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一些家长与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强调升学率,不够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这给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小学教育教学阶段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育还不够成熟,一旦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就会给自身的成长带来影响,也不利于教育教学工作水平的提升。为此,本文针对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简要探究了新时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有效性研究,希望能够为广大同仁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策略研究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小学的教育教学也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加上社会与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不过,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新时期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很多学校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能够结合实际,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提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为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一、造成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小学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因为小学生年龄较小、身心发育不完善,使得他们的心理活动就会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进而引起为心理行为方面出现偏差。如果教师与家长不能及时发现小学生所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给予及时的引导,就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到他们的学习以及生活。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些学校虽然在平时的工作中也会提及心理健康教育,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更加关注升学率,并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缺少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由于学校的不重视,就使得部分教师更没有引起重视,在教育教学的计划中很少会涉及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当学生犯错的时候,教师只会通过比较严厉的手段或方法去教育,却没有深入分析学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从心理层面去进行疏导;另一方面,将心理健康教育用德育工作替代,并认为设置了心理咨询室就算是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但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心理咨询室基本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与作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也只是将其看成一门学科,并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需要贯穿整个教育教学工作。在这种思想上不够重视的情况下,就会阻碍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1]。
(二)组织机构不到位
新时期背景下,国家也非常重视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并颁发了相关的文件,给予中小如何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其中,明确要求应该有校领导挂帅,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但是从实际的落实情况来看,很少小学能够将组织机构建立起来,即便部分小学建立了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构,但并没有充分发挥出相应的功能,缺少可执行的规章制度。同时,对于一些农村小学而言本身就缺少充足的经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以及编制很难得到落实,这样就会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带来阻力,如没有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很多都是兼职,但兼职教师又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就会出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无法有效开展。
(三)教育方法不到位
小学生是家庭未来的希望、国家未来的栋梁,他们应该是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小学生的成长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产生一些压力,如人际关系、升学考试等,但由于小学生身心还不够成熟,依靠现有的知识能力是很难自己排除这些压力,这就会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一些学生的辍学并非是家庭困难,而是对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压力过大。比如,一些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就会与他们的成绩挂钩,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就会草率地下结论,认为这部分学生的品质有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在心理上出现一些微秒的变化,加上家庭关爱与教育的缺失,就会使其变成品学都存在问题的学生。
二、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几项因素
(一)家庭教育
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要高于学校教育。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家里与学校度过,父母作为学生的启蒙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所以,家庭教育是否良好、有效,会直接决定学生的思维模式以及心理健康。在新时期社会背景下,很多父母都面临着长辈养老以及子女成长的问题,所以就会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工作,尤其对于农村的孩子而言,大多数父母都会去城市打工,很多孩子从小就是由爷爷奶奶或者姥爷姥姥帮忙照看,老人们由于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对孩子的教育管理作用基本没有,很少可以帮助孩子的学习,对孩子心理方面的问题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就会让一些孩子从小就变得内向、沉默寡言以及不爱表达等,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3]。
(二)学校教育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学校给予学生的教育会给他们今后的学习以及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小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他们的行为以及知识技能都是由教师与家长来传授,所以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如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就会让学生从小就认为成绩就是一切,而忽视对心理、身体以及审美方面能力的提升,这样也就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无法帮助他们有效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
三、新时期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认识
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学中,很多地方都会或多或少提到一些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但在传统教育观念以及社会现实压力的影响下,一些教师与家长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还是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这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水平,要能够将相关的文件精神落到实处,有效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还需要利用家长会、新媒体渠道等方式来向家长宣传与灌输心理健康对学生的重要性,帮助家长去认识什么是心理学、什么是心理健康,这样才能够促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共同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从校园教育教学工作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
1.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实践活动。在当今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中,一切活动都需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一是建立个案库。可以帮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这需要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去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定期的谈话交流、观察以及学习成绩分析等形式来获取,对于存在心理困扰或障碍的学生,教师就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给予更多的关注,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制订针对性的教育策略,这样就可以帮助这部分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二是举办专题讲座。学校应该定期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进行讲座,旨在可以提高学生调控自我行为的能力以及素质,指导学生去调控自己的心理。一般最少一个学期要举办一次这样的活动,通过讲座的形式来面对面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三是举办心理健康板报。学校可以每季度或每学期举办一次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板报展,在这样的活动中去引导学生了解心理学、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使其能够掌握更多调控自己心理的方法,帮助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四是开设心理咨询室。虽然有的学校设置了心理咨询室,但并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对此,学校应该重视起来,一方面可以通过信箱的形式来收集一些学生的成长烦恼。另一方面,要由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教师来成立咨询小组,对于小学生常见的一些心理问题或者成长烦恼进行商讨,并可以邀请学生参与,通过这种形式的交流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4]。2.调节班主任工作心态,促进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提高。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组织者与教育者,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班主任的工作心态以及综合素质水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因此,学校应该定期组织班主任外出学习与培训,除了能够学习到其他教师的教育经验之外,还能够对教师给予一定心理上的指导。很多小学教师都相对比较年轻,甚至有的是大学生刚毕业的学生,缺少相关的工作经验,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调节就会无法有效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班主任也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情况,在家长的帮助下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家长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中,才能切实提高这项工作的有效性与延续性,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四、结语
新时期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学校以及家长的共同关注,这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以及小学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针对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结合具体的情况来采取有效的策略应对,提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推动我国小学教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方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研究[J].江西教育,2016(21):19.
[2]杨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有效性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8(4):79.
[3]王立刚.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研究[J].小学时代(教师),2010(9):65.
[4]卢友燕,彭志芳.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5(15):8.
作者:庞小林 单位:甘肃省会宁县回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