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

1、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弊端

1.1体育教师对新课改下体育教学认识不够

我国实施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改革时间短,观念和体制都还不成熟,而且一些教师由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改过来,在面对新课标的体育教学上还存在排斥心理,并且新课程在具体的实施中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如:学校的体育设备等。

1.2忽视技能与体能的时效性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身体情况,符合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没有规划学生动作,也不注重技能的掌握,只是一味要求学生多活动,这样容易使运动量超过学生的身体承受负荷,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在一些技术技能教学中,也是以学生自己摸索为主,学生掌握技能时间长,而且还容易进入误区。教师对新课程教育理解有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的是主体教学和快乐教学,而缺乏对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技能的灌输。

1.3教学设备匮乏

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不够,这就直接导致了学校对体育设施的经费投入有限。学校的设施不能及时的得到补充,对于破损器材也不能及时的维修,设施的缺乏和器材质量差,都减少了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激情,同时也影响了教师更好的教学,限制了新课程体育教学的实施。

2、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

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加强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素质的培养。学习积极的开展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加强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技术技能,提高自身素质。

2.1新课程标准下实施体育教学要转变自身观念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的推广以及《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体育教师在许多方面进行转变。体育教师是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的实施者,教师的思想直接的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所以,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贯彻落实新课程下的教育;其次教师要端正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教师从旁作的指导,规范学生动作行为;最后,教师要明确教学的实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

2.2改变教学方法,实现分层次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体育新课程改革以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必须遵守学生的认识规律,适应学生的心理需求,要重视和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学习习惯等。因此,体育教师必须立足于实际,分层分类推进。逐步养成善思、勤问、好学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分层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模式。分层教学是教师根据同一教学班的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相应的教学要求、内容和方法,进行有针对的教学指导。其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从而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优的发展,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2.3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调动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体育课本身就是一个玩和放松的课程,如果突然改变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完成体育教学内容,学生会产生逆反的心理。所以在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要保留传统教学中的轻松、宽松、自由的环境,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了解更多体育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动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使学生明白体育锻炼对他们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成长情况,肯定优生鼓励差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组织的进行体育比赛,让他们了解到体育的“好玩”。

2.4设计灵活的组织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改后,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例如,在上课的开始阶段,教师根据上课的内容性质给学生布置准备活动的目的要求,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自我设计活动的方法、模式,教师参与建议、引导和最后评价。这样给每个学生发挥自我的空间,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在课程的基本部分,以排球发球为例,教师先示范,交球的要求后给学生设置问题,如怎样发好球,抛球后怎么击球,击球的什么部位,让学生自主练习,并在练习中自我总结发球技术。这样既提高学生练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善于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实践中得以发展。

2.5培养学生特长,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中学时期正是学生身体发育时期,把握好这个时期的锻炼,为中学学生身体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学体育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自身的优势,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特长,这样有利于他们将来在培养中,找准适合的方向,学会自主学习和锻炼,从而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3、结语

面对体育教育的改革,体育教师自身要正确领悟到这是新时期的严峻挑战,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用发展的观点来变革自己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提高培养教育人才的质量,努力成为“复合型”的体育教师,以此来实现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

作者:邹东敏 单位:江苏常熟市辛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