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课改下青年物理教师课堂教学,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课堂教学看似平常,其中却蕴含许多教学规律,这些规律不是单纯能从书本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而是需要在不断积累中获得的经验,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新高考方案的思想是追求共同基础上的差异发展。新高考变成有选择的“学”、有选择的“考”,由考学生的“短”变为考学生的“长”。这些改变使得教师也需要改变,改变教育观念及形式,为了适应新课改,青年教师又该如何开始教学呢?
一、新课改背景下物理学科的变化
新课改从“3+X”模式变为“3+3”模式,文理不再分科,物理学科从理科必修科目变为选考科目,地位变得十分微妙。从2017年和2018年上海选考科目的情况(表1)可以看出,选考物理学科的学生由2017年的19516人减少为2018年的14814人,下降了24.1%,物理学科在所有学科中属于难度较大科目,这无疑成为学生避免选择物理的重要原因;而新课改下选考科目的赋分制使得选择物理作为选考科目的考生在高手如林的“战斗”中难以获得理想的成绩,这也迫使很多考生放弃了选择物理作为选考科目。但是,当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后,不少专业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的物理学科该如何设置教学内容、如何进行教学安排,才能让即使不选择物理学科作为选考科目的学生具备专业所需的物理基础,从而适应大学的物理学习?如何让选择物理学科作为选考科目的学生真正喜欢学物理,享受学习物理并获得物理核心素养?这对新课改背景下的物理学科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物理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责任与态度[1]。在新高考制度下,物理作为选修科目,面临巨大挑战,高考更侧重对能力的考查,不仅对学生的要求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也更为严格,这既是未知,又是挑战,更是机遇。物理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做出改变:要进一步注重基础、进一步感悟方法、进一步联系实际、进一步加强实验、进一步实践教学理论模型。青年教师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实践经验却相对匮乏。年轻既是优势,又是短板。年轻,就有更多的精力迎接新的挑战、学习新理论,就会更容易接受新思想、新观念;但年轻又往往缺乏经验,在处理问题时不够冷静、沉着、从容。年轻人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多听、多看、多学、多思、多交流,以此弥补不足,努力成长为以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为目标,具有深度、广度、宽度的教师。多听,多听其他教师的课,经验的习得往往开始于模仿,多听其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多看,多看书,丰富理论知识,多看示范课,寻找亮点与特色;多学,学无止境,学新技术,学新思想;多思,多思考、多反思;多交流,与有经验的人交流、与年轻人交流、与不同学科的人交流、与学生交流,思想的碰撞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火花。
三、新课改背景下的物理课堂
以上海格致中学徐正一老师的《气体实验定律的应用》为例。徐教师用3分钟复习气体实验定律公式以及适用条件;用5分钟的随堂测验检测学生掌握情况,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在《气体实验定律的应用》的授课过程中,采用两个关于塑料瓶的演示实验,进行情景教学。第一个演示实验:装满水的塑料瓶,在靠近瓶底处扎几个小孔,开始时有水流出,盖上瓶盖一段时间后水不再流出,问:为什么要盖上瓶盖后一段时间才不会流出?由学生分析完之后提出第二个问题:如何能让水瞬间就不流出?这个问题由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并请学生在讲台上演示。第二个演示实验:播放视频——会跳舞的硬币,在空瓶子上放一枚硬币,看到硬币在瓶口不停地跳动。让学生思考和计算硬币跳动的频率与温度的关系,引导学生建立合适的模型:在硬币跳起前将瓶内气体视为定质量气体,使问题变得简单,将变质量问题转化为定质量问题,回到所学知识点,满足气体实验定律的使用条件。之后用学生的计算结果与通过音频记录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误差,随后引导学生思考误差产生的原因:是理论有问题还是模型有问题?最后,与同学们一起进行小结和延伸。从课堂结构来看,与传统课堂很相似。但从教学内容涉及来看,与传统课堂之间有较大区别。本节课的亮点是学科素养的渗透体现在许多细节中:用于情境设置的演示实验来源于生活、贴合生活,引导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的特性;研究方法采用探究与建模,探究过程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渗透科学观念、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整堂课不仅传授知识,还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以及科学探究能力、学生的科学责任与态度,对学生进行物理核心素养的渗透。新课改,一切都是新的: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应该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和认识到物理学的美,具有物理核心素养,并获得核心能力。对于青年物理教师而言任重道远,吾等还需“上下求索”。
参考文献:
[1]谷雅慧.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5.
作者:江翠 江志强 单位:新疆农业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