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应对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应对,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应对

[摘要]近年来,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相关研究亟待进一步展开。高职学生心理危机是指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由于环境、人际、情绪、自我意识等各种因素的作用,自身没有能力或相关的资源去应付或处理遭遇的危机事件,导致个体处于心理失衡的特殊状态。社会、家庭、学校、个体共同构建危机应对模型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近年来,高职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各种心理、行为偏差日益增多。这些心理健康问题轻则可能影响高职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重则可能导致自残、伤人等恶性事件,种种现象堪忧。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2000年之后,颁布了多部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有《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001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1年)。2017年教育部下发《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强调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综观相关文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忧思与期望。但另一方面,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应对的相关研究极为缺乏。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以主题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危机应对”检索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相关文献,得到的数据见表1。通过文献检索发现,我国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应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基本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学术研究、著作和译作并不多,各个高职院校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相关研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国内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应对方式、人格特点、现状分析、影响因素、重要性、特殊环境体系建立等方面,且由于长期形成的对危机事件“堵”的惯性研究模式,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面临着研究对象、研究层次过于单一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对有关问题的研究已持续多年,且仍在进一步深入。在中国知网(CNKI)外文文献中以主题词“Mentalhealth”“Crisisresponse”进行检索,发现了5044条文献。比如,美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应对体系采用以学校为中心、以社区为拓展、以家庭为依托的服务模式,开展相关的心理预防和危机应对工作,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更加注重健康发展本身,调动多方力量应对危机。因此,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应对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既能帮助我们进行理论指导实践,又可以让我们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理论体系,从而帮助高职院校相关教师更好地处理危机事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点,避免危机发生,促使高职学生健康发展。

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的概念与内涵

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应对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析,首先要理清概念。本文对概念的澄清,从“危”“机”的起源到理解“危机”“心理危机”的释义,从而得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内涵以及高职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

(一)“危机”释义

在《说文解字》中,“危,在高而惧也。从厃,自卪止之。凡危之属皆从危。鱼为切”。危,人在高处,心情恐惧,表示自己节制、抑止这种临危而惧的心情。“危”在《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中有几层意思:危险;忧惧;危害;高耸貌;屋脊;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姓。可以看出,“危”本义指的是情绪的状态,后来被引申为引起恐惧状态的具体事件。“机”是会意兼形声字。小篆从木从幾(精微)会意,幾兼表声。楷书写作“機”,汉字简化后写作“机”。“机”的本义为树名,即桤木树。作“機”的简化字时,指古代弓弩上用来发射箭的装置,引申义指事物变化的枢纽;发射弓弩要掌握时机,故又引申为恰当的时候,如“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又引申指念头、心思,如“神机妙算”“机关算尽”;如今“机”泛指机器。可以看出,“机”从本义的树木,到具体的发射装置,引申到特殊的时期或事件的关键点,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危机”在汉语大词典(1988年版)中的解释是“潜伏的祸害或危险;严重困难的关头;危险的机关”。英文“Crisis”,来自希腊文“Crimein”,意指转折点,即在实践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曲折变化点。通过“危”“机”的解读,可以看到,“危机”是“危”时的一个“机”,对“危”“机”的解读,决定了“危机”的内涵。

(二)“心理危机”释义

综上,危机是“危”“机”的双重性,我国古代对“危”的诠释,指站在高处会有恐惧,是一种心情,即一种心理的状态,在高处这种时刻必然会有一定的转折,或遭遇危险,或获得新生。因此,心理危机并非个体面临的重大灾害、挫折等事件本身,而是个人或群体在这个特殊的危险关头时的心理状态,当个体在遭遇了突发不可控事件或紧急事件时,没有退路,毫无应对能力而出现的心理失衡。这个特殊的心理时刻,有两种可能性:心理受到极大的摧毁;抓住关键时刻获得更好的心理成长。心理危机的概念放在高校范围内讨论便是“大学生心理危机”。针对大学生的特殊身份,做如下解释: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在环境、人际、情绪、自我意识等各种因素作用下,大学生自身没有能力或相关的资源去应付或处理遭遇的危机事件,导致个体处于心理失衡的特殊状态。这些危机事件包含突发疾病、自然灾害、学业危机、个人情感、人际交往、性、家庭等方面的内容。这种特殊的状态会导致大学生的对内、对外的攻击性行为。对内包含自虐、自伤、自残、酗酒、吸毒等冲突性行为,从而对自我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对外包含打架斗殴、伤人、施虐等冲突性行为,从而对他人造成伤害。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其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危机具有一般大学生群体的共性:如何维护和促进自我心理健康、新环境的适应、人际关系的处理、学业的发展、恋爱与性、择业与就业等。同时,由于学习行为、专业定位、职业发展的不同,高职学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处理方式又具有其独特的个性,如:对自我的评价较普通高校学生较低;自尊心较强;成就动机明显,更想证明自己;能力具有局限性。只有通过危机预防与干预的科学手段,高职学生才可能释放危机产生的压力,从而避免心理疾病,降低危害。

三、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的特征

(一)易混淆性

处于埃里克森所说的“自我同一性的角色混淆”阶段的高职学生,自我意识强烈,但心理韧度较差,各方面都处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中:一方面被归类于受良好教育的大学生群体,另一方面却低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身份;一方面肩负社会的期望,另一方面又遭遇现实的文凭门槛;一方面期望学业有成,另一方面自我控制力较差。一旦遭遇危机事件,便更易处于心理矛盾中,从而引发危机的爆发。

(二)易把握性

高职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单一有序。在高职院校中,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严格,对学生学习生活的约束较强。统一规划的生活,让学校容易观察到学生的现状,容易把控危机的整体情况,快速获得危机信息。

(三)双向性

高职学生处于人生的快速发展阶段,危机事件既包含了给个体带来的危害,也包含了赋予个体的发展助力。高职学生可以通过对自我的不断认知,把握危机点,给个体带来新的机遇,努力实现自我成长。

(四)独特性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一个人的经历是可以完全复制的。每个人所经历的教育、家庭背景等都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危机不可能完全被复制,危机的应对也不可能保持一致,我们需要找到危机应对的原则和方法,从而结合个体的独特性,找到最适合的处理方式。

四、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的危害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过:“心理的疾病比起生理的疾病为数更多,危害更烈。”相比一些生理性疾病,心理问题带给人们的伤害更大。心理危机将给高职学生个体、家庭、学校、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

(一)对个体的危害

心理危机让学生产生各种负性情绪,这些焦虑、忧虑、悲伤、愤怒、痛苦感等情绪会影响高职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导致失眠、食欲下降、兴趣减退、学习注意力丧失等各种症状。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会使身体机能严重恶化,甚至有可能对他人造成直接的身体伤害。一个人很难在遭受了心理危机后仍保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状态。对学生而言,最直接的影响是无法应对学业。当学生要用所有精力应付危机事件时,根本没有能力处理其他事情,从而影响学生学业发展以及后期的职业发展。同时,处于危机旋涡中的学生,无法应付周围的人际关系,无心无力的状态会增加周围同学对其的误解,缺乏相应的理解和支持,进入更大的恶性循环中。

(二)对家庭的危害

高职学生遭受的心理危机自然会给家庭其他成员造成经济、生理、心理上的冲击,影响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甚至幸福感。家庭成员一旦因为心理危机遭受创伤而产生心理疾病,治疗费用必然成为普通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让整个家庭处于“负性”的环境中,这种情绪的氛围会在家庭成员间流动,相互加强,甚至将家庭中其余成员也带入危机中,造成生理和心理伤害。

(三)对学校的危害

作为集体生活中的一员,有学生一旦遭遇心理危机,必然会影响到学校的整体性平静状态。高职学生一旦在学校发生危机事件,学校危机预警机制将被启动,网络中的节点会根据情况做出响应,打破平常的状态。同时,学生的危机事件会因为学校集体生活的特殊性而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可能会激发原本具有这种危机的个体、与其关系密切的学生,甚至涉及事件的其余当事人。学校一方面要应对学生危机事件带来的后果,另一方面要控制事件的扩大化,甚至需要应对社会媒体的舆论压力。

(四)对社会的危害

任何人都是社会化的人,高职学生是社会中的一员,其心理危机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整体和谐。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个体的健康直接影响国家的和谐稳定。因此,社会中个体的健康程度越高,社会就越稳定、和谐。

五、结语

综上,通过梳理和澄清高职学生心理危机的现状、内涵,我们可以得出高职学生心理危机的内涵,从而看到高职学生心理危机的特殊性以及危害性。也正因为其危害性,让我们认识到建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应对模型的重要性。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学校如果有完善、协同、流程化的危机应对措施,在实践中不断调整,规避无用工作,发挥协作有效性,便可以在危机情况下最大程度保护个体的安全和生命。同时,危机应对模型的构建远远超出课堂教学以及学生活动的校园范畴,而应该是社会、学校、家庭、个体需求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下,建立专门的危机应对团队,整合可利用资源,鼓励相关研究、培养危机应对专门性人才,只有各方面有机结合,才可能当危机到来时沉着应对。本文概述性的研究将为之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应对的模型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学校管理者思考怎样构建模型,才能做到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各种伤害,促进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候桂芳.新世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2]田喜.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路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

[3]段基星,程请.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王玲.校园突发事件的危机干预[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5]刘取芝.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策略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5.

[6]边玉芳,钟惊雷,周燕,等.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7]张本钰.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发展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8]郭薇.心理危机干预概念[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作者:王秋芳 田申 简嘉 张维田 于中华 单位: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