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团体音乐治疗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迫切需要一种既贴近大学生生活又能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法。音乐治疗作为一门集音乐、心理学和医学为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以其独特的效能与价值而成为一种新型的心理健康治疗手段,将团体音乐治疗引入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可以为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野,进而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创造新的发展契机。
【关键词】团体音乐治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运用探究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关注和重视。根据英国公共政策研究院的报告显示,2015年至2016年间,有超过1.5万名英国大学一年级新生面临心理健康问题。同时,这份报告显示根据官方统计数据,2007年至2015年,大学生的自杀事件从75起上升到了134起。研究人员称,“由于收集数据的方式并不完美,所以实际的数值应该比报告中更高。”面对饱受心理健康问题困扰的大学生比例的不断增加,迫切需要一种既贴近大学生生活又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法。音乐治疗作为一门集音乐、心理学和医学为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以其独特的效能与价值而成为一种新型的心理健康治疗手段,将团体音乐治疗引入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可以为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野,进而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创造新的发展契机。
一、团体音乐治疗概述
音乐治疗是一门集音乐、心理学、精神学和医学为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音乐作为人类语言的延伸,是一种形象的、感人的沟通方式,其可以对个体情绪产生十分强烈的影响[1]。音乐治疗是以心理学治疗理论为基础,将各种音乐活动形式如听、唱、演奏、律动以人为的方式应用于个体上,从而达到治疗、康复、教育与训练的目的。到目前为止,音乐治疗仍然是一门尚处于发展阶段的新兴交叉学科,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医院护理、社区矫正以及监狱改造等特殊人群,同时也可以应用于健康人群的心理减压、产妇分娩以及调节氛围等。团体音乐治疗又被称为集体音乐治疗,是通过音乐治疗师与参与者、参与者与参与者之间的交流互动,通过交流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关系动力来改善参与者的心理行为问题。团体音乐治疗的特点在于为参与者创设一个“小社会”的环境,参与者在团体音乐活动中与其他参与者以及音乐治疗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互动关系。在这“小社会”的环境中,每一个参与者行为及心理都会受到其他参与者的影响,同时也反过来影响着其他参与者[2]。通过团体音乐治疗,有心理行为障碍的参与者可以借助音乐活动来改善自身的社会交往和人际沟通能力,逐步调整自己的社会角色,学习理解和接受他人的情感及行为。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团体音乐治疗的重要意义
音乐作为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延伸,是一种形象的、感人的沟通方式,其可以对个体情绪产生十分强烈的影响。在现实中,音乐已经成为青年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需求,而这也成为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应用团体音乐治疗的重要基础,有助于使团体音乐治疗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益的补充方式。
1.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的负面情绪。大学阶段的学生很容易在学习生活上受到挫折后形成不良情绪,很容易采用极端和偏激的方式解决各种问题,此时就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帮助大学生放松心情、缓解压力、调节情绪,进而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使得许多大学生总是习惯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长期下去很容易产生各种不良的后遗症。而音乐作为人类语言的延伸,是一种形象的、感人的沟通方式,其可以对个体内部情绪产生十分强烈的影响。当音乐欣赏者机体处于音乐情绪状态时,个体紧张状态得以有效缓解,进而使个体生理状态得以保持一种内稳态的水平[3]。因此,在音乐治疗中音乐治疗师首先需要了解大学生参与者当前的情绪状态,然后利用与其情绪状态同步的音乐活动促使其消除不良情绪,在交流互动中逐步支持和强化其内心的积极情绪,进而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的不良情绪。
2.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大学就像一个远离父母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每个人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都有所不同。在相对陌生的大学校园环境中,每一个大学生都渴望被更多人所认可和理解。但是由于许多大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在家庭养成了刚愎自用、狂妄自大的个性,难以正确处理同老师、同学的关系,导致人际关系冷漠而容易形成孤僻及抑郁的心理。团体音乐治疗可以为大学生创设一个安全愉悦的人际交往环境,在音乐治疗中引导大学生参与到诸如合唱、集体舞、音乐剧等集体音乐活动中来,可以激发他们参与社会交往的欲望,并且使他们以一种轻松的状态加入到各种社会活动中来,进而能够调节他们的社会性行为,以便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同时,大学生参与者通过集体音乐活动获得了自我表现和成功的机会,进而提高其自信心,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群体适应性。
3.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人格也称个性,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Persona,在心理学中通常是指个体全部心理特点的总和,其具有稳定性和倾向性特征[4]。大学阶段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期,塑造健康人格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学生形成健康人格不仅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前提条件,同时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社会的全面要求。音乐本身作为一门极具美感的艺术形式使得其在陶冶情操、塑造健康人格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团体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主要从支持层面、再教育层面以及重建构层面三个层次入手,开展针对性的音乐治疗策略,借助音乐和参与者建立起交流互动关系,在集体音乐活动中引发情绪、心理和认知体验,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1.支持层次的接受式音乐治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支持层次的团体音乐治疗应用,通常是在由音乐治疗师创设的温馨自在的音乐治疗环境中,借助相应的音乐歌曲实施干预式聆听,引导其在聆听音乐中产生的各种刺激来调节心理情绪状态。由于支持性层面的团体音乐治疗更加关注的是大学生来访者情绪、行为的改变,并没有涉及大学生来访者的领悟、认知探索,其更适用于亚健康、有情绪(情感)障碍的大学生群体。常见的接受式音乐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歌曲讨论。歌曲讨论作为接受式音乐治疗中最常用的技术,其主要方法是把大学生集中在一起以欣赏音乐的形式对来访者开展心理治疗,就是让大学生来访者们在集体欣赏完音乐之后,结合音乐带来的心理感觉开展集体交流讨论而实施心理治疗。歌曲讨论一般以10人为宜,以8次为一个疗程。歌曲讨论中的音乐可以由音乐治疗师根据小组成员的整体情况选择针对性的音乐,也可以由来访者自己提供可以是其现阶段较为喜欢的歌曲或者乐曲[5]。准确的主题音乐可以准确反映出大学生来访者当前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在音乐体验中帮助其调节情绪以达到身心和谐。在歌曲讨论过程中,音乐治疗师组织大家围坐在一起,每个大学生将自己当下最喜欢的音乐进行分享,并与大家一起就音乐的体验、内容和感受进行交流和讨论[6]。期间,音乐治疗师会引导大家去感受和思考,鼓励大家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探索。它主要目的不在于欣赏音乐,而在于通过音乐聆听引发小组成员之间的语言和情感交流,并帮助大学生来访者更全面、更理性、更客观地认识和了解自己,使大学生来访者正确识别和判断自己思维的正确性和行为的合理性。同时,由于来访者对某一首歌曲的喜欢会反映出其深层次心理特点,音乐治疗师可以通过分析歌曲本身来认识和了解来访者的深层次心理需要,进而为后续音乐治疗提供方向。歌曲讨论方法对于人际交往障碍、抑郁和焦虑等方面的大学生来访者的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在不断的音乐交流过程中增加情感,学会与他人合作相处的技巧,并将其泛化和转移到实际生活当中去[7]。第二,音乐回忆。音乐回忆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来访者由音乐引发的情感和回忆以实现心理治疗。相关研究表明,适当音乐的介入可以激活大脑中的双侧海马,进而发挥记忆功能,将瞬时的音乐信息与过去事件之间建立联系,进而在认知和情感上产生共鸣。音乐回忆,其主要方法是由音乐治疗师要求大学生来访者选择一首或数首对其有特别意义的歌曲、乐曲在小组中播放,然后由小组成员相互倾诉往事、宣泄情绪,逐步消除陌生感、增强好感,进而在相互支持和安抚中促进情感的交流和沟通。第三,音乐同步。音乐同步主要方法在于音乐治疗师利用音乐使其与来访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同步,其基本原理在于通过音乐作品与大学生来访者产生情感共鸣,然后逐步改变音乐,进而使大学生来访者的情绪、生理和心理状态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心理干预和治疗的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音乐治疗师在音乐选择上务必要符合大学生来访者的审美要求,就是音乐歌曲必须是大学生来访者所喜爱和接受的,否则无法得到音乐同步的治疗效果[8]。例如,音乐治疗师在给心理有焦虑的大学生来访者进行心理指导时,要求先给其播放一段和其当前情绪状态相一致的音乐作品,当来访者自身的情绪与音乐的情绪产生情感共鸣之后再逐步改变音乐的表现形式。这就要求音乐治疗师在开展音乐同步前必须尽可能多地了解大学生来访者,根据来访者具体情况选择针对性的音乐作品,以避免来访者由于生活经历而产生的音乐特异性。第四,音乐想象。音乐想象是由音乐治疗家邦尼在美国创立的,是指来访者在音乐治疗师的引导下进入放松状态,进而在为其创设的特殊音乐背景中产生自由的情感想象。其是以心理动力学理论为基础,认为个体之所以会产生心理问题根源在于某些幼年时期所受的精神创伤压抑在“潜意识”中而导致的,其通过内省的方法将这些导致心理痛苦的“体验”挖掘出来,使不良心理情绪得以缓解。在进行音乐想象治疗时,首先需要配备相应的音乐曲目,并且在一个相对舒适和安全的场所用适当的方式实施。音乐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应始终以一个指导者的身份,不能过度控制和干扰来访者的心理体验。在活动开始时引导每个大学生来访者手拉手并将头朝向圆心(放射状)围成圈躺下,然后由音乐治疗师播放并保持低弱的音乐,使每个小组成员可以听清对方的声音,由一名小组成员开始介绍自己想象的情景,然后通过紧握一下旁边来访者的手将想象的机会传递给他,让旁边来访者继续描述自己想象的场景,以此类推给其他小组成员。音乐治疗师应在活动结束之后,组织小组成员就音乐活动过程中反复出现的景象和特征进行讨论。在这样的方法下,可以帮助大学生来访者开展更深层次的情感漫游,在想象中缓解不良心理情绪,进而实现心理治疗的目的[9]。
2.过程取向的再创造式音乐治疗。再创造式音乐治疗更多的聚集于交流和讨论大学生来访者自身的潜意识感觉,通过音乐治疗干预来提升大学生来访者的认知领悟功能。与接受式音乐治疗相比之下,其更加注重大学生来访者的参与性,而不仅仅只要求大学生来访者聆听音乐,借助音乐体验与心理情感的特殊关系,使心理情绪可以在音乐表演和创作活动中同化和感染,从而促进身心和谐。再创造式音乐治疗主要适用于存在认知障碍、行为障碍的大学生群体,常见的接受式音乐治疗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第一,演奏演唱法。演奏演唱法主要强调大学生来访者的参与性,对小组成员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并没有多高的要求,尤其适用于存在人际障碍的大学生群体[10]。在演奏演唱法治疗过程中,大学生来访者只需要参与到集体音乐活动中,根据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去进行体验和想象。除了音乐本身以外,音乐治疗师的介入也是演奏演唱音乐治疗法的重要干预手段。大学生来访者在其引导下,在特定的集体音乐活动中经历他律、自律、融合不同阶段的情感体验,进而审视自身与他人的不稳定关系,积极探索不稳定关系之所以产生的原因以及自身在其中应承担的责任,从而采取积极行动来完善人际关系,最终实现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在每次集体演奏演唱完之后,音乐治疗师应组织小组成员开展相互讨论和评价,让每个小组成员说出自己参与音乐活动的感受。一方面,音乐治疗师可以直接、及时地得到每个小组成员在活动中行为表现的反馈。另一方面,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评价有利于其了解自己,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准确定位自己。第二,音乐技能法。音乐技能法可以采取以音乐学习为主要目的的音乐治疗形式,也可以不以音乐学习为主要目的。音乐技能法通常应用于个体心理干预和治疗,以音乐为主要目的的音乐治疗形式的重点集中于来访者音乐学习行为的结果上,其必须勇敢地克服自身存在的各种障碍,努力学习音乐技能,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来访者需要不断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才可以最终获得音乐学习上的成功。而这有助于使大学生来访者在成功体验过程中不断增强学习动机和自信,并将这种成功体验泛化到日常生活中去。
3.重建构层面的音乐治疗应用。应该说,重建构层面的音乐治疗方法更加复杂,其主要借助于音乐想象中的影像、感觉等方式来深入大学生来访者的潜意识,分析其潜意识中的矛盾冲突,以期来发现大学生来访者过往经历与当前认知模式之间存在的必然关系,进而引导其认识自身认知与行为存在的错误,并且以较强的自信心来应对和解决音乐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重建构层面的音乐治疗应用不仅仅需要进行长期的跟踪,而且要求音乐治疗师必须经过严格的心理学培训之后才可以开展此项音乐治疗活动。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许多大学生存在各种人格障碍的心理疾病,对此可以采用重建构层面的音乐治疗方式,对大学生来访者在音乐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各种潜意识进行科学分析,逐步引导其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帮助大学生重塑健全人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注和重视的一项工作,只有将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吸收和应用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才可以最充分地服务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之路。伴随着团体音乐治疗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善,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必然会得到普及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潘雪.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08):140-142.
[2]刘月芳.团体音乐治疗在女大学生就业焦虑抑郁情绪干预的适用性原则[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12):64-66.
[3]钟代琴.团体音乐治疗在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长春大学学报,2016,(08):110-112.
[4]徐洁玉.团体音乐治疗对提升高校贫困新生心理健康的应用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6,(01):50-52.
[5]肖璇.浅谈音乐治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中外医疗,2011,(12):181.
[6]李霞.论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07):136-138.
[7]刘凤琴.论音乐治疗对培养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06):95-97.
[8]侯艳.论音乐治疗的基本方法及其操作[J].黄钟,2013,(02):167-170.
[9]张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音乐治疗应用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5,(01):97-100.
[10]何旋.音乐治疗对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探讨[J].黄河之声,2017,(24):90-91.
作者:施华昀 单位:集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