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新课改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语文教学新课改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语文教学新课改论文

1、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文化性

语文既是一门语言学科,同时又是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理论工具。语文对于信息的传递与获取具有直接的影响,是进行其他课程的学习基础,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作为主体,将课文进行段段分析,详细介绍各段的含义,殊不知却将文章的整体含义拆分,语文课程与语文教学出现了分离。然而教师的任务就是依照教科书、标准答案、考试卷、教学参考资料来进行教学,教学内容也有统一的大纲要求。教师成了教学参考资料的照搬者、成了行政教育部门各项教学规定的机械执行者,将语文课程的教学变成了模式教学。课堂上没有审美的熏陶、情感的陶冶以及思想的交流。语文的课堂教学缺乏一定的趣味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相应的积极性。新课改后的语文教学要求将人文因素放在教学任务的突出地位,目的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意义所在,才能充分展现语文学科的无穷魅力。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既要突出语文的文化性,又要突出其实践性的意义。语文教学的文化性和实践性相辅相成,应当使两者充分结合形成统一。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学方法值得反思。例如:有些语文教师对于新的课程教学改革缺少相应的认识,认为改革之后的教学是对基础知识的要求淡化、削弱,只重视语文人文精神的教学,而对基础的字词句缺少相应的重视,甚至根本没有提及。还有人认为这样的教学改革已经过时,反而忽视了平时的课堂教学,在公开课上更是很少提及。课堂的教学氛围虽然激烈、热闹了,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了,但是却缺少对于语言文字的品味揣摩,更没有对于优美语言段落文字的分析鉴赏,而且还缺少必要的字词训练和积累。如果说学生连最基本的文字功底都没有,又何谈对文学更深层次的感悟,写出的文章也会语病百出、错别字比比皆是,就更难达到作者当时所要达到的写作目的。

2、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改后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有所提高,减少了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课模式。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必须因材施教、以学定教,增加课堂教学的灵活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到引导组织的重要作用,应该将大部分的时间交由学生自我创新、自我发现、自我讨论、自主学习。将课堂真正的交给学生,并不是说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少讲或者是不讲,一些教师错误的观点意识,认为学生的讨论时间多了,课堂变的更加活跃了,就是真正提高了课堂效率,实际上热烈的讨论背后却脱离了开始的主题。课堂上教师做好引导作用,大部分时间交由学生自主学习。尤其对于课文的理解和诵读上,若没有老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只是一味的互相讨论,任由自己的喜好展开交流,那么一节课后学生对于课文重点还将不能区分、把握,这样课程结束不仅没有达到新课改的教学目的,反而浪费了学习的时间。让学生主动、积极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确实符合新课改要求,但若只是一味的、没有根据的表达观点,又并非符合语文的课堂教学要求,那么只会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错误的理解。所以,要想使得语文课堂变得更加有效率,就必须让教师在课堂上的“引路”、“主导”与学生的“创新”、“自主”有机结合。

3既要交流学习,又要独立思考

“竞争合作、组织互动、人人参与”是新课改后的新型学习的方法。交流学习,让学生们的思想观点在自由的课堂上相互碰撞,更能激发同学之间的思考。无论在平时的语文课堂还是公共课程上,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交流学习,在一节课之后,表面上显得激烈、热闹,事实上却收获较少,不能完成正常的课堂教学任务。所以在交流学习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就开始展开讨论,缺少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只能是有表无实的泡沫课堂。语文课堂不能缺少思考、理解、品读。语文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充分进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才能使得学生之间各取所长,实现真正的交流与合作。所以语文课堂的教学组织活动,教师一定要做到:一、组织好课堂的交流讨论学习活动,加强交流学习中的引导,充分实现教学目标;二、积极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能力,传授其交流沟通的正确学习方法,注重交流学习的教学评价;三、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独立的创新思考。

作者:吴燕 单位:贵州省正安县格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