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贫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贫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摘要】疫情期间,贫困中学生不仅要承受因工厂关闭,出行限制等带来的家庭经济压力,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缺乏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很容易出现极端行为。本文以河南邓州女孩自杀事件为例,分析贫困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从国家、学校和个体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心理教育对策,培养贫困中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和主观幸福感,使其正确感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贫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疫情

据人民网2020年3月2日报道,2月29日上午,某地初三年级14岁女孩李某因家中贫困,没有钱买手机按时跟听学校网课,大量吞服母亲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住院救治脱险。该自杀事件背后暴露了贫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也说明精神扶贫和物质扶贫同等重要,凸显了教育扶贫传承知识、塑造人格的重要性。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将积极心理学观点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有效提升积极情绪,培养优秀品格,增强自主学习动机。

一、贫困中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及其心理健康问题

(一)贫困中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与小学生相比,作为特殊群体的贫困中学生已经过了相对不谙世事,无忧无虑的年纪,消极的情绪存留时间更长,对生活的满足感更低,受贫困环境影响的时间更长,心理矫正难度更大;与贫困大学生相比,贫困中学生的课业压力更重,社交娱乐时间更短、范围更窄,且基本无法通过勤工助学的方式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获得一定程度的心理补偿。更为严重的是,出于防控疫情的需要,贫困中学生的活动范围被局限在家中,无法采用交友谈心与外出游玩等有效排解不良情绪的方式,相对封闭的环境也更容易滋生家庭矛盾。

(二)贫困中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1.自卑和自闭心理。自卑自闭一方面来自经济困难的现实,不少贫困中学生把贫困和低人一等挂钩,从而导致害怕与其他同学交往,肯定他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等等;另一方面,贫困中学生渴望早日独立,为家人分忧,但对于正在读书阶段未成年人来说是不现实的,因此他们感到焦虑,感到羞耻和惭愧,遇到问题不主动向外界求助,进而否定自己对家庭的贡献,否定自己存在的意义,试图以自杀来减轻家庭负担。2.敏感和伤痕心理。人际交往过程,总会以“调侃”的形式来拉近关系,而对于贫困中学生来说,在“调侃”过程中,总会敏感地觉得是别人瞧不起自己,老师或者同学的无心之举,在他们眼中可能包含针对性和攻击性,这一特质也影响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而感到难觅知己,孤独寂寞。研究发现贫困具有“疤痕”效应:即便个体成功脱贫,但以往的贫困体验还能为其带来持续性的伤害,减弱他们当下的主观幸福感[1]。在精准扶贫政策支持下,贫困中学生虽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帮助,渐渐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但苦难的经历是难以忘怀的,童年的阴影往往会伴随他们一生。3.“相对剥夺感”心理。那种对自己的生活和社会地位不如他人好像利益被他人“剥夺”的心理感受会导致贫困中学生对社会不满,不能客观正确评价自己,自我满意度较低。研究表明,贫困儿童成年后更容易产生反社会行为[2],部分原因是相对剥夺感的持续发酵,加上贫困阶层的再生产,酝酿了“报复社会”等非理性行为。

二、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分析

1.与生命价值观教育相结合。从根本上说,生命教育是关乎人的生活与生存、人的成长与发展和人的本性与价值的一种全人教育。生命教育既要教会中学生珍爱生命,又要教会中学生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创造生命的价值。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生命教育就是要引导中学生树立健康、积极、正确的生命观,激发中学生自身潜能,以生命为视角来审视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遵循生命所昭示的规律进行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凸显生命价值[3]。2.与心理韧性培养相结合。心理韧性是一种品质或能力,是个体在逆境中的抗压能力。积极心理学以一种更加开放、积极的视角去理解人类的潜能,心理韧性作为积极应对逆境的能力,能帮助个体良好适应。积极心理学倡导“淡化问题,关注优势”的新视角,摒弃了以往“重问题,贴标签”的消极视角,将注意力放在探究个体是如何保持乐观向上、积极健康的一面,注重发现、激活和提升个体抵御逆境、克服危机、抗击压力的“抗逆力”,这也是心理韧性。将积极心理学与心理韧性培养相结合,有助于提高贫困中学生的对抗挫折能力和获取幸福感能力,从而更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保持着健康平和的心态。3.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相结合。传统心理学关注神经衰弱、抑郁和焦虑等症状,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等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个体固有的、潜在的和有建设性的力量,既帮助人类修复心理疾病,又能够激发人类的潜能,使人类获取幸福[4],其矛头直指过去传统的“消极心理学”。将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结合,不仅能够治疗心理疾病,更能够预防和矫正心理问题,使学生获得更持久的幸福,防止心理疾病的复发。

(二)基于积极心理学层面的实践分析

1.国家层面: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据官方报道,某地女孩自杀的主要原因是无钱买手机上网课,只能和姐姐与弟弟轮换使用一部手机,不能保证听课效率。作为弱势群体的贫困中学生在疫情期间需要多方面的外界支持才能度过难关。根据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当贫困中学生在外界帮助下获得成功或快乐体验时,他们的消极情绪会相应减少,社会适应性会增强。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应包括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比如:扶贫干部定期调查走访,在不便走动的特殊时期,可以通过电话等及时了解情况并上报核实后及时处理;设立贫困学生心理辅导专线,对其进行及时的疏导教育;政府和学校招募志愿者,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等等。2.家庭层面:营造和谐轻松的家庭氛围。李某某的父母身体都有疾病,对三个孩子疏于照顾。在积极心理学的领域里,轻松愉悦的环境会使人放松、乐观。就李某某的家庭来说,精神正常的父亲应该做到:一是乐观的态度。对孩子少抱怨、多倾听、多鼓励;二是伴侣之间相敬相爱。研究表明,在经常争吵、冷战或相互埋怨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大多数性格比较内向,李某某的父母都是残疾人,更应该相互扶持和体谅;三是关心孩子的异常情绪和举动。据李某某的姐姐介绍,李某某出现过多次异常行为,也明显表现出了自杀前兆,但李某某的父亲并未多加注意。当孩子不小心犯错时,当孩子举止异常时,作为贫困中学生的家长不应该严厉斥责或抱有侥幸心理,而应该主动与孩子沟通,安慰和劝解孩子,避免孩子的异常行为发展为极端行为。3.学校层面:开展积极的情绪体验活动。老师对其缺勤原因的询问和同学们异样的眼光是李某某自杀的诱因之一。积极心理学倡导教师关注学生的优秀品质,用积极的情感体验来进行班级管理,从而帮助学生积累和获取更多的积极情感体验[5],为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与学生的对话私下进行,询问不能直指问题,重心应该放在如何解决方面。积极心理学倡导把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从“心理问题”转变为“人的积极因素”,不断激发人内在的优良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因素来帮助人们不断地挖掘自身的潜能,从而获得幸福快乐的生活[6]。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可采用理论导入、案例启发、实践体验等多种教育教学方法,启发中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和体验培养积极品质。邀请曾经贫困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逐渐摆脱贫困的成功人士“现身说法”,使贫困中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掘积极的心理品质,在积极的情绪体验中成长的贫困中学生会更懂得感恩生活,更勇于打破现状证明自己的能力。4.个体层面:主动改变消极的思维方式。积极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森的“积极情绪扩建理论”认为,积极情绪能够帮助个体建构起创造性、社会支持和生理健康方面的发展资源,促使个体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改变和发展[7]。对于贫困中学生来说一是正视现实。不能因贫困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更不能不顾家里条件,过度消费;二是学会“积极比较”。所谓的积极比较就是“你很好,但我也不差”,不能认为富裕一定和完美挂钩,应该看到自身具备的优秀品质;三是肯定自我。要勇于尝试,逆流勇进,不能形成逃避型人格,就本案例来说,李某某在遇到上网课方面的问题时,应该在第一时间积极寻求外界帮助,不管是及时告知父亲,还是联系扶贫驻村第一书记,或是到亲戚朋友家中借用手机,都不失为可行的解决办法。

三、结语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版)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念融入贫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符合指导纲要的要求,能够为贫困中学生的成长成才积聚心理资本,助力我国的教育扶贫事业,还能够为积极心理学的本土化和理论创新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

作者:吴昀芊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