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校外素质拓展活动开展策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课改下校外素质拓展活动开展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新课改下校外素质拓展活动开展策略

摘要:为了提升中小学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学校的工作实效,文章结合实际素质拓展活动案例,探讨了保证素质拓展活动有效性的策略,包括立足学情,优化实际素质拓展活动的设计;听取学生意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融入民俗传统,创设良好的民俗文化氛围。

关键词:校外素质拓展活动;综合实践基地;素质教育

新课程标准在引领现代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也慢慢改变着人们对于教育的认知,相比较以往的应试教育,现代教育更加关注综合素质的培育。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将学生素质提升作为教育教学的落脚点,但是多数教师都是从学科教育的维度来进行,很少有教师从学生素质拓展的角度入手。传统教育教学主要突出的是“静”,要求学生大量地去做习题,去死记硬背,往往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激发,这就违背了实际有效教学的基本诉求[1]。在这样的教育时代背景下,全国各地都根据地区实际情况,积极设立适合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地学校。笔者所在单位的校外综合实践基地的建成和投入使用,通过攀岩、大脚板、铁甲战车、穿越封锁线、野外求生、军训、帮厨等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更好地培养中小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提高学生实践、意志、生活自理、劳动、动手和知识应用能力。为此,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学校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当前中小学实际教学中“动”与“静”之间的关系,让来基地学校的学生接触到更多素质教育方面的内容,并以实践活动的方式来进行,由此突出了课程“动态”的特点。

一、立足学情,优化实际素质拓展活动的设计

要想保证实际素质拓展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做到有针对性,也就是说要结合当前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进行实际素质拓展活动的优化设计,并在此基础上驱动实际的教育教学朝着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2]。如果脱离实际情况,去进行素质拓展活动的设计,就可能难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甚至因此难以发挥素质拓展活动的效能。比如,在基地单位实际班级管理中,教师发现班委在实际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不大,班级的团队协作能力比较差,往往教师交代需要完成的教育教学任务都难以顺利地完成,班干部对此也无能为力,尤其是在面对很多不配合的学生的时候,实际的班级管理制度更加难以起到对应的约束作用,由此使得整个班级管理处于相对松散的状态。面对这样的问题,基地单位教师会设计如下的素质拓展活动。“铁甲战车”课程拓展训练,主要目的为实现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使得学生在参与动手制作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与其他学生进行更好的沟通,并且参与问题解决,处理好彼此之间的组织协调关系,由此使得实际的团队素质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其实际的步骤为:教师对于铁甲战车活动的详细步骤进行介绍,要求成员使用指定的道具来制作可以容纳规定人数的履带,并且站在履带的内部向前移动,在移动过程中需要保证履带不会出现断裂。接着学生制作履带,小组进行模拟练习,各个小组进行比赛,教师在比赛后要求各个小组选出代表来总结和归纳取得胜利的原因,失利组选出代表说出自己小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教师对于整个素质拓展的活动进行点评。

二、听取学生意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校外综合素质拓展活动的有效性,还需要将学生的意见考虑到实际活动设计环节中,从学生的角度入手,了解学生的兴趣,由此使得学生看到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被纳入实际的素质拓展活动中,从而以更大的热情参与各个环节。从本质上来讲,这也集中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价值观,这对于保证实际素质拓展活动有效性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节点。实践课程教师在开展实际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了解到部分学生对于红军战争的故事比较感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以红军故事为背景,实现对应团队素质拓展活动的设计。在实践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大家相互探讨,相互交流,要从实际活动设计目标,设计重点和难点、实际准备工作、开展历程等维度进行规划和安排。在经过学生之间深入交互之后,最终确定的素质拓展活动主题为“巧渡金沙江”,教师应设置对应的水潭,要求学员抓住对应的铁环,继而从水池一端向另外一端前进,这样分小队来进行,并且安排一位记录员,将每个小组完成的时间进行记录,最后选出时间花费最短的队伍。本次活动设计的目标为:在这样的故事情境中,感受红军不畏艰险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平衡能力,身体控制能力,培养学生能够以沉着冷静的态度去面对问题,使得学生意识到战胜恐惧,超越自我的重要性。因为实际的活动设计是由学生参与的,教师在实际活动执行的时候也需要发挥其自主性的效能,选出对应的代表成为实际活动执行的重要驱动者,这样才能够保证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融入民俗传统,创设良好的民俗文化氛围

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考虑到学生个人发展情况,如初中生素质拓展活动的开展,校外基地单位还可以融入民俗传统的元素,由此实现良好民俗文化氛围的创设[3]。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不仅仅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还可以在民俗素质拓展活动中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使其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继而实现对民俗文化的有效传播和继承。例如,在实际素质拓展的活动设计环节,将踩高跷的民俗项目纳入实际的素质拓展活动中。首先实现实际教学目标的界定,其主要包括三个维度:认知目标,基于踩高跷教学,使学生意识到民间传统项目的相关信息;技能目标,掌握踩高跷的技术,实现自身胆量的锻炼,确保自身平衡和协调能力得到良好的培养;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坚强勇敢的性格。很明显本次教育教学的难点在于:踩高跷的动作要领,实现学生活动积极性的激发。实际的活动步骤为:首先,教师进行示范讲解,对于每一个动作进行诠释,接着学员在小组内部进行联系,使得学生对于实际踩高跷的项目有着清楚地理解,接着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实际的比赛活动,选出优胜组,教师不断进行小结,并且最终演唱《相信自己》,使得学生感受到民俗文化中体现出来的战胜自我、团队协作的精神,由此使得学生意识到需要不断通过自我提升,实现高峰的攀登。在上述的案例中,民俗文化成为实际素质拓展活动的重要资源,其在实际民俗文化传承中的效能,是不容忽视的。综上所述,综合实践基地在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中重要且特殊,是学生校外活动场所,但在加强未成年人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课外素质拓展活动作为新课改背景下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仅需要与实际的课程内容融合,还需要站在综合素质培养的角度去进行各项课程资源的优化配置,由此创设出更加理想的素质教育格局。作为实践课程教师,需要正确看待实际素质拓展活动设计的问题,确保实际的教育教学行为能够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形成更加健全的评价机制,继而实现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教学形式的不断调整,由此进入更加理想的素质教育格局。

参考文献:

[1]陈广伟.校外综合实践基地活动让学生更自主[J].中小学德育,2014(9):67-68.

[2]赵琼.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建设模式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3(4):33-35.

[3]邹开煌,林美玉,王雯.福建省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整体推进长效运行机制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7):91-96.

作者:熊宝昌 单位:福建省上杭县中小学生校外综合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