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文化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大学教育体制中,心理健康教育一直都是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在新时期背景下,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也让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灿烂的传统文化在时展的弄潮中熠熠生辉,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基于此,本文探讨了互联网时代如何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推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文化
1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喜忧参半的。互联网加速了信息的传播速率,丰富了公众汲取信息的方式,拓宽了人们的视野。目前,大多数大学生都能够利用网络了解新鲜信息,关注时事热点,这也在无形当中扩展了学生的生活空间。同时,通过网络,大学生能够收获身心的满足,感受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层出不穷的聊天软件、丰富多彩的视频播放器,让学生能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自己,缓解紧张心理。心理学认为,适度、适时地转移、倾诉和宣泄不良情绪,对人的身心发展是有益处的。而网络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有效的平台,像是一个树洞,接住人们的一些负面情绪。当然,网络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其对大学生的危害也是极大的,主要表现为:
1.1迷恋网络,形成瘾癖
大学生一旦依赖网络,就如同染上一样,进而会出现一系列失控行为。学术上,把这样一种由于过度地迷恋网络造成的心理现象称之为“网络依赖”,也可叫作网痴。网痴的具体表现为:上网时精神格外亢奋,一旦下网就变得无从适从、焦躁不安;只顾上网而不计较上网所要支付的费用;对学业、事业甚至家庭毫不关心,一心想与电脑为伴。在长期的积累下,这样的状态会引发越来越多的问题,最终将侵害大学生的基本生理和心理健康。
1.2人际关系疏离
通过网络,大学生接触到的都是虚拟人物,久而久之,就会对现实世界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难与别人沟通。热衷于虚拟交往,甚至认为虚拟世界能给自己一定的安全感,这样一来,就会本能地疏远现实生活中的朋友,拒绝接受与别人的交流,最终导致学生人际关系疏淡、交往能力下降,也会造成一定的孤僻、压抑等心理障碍。
1.3出现焦虑和浮躁
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真假难辨的热点话题,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信息网络,大学生们很容易迷失自己,感到不知所措。一方面是强烈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是无所适从的心理冲突,二者激烈碰撞,进一步加剧了学生的焦虑心理。
2中华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
2.1传统文化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持
立德才能树人,良好的道德素养,是能够让学生终生受益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文化”二字,不是指狭义理解的文化知识,而是我国在悠久历史发展中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精神文明的核心内涵,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文化素养。因此,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
2.2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行为道德规范的引领作用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历久弥新的积极因子,对今天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起到了正面的规范作用。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仁智礼仪信,了解前辈们的家国情怀,都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自身的道德情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直接影响他们未来的生存发展。为此,国家应当充分发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行为道德规范的引领作用。
3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3.1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和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能够实现高校对学生心理发展状况的实时监控,帮助学校及时发现和了解学生心理状况,从而推动问题的解决。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借助大数据的力量,提高了心理辅导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2提供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服务
在高校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出现心理困惑是非常常见的现象。相关研究表明,高校学生存在的大多心理困惑大体是相通的,也都是有因可循的。那么,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就显得格外重要。一般来说,大多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通常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甚至将自己归为异类,将自身的一些心理问题理解为某些“不可见人”的病症,以至于将问题藏匿起来,为了避免世俗的目光,而抗拒心理健康辅导工作。而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就能够增强信息的保密性,有助于学生敞开心扉,积极参与到心理咨询服务中。此外,网络心理咨询平台,打破了心理咨询的时间性、空间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选择咨询服务。
3.3创设中华文化与心理健康知识传播平台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理健康小常识到网络平台上,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图文并茂的知识、生动有趣的讲解视频,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主动汲取文化中的积极力量。网络心理知识学习平台可以包括以下几点内容:一是心理学习相关书籍;二是,优秀心理影片的推荐;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对这几个板块的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下载学习,也可以在论坛里与其他同学学习交流,分享学习心得。4结束语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能够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将其运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同时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力量,进一步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相信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青年们能够在未来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拥有阳光的心态,拥抱学习,拥抱生活。
参考文献
[1]马飞.“互联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路径和方法研究[J].学周刊,2019(12).
[2]陈燕,杨家轩,萧宇,等.“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载体优化路径[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2).
作者:白苗苗 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