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课改小学教学实践(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改革就是将学生当成课堂教学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为主,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以教学经验为例,探讨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关键词:
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语文是一门与语言艺术相关的课程,小学生通过学习语文知识锻炼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其在生活中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交流。同时,语文中的诗词歌赋等给人以无尽的美感,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接触这些知识,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新课改之后,小学语文教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下面笔者就来谈一谈新课改之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不可避免。相较于传统的一支粉笔和一本教材统治教学的时代而言,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显然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信息技术集声音、影像、文字于一体,在进行教学展示时更加的形象直观,符合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是教师在教学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教师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有较多不当的地方,例如,只是简单地将教材上的内容搬到多媒体显示屏上,让学生观看,没有充分地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作用。笔者认为,在新课改的理念下,要想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就必须要充分地发挥多媒体的用途,创建教学情境。比如说,在学习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的《咏柳》这首诗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现场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一幅柳树的图片,小学生的知识面窄,很容易就会被教师的“技艺”所吸引,进而生出学习的欲望,教师适时地创设柳树的情境,也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
二、故事教学,吸引学生探究知识
小学生大部分都喜欢听故事,还未入学前,可能有不少父母就给孩子讲过许多充满趣味性的故事,家庭的熏陶和小学生的年龄使得他们对故事毫无抵抗力,而小学语文中也不乏生动有趣的故事。教师在教学时,如果想要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不妨从讲故事开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讲解《晏子使楚》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再讲一些其他有关晏子的故事,在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更加的生动,加深学生印象;再比如,讲解诗歌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李白、杜甫、辛弃疾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诗句由来,再如豪放派的代表词人辛弃疾又为何会生出“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感慨,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余,将这些有趣的故事和典故讲给学生听,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更浓,也能扩宽小学生的知识面。
三、联系生活实际,灵活教学
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极为广泛,如人们日常所见的广告语,大街上的店铺面都有语文知识蕴含在其中。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因此,教师的教学也必须要与生活实际相关,这样才能启发学生,使他们更好地运用自己学习的语文知识。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语文教学的方法十分的多,例如,可以在课堂上模仿生活的场景,如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册的“口语交际习作三”中的口语交际题目为“劝说”要求学生劝说生活中熟悉的人改变一些不良的习惯,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模拟生活情境,分组扮演劝说和被劝说的人,进行交流,锻炼学生的能力。再比如,教师还可以找一件物品,让班上的学生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写一则广告语,吸引他人的注意力。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把握好教学的尺度,联系生活实际,灵活地进行教学,必然也能够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四、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
语文是一门与语言相关的学科,“说”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学习了语文知识之后,只有通过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才能显现出语言的魅力。笔者通过细致地观察和一些教学实践发现,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语言刻板无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低;反之,教师的教学语言生动有趣,知识渊博,旁征博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就被教师吸引了,并且愿意配合教师的教学,积极地进行互动。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时不但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还需要学会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吸引学生。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启蒙时期,长达六年的语文学习,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新课改理念的逐步深入,关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只会越来越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抓住新课改的发展机遇,大胆地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创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作者:张丽娟 单位:重庆市万州区瑞池学校
参考文献:
[1]王翘楚.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4).
[2]满玉梅.浅谈小学语文的“小”和“大”[J].新校园(中旬),2016(4).
[3]许红建.动态课堂:让小学语文教学彰显魅力[J].教育,2016(34).
第二篇:新课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
摘要:
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数学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促进小学生的良好发展成为新时期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诉求。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背景下,采用恰当有效的手段开展教学,巧妙地设计课堂教学的环节与过程,从而将学生的学习欲望与潜能充分地激发出来,为构建出高效的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新课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密切地结合实际,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学习情况精心设计教学,从而使得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保证,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提升。下面我就简单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教学看法,希望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
一、结合生活经验,奠定学习基础
小学数学是一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面对具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小学生,教师可以在教学数学知识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到数学知识,既可以降低学生的抵触心理,还可以使其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其可以在学习中做到学以致用,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也是新时期教师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因此,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可以一举多得。例如,在教学“分一分”时,教师可以拿几个苹果上课,让学生说一说如果将其中的4个苹果分给4个学生,那么每个学生能分到多少个?将6个苹果分给3个学生呢?如果只有1个苹果,怎么让两个学生都吃到呢?通过这样的逐步引导,让学生充分地结合生活经验来处理数学问题,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的效果得到提升。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出题,并想一想相应的解题方法,从而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质疑,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有效教学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鼓励合作学习,发散学生思维
合作学习是颇受教师青睐的一种教学模式,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其可以起到发散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对于充满了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小学生来说,新奇有趣的问题更容易调动他们学习的欲望,也更容易让他们积极地投入到问题的思考中,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逐渐成为学习中的主人。因此,教师要积极地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以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认识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在为学生介绍了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后,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找出更多的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如双杠、操场跑道、枫叶、魔方、建筑物等。通过小组成员的交流与讨论,学生的思维会发散,通过分享与交流,经过思维的有效碰撞,他们就可以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并且,在积极的思考中,学生对轴对称图形也有了更为深入的认知,从而有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也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可以为实现高效的教学提供必要的条件。
三、运用现代技术,设计教学环节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将现代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但是如何让这些教学手段切实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教师密切关注的焦点。面对形象思维比较强的小学生,动态直观的事物更容易集中他们的注意力,那么教师就可以针对小学生的这一特点,精心地制作教学课件,运用动态的视频或者小图片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从而使现代技术发挥出其在教学中的优势,使教学过程充满趣味。例如,在教学“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一些有趣的动图,将小数点用一个淘气的小孩来表示,通过小数点在数字之间的不同位置站立来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大小变化,从而动态地呈现小数的变化,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增添趣味。这样的教学过程既新鲜又有趣,会让学生认识到小数点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学生认真思考、仔细做题的好习惯,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已经成为了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采用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开展教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得课堂教学的效果得到保证,真正地构建出高效的数学课堂,促进小学生的能力发展。
作者:刘云兰 单位:重庆市潼南区五桂镇小学校
参考文献:
[1]刘艳.巧妙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十一卷[C],2016.
[2]耿向国.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理念的转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4).
第三篇: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合作学习应用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教师的教学方式难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也难以调动课堂气氛,因此,为了适应新课改对学生综合发展的要求,教师必须寻求新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是为了让个人的能力在小组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能够让整个小组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进而提高数学课堂的综合效率,更加适应新课改对数学课堂的要求。
关键词: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教学方式
在教育较为发达的美国,20世纪就有学者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概念,应用显示,其在美国各阶段学校的教学中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发挥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现如今,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部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改革给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现如今的小学数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更新换代慢,这就使得教学出现程式化和套路化的问题,数学课堂死板、没有活力和创造力,学生在课堂上就像任人摆布的傀儡,难以发挥自己的学习优势,数学成绩也难以提高。为了追求学生在数学方面能有所突破,教师必须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数学合作学习的方式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利用合作小组来调动课堂的氛围,使数学课堂能够拥有新的活力,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性和热情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让学生能够在小学时期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课堂内容单一
数学本来就不像语文、英语等科目一样有较多的课堂发挥空间,总的来说,数学课堂由于内容的限制,是较为枯燥和无趣的。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本来就较为单一,再加上教师运用的教学手段陈旧,这样数学课堂就会显得死板枯燥,难以发挥出活力。教师只是采用一种简单的教学方法来教授课本上的内容,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只是呆板地听着知识,却很少会去思考和创造,数学课堂的效率就会变得低下。
2.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下
由于数学课堂的内容和形式千篇一律,学生对于数学课缺乏期待,只是像完成任务一样学习和听课,这就使得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发挥,被动的学习效率是低下的。对于刚刚系统地学习数学的小学生来说,数学这门科目本来就有着较大的难度,学生在课上会很少发言回答问题,教师如果不能想到合适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那么数学课堂就会变成教师在唱独角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很低很低,学习的效率也很低下,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素养
合作学习的能力不是天生就具有的,学生必须通过学习来获得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技巧,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一定要对他们进行教学和引导,提升他们的合作学习素养,从而提升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效性。教师在分完小组之后,要让学生能够熟悉小组成员,并且融洽小组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能够拥有归属感。教师在课上布置一个数学问题,例如“2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般学生都会自己做,而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来完成题目,并且进行检查,提升正确率。教师多次这样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养成一种合作学习的习惯,会积极地在自己的合作小组中解决问题,这样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就会大大提升,数学课堂的效率也就提升了。
2.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都是运用口头讲课的方式来传授知识,这样的方式虽然也能将课堂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能不高,效果也就不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我们的教学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来丰富课堂内容,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展示小组合作的内容,并且把结果在多媒体上进行展示,这样学生能够更加清楚自己的任务,也能够更加有学习的动力。
3.加强教师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其实就像是翻转课堂,在数学课堂上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生手里。但是,教师仍然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心骨,特别是小学生,如果没有教师在旁指引,他们就会将合作学习变成玩耍,降低学习效率。因此,教师一定要时刻处于课堂中,观察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这能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更加认真,有问题也可以及时询问老师,然后及时解答疑惑,这样能节省很多时间,就能大大地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了。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中得到应用不仅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更是时代教育的趋势,它能够极大地提升课堂的活跃度和学生的参与度,更适合现代学生的学习行为心理,要充分运用并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从而达到使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得以提高,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作者:樊知武 单位:四川省苍溪县陵江镇第二小学校
参考文献:
[1]吴晓璐,朱丽.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8).
[2]崔爱萍.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小组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40).
第四篇:新课改小学数学备课看法
教案是一堂课教学的脚本,是教学发挥的依据,是蕴积在老师心中智慧和能力的外化形体。它就像是戏剧中的剧本,只有剧本精彩丰富,演员才能心领神会,运用自如,人剧合一,表演的戏剧才能感动人心,吸引观众。因此,要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喜欢听你的数学课,备课这一关是最重要的。但备课不是简单的文字和图形形成,而是一个包含“心、行、形、型”的一体化和完整性过程,是一门综合的艺术。
一、备课要有“心”
心中要有学生,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备课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心智能力提高为基础,以学生心理状况为准则,然后实施教学。每堂课不仅应该明确知识目标和教学功能,而且还应顾及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不仅要考虑课堂上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而且应该延伸课本课堂知识对学生成长成才发展的作用,时时把学生的能力提高和知识需要及塑造高尚的人格情操放在第一位。如教学的内容可以生活化、趣味化,新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备课时,我们要使数学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乐趣。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大课堂情境,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实际,走进实践领域,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的能力,真正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
二、备课要转“行”
备课要由备知识、备课本拓展到备过程、备方法、备生活。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和深入人心要求我们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提高能力,还应该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体验和方法探寻。老师的课堂行为转变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备课时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定位,看是不是以学生为主体还是自己唱独角戏,有没有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感受体验课堂和知识,有没有促进学生共同发展。现在的教师和学生角色定位有一个全新的转变,教师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设计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和学生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和探究合作关系。备课时老师就应该抛弃“唯我独尊,唯我是依”的架子,要有允许学生提出不同观点的胸怀和思想,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此时,老师应成为和学生一样的求知者,求实创新,发扬个性,和学生一起探疑解疑,一起让数学课堂变成大家喜欢、人人参与的乐园,而不是自己个人表演的舞台。
三、备课要完“形”
很多老师的备课本,除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内容、课堂作业外一片空白,别无他物。其实课堂是一个不可预料的动态过程,所以大的备课观不单是课前的精心设计和教案的文字形成过程,还应该包括对教学过程中的调节转变和未雨绸缪及课堂教学后的自我反思和认真总结,这才是一节完整无缺的备课。“智着千虑,必有一失”,有的时候,课前想得再完美无缺,到了课堂中碰到一些教学突发事件,难免计划被打破,教学任务难以如愿以偿。所以我们在备课时不能尽搬书本,尽信书本,不去考虑教学机智,不去全面思考可能发生的所有问题。而应该再次精心的组织完善第二次备课,把每一堂课发生的新问题记录下来,坚持做好课堂笔记,把平时教学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一堂课下来要认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得失,积累经验,在以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不断创新。因此,备课应该在传统备课形态上加以完善,做到备课前、备课中、备课后的完整结合,形成一个相互补充、有效提高的备课体系。
四、备课要成“型”
这里说的“型”指的是要探索备课的形式,完善备课的模型。既可以展现个性化色彩浓厚、富有创新意识的个人备课,也可以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建立健全集体备课组的体系。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实行同一备课组的集体备课,但许多都流于一种形式,甚至一人一个单元,一人一篇课文分任务备课,然后统一教案,统一印发,统一讲授,省时又省力,很多老师就钻了这样的空子,变得懒懒散散,不去钻研了。其实定时间、定地点的集体备课有很多的优点,“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如在教学中碰到了个别疑难杂问可以提出来共同探讨,商量解决,这样就避免了孤军作战的不足。还可以促进教科研的提高和完善,通过查阅资料,补充教学内容,博采众家之长,把科研与教书、理论与实践连为一体,从而推动数学学科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同时,健全备课制度,在同一备课组形成新老教师互帮互助的形式,通过以老带新,以老促新,老新互学推动数学学科整体师资力量的提高。
总之,课上40分钟,课下需用功,只有积累真,方能见真功。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有没有认真踏实精心仔细地备好每一堂课,只有多思、好学、善变,才能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改进方法,提升水平,提高质量。
作者:黄华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东门小学
参考文献:
[1]刘绪毅.试谈小学数学的备课[J].教师之友,1996(7).
[2]龚祖华.小学数学备课的基本原则[J].教师之友,1995(8).
第五篇:新课改小学数学差异教学
摘要:
新课改教学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的差异教学做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找到适合学生的有效学习方法,构建更加高效活跃的数学教学课堂。重点介绍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数学差异教学。
关键词:
个性差异;小学数学;新课改
差异化教学模式是因材施教理念的应用之一,由于在当前的教学背景下每个小学生所处的家庭条件,认知领域以及本身的个性等多个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导致小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心理以及学习水平等多个学习方面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面对这一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差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处理不同学生再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发展和成长,实现班级学习质量的有效提升。
一、关注和了解学生个体差异
在新课改背景下实施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差异教学,首先要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关注学生的差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只有做到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才能策划出正确的解决策略。那么,作为教师应该通过哪些途径去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呢?(1)建立家校合作的桥梁,在每个学生家长口中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小学生的活动范围基本上锁定在家庭和学校之间,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教师,对孩子的了解肯定是最清楚的,所以教师要抓住这项了解学生的优秀资源,通过多种社交手段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从家长的描述中找到学生的个性所在。(2)教师应该多与学生个体进行私下沟通,在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了解学生心中所想,发现学生内心深处的个性特点,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对学生进行差异化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3)教师要善于营造活泼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例如,通过在课堂上提问有难度层次的问题,从问题反馈中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所在,通过观察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反应程度判定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从而形成对学生和对教学知识的心中有数。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随堂练习、课后作业以及其他学生的叙述中了解并且观察学生,这是教师进行差异教学的前提和条件,也是创新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
二、认同且平等对待学生个体差异
差异无处不在,既存在于学生的生活背景中,又存在于学生个体的遗传因素中,既表现明显,又表现隐晦,对待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差异,教师应该认同它的存在,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平等公正地对待它,不能有区别地对待学生。例如,在一个班级中,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从而产生记忆时间上的差异,有的学生的记得较慢,而有的学生老师教过一遍学生就能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作出详细且正确的解答,面对这种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不应在课堂上表现出对后者的青睐有加,而对前者的掌握能力差表现出蔑视和嫌弃,一旦这种情况在课堂上出现一次,就会因为伤到学生的自尊心而让一个本来可以通过正确引导成为好学生的学生成为厌弃上数学课的问题生。也就是说在对待优秀生和学困生的问题上,教师要善于发现出现这种现象深处的原因,找到它解决它,帮助学困生建立学习上的自信,找到追赶他人达到一般水平的捷径。
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
学生对教师进行的差异教学难免会产生误解,会认为教师偏向或者是对某些学生特殊照顾,面对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上提出的质疑,教师不应该忽略,而是在上课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或者通过有技巧的数学教学语言来化解学生的误会,使学生正确认识差异教学,并且从中获得差异教学带来的教学成果。例如,在做一个应用题时,学生的意见产生了分歧,面对分歧,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理性地看待问题,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呢?这个应用题是这样的:小刚家的超市进了420支圆珠笔,每20支圆珠笔为一盒,现在已经卖出12盒,问还有多少支圆珠笔没有卖出?这题的一般解法为420-20×12=180(支),但是当一个学生在黑板上写下420÷20=21这个式子时,下面的学生都按捺不住地说“错了错了”,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我会心一笑说:“大家先别着急评价对错,其实这位同学还没有算完,大家再想一想。”这时就有学生举手说出:“他是想先算一共有21盒,卖出去12盒还剩9盒,9×20=180(支)。”听完这个学生的回答后,我顺势引导:“说得有没有道理?”大家纷纷表示这个思路也很清晰。
总之,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正确认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并且能够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对其加以指导教学,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也是数学教学的一大进展。
作者:蒋瑛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桥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姜汝亮.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差异教学[J].新课程,2014(1).
[2]封萍.浅谈小学数学差异教学五法[J].时代教育,2015(6)
第六篇: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摘要:
新课改的深入实施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不断渗入,要求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数学学科的特点是有很强的逻辑性,较抽象,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合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谈谈对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数学学科的特点使其在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上起到重要的作用,新课改的实施使教学模式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向学生自主学习转化,发挥学生教学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教学角色转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新时期教学理念发生变化,转变传统的“填鸭式”应试教育模式,老师对学生进行引导,为学生创造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敢于探索的学习态度。教师需要在加强自身理论学习的同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通过不同的模式进行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接受度,对数学产生好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老师以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组织学生形成预习复习的学习习惯,同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回复学过的知识,巩固所学并将其与将要进行的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将知识连接起来逐渐形成体系,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更深入的理解。组织学生进行预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集中课堂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二、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多媒体教学模式也逐渐成为主要的教学工具。比如,低年级在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时,以小熊掰玉米的故事为引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对学生的加减运算能力进行练习,笔者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进行抢答,对积分多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一方面使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另一方面在竞争的环境中促进学生快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学习“圆柱和圆锥、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时,通过视频展示首先让学生对立体图有一定的认识,以三维的效果呈现出来,画面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好地学习立体图形的各部分知识,加深学生的认识,掌握其特点。当学生独立完成一项任务时,老师引导学生组建合作小组。笔者在日常教学中组织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进行图形的学习时,利用七巧板加深学生对各图形性质的掌握,小组间的相互合作使学生积极思考,共同完成图形的拼接,一方面对不同图形的特点通过实践进一步理解,帮助记忆;另一方面通过小组间的合作融洽学习气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比如,在进行“统计”学习时,笔者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不同时间段超市的人流量及男女人数进行统计,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断地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和思维逻辑,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组长的带领下有效地实现分工合作,并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哪个时间段人多,男女比例等问题,学生对自己收集到的数据认可度更高,进一步学习的欲望更强,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总结使学生体会到通过现象看本质,同时也使学生意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结合,学会知识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小组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最近的学习状态,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疑惑,拉近师生间的关系,同时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鼓励小组成员间相互帮助,共同思考解决遇到的问题,相互交流还能开阔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同时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积极主动地改进,实现小组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提升。
三、建立综合评价体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考试成绩不再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尺,为增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不同方面的优势,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将成绩、课堂表现、小组合作表现、表达沟通能力等作为评价的依据,有的学生好静,不善于表达自己但学习成绩很好,有的学生努力参加活动但成绩不见提升,综合成绩体系,刺激学生在不同的方向努力尝试,大胆地表达自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逐渐提升,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有利于学生性格的完善,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喜欢数学并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王宗耀 单位:宁夏隆德县联才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郑强.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4):76.
[2]闫玉伟.浅议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教学方法的变革[J].才智,2013(5):139.
第七篇:新课改小学语文陶冶性探索
摘要:
小学语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增长知识,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文学素养、陶冶情操,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陶冶性教学,特别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提出,教师需要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理念来进行教学,进行陶冶性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潜移默化地提高文学修养,也能够帮助学生健全人格,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对学生进行陶冶性教学,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也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和意义。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对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也有所探究。
关键词:
新课改;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探究
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的束缚,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充满了功利色彩,教师的教学完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不符合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语文知识,还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只有这样学生才算是真正进入到了小学语文的学习当中,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对这一点没有帮助。因此,新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可以使用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陶冶性教学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诗意性,能够让每时每刻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这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和学生的长远发展都是很有帮助的。
一、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新的课程理念的提出,很多的小学语文老师已经对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给学生构建一个诗意的语文课堂,很多老师对小学语文教学有所误解,小学语文教学并不是呆板的、枯燥的、严肃的、理性的,相反,它应该是生动的、活泼的、感性的、轻松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构建诗意的小学语文课堂当成自己的教学目标,认真对待这个教学目标,这样老师才能够在教学中不仅给学生传授一些语文知识,还能够帮助学生陶冶他们的情操。在陶冶性教学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大胆创新,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来给学生创设一些诗意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很多人都认为小学语文教学是为了给学生传授知识、提高技能,这样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小学语文教学也是为了给学生传递一种文化情怀。比如说,老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并不是要让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模板写出相似的、规范的文章来应对考试,教师是希望学生能够学会通过文字来抒发自己的内心世界,再比如说,教师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记忆一些古诗词,并不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古诗词的记忆来取得好的成绩,而是为了让学生以背诵的方式来学习和理解古诗词,从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是非常基础的,知识的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够仅仅只是知识的教学,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陶冶性教学,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高度,也切实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文学水平。
二、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的基本要求
1、形象的直观性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陶冶教学的过程中有一项必须要注意的内容就是形象的直观性,我们可以知道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一种更直观的体验是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的,而且语文教学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形象的描述,教师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形象的直观性,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就是通过形象的直观性来感受的,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要尽量去选择一些形象比较直观的,我们可以看到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言本身就有一定的抽象性,特别是古诗词的教学,老师需要丰富自己的语言,用自己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来帮助学生解答这些文章,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下图片,让学生通过生动的图片来理解文章中塑造的形象,学生感受到文章中的形象之后,学生会更容易接受语文语言,也会更容易受到文章的陶冶。
2、感情的真挚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陶冶性教学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文章中流露的真情实感,老师要好好利用这些真情实感,用这些真情实感来打动学生。情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教师在进行陶冶性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好好利用文章中的情感,这样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也能够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产生情感的共鸣,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
3、审美
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让学生学会审美,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文章中的景物美、语言美、情感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是蕴含有深厚的美的意蕴的,教师需要重视这些内容的教学,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学会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教师还要通过小学语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审美兴趣。
三、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的教学方法
1、创设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学生可以对文章中的形象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文章中的情感产生一种共鸣。很多老师在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中都会使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扩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2、提高老师的素养
在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中对老师的素养要求是很高的,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教师需要能够说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来帮助学生理解语文教材中的形象,老师需要有好的板书书写能力,我们经常看到很多老师的板书非常漂亮,整洁、美观,看起来重点分明,这样的板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也是很有帮助的,当然,教师也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教师要多利用课余时间看一些课外书,这样才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补充更多的课外知识,也才能够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游刃有余。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陶冶性教学不仅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有帮助,也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有帮助,教师需要重视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
作者:钱永仙 单位:贵州省安顺市关岭自治县新铺中心学校
参考文献
[1]钟小雨.问题与对策: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6).
[2]王柏励.语文教学情趣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0).
第八篇: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方法
【摘要】
在小学教学活动中,数学是最为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数学基础知识,同时还能在某种程度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基于新课改的背景条件下,教学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求,只有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同时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本文主要就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方法进行探析。
【关键词】
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创新方法;逻辑思维能力
伴随着新课改的发展,教学改革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学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同时还要求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创新。本文主要阐述的就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创新方法的应用。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一件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发自内心的想去主动学习。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如果教师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授课方式,学生理解起来不仅会感到吃力甚至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因而在对教学活动进行改革时,首先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来选择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比如在课堂上可以开展分组抢答的模式,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小学生都比较喜欢热闹,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实现寓教于乐[1]。
二、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在学习过程中课前预习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针对抽象的数学科目而言,预习更是必不可少的。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很多不懂的问题,这样就会带着目的性的去听讲,课堂的效率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但是小学生的自律能力都比较弱,在刚刚开始接触数学知识的学习时往往不会主动的去预习,这时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告知学生预习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2]。
三、注重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想要创新数学教学方法,首先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在教学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在教学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更好的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呢?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进而对学生进行启发性的教学。还可以采取竞赛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自行分组,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自由回答,教师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给予肯定的评价。通过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加深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实现对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除了这些教学方法之外,角色体验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角色体验的教学方法不是直接的将数学公式告知学生,教师首先会抛出问题让学生自行操作,之后让学生根据操作的过程总结结果。比如在对正方形的面积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适当的引用课本内容,让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进行大致的了解,之后再拿出尺子让学生对实物进行测量,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充当测量员,对物体的边长进行测量,同小组的同学对数据进行记录,在测量完之后对数据进行有效的计算。这种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体验数学的魅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3]。
四、积极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
传统的课堂教学之所以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就是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压抑。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在讲台上不停的讲,学生在下面被动的听与记。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也会有教师的提问,但是这种提问并非针对所有的学生,为了节省课堂的提问时间,教师往往会选个别的学生进行问题的回答,这些学生基本上都是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这种教学模式形成的教学氛围必然是枯燥压抑的[4]。不仅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拉远师生之间的距离。让教学活动仅仅成为教学活动而不是获取知识的有效方式。因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和谐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热情,让每个学生都能感知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比如可以开展游戏教学,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建立同学之间的友谊,同时还可以开展交流活动,对不懂的问题进行探讨,进而实现优势互补[5]。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新课改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对学生数学知识的灌输,同时还要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性发展。如何实现学生综合全面性发展?当务之急就是对教学活动进行改革与创新。上文从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主体性的加强以及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等多个方面阐述了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的方法,希望这些方法措施对我国的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张亚兵 单位:山东省微山县马坡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黄孝文,曹晓飞.新课改下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思考[J].学周刊,2015,08:35.
[2]《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年1-12期总目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12:147-154.
[3]竺本杰,毛雪娜.新课改下小学体育创新教学的策略研究[J].体育世界(下旬刊),2013,03:131-132.
[4]宋乃庆,宋运明,李欣莲.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编写特色探析———以西师版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80-85+183.
[5]赵常在,张文香.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实践探索[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08:111-113
第九篇:新课改小学英语教学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英语在日常工作以及学习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从学生兴趣出发展开教学,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应从知识的单纯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知识掌握与语言技能的培养。本文主要以新课改下小学英语的教学手段为切入点,结合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目前小学英语教学的新突破。
关键词:
综合能力;实践能力;主体地位;语言技能
新时期的英语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合理、有效手段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境;适时打破单调、枯燥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教学情境创设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结合小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在课堂中引入游戏教学,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一、利用有效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英语学习具有一定的语言逻辑性,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逻辑能力,但是,小学生正处于思维能力的发展阶段,另外,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智力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与掌握知识上的差异性:有的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一些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困难,抓不住英语学习的技巧,久而久之,就对英语的学习失去兴趣。新课改下应实现的是兴趣教学以及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面对学生认知水平差异、部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缺失的问题,教师应采取了多种教学方式,以及运用灵活手段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比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是教师结合时展与科技进步选择的有效教学手段。针对英语学习兴趣缺乏的现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将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化、多彩化,如音标学习将不同的音标赋予不同的称号,代表其作用,使学生牢牢掌握音标的分类及应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二、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掌握知识
新课改更加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重视学生的个人体验。所以,众多教师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授,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许多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来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传统课堂的单一教学模式,教师只是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整个课堂也缺乏活跃的气氛与热烈的交流互动,这种模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新课程改革带动下,教师对教学现状进行认真反思,同时积极发挥创新精神,改革以往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加强课堂教学的师生、生生互动交流,打造一个和谐、高效课堂的新样貌。比如,在进行关于各种颜色的单词教学时,只是让学生机械性的反复记忆,对单词的掌握不仅效率低,而且遗忘速度快。在进行单词的学习后,展示不同颜色的有趣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回忆学习的单词,整个过程不仅新颖、有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提高知识的学习效率。
三、引入课堂游戏,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热情
传统观念下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严肃、枯燥的,学生在这种气氛的课堂参与意识不强烈,对知识的掌握也处于被动的状态,如何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与个性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课堂参与积极性,是新课改下每个教师应关注的重点。针对小学生热情、活泼、充满求知欲的个性特点,可以在英语课堂的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方式,丰富的游戏形式与热烈的游戏进行氛围,使学生的求知欲与课堂积极性高涨的同时,以游戏的方式来进行的课堂知识传授,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速度快,游戏方式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较深,遗忘的可能性也会降低,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例如,在学期末的课堂复习中,为了加深学生对单词的识记,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单词卡片,一面是画有单词内容的画面,一面是单词,可以采取小组竞猜的模式,小组成员依次竞猜,最后,猜对图片最多的那一组获得胜利;另一方面,不妨在课堂上针对学过的单词进行“成语接龙”式复习方式,即教师先说出一个单词,以此为首,让学生积极踊跃抢答,以下一个单词的首字母是上一个单词最后一个字母的形式进行,学生每回答上一个单词,就奖励一枚星星折纸。通过游戏氛围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与课堂参与热情,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完成对知识的掌握与巩固。
四、结束语
总之,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学方式的创新与模式改革是显而易见的,取得了不小的突破。新时代背景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与情感需求,从学生的角度去创新教学手段与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对英语课堂充满兴趣,提高学生学生的积极性与效率。
作者:刘明静 单位:廊坊市安次区葛渔城镇下官村小学
参考文献
[1]吴宏民.对新课改下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认识[J].学周刊:c,2012(8).
[2]周晓红.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学周刊:c,2012(4)
第十篇:新课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讨
摘要:
随着新一轮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入开展,对课堂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核心,老师做引导,将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参与数学课堂学习的热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实现小学数学教育的有效性,我们将新的教学理念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之中,进行课堂教学策略的有益探讨。本文旨在结合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实际,在相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探讨,以期为提升我国小学阶段数学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作为我国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升小学学生思维能力与基本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数学课堂教学作为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基本方式,在我国数学教学活动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较低,课堂结构存在缺陷,最终对于小学课堂教学活动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新课改立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际要求,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更新教学观念,提升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增强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推动课堂教学的现代化。因此对于新课背景下,对小学课堂教学策略的探讨就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以此为基础通过一系列课程学习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充分享受到数学的魅力,帮助学生养成一种正确的数学价值观念,从而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数学教学的意义。
一、树立起小学数学有效性教育的全新理念
小学数学教育有效性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通过对各种教育资源的科学利用,增强小学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不断提升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与水平。为了实现小学数学教育的有效性,需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树立起全新的教育观念,从教育理念出发,实现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引导者,我们的数学老师在数学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了达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数学老师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在教学的过程中树立起全新的教学理念。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老师必须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看到学生作为一个个体而所具有的差异性,在高总数学课堂的教学实践中,积极主动地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翘板,以翘板为起点,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方法,构建不同的数学知识体系,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将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充分的调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的学习中,从而提升了教育课堂的效率,达到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二、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
数学课堂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有效应用,就需要我们充分的调动教育资源,以教学资源支撑,践行数学教育有效性的教学理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使得教育资源的多样化与优质化,小学数学有效性教育的践行有赖于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在进行数学基础的教学中,我们的数学老师要借助于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逐步地实现了学习活动的数字化,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参与到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使得学生们可以借助数字信息对课堂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通过信息资源不断开拓自身的视野,接触到更为广阔的世界,在潜移默化之中帮助学生构建起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提升学生对数学活动的热情,激发起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有着较强的实践性,需要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渐熟悉与掌握数学学习的各种技巧与技能,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课堂策略制定与设计的过程之中要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优化,激发了学生自身的学习热情,取得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取得的教学果。
三、重视学生数学感情的培养,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受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一直处于一种被忽视的位置,为了能够学生提供更加充足的学习时间,小学数学教学一般会为文化课程让路。而学生自身为了面临高考的压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将自身的主要精力转移到相关文化课程的学习中,对于数学课程缺乏必要的积极性,有些同学由于其对数学教学的内容不适应,没有很好地掌握相关动作的基本要领,对数学课程逐渐形成一种厌恶情绪,将数学学习看做自己学生生涯中的负担。这种数学学习积极性的缺乏,直接导致了小学数学有效性较低,难以满足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因此为了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就必须重视学生数学感情的培养,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之中,逐步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使得学生能够自发的参与到数学课堂的学习中,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例如,小学数学老师可以统一组织学生观看各类数学经典赛事以及与数学有关的各类节目,同时要从数学教材出发,寻找理论与实际的感情结合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与方法,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的热情。例如:定时举办一些竞技类的数学比赛,让学生在激烈的数学对抗之中,体会到数学竞技真正的魅力,在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感情的同时,提升了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效率,实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四、重视教学评价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评价的目标是通过考评的方式,使得学生与老师对于教学活动有个全面科学的认知。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案,实现教学模式的优化升级。为了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从实践出发,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建立一个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机制,并通过这种教学评价机制是实现小学学生数学学习的多元化与教学活动的个性化,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性的目的。有效性的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之中的践行,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对数学活动进行丰富。
五、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
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安排,课程设计更加合理。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逐渐理解与掌握小学数学的知识,将数学知识分层次,有组织的传授给学生,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作为学生学习活动重要参与者,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将预习、复习、等环节进行合理的安排。加强学生的学习优点,对缺点与不足加以弥补。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不同的教学要求,这有这样才能激发起不同学生的学习热情,磨练学生的学习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达到新课程的教学目的。
作者:李仕荣 单位:贵州省瓮安县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林振东.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9):110-112.
[2]李婷婷.试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快乐阅读,2015(22):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