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希望所在,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大学生的素质是紧密相关的,更影响着我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水平。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全体国民关注的重点,而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种新思路。针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文章作了一些原因分析,通过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新办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大学生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如何运用积极学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操作性的指导,这是高等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二十一世纪出现的积极心理学是传统心理学领域的一次革新,它与传统心理心理学研究的东西有所不同,它是以积极的角度研究心理的新兴科学。2000年,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发表了积极心理学导论的文章,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产生。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幸福与和谐发展的,它运用了现代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科学的使用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吸取人们心理活动的积极取向,对抗出现的“消极心理学”[1-2]。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关注个体积极品质,推崇个体美德和主观幸福感。积极心理学在理论研究方面与传统心理学是有所不同的。积极心理学在关注个体积极品质和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不否认消极和挫折对个体的消极影响。当前,积极心理学所研究的内容如下:一是人们的积极情感体验;二是当前的积极社会组织制度;三是人们的积极人格。

二、积极心理学所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现有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紧张、心理焦虑、抑郁、恐惧等。这些心理问题产生现实情况是:1.个人发展的问题。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人生发展与职业选择上有困难。2.现实环境问题。对本专业不感兴趣,不适应大学生活,恋爱交友受挫。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塑造积极阳光个性的大好时机,但心理健康问题成了大学生发展的阻碍。心理健康问题对大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开展有针对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现并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大环境是个人无法改变的,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态,这是我们高等教育相关工作者的重要任务[3-4]。研究表明,通过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的成果主要体现为:1.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研究者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的弊端进行了研究。如学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把注意力放在大学生自杀、抑郁等严重心理问题矫正,这样,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占用了心理健康教育大量资源,却对无心理问题的学生不关注,长此,学生会这样认为,有心理疾病的人才会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这种消极暗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不利的。2.积极心理学是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内容。研究显示,许多学者认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主要是从目标、方法、内容等方面来考虑。如有学者认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内容、目标及方法上应提升其积极因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激发潜能和宣讲美德,情绪和性格的研究是内容,个体体验为主是方法[5-6]。

三、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到底呈现哪种状态,笔者进行了线上和线下的问卷调查,一共收到调查问卷690份。通过统计分析,笔者归纳出几个问题:

(一)没有形成学校和家庭及社会教育的有机整合

通过调查发现,影响大学生心理状况主要是由个人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组成,他们的从高到低排序分别是,个人因素,占了38%;学校因素,占了24%;家庭因素,占了24%;社会因素,占了14%。个人因素是指个人的生理学上的如相貌、性格、智力等方面的先天因素。从调查问卷中提出的“您最希望改变自己那方面?”问题中发现,在出身、知识、财富、外貌、性格等选项中,他们最想改变是“知识”,而不是其他因素,占比重的49%。问卷中有描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的题目,他们描述的心理状况是“自卑”、“矛盾”、“过一天算一天”。68%的大学生主要日常活动是玩游戏、上网、追剧、搞活动。当大学生碰到问题时,学校、家庭、社会与大学生缺乏有效沟通,大学生就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产生悲剧也不在少数。

(二)大学生缺乏有效的积极情绪引导

为了解大学生的日常心理状态,笔者从平常心、抑郁、焦虑、郁闷、敌对、无所谓、愉快、积极这几种情绪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中发现,平常心、愉快、积极这种比重较平均,分别在14%-16%之间,但郁闷、焦虑、抑郁、敌对、无所谓这些不良心理情绪却占了57%。这些自小认为自己很优秀的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发现自己不如他人,或是经过努力达不到自己的目标,他们会产生挫败感,不想努力了。“您认为你目前最大的苦恼是什么”的问卷提问中,大学生有42%的人写出了“对未来感到迷茫”的答案。这些不良的情绪导致大学生产生了心理问题,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业。

(三)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机制还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积极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心理健康咨询教育对积极的校园文化形成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养成大学生的积极人格。“你大学里及周边的生活环境对你心理健康产生什么影响?”问卷调查中,有89%的大学生给出“有很大影响”或“有一些影响”的选项;在“你认为大学里是否必要设立大学心理咨询机构?”问卷时,有71%的大学生给出“很有必要”的选项。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工作中,大学生并没有认为心理健康咨询很重要。在“你多长时间会去大学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心理健康咨询?”的调查问卷中,有91%的大学生给出了“从来不去”的选项;这说明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很多方面注重形式,没有有效的实施手段,这不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的人格。

四、如何运用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我们得出这样一种观点,积极心理学运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益补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工作基石,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从认知、情绪、行为等心理学层面,研究和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把塑造积极的心理素质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提高大学生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因此,我们应开展以下工作。

(一)心理健康教育对象应为全体大学生

我们要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如采用交互式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种方法采用的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交替进行,长期运用能提升个体的交往能力,有利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增强自信,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改变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观点认为,评价学生是否有心理问题常采取的方式是,发现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是学生工作者的首要目标。这种处理方式已经落伍了,他没有抓住工作的核心,没有尊重其发展规律。如果我们还是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来评价,这种被动的局面是不会改变,这种情况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和成长需要的学生的积极心理发展是不利的。为此,我们要改变,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学生的健康心理的培养上[7-8]。

(三)培养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目标

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感是指个体对现实生活的总体感受,是个体和外部世界及现实的协调。研究表明,人们是否感到幸福不是个体身上的事件,而是个体对事件的理解和认识,是主体对生活状态的积极的主观体验[9-10]。近年,随着我国大学的扩招,大学生人数爆发式增长,教育资源短缺、就业困难成为当下大学生的一种常态,但大学生对心目中的大学还是有所期待。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失衡,这是心理问题产生的外因。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幸福感。

五、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新思路

(一)积极心理学运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心理咨询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心理咨询工作专业性强,形式多样。传统心理咨询注重对大学生的心理疾病进行矫治,这种方法是必要的。但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传统的心理咨询方法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品质作用十分有限。但通过积极心理学的方法能有效克服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品质。

(二)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内容的改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上对心理学人才的需求有所增加,市场的需求产生了一些心理咨询企业,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学课程也应运而生,一部分不具备开设心理咨询课程资质的学校也在开设心理课程。在大学,心理学课程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大学校园,心理咨询机构和教授课程的教师,他们结合大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把心理学课程教授的内容作了有机整合,并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有效的提高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水准[11-12]。

(三)积极的心理体验对大学生心理品质的促进作用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积极心理品质不只是一个程序,它是个体有效体验的过程。传统的教育方式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品质促进作用不大,而积极的心理体验对大学生心理品质的提升效果显著。

(四)建立科学的积极心理学课程多元评价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传授心理知识给大学生,它的目标是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课程的设置要强调其发展功能。在课堂上要注重学生的个人体验,因此,课程应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一是主客观评价相结合原则。可采用撰写自我评估报告,家长的评价,教师的评价等方式;二是发展性评价。采用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学生撰写个人成长日记等方式;三是情境性测验。对大学生进行情境性测验,让他们判断积极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对他们是否能够提高心理品质。

六、结束语

总之,积极心理学的运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效果显著,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尝试,也是一种模式的创新,它将使大学生积极的面对社会生活,提高个人的心理品质,这是我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核心所在。

作者:戴天晟 单位: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