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良好心理素质是塑造高质量人才的必要条件,可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遇到问题时转换视角改变固有思维方式,使学生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从课堂授课、日常交流沟通等方面入手,切实改善小学的校园环境。家长与教师分工协作,引导学生直面挫折与困难,进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一、切实提升教师的心理教育工作水准
班级是一个融合大集体,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理论知识,还能掌握一些基本生活技巧,同学之间还能建立深厚友谊。因此,教师应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讲解课程时协同配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确保教师的教育水准,学校需对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如举办座谈会、实操指导、报名培训机构等,在培训过程中为教师答疑解惑、传授经验,教师可获得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以实操指导为例,学校聘请教授来校指导教师教育工作,教师可通过专家的实操演示进行自我总结,深刻领悟到心理健康教育需借助心理学,明白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改善学生心理状态十分重要的道理。此外,还需要定期举办交流活动,为各位教师提供舞台交流心得,学习成功教师与模范教师的先进经验,有效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准。
二、教学课程中逐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应明确课堂的意义,课堂不仅是用来传授知识,还要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疏导,学生的书香气质与道德修养应从小抓起。小学阶段学习基础学科本质是启蒙,其中语文、道德与法治最具有典型意义,不但可以陶冶情操,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对生活的热情,更加憧憬未来世界。在讲解数学学科时,应引导学生疏通概念、捋顺思维逻辑,培养学生的探索欲及求真务实的精神。美术与音乐学科可以为学生创造艺术灵感,激发艺术细胞的无限活力,学生对美感的领悟会更进一步,亦可以升华学生的气质。体育课程与学生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运动可以保持学生的身体机能指标正常,同时还能磨砺学生的意志力,使其形成积极向上、力争上游的思想观念。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使思想教育效果达到最优。
三、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很敏感,教师应铭记职业操守,在教学过程、互动环节和讲解知识点时,公平公正对待每名学生,正面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还应加强维护师生关系,在与活跃学生进行互动的同时,带动性格内向的学生一起参与话题;当同学之间发生摩擦时,教师应持有公平态度,问清事故缘由再作定论,可使学生的心理保持健康。教师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学生,不仅能给学生起到模范作用,还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释放出来的亲切感,更加愿意与教师交流、沟通。
四、创造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
净化校园环境与营造学习氛围、联络同学关系同等重要;健康校园环境对学生学习理解、可接受教育程度有重要影响;具有优雅氛围、书香气息的校园,可使学生自觉遵从人际交往礼貌用语,培养学生的心性,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心理。构建健康和谐校园的最佳手段是开展相关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找到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使其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相结合,如“游戏接龙”“童谣创作”等,趣味性强的教育活动对学生吸收程度有影响,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也将更加牢固。学生在优美和谐的校园氛围中进行学习,可以使精神放松,自由畅快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与此同时,学校宣传栏位置应设置相应的名人语录及其画像,最好是定期更换,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人物的印象,又使学生熟记名人名言,同时又能在学生中起到模范作用。
五、学校及教师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
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的构成部分之一,家长的配合程度对校园教育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家长经常与教师沟通交流会深受启发;参与各类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可提高教育的准确率,使学生热爱学习,培养自主独立性。为此,学校可以举办家长座谈会,定期邀约家长前来参加知识讲座,学习现阶段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同时督促家长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单纯抓学习成绩不是唯一手段,应将注意力放在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修养方面,可使学生时刻保持良好心态。综上所述,若想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需要学校与教师的参与,还需要家长的鼎力配合,“双向”协同教育下,可促使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素质有效提升,其意志品质、创新精神也将得到进一步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可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使其拥有正确自我调节的能力。
作者:张晓勇 单位: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充国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