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电工电子信息化教学策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课改下电工电子信息化教学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新课改下电工电子信息化教学策略

摘要: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一些院校在机电专业教学活动中创新性地运用了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文章对信息化背景下电工电子教学概况进行了叙述,提出了该专业信息化发展的教学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不断推动学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电工电子;探究与合作;新课改;教学改革

1新课改背景下电工电子教学概况

为了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相关教育教学活动,各高职院校开展了大量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体验的方式,对相应的知识以及内容进行了解与学习。现阶段,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对电工电子专业的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相关教学活动时,充分有效地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不仅仅要注重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之中的良好表现,同时还要注重观察学生的学习感受。这样做可以有效提高电工电子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以使机电行业人才越来越优秀。在开展相关机电课程的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将信息技术及时应用到对相关教材的内容处理上,为学生制定符合其自身特点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其课堂教学的形势应当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变化,在声音、影像、图片等各种形式的不断丰富下,让学生置身于更加形象、生动的课堂氛围之中。除此之外,在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的不断重新排列组合条件下,极易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在机电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加强学生与计算机之间沟通桥梁的建立,这样一来,教学模式也变得更加人性化,更加贴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思维习惯,学生对课堂上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也能更好地了解,进而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2电工电子课堂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2.1教学进度的影响因素多。相关院校开展电工电子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目标就是引导学生掌握相关实践动手能力,但是现阶段多数院校对于学生学习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成效并不是十分理想。这是因为学生缺乏在学习之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维能力,从而导致其在电工电子实际操作之中动手能力不强。除此之外,因为电工电子学科具有内容抽象、复杂等特点,所以学生在学习之时,他们的意志力不强,难以对某些知识点进行刻苦钻研,这就对教学进度产生一定影响。电工电子课堂教学内容的落实存在着一定的阻碍,学生对于电工电子的实际锻炼十分抗拒,容易产生畏缩的心理,进而使学习积极性不断下降。

2.2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创新。首先,与其他学科领域课堂教学不同的是,电工电子科目的教学缺乏教材的辅助。现阶段,能为相关学校的电工电子教学活动提供适配的教材资源十分有限。其次,教师的教学形式也较为单一。在电工电子课堂教学中,立体式内容展现形式经常被更加广泛地应用,单纯依靠教师在黑板上写写画画,很难将核心重点知识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学生。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电子电工教学也应该及时转变教学策略,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学生大都处于爱玩的阶段,教师单一的教学形式,很难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枯燥的语言描述致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同。水平较低的学生可能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长此以往,就会大幅度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3学科边缘化,教师动力不足。在我国相关院校的教学活动中,电工电子学科的教学活动还有待提升。相较于其他专业,其受重视程度较低,具体表现如下:学校在开展相关评优评先活动以及职称晋级工作中,电工电子学科的教师常常都会被忽略,获奖概率很小。这样的发展现状使得电工电子学科的教师降低了争取荣誉的想法,他们的进取心不断下降。且对相关课程的教学积极性也不高,只有极少数的教师能对其所教授的内容提前进行精细备课,以端正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与此同时,学校对于电工电子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不高,无法保证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所使用的硬件设备的良好。电工电子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时常会存在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而导致课堂枯燥乏味的现象。

3电工电子信息化教学策略

3.1依托超星学习通实现翻转课堂。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开展电工电子信息化教学过程中,依托超星学习通而实现翻转课堂的现象越来越常见。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进行自学,对所需要掌握的内容建立初步的知识体系。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身为组织者,严格按照答疑、讨论和总结的流程开展授课,对相关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建构,不断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课后,学生需要完成教师安排的思考题和课后作业,在网络上不断探索新知。教师可以将更加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源展现给学生,吸引其学习兴趣;除此之外,还要制定相关的奖励政策,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翻转课堂这一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仅需要在课前精心准备好课程材料,在学习平台上提前学习资源,还要保证学生在导学的方案引导下积极预习,为课堂上的学生提问讨论和教师答疑打下良好的基础,使课堂学习效率不断提高。

3.2“课堂任务”驱动教学。首先,在电工电子信息化教学不断开展过程中,整个课堂的教学以项目教学为主要路线,将教学目标作为主要依据,教师以主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逐个完成项目任务。在学习之余,还有精力的学生可以选择完成额外的自选任务,增加其学习的成就感。这要求教师在设定任务的时候,将规定任务和选修任务相结合。每一个教学项目都由不同的任务组成,教师应当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根本依据,设置更加有针对性、更加有意义的教学项目。将各项目的级别严格划分,合理设置项目所包含的各子任务,以项目为主要中心,围绕其进行不断的深化拓展。与此同时,由于不同的学生所具备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都不尽相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对于某一个知识点在任务设置方面,需要进行量体裁衣般的设计,让那些学习能力较强、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完成所规定的任务之后,也不至于无事可做。其次,教师还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分组学习,实时进行动态考察。在学生群体之间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对于培养其自主学习和有效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相互学习精神都会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在课后,可以将学生随机分为若干小组,通过教师给各小组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进行竞赛式学习交流。在第二堂课前由教师检验各小组成员的具体学习情况,对于高效完成学习任务的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在课堂答题的活跃度。除此之外,也可以在课后的网络平台学习中,教师通过平台练习作业,由学生在线上进行交流讨论,完成练习作业或者一些互动任务。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后台数据分析,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一些基本的实际动手能力,以便调整教学策略与手段。在大量节省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率的同时,还加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互动[1-2]。

3.3计算机仿真教学法。现阶段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计算机仿真教学”在教学的各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和作用。在某些教学领域中,经常会出现专业课程在分配设置方面不合理以及教学内容处于滞后状态的现象,导致学校的专业课程与现实生活中的生产实践工作发生脱节状况。将“计算机仿真教学”模式应用到电工电子各课程的教学过程时,可以为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时,不断激发强烈的视觉感官效果,进而收获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不断引导学生在实际的操作现场中,去体会、去接触最新的技术领域,让学生逐渐参与到生产第一线工作中。在“计算机仿真教学法”的灵活使用下,学生不仅能对自身所学与实际的操作展开切实的紧密联系,体会其中所蕴含的重要意义,同时,还能让学生对于其专业的发展前景有一定的了解,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3-4]。虽然这一项技术相较于实习、实验,真实性和可信度都稍有下降,但是学生在这种十分直观、灵活的课堂模式影响下,通过计算机的演示,能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对于重要知识点的讲授过程的印象更加深刻,甚至在描述其细微变化的复杂过程时,更容易被捕捉到。例如,在机械构件的拆卸过程中、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中,计算机仿真教学都能表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起到一定的丰富和补充作用。学生在声色交融、有形有影、动静结合的教学过程中,逐渐领悟到知识的内涵以及乐趣,从而使教学活动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5]。

3.4慕课大数据课程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工作不仅可以检验教师的教学成果,也能检验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除此之外,教学评价也是评价大数据课程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现有的线上学习软件可以实时监控学生在学校网络平台的学习状态,并将其分配以不同的学习权重。将其与大数据课程相结合,由教师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分,根据权重计算出每一个学生总体评分,并将此分数作为学生该门课程的平时成绩,并记录到学生的总成绩中。这种考核方式以形成性评价作为主要导向,签到率、课堂讨论、在线测试、小组展示分析报告、期末考试等均占有不同的比例。此外,后台数据的整理与统计可以直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办法,监督学生学习。

4结束语

在电工电子专业学生依托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免会遇到许多问题,教师应当重视相关问题,及时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中,注重其实用性、合理性以及灵活性。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现代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与研究刻不容缓,不断推动电工电子专业知识教学与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有效融合,使其教学模式与方法变得更加合理有效。

参考文献:

[1]何丹康.教学实践下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的问题及策略[J].教育观察,2019,8(24):103-104.

[2]杨婷.中等职业学校课改实施策略的问题及对策[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08(7):4-5+9.

[3]宋兴甫.以课改教改为抓手提升高职内涵发展[J].机械职业教育,2016(3):19-21.

[4]万军.基于新课改的电工电子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20):169-170.

[5]沈勇.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电工电子教学改革与实践[J].职业,2019(12):38-39.

作者:何纯纯 单位:江苏省射阳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