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校园足球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校园足球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摘要: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科研方法,通过对核心素养概念的阐述,分析了校园足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认为校园足球作为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锤炼中小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学生创新和创造能力、以及塑造健全的人格。校园足球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学校在发展校园足球的同时,应发挥校园足球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校园足球;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前言

近年来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各学科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培养体育精神和良好的体育品德、以及终身体育的意识,最终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能力,这样对学生的发展才会更有意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小学生面临心理压力,若不具备良好的心理自我调控能力,就容易产生各种心理疾病,这就要求每一个学生都需具备健康的心理调节能力。校园足球作为目前我国广泛推广的运动形式,受到各水平阶段学生的喜爱。校园足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为单调的校园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发展校园足球不仅是学校体育的一部分,更是对参与其中的学生的身心教育。校园足球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重大突破口,承载着中国足球梦的历史重任,以及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教育部和体育部两大部门强强联手,共同推动校园足球的发展,推进各中小学校体育和谐发展。[1]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理念下,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让中小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借助校园足球,有利于锤炼学生坚强的意志、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塑造完善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

2核心素养的概述

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最早源于西方的研究报告《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素养》中。从教育角度来看,核心素养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与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健康第一”理念同等重要。只有充分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把握其精髓,明确发展中小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对他们的重要性,以及将其融入到课程教育实践活动当中,才能真正的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当前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的必然趋势,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推进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2]教育部也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要把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实处,发展学生和教师的核心素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是由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以及体育品德构成。[3]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我国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是学生通过体育该课程的学习所形成的最重要的素养,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和实践所掌握和形成的运动能力、终身体育锻炼的行为以及良好的体育品德。

3校园足球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从2015年开始,校园足球在全国已经得到了全面的实施,同时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校园足球不仅具有育人的功能,而且还可以通过足球运动和比赛,提升学生的足球运动技能、培养学生勇敢拼搏、不断进取、公平竞争、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形成胜不骄败不馁的优秀品质。学生们通过切身体验,校园足球带给他们的不仅是身体上的快感,更是心灵上的满足。学生在比赛场上的完美配合,最终赢得比赛的胜利,给他们带来的更多的是对自己的肯定,以及对同伴的欣赏。

3.1校园足球有利于锤炼中小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校园足球对于推进当前我国足球改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校园足球运动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学生或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中,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成绩的获得,并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而是需要经过刻苦的训练、勇敢顽强拼搏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中小学生在进行战术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都需要遵守各项规则,而足球的这种规则性更能够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品质,在训练中的那种努力和辛苦,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校园足球的育人功能,让学生亲身体验足球运动带给他们的乐趣、成功与失败,激发他们对足球的兴趣,学生们在训练中,收获到了友谊,磨练了他们的意志。通过校园足球比赛,在遇到强烈的对手时,可以克服学生那种消极逃避的意志,锻炼学生勇敢无畏的精神品质。通过校园足球实践活动,引导和培养学生逐步建立必胜的自信心。依据心理学中的迁移原理,学生在足球运动场上所养成的顽强拼搏、公平竞争的意志品质,可以迁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该行为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认可。足球比赛是一项双方队员都需共同遵守的规则运动,中小学生在足球运动中有了竞争的意识,这种正确的竞争意识迁移到学习中,将有利于中小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3.2校园足球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过分的溺爱自己的孩子,容易导致中小学生形成自私自利、不愿与人交流沟通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学生表现出独来独往,不喜欢与人交流。校园足球活动是一项集体性的运动项目,不管是在训练还是比赛中,都需要队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要想赢得比赛,队员之间必须要有完美的配合和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在足球训练中,学生需要与教练进行互动,遇到不懂的技战术时,需要向教练请教,运动员在赛场上随时都需与本队队员进行沟通交流,交换各自的意见。体育教师或教练在给学生进行足球训练时,要通过校园足球实践活动,引导和教育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意识。足球是一项集体运动项目,在活动过程中需要学生与其他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在进行不同的比赛和现实情况下,都需要进行意见的交换,分享各自的看法,从而达到互相尊重、互相配合、互相理解、共同进步的良好人际交往能力。

3.3校园足球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的团队精神

校园足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项目,在比赛的过程中,需要全队队员的集体配合,才能完成的活动。在比赛的过程中,每一位运动员都需要积极的配合和团结,才能在比赛中取得胜利。集体项目,只有集体成功了,才有个人的成功。一支球队的成功与失败,是与比赛中每一个队员都息息相关的,荣辱与共,不是一个人踢的好就代表全队都踢的好,校园足球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当代中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个别学生性格比较怪异孤僻,不喜欢与其他人交流,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把培养中小学生的团队精神作为重点,而学生参加校园足球运动,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运动员在赛场上队员之间的互动和完美配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能力。

3.4校园足球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足球运动是一项深受中小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不仅考验学生的耐力素质,还考验运动员在赛场上的反应能力以及临场发挥的能力,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集体运动项目,也是学校体育改革推广的首选项目。《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要求,到2025年,我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要达到5万所。足球运动正是由于赛场上的复杂和多变性,需要每一名参与者根据赛场上的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及时作出勇敢、果断、快速的行动,通过比赛过程中的观察进行仔细分析、判断作出正确的应对措施。校园足球比赛,要求场上每一名运动员根据自身的实力,结合对手的情况进行比较,斗智斗勇,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心理、技能应变等综合能力的提高。中小学生通过参与不同的足球比赛,锻炼和培养学生随机应变、创新和创造能力。

3.5校园足球有利于塑造中小学生健全的人格

目前,校园足球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全面的贯彻与实施,利用足球运动来健全学生的人格,可以很好的展现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与心理健康成长的双重作用。[4]当前的体育教学中,还是有很多的体育教师不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只是一味的教自己本学科的知识,很少渗透德育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校园足球的开展,在足球比赛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个体之间的触碰和技战术的较量。因此,运动员在赛场上要奋勇拼搏,在比赛这样复杂的情况下,需要作出正确的判断,并作出果断的行为,以争取获得比赛的胜利。通过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学生的自制力、团结协作能力和创造力等可以得到塑造,利用校园足球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4结束语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对素质教育与新课改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对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对学生更是提出了更高的期望。足球作为三大球类之一,集德育、智育、体育于一体。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的主导者,他们的自身素质将决定未来体育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健康第一”、“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借助校园足球这个平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锻炼学生的意志,塑造健全的人格。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提高校园足球的教学水平,渗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将已学的知识转化为对自身有意义的能力,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学校在发展校园足球的同时,应发挥校园足球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因此,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我国民族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袁静.论校园足球回归育人本原之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36(01):40-42+96.

[2]黄文洁.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

[3]于素梅.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中国学校体育,2016(07):29-33.

[4]陈书玲.利用校园足球健全学生人格[J].求知导刊,2015(22):18.

[5]孙晓娟,吴澳.校园足球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5):62-63.

[6]侯学华.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价值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12):77-83.

作者:刘培 单位:江门市江海区礼乐街道礼东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