力降低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危害,同时教师还需要使用主动的心理暗示对策,适度地对学生进行激励,合理利用互联网中的有利因素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教师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按照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具体地给学生讲解心理健康问题可造成的影响,并使其认识到采取何种对策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使用怎样的对策能够处理好心理困扰以及如何进行自我调节。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具有代表性的网络个案分析,促使大学生全面了解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以及症状,进而确保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保持积极上进与乐观的心态。

3、扩建网络阵地

根据相关研究显示,网络属于一个比较重要的教育阵地,其具有很大优势,不仅能够调动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还可以令其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此外,还能使大学生与教师开展深层次的互动。因此,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对网络制高点实行有效控制,确保网络技术的优点能够被合理发挥。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阵地迫在眉睫,应对其不断改进和完善,并将其当作工作重心,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系统建设,同时不断改进其体系,在心理帮扶方面提供给学生们质量更高的网络服务。另外,国家还需要制定出相关的法律,对网络不利信息进行过滤,给大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由此才可以使网络造成的不利影响得到控制。应努力从多个角度发挥网络优势,让网络对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4、科学指导基本环节工作

对于大学教育来说,网络教育造成的影响很大,其不仅属于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对课外教学带来的影响也不小。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普遍宣传的方式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目的在于增加学生兴趣,引起学习的好奇心。另外,教师还应该在本校校园网上构建合适的机构,使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心理健康内容,掌握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技能,提高自我调节能力,确保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进而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在当前网络环境下,学校采取对策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关键在于相关的机构与组织构建合作关系及与学生之间进行深度交流。另外,上述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必须构建一个私立的空间,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对其开展适度有效地管理,同时要把多方面的人力资源聚集在一起,对大学生开展全方位、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指导。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网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对大学生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合理使用网络并将其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可以增加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还能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所以,高校必须制定相关制度,具体落实到位,重视对教师开展心理健康培训,加大对大学生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增强学生判断与约束两方面的能力,使其在网络环境中正确判断和吸收对个人成长有利的网络信息,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成为社会所需的有用人才。

作者:张俊 钱太保 单位:安徽科技学院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三)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针对性不强

辅导员背负着学生生命安全这一重大责任,使得辅导员平时只关心学生是否稳定、安全。长此以往,导致辅导员老师认为只要学生稳定,不出事就万事大吉。这种工作误读,都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次是大学生正处于发展心理学意义上的青年期,每个时期的人有处在每个时期特有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处在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有本阶段所特有的思维方式、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再者,个人有其个人的心理发展特点,所以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起不到很好的改变和促进个体发展的良好效果。

2.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过于陈旧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陈旧所导致的随之而来的问题在于:第一、教育内容陈旧。教育内容偏重理论性,轻视实践性。教育内容经久不变,导致了理论和实际相脱节。第二、教育方法出现问题。近年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给人形式大于内容,空洞说教大于实际行动的不良印象。在实际的执行中,注重对同学们千篇一律的灌输,轻视对同学们的个性疏导。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自从《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下发以来,各大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广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教育部成立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对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咨询与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并统一规划本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政策指导、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和督导检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提高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素质,2007年8月,教育部思政司专门举办了由各省区市教育部门主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负责同志和教育部直属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参加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讨培训班,委托教育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举办了以实际工作技能培训为主的“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班”。在天津师范大学举办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专题研讨专题培训班,学员由各部属高校中长期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的骨干教师和负责同志参加。针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育部还在这一年举办第6期全国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培训班进行相关培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是学校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也是此项工作的关键环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这无疑是一种共识。当然,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有些学校在专职心理教师的配比上远远达不到比例。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了大学生心理咨询室,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但却都没有深入进行,最终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还有些学校启用德育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为兼职开展心理教育。在这些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工作者中,很多人缺乏系统的心理学知识,不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更不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技巧,也没有掌握一定的心理测量技术。这样,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实践中,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一)教育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目标都旨在使大学生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旨在通过对大学生的教育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思想政治教育站在国家的政治立场、经济利益和意识形态的要求对大学生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和崇高价值观。从而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打下思想基础,这种教育通常是前篇一律的,即每个人都应知道和达到的基本标准,是宏观的;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更多的站在个人角度,即以大学生成长规律和需要为基础,结合心理学、伦理学、医学等有效技术手段对学生个人的认知、情感状态、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调整。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个性、成长环境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更注重以个人角度为主,它是微观的。

(二)工作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多以“显性”的工作方法为主,即以树立榜样,赏罚分明为主。对于优秀学生,通过树立榜样、典型,再加以宣传,夸大榜样的在同学们中的影响力。而对于惩罚对象,则采取通报批评、记过处分等手段,给众人以警示。这其中有所谓的“对错之分”;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多以“隐性”的工作方法为主,这种方式不言而喻。心理健康教育涉及个人的隐私问题,涉及心理咨询的职业规范问题,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予以保密。一个人,可能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种种困难、种种压力而造成了心理上的不适,这其中没有所谓的“对错之分”。

四、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一)可行性

如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既相互有联系,又相互有区别,既有相互的独立性,又有相互的互补性。二者无论从服务对象,教育目的上都有相同性,在其他方面也有一定的融合性。例如:只有搞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让大学生在精神上积极健康向上,才能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给大学生的人生有一个宏观的引导,使他们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人生方向,这是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一个人生目标明确,有志服务造福社会的大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个具有良好心态,良好心理素质的大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来应对生活中,社会上的种种压力和挑战。才能使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结合途径

鉴于以上论述的两者的互补和联系,把两者之间进行很好地结合势在必行。最近我校开展的“心理健康老师进学院”就是一个很好的结合途径。原因如下:第一、辅导员是学生的守护使者,可以给学生开展平日里的思想政治教育,可是遇到学生具体的心理问题的时候往往束手无策。这时候,心理健康老师就能给予辅导员老师专业的指导,然后辅导员老师再结合学生平日里的生活环境和本身的性格特点及时给予帮助。或者在辅导员无能为力的时候,可以将较为棘手的问题及时转接给心理健康老师,这无疑对学生的帮助是非常及时而重要的。第二、心理老师进学院给了同学们更多与之接触的机会,通过心理健康老师进学院后开展各种讲座和活动,是同学们对心理健康有更全面的了解。避免了同学对心理问题有些偏颇、极端的想法。使得同学们更愿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从自身层面提高心理素质,适应能力等等。或者转变观念,认识到有心理问题很正常,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心理有病”,生活中的一些突发事件,或者一些学习生活上的困难都有可能引发心理不适,通过心理疏导就能够很好的面对和解决这些暂时的困难。第三、学院配合心理咨询中心开展的具体工作,如了解和掌握高危人群的心理动态、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措施等;进一步明确了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措施,如督促学校尽快开设专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程、规范大学生心理测评与筛查工作、加强对心理健康教师及辅导员的专业培训、协助学院建立心理危机预警与建立学校危机干预体系。

五、总结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两者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的关系。只有将两者很好的有机结合,才能在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发挥出最大优势。才能使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更好,更健康,更快乐的成长。才能使大学生学会正确地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实现的过程中通过自己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对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才能完成这一宏伟的人生目标。在这整个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者缺一不可。

作者:韩珍娇 邹萍 单位:大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四)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进入大学后,随着知识的增长与社会经验的丰富,大学生们对未来的发展与规划由美好的希冀逐步转向社会现实。面对社会中的不公平与不合理因素,有的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会选择退缩,拒绝与社会打交道,选择了封闭自我,这会导致他们心理失衡,如果应激反应不当,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惑,从而导致心理问题。除此以外,大学生还存有学业困难、家庭贫困等方面的心理问题。

二、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世纪落实党的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文件精神明确指示,新时期在全面落实与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中,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德育工作,着重有效地加强与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时期需要的高素质大学生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健全的人格。

(二)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深受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而这个教育目标的基础是以个体的非智力品质。非智力品质因素是人心理结构中的核心层面,决定着一个最基本最本质的精神面貌。在构成人非智力品质因素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心理成份在其中起着决定的作用。因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密切相关。

(三)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精神和现代人文精神受其

心理健康水平影响巨大与传统的高等教育相比,现代的高等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全方位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的精神层次,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现代人文特征、科学精神和可持续学习能力为主要特征。因对学生心理素质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了大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比较差。这显然阻碍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科学精神、现代人文精神和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发展。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抢占至高点的关键。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立足教育,重在建设,贵在落实。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全体大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全体大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的一大群体,针对这一思维比较活跃、认知能力较强、可塑性较好的群体,我们应把工作的重心与重点放在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与预防上。我们教会他们心理问题的辅导技巧,让他们在遇到一些小的心理困惑时能够自我辅导,还可以组织学生建立互帮团即利用同龄群体的思想与话语更易于大学生接受的特点,大学生对大学生进行简单的心理辅导,而不是更不能等心理问题出现后才对相关的大学生进行干预。

(二)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普查和咨询工作应在规范和稳定的原则上进行大一新生一入学,我们就应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普查工作,通过科学的心理测量与测验建立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档案;针对分检出的有明显心理障碍倾向的学生,要建立心理咨询档案,并通过适当的形式对他们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给予这些学生及时必要有效的帮助与辅导;对于日常咨询中发现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及时转到专业心理咨询与卫生机构,以便他们更有效地开展工作。

(三)建立与健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保健网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想真正地落实到实处,仅靠高校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机构中的专业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发动全校的师生来关注这项系统的工程,要让他们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或健全“校—系—级”三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且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总之,新时代的人才发展规划要求高校从思想与行动中切实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努力,不断探索,及时了解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点,掌握这一群体的特征,总结这一群体的发展倾向,才有可能探索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规律,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作者:陈明中 单位:江苏紫琅职业技术学院

(五)

一、民办高校学生心理的特点

1.迫切渴望独立与缺乏独立能力的矛盾

自从开始了大学生活之后,民办高校学生在主观上和客观上都获得了独立和自由。但客观事实是,涉世未深的青年并没有办法独自处理好各类复杂的问题。此时,他们迫切渴望朋友、亲人、老师能够提供建议和帮助。除了随时可能面临的突发事件无法使民办高校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之外,还有在经济上,大学生依旧依赖自己的家庭,尤其体现在身为独生子女的民办高校学生身上。他们认为,步入大学等于摆脱父母的管教和束缚,不再受到家长和老师的左右,俨然是一个完全自由和独立的个体。但是经济不独立,就没有办法真正摆脱家长的支持。从而在追求独立的心理上和无法独立的经济上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由此可以推断,发生在大学生群体当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成人感”与“孩子气”之间的冲突。本身年纪已定性为成人的青年学生,却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且缺乏成年人该有的成熟和稳健。导致高校大学生产生矛盾和抵触心理,既想快速成长,又想躲在“温室”里逃避风雨的洗礼。

2.学业、情感、资金、时间的失衡

高中阶段的学习方式基本都是老师指导,家长配合管理,学生服从安排;情感上提倡和谐友爱但不过于亲密;学生对于金钱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去考虑财物的分配和管理;他们大多数时间被规划到听课和学习当中。然而,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原本维持了多年的规律性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被打乱,学生需要在短时间内对其进行重新调整和适应。大学课堂很少再有填鸭式或应试型的教育,而是将自主学习的理念融入到每个课程当中,学生感到忽然被“松绑”,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和动力。大学对待男女生的私人情感采取“宜疏不宜堵”和“既不提倡也不反对”的态度,可以变相看待成默许。除此之外,学生与室友、同学、旧日好友的情感维系都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他们自然会面对很多感情的困扰。一旦资金问题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不仅在“学业、情感、资金、时间”四个方面与高中阶段有巨大的差异。“民办高校”头衔使得学生难免产生自卑心理。一般来说,大部分进入“民办高校”的学生可能高考失利或是学习基础差,这两个因素会给学生造成深深的自责和自卑。父母过高的教育期许也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精度不够

首先,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模式呆板,大班授课,机械地灌输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缺乏针对与学生心理特点的分析和教育,忽视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使得学生常常混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误以为两个课程是共通的。其次,课程的理论来源于外国研究成果,连心理健康普查的量表也是直接从国外引用过来。面临的问题是,国外的量化数据并不一定完全适应中国大学生,导致心理评估出现误差和局限。最后,课程的教学安排是针对全校所有的学生,难以对个别学生、个别群体进行独立的教育和辅导,加之学生本身对心理问题的恐惧和回避心态,导致课程的精细度受到影响。

2.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水平尚待提高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工作,因而对于心理辅导教师的要求会比较严格。比如:心理辅导教师的知识结构、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水平以及工作经验等等。李小鲁(2006)研究指出牛津大学心理咨询中心2005年时“有11个专职人员,全部获得心理学专业博士学位,并大部分有相当于教授的高级服务督察职称。”这种现象对于国内的公立高校都很难企及,更别说民办高校。一般高校教师在取得相应的高校教师资格证书之后,就可以持证授课。但是对于心理辅导教师来说要求可能更加严苛。不能仅仅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还需要具备心理学相关专业学历、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这些对于民办高校老师来说还尚待提高。

3.基础设施不完善,尚无独立的部门

江立成、魏婷(2007)认为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高校未能普及,缺乏科学化量表以及测量工具和手段,缺乏心理咨询所必需的技术设备。这类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导致测量或咨询工作受到阻碍。大多数民办高校的心理咨询室隶属于学生处,并没有完全独立而成为一个成熟的机构或部门。这样的机构安排会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主动性,难以发挥主体性功能。

4.活动开展无评估机制,学生参与度不够

民办高校响应教育部的号召,积极开展各式各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利用测试、广播、板报、讲座等载体和方法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但是,学校很少对此类活动的效果做评估,缺乏长效的评估机制。不仅如此,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学校牵头安排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除了强制参加的心理健康测试和讲座之外,一般活动会由团委或者学生社团承办,大部分学生就很难再主动接触心理健康相关的活动。

三、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1.深化课程改革,科学调整课程内容

姚本先、陆璐(2007)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健康、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个性心理、人际交往心理、恋爱与性心理、择业心理,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又融入了网络心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方面的内容”。因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现有的课本上,而是要与时俱进,积极与时代接轨,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发根据实用性和针对性的课程。课程内容最重要的是具备针对性和实用性。不能够停留在对个案、特例的分析,减少理论上的说教。适度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心理疾病,学会自我剖析以及自我解压的方法。

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要特别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尤其在专业技能、心理素质和道德素养上下工夫,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首先,政府要为学校提供相应的便利,比如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逐步建立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资格认定体系。其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他们是工作在一线的,亲密接触学生的人员,教师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能够给学生带来正面地、积极的影响,能够树立起阳光向上的榜样和楷模。最后,王普霞(2007)认为“优秀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对工作的满腔热情、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学生的深切热爱、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开拓进取与不断创新的精神,以及在面对各种教育难题所表现出来的果断与智慧等等”,这些个性特征和人格魅力都可能成为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3.个体辅导与团队辅导相结合的原则

个体心理辅导具有针对性强、隐私性、效率高、效果好等特点,为了让心理健康教育获得更多的成果,很多人建议把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偏向更具有针对性的个人心理辅导上来。但是,个体辅导面临的难度在于,是否需要个体辅导的绝对主动权掌握在学生手中,很多学生难以对一个陌生的心理辅导老师敞开心扉。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困境会产生恐惧和逃避,老师很难通过表象观察去发觉学生隐型的心理问题。张亚、徐光兴(2006)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自我接纳与否关系到他们未来能否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竞争,是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团体催眠辅导能够提高大学生自我接纳的程度和心理健康水平。可见通过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互动,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发现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人相处的方式,提升适应能力,激发个人更大的潜能。所以,个体辅导和团体辅导都不能偏颇。

四、结语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之后,同样肩负着守护自己的“小家”和建设社会主义“大家”的重任,他们的心理健康关乎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民办高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日益重视,但也需要突破重重困境和挑战。因而,不仅仅民办高校的任务艰巨,对于学生自己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去自我突破。整个教育界甚至全社会应该给与民办高校更大的包容,运用集体的力量去营造更好氛围,凝聚成行之有效的合力,促进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作者:蔡文芬 王培敏 单位:安徽三联学院

(六)

心理学存在的本意被研究重心的这种转移背离了,因为它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多数心理学家不知道正常人获得幸福的途径。积极心理学把自己研究的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要用一种积极的理念来进行新的解释,便可以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目前国外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形成了以幸福感为中心,以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为三个支柱的“一个中心三个支撑点”的理论体系。当前,积极心理学不仅在心理学领域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其思想己经渗透进了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多个领域,显示出应用趋势。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研究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符合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需要进一步丰富和扩展。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增强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创建积极的大学校园环境三个方面来实现教育目标。

一、增强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

积极情绪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积极情绪体验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积极情绪体验包括兴趣、高兴、满足、快乐、愉快、自豪、爱、幸福感等能使人产生愉快感的情绪体验。积极情绪的产生不仅有助于消除焦虑、悲伤、抑郁等消极情绪,并且可以使个体处于一种乐观、愉悦、幸福的状态,使人格达到一种积极、健康、和谐的境界。增加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有利于拓展大学生的心理资源。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会导致不同的行为倾向,主要原因在于这两类不同的情绪能使人建构起不同的心理资源:消极情绪通过缩小个体即时的思想或行为资源而组织起一种包括身体资源、智力资源和社会性资源等在内的应激资源;积极情绪则能通过扩建个体即时的思想或行为资源而帮助个体建立起持久的个人发展资源。同时,积极情绪体验还能消解个体的FCENTURY心理紧张。增加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积极情绪与健康人格之间关系非常密切,容易体验到一种积极情绪的人,也容易体验到其它的积极情绪,一个经常体验到积极情绪的人也容易表现出积极的人格倾向。例如,邓丽芳、郑日昌在《大学生的情感变量与心理健康的探讨》一文中指出,正向情感、快乐感与SCL-90测量表中的大多数因子间的负相关均达显著水平;负向情感与SCL-90测量表中的所有因子间的正相关均达显著水平,且与抑郁、焦虑等因子间的正相关极为显著。因此,积极情绪体验应成为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着力点。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增加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形成积极情绪为切入点,发掘和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力量,塑造大学生的积极品质。增加大学生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是培养大学生个体积极人格的主要途径。增加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通过增加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可以提升大学生个体的幸福感,提高生活满意度,使人更加自信乐观,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发展亲社会态度。由亲社会态度而产生的行为称为亲社会行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的礼貌、谦让、互助、合作、分享,甚至为了他人和集体利益而做出自我牺牲的一切有助于社会和谐的行为都是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合作行为、分享行为等是亲社会行为的主要构成成份。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对于构建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心理和谐,以及建设和谐校园具有重大意义。积极情绪体验是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在现实生活中,积极情绪体验需要依靠一些低强度、高频率的积极生活事件来获得,因此,高校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努力促使这些低强度、高频率的积极事件发生。

二、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与行为的特有的一种统合模式,这种统合模式包含了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相区别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是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帮助大学生塑造哪些积极人格特质呢?积极心理学家赛里格曼等人研究发现,有六种美德和二十四种积极人格特质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个体身上。六种美德是智慧、勇敢、仁慈、公正、律己、卓越,二十四种积极人格特质是创造力、好奇心、开明、好学、洞察力、诚实、英勇、坚持、热情、善良、爱心、善于交际、公平、领导才能、团队协作、宽容、谦虚、谨慎、自律、鉴赏、感恩、希望、幽默、虔诚。这些积极人格特质在不同年龄的人身上表现会有所侧重,但是这些积极人格特质对提高人们生活的满意度很有帮助。六种美德和二十四种积极人格特质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一个人培养和发展这些积极心理品质,然后拥有这些积极心理品质,不仅能够缓解自身的痛苦,提高生活满意度,而且能够成为一个真正把握幸福的人。赛里格曼等人的关于美德与积极人格特质的分类为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应该达到的标准、以及开展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具体内容和指导。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而形成的。当激发和强化使个体的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一种习惯性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就形成了。积极人格特质可以通过增加积极情绪体验来获得,积极情绪体验的增加是形成积极人格特质的主要途径。同时,积极人格特质还是进行积极干预和培养积极思维方式的基础。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是促使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

三、创建积极的大学校园环境

积极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人格特质与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密不可分。人格特质需要在环境中得到体现,同时环境又影响人格特质的形成。一个人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实际上也是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视研究社会环境中的人及其情绪体验,认识到积极团体和社会组织对于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特别是以集体主义文化为背景的东方国家,人们倾向于参照集体标准来判断是否快乐。人们在评估生活时,总是首先考虑家庭和朋友的社会取向。因此,建设积极、健康、和谐的社会组织系统更加必要。积极心理学综合研究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和环境的关系,认识到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对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创建一个积极的大学校园环境。积极的大学校园环境包括积极的校园制度和积极的教育理念。大学校园制度主要是指高校的领导体制、领导风格、管理模式、教学组织形式、规章制度等。大学校园制度是为了维护和保证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其它相关法律而制订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与行为准则。大学生正处于人格的发展和形成阶段,可塑性很大,因此,高校需要对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加以积极引导,在这方面一套完整的大学校园制度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良好的大学校园制度可以营造良好的校园秩序,规范大学生的行为,促使高校形成良好的校风。而高校的良好校风又直接影响高校人才的成长,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产生一种凝聚力、约束力,使大学生具有认同感、归属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积极的人生态度,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高校的良好校风能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提供最佳条件。在校园环境中还存在着一种表现为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实践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文化环境,大学生积极参加这些活动,能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我体验、自我认知、自我控制、心理调节等能力。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教育理念应落实在这些领域的教育中。以培养现实的和潜在的积极心理品质为目的而实施的教育就是积极教育。它是对消极的传统教育的修正,是一种对教育进行重新定位的新观念。积极教育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更是为了找出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品质,并在实践中对这些积极心理品质进行培养。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是积极教育的主要职责。这样做,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作者:陈伟 单位:长沙医学院思想政治教研部

(七)

一、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启示

1、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预防工作

积极心理学中关于积极预防的理念,可以及时地对学生不良的心理问题进行修补,而不是在出现问题之后再依靠外在的教育力量进行补救。此外,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自身都可以依靠积极的心态、乐观、勇气以及毅力等积极心理品质去抵御心理和精神上出现的疾病,为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地挖掘学生的这种内在的潜力品质,促进学生自身积极品质的培养和锻炼。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学生可能会因为自己的长相、身材不敢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内心自卑心理较为强烈,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优秀品质,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对于一些因自身性格内向无法与同学正常交往而感到苦恼的同学,教师可以帮助其认识到自己偏好观察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点,让其逐渐忘却自身的弱点,从而达到有效预防各类心理疾病的教学目标。最后,高校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预防教育工作时,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开展个别性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有针对性地帮助每个学生克服心理上的障碍,通过对积极品质的强调,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完善能力。

2、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氛围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增强教师自身的亲和力,与学生以诚相见,不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压抑,而是可以轻松自如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并体会到幸福感。比如,现阶段依然有很多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咨询是有心理问题的人才会做的事情,对心理健康教育有较强的抵触心理。对此,教师应该用自己积极的、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心理偏见,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师生平等交流的良好学习氛围,让心理健康教育课真正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主阵地。

3、重视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相比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分关注如何矫正学生的心理疾病问题,各大高校的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将教学的注意力集中在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方面,通过对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各种问题,从而避免了各类心理问题的发生。马斯洛的心理发展理论中将人的发展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个体在发展的过程中,在各种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中就会激发更高层次的努力动机。为此,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关注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展开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并能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以此来激发每个学生逐步走上自我健康发展的道路。

二、结语

现阶段,在大学校园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弥补传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各大高校可以借鉴积极心理学中的有益因素,充分发挥积极心理学中的人文关怀精神,从挖掘学生的积极心理素质方面入手,帮助每个学生感受到幸福、快乐、成功和希望,鼓励他们用积极的心态去改变环境、适应环境。

作者:彭捷芳 单位:湖南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八)

一、正确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处在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上;有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停留在开设一门课程和个案咨询上;在已经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高校,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教学内容不统一,没有统一的质量要求;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中,有些是兼职教师,他们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一些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投入少,工作不规范。上述这些问题,不仅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处发展阶段有关,而且也与我们工作中认识不到位、理念不明晰、模式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有关。第一,认识不到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开展了20多年,但对此项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高校与高校之间存在差异,有的高校认识上不到位,行动上不重视,使此项工作依然停留在育人工作的边缘状态。第二,理念不明晰。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目标,一些高校不是十分明晰,没有把人格教育、健康心理素质和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确立为核心理念与目标。第三,模式不完善。我国学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多而分散,至今尚不完善,各高校也没有一种统一的模式。不同的高校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和已有的工作经验,采用了一种目标取向差异化的模式开展工作,有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环节不完整,要素不齐全,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第四,机制不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课程设置、师资安排、环境建设、活动设计、效果评价和经费投入等都与高校保障机制有关。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与相关机制不健全有关。高校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和对策,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机制保障,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要素,纳入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体系之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明显地降低了工作实效,使增强实效、提高质量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增强实效性,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不仅要解决好上面这些问题,而且要高度重视核心理念的确定和有效模式的建立。

二、优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理念

为了进一步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从中外心理健康思想宝库中,优选出意义重大的核心理念,引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突出人格教育

健全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把人格教育放在突出地位,要在培养学生人格统合能力、人际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方面做出不懈努力。人格是个体在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人格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并非大学里某一门课程所能完成的,但从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角度出发,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是大学生人格教育的重点。

1.客观的认知和正确的自我意识

在马斯诺所描绘的健康人格的图景中,保持对现实的一种客观认知,拥有正确的自我意识,是两项基本特征。对现实的客观认知,是指不带任何主观偏见地去看待现实,用客观眼光看自己、他人和世界。马斯诺认为这是保持与世界和谐关系的认知前提。正确的自我意识以及对自己的正确态度,强调的是人应该对自己的存在以及自己与周围人或物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人要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人的生命状态应当表现为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2.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积极的情绪体验

健康人格的另一个醒目标识便是乐观、积极。当代大学生面临许多困难和考验,乐观、积极的心态会成为他们挑战困难、成就人生的宝贵心理资源。乐观、积极的人善于捕捉人生路上的美好和光明,不易被挫折和困难吓倒,能够始终保持举重若轻的状态,保持心境明朗轻松,这样的人容易体验幸福感,也容易取得成就。情绪是人生命的色彩,喜怒哀乐与人一路同行。积极的情绪所指的是以喜、乐和爱为主的正性情绪活动,积极情绪既能为生命提供动能,又能培养健康人格。当代心理学重视积极情绪与健康人格之间的内在关联,认为增加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是培养某些优良人格特征的主要途径。

3.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社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心理关系主要指心理距离,无论是亲密关系还是疏远关系,都是心理上的不同距离或心理上的不同关系。

人际关系对个体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精神分析理论家中埃里克森、沙利文等人都十分重视人际关系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埃里克森在其社会化发展理论中,指出20~24岁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年人,处于人格发展中亲密对孤独阶段,这个阶段是青年人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和爱的关系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一阶段的青年人学会了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就能够获得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友谊和爱情,否则就可能造成人际关系不协调,并因之而自我封闭,陷入心灵孤独,直至形成某些人格缺陷。沙利文把人际关系视为决定个人心理和人格的首要因素,认为人格是在人际关系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人格是人际关系相对持久的模式。沙利文强调,人格永远无法与个人生活于其中并因此具有其本质的人际关系的背景相脱离。上述思想启示人们,青年大学生要通过学习,掌握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和技能,发展加德纳所说的人际智能;高校要把教育大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列为一项重要内容,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有培养学生人际智能的专题教育活动。

(二)注重健康心理素质培养

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其心理健康的内源性条件。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心理素质的外在表征,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必由之路,在于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素质是人相对稳定的品质,它既是人通过接受教育而内化的身心沉淀,也是人自觉挖掘自我潜能并通过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而呈现出的一种适应能力。素质是一种个体身心特征,又是一种具有拟合环境功能的个体适应能力。心理素质就是心理品质,若按其功能而言,心理素质是一个中性概念。就个体来说,心理素质分为正性的和负性两种。负性的心理素质是消极的、不健康的心理素质;正性的心理素质是积极的、健康的心理素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大学生正性、健康的心理素质,并以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奠基。

(三)实施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这一当代心理学的核心理念,无疑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理念。在当代心理学中,“积极”一词的含义一般指正向的或主动的,代表着一种高度关注人的正面力量和优秀潜能的新的心理学价值观。从教育的基点理解积极这个概念,存在着三种视界:

1.积极教育

在陈振华、任俊等人撰写的《积极教育论纲》《西方积极教育思想探析》中,梳理了积极教育的含义,肯定了积极教育的价值,论述了积极教育的内容。积极教育是在积极心理学的启发下通过对传统教育的反思所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积极教育的基本思想是倡导教育者以学校和师生现实状态为出发点,用积极的理念和行动去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求知并获得积极经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和人生态度。

2.积极心理学

如果说赛里格曼在1998年美国心理学年会上吹响了积极心理学的号角,那么2002年斯奈德和洛佩兹主编的《积极心理学手册》的出版,则正式宣告了积极心理学的形成。积极心理学由反对传统心理学过渡到关注人的负面心理开始,逐渐构建起了以积极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为主要支柱的积极心理学体系,对学校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积极心理学更加关注人的积极力量,使心理学在研究方向上发生了一次意义深远的转向。赛里格曼在美国心理学会1998年的年度报告中说,现在心理学家已经能对至少14种50年前还无能为力的心理疾病进行有效治疗,同时对心理疾病的了解也大大增加,但我们同时发现,这个世界上有心理问题的人数却在成倍增加。此种情况表明,只关注人的负面心理,对人的心理问题修修补补,并不能为人类谋取幸福。心理学必须转向于人类的积极品质,通过激发人的积极力量来战胜心理问题,这是提高人的健康水平,护佑人的幸福的正确路径。从理论上说,在人均GDP处于1000~4000美元之间的阶段,社会矛盾充分暴露,反映到人的心理生活之中,便是心理问题的多发与之相伴。我国社会正处在这样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积极心理学中以人的积极力量战胜人的心理问题,建立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以预防心理问题发生等理念,对于我国社会健康平稳发展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积极心理学不仅用一种新的视角诠释了心理学,而且致力于促进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完善,它的兴起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想动力。

3.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理念,是在积极心理学和积极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设计和实施,要根据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积极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从正面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预防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将使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产生积极转变。首先是诊断和评价模式的转变,在诊断评价模式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把没有心理疾病视为心理健康的最低标准,把学生成长中的长处和优势作为他们适应社会环境的主要力量,因而采用更高的标准去评价学生的心理。其次是从治疗心理疾病转向积极预防。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克服心理障碍作为基本目标,因而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大多以心理问题为内容,注重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的解决,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成了“消防工作”或“心理垃圾处理站”。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相信每个学生的人性中都有积极的因素,有战胜心理问题的潜能和力量,所以倡导挖掘人自身的自我修复功能,用以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第三是重视学生积极向上的成长力量。谢恩•罗普兹等人归纳出了二十几种积极心理品质,考虑到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可将下列14项列为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增进主观幸福感、提高生活满意度、开发心理潜能、发挥智能优势、改善学习能力、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加沉浸体验、培养创新能力、优化情绪智力、和谐人际关系、学会积极应对、充满乐观希望、建立自尊自信、完善积极人格。

三、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模式

为了增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更好地服务大学生健康成长,我们既需要用科学的工作理念引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模式。模式是指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程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模式是指能够保障此项工作质量的、比较稳定的程序。在国内有关研究中,一种以课程教育、课外活动、个别团体辅导、校园心理文化建设和课题研究为主要构件的模式值得关注。目前,我们需要对有关的研究加以综合,建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我们所理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模式是一种融合模式,这一模式既能够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理念,又能容纳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构件。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1.必修课

面向大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是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形式。尽管课程名称尚不统一,有的叫《大学生心理学》,有的叫《大学生心理卫生》,有的叫《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它实际成为向大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的主要渠道。

2.选修课

如果能够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再针对不同年级或专业学生的特点,开设一些选修课,就能够弥补必修课的某些不足,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提高。比如为一年级学生开设《社会适应》,为二年级学生开设《心理自助》,为三年级学生开设《人际关系》《情绪管理》,为四年级学生开设《人格心理学》等。

3.网上教育

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符合大学生喜欢从网络获取信息的心理特点。网络教育既适合对大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又适合进行一对一的个别心理干预。

4.心理健康教育报告讲座采用主题报告讲座的形式,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选好主题,即选择有普遍意义的专题或学生共同关心的问题。其次要注重正面引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用积极的态度应对心理问题,动用人的自身积极力量战胜心理问题。三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报告讲座,向学生及时传播当代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新思想。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外的辅助途径

1.在校园情境中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

充分利用大学生丰富的校园学习和生活,把心理健康教育思想融入其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训练,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要在分析学生心理状况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组织,进行系列化心理训练,如大学生潜能开发训练、人际智能训练、积极心理品质训练和创造力训练等。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马克思说过,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使人逐渐强大。为了使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高校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组织学生参加多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3.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氛围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离不开他们置身于其中的校园心理氛围,良好的校园心理氛围既可强化大学生向上向善向美的心理倾向,又可助长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因此,营造一种积极、和谐、充满希望的大学校园心理氛围,就成了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4.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自己是自己最好的医生,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一个人心理健康的维护。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的责任人和维护者。自我教育是自己教育自己,即在认识自己的前提下,通过主动调整自己,让自己的生存总是处于一种最佳状态。有效的自我教育建立在有关的意识、知识和技能之上,大学生要自己教育自己,首先要树立自我教育意识,其次要掌握自我教育的知识和技能。

作者:张公社 单位: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

(九)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可行性

1.二者具有共同的理论渊源

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离不开其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正是基于这一理论基础之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心理健康教育隶属于心理学理论体系,主要以心理学相关学科知识作为其理论依据,但是二者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任务始终是为我国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就决定了二者有着共同的理论渊源,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所谓的全面发展,指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让人的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充分、自由、和谐地发展,最终成为“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

2.二者在教育内容上具有相容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使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维护心理健康的同时,致力于开发潜能,培养良好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素质,在学习生活中塑造健全人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质上也是健康人格的养成过程。不论是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还是健康人格的塑造,都离不?知、情、意、行等心理过程,二者不断完善直至知行统一,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和健康人格的塑造便都成功实现了。

3.二者在教育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优化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微观层面关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个人基本问题,工作性质细腻。心理作为思想的基础,对思想起着协调作用,只有健康的心理作为前提,大学生才能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从社会宏观角度,帮助其解决社会倾向问题,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以正确的价值观作指导,大学生心理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增进心理健康水平。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各自具体的目标和出发点不同,但是它们的本质都是以人为主体,培养人、塑造人、成就人,其终极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只有二者相互配合,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路径

1.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放在第一位,主张以人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丰富人、发展人、完善人,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培养人的自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共情性原则,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思想动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关注学生生活的一切方面,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主体的融入与回归,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更进一步,感染力和号召力不断增强。

2.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知识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运用性和渗透性极强的教育活动,但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单纯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实践的运用,使其演变成另一种“填鸭式”的理论灌输,偏离设置该课程的初衷。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主要途径,其正面的理论灌输教育方式往往会引起大学生的反感。所以针对二者各自的不足,应该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渗透,不仅可以弥补二者的不足,还能促进二者的契合。首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该多注意一些隐性的与大学生心理相融合的教育因素,比如友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课堂气氛、巧妙的教学设计、灵活的教学方式、高尚的人格魅力等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环境设计,可间接的对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产生影响。其次,在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大学生进行层次性分类,针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渗透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对大一新生应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多渗透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大二、大三的学生可以穿插考研、学习、恋爱等方面相关内容,大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加强就业指导。通过心理健康知识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的渗透,使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近学生实际,提高教学效果。

3.始终倡导发展性的价值取向

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让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而心理咨询一般不会涉及到“价值”,因为心理咨询是从西方引入我国,注重个人主义至上的西方国家心理咨询一直坚持价值中立原则,不会对被咨询者的价值观进行干预。但是大学生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表现出来的价值矛盾和困惑是引发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在充分尊重大学生的前提下,对他们表现出来的偏离社会规范的价值取向,进行适度的引导和干预,使其重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可见,坚持用共同的价值观引导,正是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另一重要方面。

作者:邹增丽 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

(十)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有些大学生受挫能力太差,或者受到考试失利的困扰,或者受到恋爱感情的困扰,有部分的大学生容易产生轻生的念头,或者走上了极端。还有些大学生;缺乏生活目标,对于现实生活和学习不太理想,进而出现玩世不恭或者万念俱灰的行为,导致大学生越来越自我堕落。

2、有部分大学生由于人际关系不好,加上存在怀疑心理,老是以为别人都在背后议论自己,老是觉得别人在指自己的脊梁骨,老是觉得别人在鄙视自己,最终使得大学生过于自我封闭,严重的还会出现恐怖、焦虑、强迫、狂躁不安、抑郁、神经衰弱等问题症状。通过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早已经刻不容缓。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笔者通过多年的调查研究总结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主要体现在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面,笔者对以下几个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首先,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近今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行为等都发生着巨大的改变。社会是影响大学校园的关键性因素,社会中的各种错误观念以及行为进入到大学校园里面,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社会上的各种竞争与挑战,使得大学生必须要尽快的适应社会生活,全面提升自身能力与水平。学业上,高校逐步实行淘汰制度、弹性学分制度、奖学金制度,导致学生学习竞争性增大。就业上,为了更好的就业,学生需要考试,需要考各种证书,导致他们精神压力过大,进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其次,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家庭永远都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也是大学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性格特征、人生观、世界观、教育方式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果家庭不和睦,或者父母心理本身是病态的,那么从这种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心理也就不怎么健康。尤其是现代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溺爱型家庭也是越来越多,在这种溺爱型的家庭环境里面,孩子的所有事情基本上由父母包办,导致他们协调能力、受挫能力、适应能力都无法得到培养。再次,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因素。学校是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场所,也是学生开始独自生活、独自学习,培养自己独立能力的场所。但是,我国目前的应试教学仍然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开展。过于注重学习成绩,忽略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沉溺于学习,心理健康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疏导以及排解。另外,现在的高校都不再是以往的分配工作,而是大学生自己去找工作,大学生面临着学习以及就业的双重压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大,很容易使得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创新策略

对于以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影响因素有了深入的了解之后,下面笔者简单介绍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策略。

1.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高校需要进一步改善以往的应试教育教学方式,不断推行素质教育,加强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应该仅仅是走过场,而是需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学习国外先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对于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对症下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水平。

2.宣传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宣传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是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举措。高校辅导员应该发挥自身优势,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让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较为科学的评价。同时,高校辅导员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包括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以及磨练意志、情绪的控制、改善适应能力等。

3.营造良好的大学生班级寝室文化氛围。大学生班级以及寝室是大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只有营造出良好的大学生班级寝室文化氛围,才可以使得大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得到全面的进步与提升。因此,高校辅导员要与班团干一起共同关心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班级、寝室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环境育人作用,让大学生在良好的班级、寝室文化氛围中心灵得到净化。健康成长,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与成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进入21世纪,高等教育正经历一场变革,对教育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更严格要求,人们开始认识到心理素质在大学生整体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高校学生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关键以及重点他关系到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学生是否成才,是否适应社会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尽管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做出了重大的努力,但是实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并不乐观,只有不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策略,保证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才是今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课题与方向。

作者:鲁皓 单位:山东大学数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