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图书馆开展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大学生活本是美好快乐的,但由于学业、就业、恋爱、离家等因素,大学生心理负担日益加重,导致大学生道德缺失、自杀、抑郁、人格扭曲等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为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纳入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形式局限性、教育效果难以深化和跟踪。图书馆作为高校的资源中心、文化中心和校园生活的第二课堂,应该充分履行其教育职能,利用自身的馆藏资源与环境优势,主动参与并承担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图书馆可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如系列专题讲座、建设专题阅览室、追踪借阅数据、微信公众平台、定期推荐图书、与校内其他部门合作等路径。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路径
随着社会价值取向的日益多元化,当代大学生道德缺失、价值观模糊、人格扭曲等现象十分普遍,校园诸多恶性事件、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层出不穷。医学生群体是医疗卫生领域的储备人才,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着国家卫生事业发展的未来。而研究表明,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低于全国正常人群水平,遇到心理冲突的概率高于其他专业大学生群体,更易引发心理问题。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包括智力水平、情绪、意志、人际关系等方面,医学生需自身心理与外在行为达到和谐状态,能够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与要求,达到职业的良好状态。笔者在医学图书馆工作以来,深感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够完善,而图书馆非常适合参与到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来。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现状
(一)形式具有局限性。目前国内高校多以设置课程、宣传讲座和心理咨询室这三种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前两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受到普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但内容不系统,讲授形式单一,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心理咨询室的方式,会由于不信任相关教师或表达不清楚,难以触碰真正的心理问题。
(二)针对性不足。国内目前采取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虽然听众覆盖面大,内容涉及范围广,但难以对个体情况进行逐一了解,因此无法面向个体的实际问题提供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会在每一个学期都设置,更是无法帮助同学解决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环境遇到的心理问题,难以开展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
(三)教育效果难以追踪。高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问题咨询几乎都是即时的、口头的,甚至是无记录的,心理健康教师的开导和提供的意见,能否真正切合学生的实际问题,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心理问题,尚未设置有效的反馈机制,难以追踪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二、图书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一)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空间环境能够让学生自主放松。图书馆良好的阅读氛围能够感染学生沉浸到学习氛围中,而且墙画和励志的名人名言能够净化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心理健康疏导。图书馆的优雅、温馨、舒适的静态物理空间,能够使学生不自觉地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二)丰富的馆藏资源有助于学生进行自助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早在100多年以前,西方医学界和图书馆界就已经将阅读作为治疗心理疾病的辅助工具,是医学生自助式解决心理困扰的方式之一。图书馆作为高校的资源中心,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的资源保障是校内其他部门难以匹敌的。图书馆可以充分发挥馆藏资源优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等人文素养教育,树立端正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挖掘借阅信息有助于识别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大学校园寝室投毒、虐杀室友、自虐、自杀等恶性事件出现的主人公都是未能及时发现自身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而酿成大祸,因此如何帮助学生识别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容之一。图书馆通过梳理学生的借阅信息,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挖掘,能够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变化,有助于在第一时间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如:学生读者近期借阅的图书均为《如何走出失恋》《如何缓解焦虑》等书,可推断该生有可能近期失恋且情绪变化很大,此时就该考虑心理健康教师是否应该主动联系该生进行心理疏导。
三、图书馆开展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
(一)开展系列专题讲座和推荐专题图书。相比学校开展的普及性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图书馆开展的系列专题讲座略有不同,图书馆开展的系列讲座可更侧重于专题性,也可结合医学生的不同专业,将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专题化,如面对新生的“如何适应大学生活”专题,面对临床医学的“职业发展”专题,面向医疗器械专业的“成长与口才”专题、面向全校学生的“时间管理”专题等。美国精神医学专家高尔特说“图书馆是一座心智的药方,存储着为各类情绪失常病人治疗的药物。”图书馆可以推荐人生励志类、名人传记、心理健康等专题图书,既可以与专题讲座相辅相成,延展讲座的影响力,也能够让学生通过阅读进行自助式的心理疏导。
(二)设立专题阅览区域。图书馆也可设立专题阅览区域,将有助于缓解压力、心理疏导、人生励志等正能量图书和期刊集中到一起,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获得心理健康常识,掌握自我心理疏导的技巧和方式,增强自我调控情绪的能力,提高内心坚韧度。
(三)与校内其他部门合作。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校性工作,图书馆不可能凭一己之力搭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与校内其他部门相关合作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长久方向。图书馆可以和学校的学工部合作,在新生入校前进行实名制心理素质基本调研,获取新生的心理状况;也可以和心理咨询中心合作,请心理咨询中心把前去咨询的学生的个人信息提供给图书馆;还可以和辅导员合作,请辅导员判断心里有困扰的学生信息提供给图书馆。通过学工部、心理咨询中心和辅导员提供的信息,图书馆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的信息挖掘,找到已有心理健康问题倾向的同学,并对他们实行定制化的图书推荐,让学生通过阅读进行自助式心理干预,避免心理问题爆发。
(四)挖掘借阅数据,追踪教育效果。通过上述图书馆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图书馆能够获取大量具有心理问题倾向或已有心理问题显现的学生信息,图书馆除了可以如上所述面向他们推荐图书,进行阅读治疗之外,还可以对这些学生的借阅数据进行长期追踪,通过了解这些学生的阅读方向,分析、判断他们的心理状态是否发生转变,心理困扰是否解决,既能作为之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反馈信息,也能为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方向。
(五)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辟虚拟的心灵空间。微信公众平台俨然成为读者关注图书馆动态、获取阅读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图书馆可以针对医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惑,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中开发一个专栏,定期将心理学研究前沿动态、医学生的心理问题、现象及应对策略整理成微信软文,推送给学生阅读、借鉴和分享。同时开发留言板功能,为学生提供匿名的沟通、交流、共同克服情绪障碍的平台,让学生的不良情绪更好的释放,减少心理问题的出现。
(六)举办读书活动,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图书馆可以通过入馆教育、读书比赛、撰写读后感等实践活动,在建设校园文化的同时,增强医学生的图书馆利用意识和能力,提高医学生群体自主阅读、自助心理疏导的能力。图书馆也可以同校社团共同策划摄影展、书画展和志愿活动等,提升医学生的自我社交能力、处事能力和组织能力,以此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四、结语
心理健康将成为未来社会人的主要竞争层面,尤其是医学生群体要面对专业、道德和心理的三重要求,心理健康的医药工作人员才是这个社会的白衣天使。因此,医学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为重要。图书馆无论从环境、资源和能力上都是医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图书馆应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辅助部门成长为主导部门,调动全校力量,搭建医学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图书馆应从自身专业和资源出发,不断探索和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服务;图书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务必考虑医学生的专业特色,开展具有专业特色、多层次、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高晓敏,史逸君.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殊性及教育对策浅析[J].经营管理者,2016(32).
[2]吴玲芝,成带云.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势与实践探索[J].兰台世界,2015(23):153-154
作者:刘晶 柳丽花 方超 张军 冯菲 单位:上海健康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