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二孩政策下大孩心理健康教育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随着“二孩时代”到来,大孩不接纳二孩,甚至以死相逼的新闻屡见报端。通过对儿童青少年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孩子害怕父母生二孩,主要是担心二孩出生后发生同胞竞争和同胞冲突,安全感不足。调查显示,四、五、六年级中,四年级的孩子比五六年级孩子更想要弟弟或妹妹,有显著差异(P<0.01),城市中心的学校孩子也更想要弟弟或妹妹(P<0.05),66.27%的没有弟弟或妹妹的大孩想要父母生二孩,以极端态度反对父母生二孩的占少数。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提升父母自身素质、优化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等方式促进大孩心理健康的策略。
[关键词]二孩意愿;大孩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放开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全面放开二孩。随着“二孩时代”的到来,家庭想要二孩的意愿不断提升,大孩不接纳父母怀孕生二孩,甚至以死相逼的新闻屡见报端,大孩不接纳二孩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呢?大孩对二孩接纳的态度,影响家庭生二孩的决策,如何帮助大孩做好心理准备,维护大孩的心理健康成为当务之急。
一、调查过程
(一)调查方法
对淮安市的儿童和中小学生展开了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大孩对二孩接纳意愿调查,针对儿童主要采用访谈的方式,针对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二)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根据调查目的设计问卷前,先对十几名4-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进行了想要弟弟或妹妹的意愿访谈。根据访谈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共24题,包括一般情况调查,如学生的性别、年龄、年级、家庭住址、父母情况等,和要弟弟或妹妹的意愿调查。
(三)调查对象
本研究中的问卷调查对象为淮安市市中心和开发区的小学,四、五、六年级一个年级选两个班学生,共268人。问卷采用班级集中发放的方式,共发放268份,收回有效问卷256份,有效回收率约为95.5%。
(四)数据处理
整理回收的问卷,剔除无效的问卷后编号,将答案处理后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l9.0进行统计分析,对数据采用相关分析,P<0.05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大孩对要二孩的意愿相关分析
大孩对要二孩的意愿和学校、年龄显著相关,和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315**,P<0.01),表示四、五、六年级中年龄相对越小的四年级学生,越想要弟弟或妹妹。年龄大些的孩子考虑得更多,不想要的主要担心弟弟或妹妹抢资源,发生同胞竞争或同胞冲突。而年龄相对小的孩子,主要希望有弟弟或妹妹可以陪伴,一起玩耍。大孩对要二孩的意愿和学校呈显著相关(r=-.268*,P<0.05),市中心学校孩子更想要弟弟或妹妹。一方面,市中心的孩子相对开发区的孩子,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不太担心二孩生出来抢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市中心的孩子成长环境相对开发区或郊区更封闭,更希望有同胞陪伴。相对来说开发区学校学生比市中心学校学生要弟弟或妹妹的意愿低些,一方面经济条件有限,担心同胞竞争资源;另一方面,开发区孩子的成长环境较市中心更开放些,玩伴更多些。通过相关分析,大孩想要弟弟或妹妹的意愿和父母的年龄、职业、学历、父母关系及亲子关系均无显著相关(P>0.05)。
(二)比例分析
在所有256名学生中,没有弟弟或妹妹的学生共146人,有弟弟或妹妹的共110人。在没有弟弟或妹妹的146人中,想要弟弟或妹妹的学生人数比例中,想要弟弟的占20.48%,想要妹妹的占25.30%,弟弟和妹妹都想要的占20.48%,弟弟或妹妹都不想要的占33.73%,即66.27%的没有弟弟或妹妹的大孩想要父母生二孩。对想要弟弟或妹妹的原因分类人数,想要弟弟或妹妹可以陪玩的占46.99%,想要弟弟或妹妹可以分享东西的占8.43%,想要弟弟或妹妹可以管教的占4.82%,想要弟弟或妹妹因为其他原因的占38.55%。对不想要弟弟或妹妹的原因分类,不想要弟弟或妹妹因为嫌他们烦的占13.41%,怕他们抢资源的占10.98%,怕和他们发生冲突的占13.41%,不想要因为其他原因占59.76%,还有2.44%的人没写原因。其中有人写的其他原因经过归纳总结是:主要担心有了弟弟或妹妹父母不再爱自己,可归属为同胞竞争;另外还有是不希望父母太辛苦,自己太淘气,父母已经很辛苦;还有的孩子已经有了哥哥或姐姐了,怕父母负担太重;还有的担心妈妈的年纪大了,担心妈妈的身体能否承受得了,可归属为心疼父母等等。
三、针对二孩政策放开,大孩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分析
(一)从心理学方面来讲,孩子的安全感不足
孩子强烈反对父母生二胎,主要担心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担心同胞关系。同胞关系是指来自同一亲本的子代个体间的关系,也就是指核心家庭中姐妹兄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而形成的心理关系[1]。首先是同胞竞争。同胞竞争就是个体与同胞争胜的心理,比如争父母的爱,争资源等。大孩担心弟弟或妹妹生出来后,父母家长不再喜欢自己,尤其是妈妈会更爱弟弟或妹妹,甚至有的孩子当父母有二孩后,出现“退行”的表现,比如原来自己能吃饭的,二孩出生后要喂饭,本来能用杯子喝水的,现在要用奶瓶喝水等。其次是同胞冲突,即个体与同胞之间发生吵架和冲突的情况。比如,孩子担心弟弟或妹妹会抢自己的资源,会发生吵架或打架等冲突。有的大孩看到小弟弟或小妹妹哭,嫌吵嫌烦,就去打小弟弟或小妹妹。另一方面,是因为父母的经济和身体等各方面的压力因素。上述表现的原因:一方面因为这些孩子没有足够的安全感。孩子从出生到成长,开始的安全感来自自己的养育者一般是父母,如果成长过程中,安全感没得到很好的建立和扩展,孩子就会变得多疑、自私、封闭、自卑,或者对他人抱有敌意,富有攻击性,这些都是自我保护的本能表现。另一方面,从依恋关系的角度来讲,不想让父母要二胎的孩子,是典型的焦虑型依恋。这些反对父母要二胎的孩子之所以有这样的态度,可能是在他们的婴儿的时期,父母对他们的关爱不足够,需求没有得到及时回应,父母没有很好地照顾到孩子。担心父母经济和身体压力大的孩子,可能在平时的家庭沟通过程中,父母会把自己的压力夸大地传递给孩子,孩子也会感受到家庭的压力。
(二)特殊年龄段,青春期孩子(10~20岁左右)反应强烈
二孩政策放开,总结各种媒体竞相报道对父母生二孩,以死相逼的孩子的年龄段,大多在10~20岁之间,这些孩子还处于特殊的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情绪不稳定,两极化表现强烈,自我意识增强,关注自我,部分具有逆反心理。
四、大孩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一)父母要掌握教育孩子的方法
首先,在情绪上要理解孩子。父母在想要二胎之前,首先要心平气和地和孩子坐下来商量,表达自己想要二胎的态度。如果孩子反对父母生二胎,要主动倾听了解孩子的想法,知晓孩子担心害怕什么,理解孩子的情绪背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引导,而不是态度强硬地指责。其次,等待青春期孩子。如果孩子的反应过于强烈,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感受,等待孩子一段时间,同时也可刻意安排孩子和喜欢二孩子的大孩子多接触,多交流,让孩子有个接受的过程。同时,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让孩子也参与到二胎的家庭规划和期待中,提升孩子是家庭重要成员的主人翁意识。第三,要反思自己。孩子强烈反对父母生二胎,常常和家长平时的教育有密切关系,家长也要反思自己平时教育孩子的言行。有的父母在没生二胎之前就会吓唬孩子,比如常会听到有家长说:“要是不听话就生小弟弟妹妹,再也不喜欢你了”之类的话,这样的孩子会更害怕父母生二胎。
(二)优化社会环境
1.提升遗传素质。好的遗传素质,是身心健康的基础,因此,要提倡优生优育,杜绝近亲结婚,做好孕前检查,减少一些遗传性疾病影响儿童身心健康。2.优化家庭环境。一方面是硬环境的优化。有研究表明,不良的家庭物理环境,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影响孩子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健康。比如,噪音影响孩子的听力发展和情绪发展。我国古代有孟母三迁的故事。父母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另一方面是软环境的优化。父母自身素质提升。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父母自身要养成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要自律,言行要一致,父母教养方式要统一,不能朝令夕改,多示范,少说教。父母要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和民主的教养方式,稳定家庭结构。3.提升学校教育。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素质提升。首先是教师育人素质的提升。近年来,学校教师的学历不断提升,教学技能不断提高,但育人水平没有显著提升。教育系统要注意教师育人素质的提升,教师不光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同时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提升育人能力。教师要按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多鼓励,少批评,因材施教,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其次,是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提升。德高为师,教师要注意自身心理素质的提升。教育是心灵与心灵沟通、灵魂与灵魂交融、人格与人格对话,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自己心中先得有阳光[2]。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另一方面,加强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早在2006年8月,教育部就《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意志、艰苦奋斗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目前,大部分中小学校都形式上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育,但不少学校的心理课程教育形同虚设,发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之类的书籍,由学生自己选读。中小学领导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心理健康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更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各学科教育中,做到人人重视,人人参与心理健康教育。4.净化社会环境。当下社会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要净化网络环境,积极正向引导,减少负面新闻对孩子的消极影响。目前,各种媒体资讯良莠不齐,孩子的分辨能力不足,要加强社会的综合治理,提升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的关注,净化社会环境,保护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同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的优势,多设计一些卡通漫画、动画视频等孩子喜闻乐见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引导孩子有效利用新媒体等社会资源。5.心理健康辅导。对于有心理健康辅导需要的孩子,一方面,针对孩子的年龄特征和理解能力,要设计方便孩子理解的心理辅导方式,比如绘画和沙盘游戏的方式等。另一方面,可以考虑让孩子的养育者父母参与到心理健康辅导中来[4]。孩子的问题有时也是家长的问题,家长是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参与者,家长情绪稳定与否,家长的抚养方式得当与否,家长自身心理健康与否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因此,让父母参与进来,呈现孩子问题的同时也便于家长反思,有利于促进家长和孩子双方的共同改变,加强亲子关系建设,有利于整个家庭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作者:于志英 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