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现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本文通过针对湖南省13个市州的24所农村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开展分析调研,发现省内的农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资金投入极低,相关师资队伍人员短缺,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应根据提升政府重视程度,集结高校、学校、社会的资源来共同推进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一、前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育人为本;育人之计,正心为本。”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提出的明确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是“十三五”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直接影响到农村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特别是处于农村的留守儿童,在父母长期缺位和心理健康教育薄弱的环境下,更容易出现心理异常和敏感、多疑、自卑、偏激等心理行为。2012年1月至5月,我校和湖南省妇联合作深入湖南省10县100村1000户家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调查,主要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为对象,针对教育补偿机制进行研究。基于前期调研数据,为逐步形成和完善我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2017年项目组对湖南省13个市州的24所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现状调研,回收问卷849份。
二、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条件现状
(一)资金条件分析
农村中小学校大多地处偏远、经济落后地区,虽然近年来国家对农村中小学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但因为多方面原因限制,偏远地区学校的拨款资金很难到位。在学校其它硬件条件都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如无米之炊。从调查统计发现,2016年24所学校全年教育总支出为8603.29万元,但24所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总计为54.7万元,约占全年总支出的0.64%,其中郴州地区、怀化地区、益阳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当年资金投入较其他地区高,但最高也只占总教育经费的0.033%。而衡阳地区、株洲地区和张家界地区所调查的学校中没有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近三分之一的学校心理专项投入不到1万元。
(二)人力资源分析
农村学校的孩子因家长长年在外打工缺位,性格容易孤僻,心理问题多发,所以更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为留守儿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疏导。走访学校反映,农村学校随政府关注和媒体新闻的曝光,社会为学校募集和捐助物资的情况日渐增加,但技术培训和人才支持缺口较大。下表是湖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统计表。通过上表,可发现湖南省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匮乏,师资力量薄弱呈突出问题。平均每所学校的心理专职老师大约只有2-3人,有的学校还没有配备心理老师。调查对象中整个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占师资队伍的3.21%,部分专职老师并未受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专职老师主要由班主任、思想品德老师或年级辅导员等来兼任心理老师,职业专业胜任力不够。由于农村学校经济条件落后,工资收入水平较城镇学校低,迫于生活压力,许多有心理专业背景的教师有的转行跳槽,有的调往城市,农村心理骨干教师流失严重。
(三)硬软件资源分析
调研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室的平均总均值是61.27平方米。从农村心理健康辅导室的总均值来看,湖南省农村心理健康辅导室的面积中,岳阳和益阳的心理健康辅导室的面积最大,其辅导室的面积(平方米)分别为121.57与107.53;而邵阳、常德、株洲与娄底的心理健康辅导室的面积则最少,其面积(平方米)分别是39.66、29.40、38.52与38.52。且有些辅导室并不是单独设置,而是与老师的办公室共用,毫无私密性可谈。同时辅导室里的电脑、心理专用辅导设备、心理测试软件、心理挂图等配套设施也基本处于空白。所有调研学校有开(预)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计划,但目前省内乃至全国还没有研发适合农村中小学校的统一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大多数教材主要以大中城市的孩子为对象,并未从农村青少年的实际心理现状和心理需求出发来编制。
三、对策与讨论
(一)提升政府重视程度,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宣传
由政府牵头和推动整合各级部门资源优势,打造农村心理辅导示范点,以点带面促进发展。增加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财政投入,优化农村学校心理健康硬件设施,把心理健康纳入到教师考核和学校评定的体系中。将心理健康教育提到刚性层面,出台各项留守儿童关爱政策,建立长效机制,定期指导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多渠道和路径如心理板报、网络动画、宣传手册,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家长会等宣传形式提升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水平,更新旧观念,积极支持心理健康教育。
(二)推进心理健康基地建设,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树立“学习培训奠基础、专兼结合建团队,科研引领寻突破”的培养方向,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强化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在探索中努力,培养一支具有专业底蕴和专业技能的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团队。第一抓专职老师培养。每个农村中小学都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发适合农村地区课程内容体系,制定课程计划,配套专业教材,集中安排任课教师进行课程学科培训,并以课题立项研究来引领课程改革,拓展心理教学内容的丰富与深度,并加强各学校间的心理业务交流沟通。第二是培育兼职教师。因为经济原因,很多农村中小学在短时间内很难保证有心理专职专任老师。可以利用本省高校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资源,在农村学校建立专业实习基地,这些优秀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不仅可以通过一线的实地指导,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来更好地服务农村儿童青少年,保证了同时还能将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其他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为其未来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打好社会实践基础。最后是专业团队的孵化。为全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结构和队伍核力,一方面可由政府牵头集结各方社会资源,针对农村中小学管理者和一线教师举办各类心理技能培训和业务进修班,鼓励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的相关认证考试,并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另一方面,针对很难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长期驻扎在农村中小学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帮助的现状,提供相对的政策扶持,教育主管部门应安排社会或学校专业人士进驻农村中小学心理辅导室驻点咨询。并搭建桥梁,聘请各高校的相关专业教授、专家组成的顾问团队,点对点定期下到学校指导、引领农村心理教师心理理论技能专业化发展。
(三)鼓励社会全员参与,强化家校互通结合
农村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局限于政府、学校,还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这样才能营造教育的良好氛围。服务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社会志愿者大多当地的退休职工或家庭主妇,他们有时间有精力来帮助和照顾农村留守儿童,可以弥补一些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的缺憾。还要鼓励更多的退休老教师和老干部加入到社会志愿者行列中来,因为他们曾经长期在学校或单位中工作,特别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能够及时的发现农村儿童的心理问题,并能有针对性的予以解决。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家校互通。农村中小学自撤校合并后,几公里才一所学校,交通信息都不发达,且学生家长或其监护人的文化水平偏低,这种情况下想象城市学校一样让家长集中到学校经常交流学习是不现实的,所以首先应当积极与社会公益组织合作,对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进行物质上的帮助;再者应利用社会志愿者或兼职心理教师资源更多地去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家里进行交流咨询,宣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并对孩子提出合理的发展目标,掌握如何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的技巧,从而为学生心理健康发挥应有的家庭温暖。选举优秀心理咨询家长等,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和奖励。在培养培训过程中重视检查和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弥补。最后我们也可以利用农村各家各户之间关系更为密切的优势,以村为单位,我们鼓励倡导心理问题学生家庭与相邻的家庭组成家庭联合计划,促进家庭之间信息、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邵华.从生态学视角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性[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06):799-801+806.
[2]卢学双,王丽姝.努力探索农村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新路径[J].吉林教育,2012,(29):16-17.
[3]吴斌.西部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思考[J].学周刊,2011,(31):207-208.
[4]俞国良,李天然,王勍.中部地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15,(04):70-75.
作者:肖羽 朱佳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