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思政课程的含义
课程思政是在德育综合改革中所提出的一种新模式、新理念,从大的角度上来说,课程思政主要就是指我国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一种全新育人格局,其优势就在于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生在校的全过程之中,在不同科目学习过程中都要结合思政理论课程,以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切实保障联动效果,以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其实思政教育和其他学科在融合的过程中并不唐突或不匹配,大学生们已经成年,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所以政治离他们并不遥远,相关教育工作者也很容易找到不同学科和思政教育之间的契合点,在开展工作时也体会到课程思政是思政教育的延伸与发展,其内容上也更加丰富多彩,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其他课程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促进各个学科的发展,更加吸引学生。不难看出课程思政具有极强的适应性与融合性,并且课程思政并不是特别清晰明朗的一门独立课程,而是嫁接在其他课程之上的思政教育,这样才能进一步发挥课程思政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与价值。从其本质上来说,课程思政是在新时代影响下所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它打破传统学科与学科之间的限制,活跃教育工作者思维,为各个高校的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法,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提高学生思政水平。课程思政与传统的思政教学有很大区别,传统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下,教育工作者会采取一种强硬方式进行知识灌输,学生是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学习,长此以往不仅会逐渐丧失学习思政知识的兴趣,还容易在思想上走上极端,而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观念影响下的教育教学模式,其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更加注重对融合学科中所包含的德育资源进行凝练与萃取,同时也更加注重学生自身的切身感受,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好角色上的转变,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去启迪学生,使其真正感受到思政的魅力所在。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联系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存在着诸多关联性,这两门课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服务于学生,且在人才培养目标与大方向上有很多共同点,都是为了将学生培养为具有较强综合能力且思想过硬的高素质人才,从情感、认知与适应力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提高其适应力,以更好的面对未来学习、工作与生活上的挑战。除此之外,心理健康与思政教育两门课程之间存在较高的关联性,首先心理教育能够为思政教育的开展奠定必要的前提与基础,而通过思政教育,不仅培养学生正确三观又能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引导,促进学生形成优良品格,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来,由此我们可以说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对这两门课程进行深入剖析后,找到合适切入点方能有效利用两门学科中的优质内容,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发挥最大合力。
在新时代与新形势影响下,高校要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响应国家与党的号召,走在时代前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突破创新,要积极学习外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借鉴成功经验,将心理将康与课程思政有效的结合起来,各学科在彰显本身实力与价值的同时,发挥合力,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一)课程思政的开展要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具体内容
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在注重心理问题分析的同时,做好价值观培养工作,如果大学生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其非常容易出现心理扭曲等问题,在日后学习与工作过程中这些问题心理会使其偏离主线,这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相背离,所以相关工作者应重视学生价值观塑造,以正确价值观为引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才能明确目标,让学生在日后发展道路上少走弯路。由此,教师应积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到心理健康课堂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正确思想观念,其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长远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且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同样的教育目的,而大学生借助核心价值观能够更好的接受与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努力成为继承与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人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之中也需要教师的不断努力,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教师应对学生的压力来源进行分析,在市场竞争激烈大背景下,企业生存竞争压力较大,由此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提升,而现在的大学生大多为95或零零后,由于年岁较小、心智尚未成熟、历练较少等问题,所以很难对自己情绪与心理进行调节与把控,想事情容易偏激,而带有负面情绪的投入学习生活不仅会影响到自身的学习效率与质量,更会因自身因素出现一些不可预料的问题,所以高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效结合,逐步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性格特点,保障他们的心理诉求,及时发现其心理与情绪上的变化,对其进行引导,解决他们的困惑所在,采取正确的教育措施与引导手段,帮助大学生更好的把控情绪、调节情绪,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与生活。其次,教师自身应起到良好的标杆与榜样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学生,深入理解与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能够做到灵活运用,这样在授课过程中才能更加容易的找到契合点,让学生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逐渐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吸引,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新精神,努力塑造健全人格。第三,教师应切实维系好师生关系,除了在授课过程中多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与表现机会外,还要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利用新技术与新方法,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找到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爱上心理健康课程的同时,被授课教师深深吸引,当然在课下时间教师还应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具体需求,发现日常授课中的不足之处,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特殊要求,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特点等,做到真正关心学生、想学生所想、供学生所需,默默付出与风险,用这种方式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期待与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最后,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推动教育模式改革创新,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常见的如做义工、拜访孤寡老人、下乡看望留守儿童等等,并且教师要结合不同节日去组织与节日理念相近的生命教育与感恩活动等,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向大学生传递一种积极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让他们走在阳光大道上。
(二)课程思政的开展要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具体方法
有关教师要想我将课程思政运用到心理健康教学中,就应该在传统心理健康课授课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运用多元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关教师应该在课下多研究、多讨论,抓准学生的兴趣所在,以此为突破口开展课程教学,将一些抽象的思政理论与心理健康知识与生活中的人或事进行结合,使其具象化的同时增加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思考思政理论与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性所在。除此之外,教师应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公民人格等为重点内容,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优化课程育人教学设计,创新教育教学和课程考核方式方法。首先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引导,遵从唯物辩证法原则,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学生的信赖与关怀,让学生体会到该课程对学生的尊重,并不是将思政与知识内容强压给学生,而是要用这些知识去感化学生。其次,教师还应做好教学方法的选择,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一门贴近生活的学科,有很多知识内容是需要学生自己去领会或感悟,并且这些内容也没有专业课那么枯燥与复杂,就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可以完全消化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多采用小组探究式学习法、启发法等,以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思考、集体研究与讨论,在表现自我、增强团队凝聚力的同时,也能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结合书本知识进行提问,为使问题更加吸引人还可设立相应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分组模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思政的开展要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运行载体
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方式都有了极大的改变,也使我们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中。当代大学生大多数为95或零零后,其从小就接触互联网等新鲜事物,互联网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须品,没事就会用手机上网聊天、看视频、看小说等等,并且现在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出现,已经成为学生了解社会的一种主流方式,但是自媒体中的言论与价值取向等不好控制,不良信息难免会对大学生的三观产生影响。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向互联网迈进,借助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优势加大自身影响力,更要积极引导学生,远离网络不良信息,正确使用网络资源来提升自我。首先,高校应鼓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开通并运营属于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或微博,可用互联网的影响力与其高速传播的优势来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打破传统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拉近师生距离,不断向大学生推送一些社会正能量内容,如爱国题材、敬业题材等涉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元素,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我国的蓬勃与朝气,同时也可以一些社会热点话题,欢迎大学生在下方评论留言,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探究性学习,并且向公众号或微博这类的平台能够上传图片或视频,教师可以将书本中那些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加的动态、具体的展示出来。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以心理情景剧为主体,拍摄8分钟小短片,让学生融入到微课拍摄之中,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观看兴趣,更能切实发挥微课的实际价值,学生自己拍摄微课过程中,能够有效融入角色,体会人物情感、深入了解课本内容,与此同时学生制作的微课的在学生中更具影响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比较高,效果好,将微课发在网络平台上,能够更好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与思政知识。高校应投入相应的资金与人力支持,去建设属于自己的多功能教育网站,该网站的建设既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又有助于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学生可以在该网站进行注册,了解到更多心理健康与思政知识的同时,也方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同时在网站上还可以刊登学生的优良事迹,在身边找好榜样,为标杆生自身带来殊荣同时,也能促进其他学生奋发图强,完善自我,共同努力进步成为新时代所需、思想过硬的优秀大学生。除了借用网络平台与资源外,学校还应从校园内部做起,营建良好的校园氛围。课程思政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相结合是一条新道路,所以其发展与成熟也需要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这需要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理想效果,由此形成一个良好校园大环境去熏陶和影响更多人就显得格外重要。所以高校应根据课程思政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去形成更加和谐、稳定的校园文化环境,首先要保障校园硬件环境,不仅要景色优美、气味芬芳、独有意境外,更要满足功能上的需求,不断完善校内基础设施,打造专业的大学生活动中心等,为各种校园活动的开展奠定必要基础;其次要通过各种载体去宣传进行宣传,除了借助网络平台外,更应发挥校报或系报的作用,寻找身边的好人好事,评比先进标兵进行刊登报道,并且还可在校歌、校训活动中体现出整体的学校文化氛围,着重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现阶段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与价值,有关人员应加大研究力度,着重思考课程思政与大学生的心理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培养更多拥有良好品格与较高思想道德水平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范丽萍 单位: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