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课改农村学生课业负担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问题是教育界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困境之一。新课改自实施以来,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减反升。相较于城市学生,本文着眼于受课业压力影响更大的农村学生进行研究,从课业负担的概念、农村学生课业负担的现状、成因分析和解决方法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学生课业负担的问题。
【关键词】
新课改;农村学生;课业负担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自2000年教育部首次发文提出至今,已有整整15年的历史了。在这十几年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一直是我国教育界比较热门的话题之一,其范围也从小学扩展到初、高中。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知识大爆炸的今天,学生需要学习和了解的知识呈现几何增长,学生负担日益加重。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进一步拉大,相比较城市学生而言,阶层流动的压力和社会竞争的激化更直接地作用到农村学生的身上,“考出去”这自古华山一条路似的信念似乎从来都没有改变过。新课改的提出,让学校从重视知识的数量转型到重视知识的获取手段上来,那么如何搭乘新课改的东风,客观考察和看待学生课业负担问题,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成为中小学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课业负担的概念
负担其实是一个中性词,可以解释为任务、压力等概念,而并非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繁重的任务或压力。在《实用教育大辞典》中,学业负担被定义为学生所负担的课业学习劳动量,一般涉及课程密度、教材容量、授课时数、作业分量、考试频率、教师水平、设备效率、教法优劣等各种因素。在具体的研究中,还有很多学者根据各自的研究角度对课业负担做出了不同的定义。例如,肖建斌在其研究中引入了个体经验和压力的概念,认为学习负担是个体在吸纳、加工和认识人类经验的过程中,对目标、任务和责任所带来的压力的体验。施铁如则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完善了课业负担的来源,他提到,学业负担是学生完成一定学习任务所需要的学习时间所引起的学生生理和心理的负担。邹巍从社会学的视角分客观负荷和主观感受两方面阐释了课业负担,客观负荷是指学习的时间和数量,主观感受是指学习的态度和喜欢程度。总之,学生的课业负担应该指学生为完成学业任务所要付出的时间、精力、智力、体力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它包含个体的生理付出和心理付出,同时也包含这两方面所承受的压力。对于本研究中的农村学生而言,所承受的课业负担也是如此。
二、农村学生课业负担的现状研究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适度的焦虑能够激发个体最大的潜能,促使个体提高在任务完成中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适度的课业负担能够促使学生更快、更有成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是保证学习活动持续、连贯进行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此“负担”的着眼点在于“适度”,过于繁重的课业任务就会演变成学生难以承受的沉重负荷。中小学生还处于身心的急速发育之中,超过其承受能力的课业负担显然会对儿童的身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新课改实施以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学习目标被纳入到课程教学体系中来,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产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教师从重视学生学习的“数量”转移到重视学习的“方法”上来。按常理推断,新课改的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李海云、孙朝娟对晋南、晋东南地区城镇中学学生负担状况的调查中发现,75%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足9小时,大约45.2%的学生每人自由安排的时间不足2小时。以笔者所在的固镇三中为例,学生早晨7:40开始上课,一直到12:00课程结束,中午有35分钟的午餐时间和50分钟的午休时间,下午从13:35开始上课直到16:45放学。随后,更多的学生选择在放学之后去社会上的辅导班进行“补习”或“提高”,直至晚上七八点钟才能结束。接下来是回到家(或回到寝室)后的作业时间。学校的作业量基本上两个多小时,学习困难的学生耗费的时间更长。因为课程紧,学生还得完成课前预习,每天有预习提纲。如此,学生不仅整日沉浸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之中,而且根本没有恢复这种身心疲劳的休息时间,更别提那些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帮助家里做活的农村学生了。由此看来,新课改实施以来,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的学业负担是日益沉重的。这一结论和靳莹在其09年的研究结论是相符的。
三、农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形成因素
因为研究的便利,众多文献都是以城市学校为例来研究和探讨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但事实上,农村学生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沉重的课业负担对他们的影响更到。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农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形成因素。首先,城乡二元结构是造成农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根源所在。我国不断拉大的城乡二元差异加剧了教育资源的不公和教育程度的差距。一方面优质的教育资源向城市集中,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对于不同地区的学生采取差异化录取。这两方面因素导致了农村学生想要取得和城市学生相对等的教育条件和教育资源,必将付出比城市学生更大的努力和代价,其压力相应也增大许多。其次,阶层流动的困境和激烈的社会竞争更直接地作用于农村学生的身上。相较于城市学生而言,农村学生的生存环境和人脉关系更为欠缺,本身就在社会阶层中处于劣势的他们,更难有机会向较高的社会阶层流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高考的途径进入大城市并留在大城市就几乎成为了农村学生阶层流动的唯一途径。为了把握好这唯一的途径,大部分的农村学生表现得更为“懂事”和“勤奋”,但隐藏在这懂事和勤奋之下的,是对未知未来的恐慌和巨大的压力。如果说以上两点是从学生本人动机的角度来分析农村学生的课业压力,那么对于农村教师来说,他们的压力一点都不比这些学生小。无数家长的期盼都着落在这些教师身上,学校的各种考评和竞争机制也更直接地作用于教师的身上。在各种新技术、新理念匮乏,可操控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农村教师不得不通过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来成就学生相对较高的成绩。这在无形之中也加剧了农村学生的课业负担。
四、如何解决农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从总体上来说,我们可以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从宏观的社会层面来说,社会需要为扭转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象创造良好的环境。缩小城乡二元差距,扩展阶层流动渠道,改变人才评价体系,不以学历高低论英雄。各级教育部门也应当深入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的中小学校,切实了解学生课业负担的总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定,组织专家进行研究,为学校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从中观的学校层面来说,要注重教师培训,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良好的教学;资源。新课改是切实减轻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课业负担的契机,不仅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学校要把握好这一契机,真正从思想上和行为上把握住新课改的核心思想,把教师的培养列入到学校发展的日程上来,通过向优秀学校学习,组织教师内部交流等方式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此外,还要为学生和教师提供诸如网络资源、实验资源、理论资源等各方面软件和硬件方面的资源,在减负的同时也要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从微观的个体层面来说,一方面要保证学生充足的休息,丰富学生的在校生活。就固镇三中而言,学生在校的实际时间其实并不算很长,但这不长的在校时间中,学生几乎都在学习。有张有弛的节奏才是学习效率的保证,因此,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户外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教师要切实改变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学习方法的融会贯通常常会同时提升学生多门功课的实际掌握程度,因此,对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建设,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此外,教师也要多与外界沟通,利用互联网和各种访学、继续教育的机会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授课水平,真正成为学生人生的导师。
作者:李幸 李晓夏 李兰伟 单位:江汉大学教育学院 安徽省固镇县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孙中华,沈慧娟: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对课堂教学辅助的优势及途径[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8期.
[2]卢洁莹:城乡二元结构与农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调查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2年第3期.
[3]俞伟跃,孙燕兰: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J].基础教育参考,2014年第9期.
[4]王志彦,夏凤琴: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象的强化机制及解决思路[J],现代教育科学,2014年第4期.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5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指导性项目资助(鄂教思政函[2015]7号,立项号:15G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