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学习新课改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生自主学习新课改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学生自主学习新课改论文

摘要: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自主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奠定学习发展基础,文章首先阐述了自主学习的内涵,然后提出了新课改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包括给每个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念、使每个学生具备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自主学习;学习习惯

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育的重点,整合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奠定学生学习发展根基。教学中教师还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及自主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良性发展。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发的学习,是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构建的过程。学生要想实现自主学习,首先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自己制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能够对学习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进而可以不断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实现制定的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自立性

独立的学生具有自立性。也就是说独立的学生能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学生是单独的学习主体,具有独立意识和行为。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是每个学习主体自己的行为,不是其他人所能代替的[1]。实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具备了这种自立性行为的认知,可以对知识进行独立分析和思考,具有独立学习知识的欲望。拥有自立性的学生,可以独立承担“自主学习”这个行为,具有其本身特有的心理认知结构,自立性是“自主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主体内在的本质,在每个学习主体中都存在。可以说,自立性是“自主学习”的灵魂。

(二)自为性

独立学习具有自为性。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会将学习纳入自己的生活体系之中,使其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为性是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建构、自我创造知识的过程。自我探索的开端是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它可以产生学习需求,是学习行为的动力。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自我探索,最终使学生实现自主知识的获取。自为学习本质上就是学习主体自我生成、实现、发展知识的过程

(三)自律性

自主学习具有自律性。自律性就是学生能够自我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在认知上明确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可以自觉进行学习。自觉是自主学习的关键,它表示学习主体觉醒或醒悟了,这说明学生明白自主学习的意义所在,想要达到更高的学习目标,从而促使自己不断进取、持之以恒[2]。

二、新课改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一)给每个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念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都会受到心理的一定影响,通常情况下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的精神心理状态比较好时,这时候对书本会产生亲切的感觉,并且会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如果我们的心情或精神不好时,看见书就会产生一定的厌烦情绪,并且注意力会比较分散,这时候即使强迫学习,那么学习效率也不会很高。所以心理状态对学习有很重要的影响。那么怎么能够给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呢?具体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1.淡化分数的评估功能,让学生正确看待考试成绩。很多人都将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依据,然而成绩并不能客观地将学生的知识、能力等水平真实反映出来,所以,只是根据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学生,认为学生不是学习的材料,这种评价方法是不客观的。很多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很努力,但是在考试中成绩总是不高,这不能说学生不是学习的材料,而是应让学生树立一种必胜的信心,通过努力来改变当前的成绩。2.强化表扬的激励功能,让学生善于发掘自己的长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优点和缺点,学习也是一样。学生如果有一门科目比较擅长,那么就会对自己比较有信心,这样在学习其他学科时,也会有较强的信心,进而学习效果也会更好。如一个学生不擅长数学,但是美术比较好,他可以把自己看到的东西形象地绘画出来,学生在意识到自己的这个优点后,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3]。所以,如果学生在失去学习信心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特长,进而帮助学生找回信心。3.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让学生经常积极暗示自己。如果学生一直认为自己做不到,总是给自己一些消极的暗示,那么就会走入一个怪圈,对自己失去信心。当学生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我可以”来代替“做不到”,对自己进行激励,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另外,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还应该使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我能行”的信心,用“我可以解出答案”等话语来激励自己。

(二)使每个学生具备学习的能力

学习能力包括很多内容,如注意力、应用力、创造力等。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需要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以前教师只是关注如何教,过于重视教学效果,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要求,尤其是学生的听课成果,对学生是否在听课并不关注。所以在培养策略中教师应该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发挥学生在预习阶段的潜力,同时让学生在课后开展复习,对一些重点内容再次思考和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使学生掌握较好的学习能力[4]。1.指导学生学会预习。①预习第一阶段:将课本的内容进行学习,对不明白的地方做好记录,然后在课上将这些问题提出来,直到已经掌握为止。②预习第二阶段:对课后的问题进行研究,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然后在课上和教师的答案进行对比,进而不断丰富自己的解题思路,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③预习第三阶段:借助参考资料,对新知识进行预习,这样预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并且预习的效果也会越来越高。2.引导学生主动听课。①在课堂的导入阶段设置悬念。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使其对新知识产生学习的欲望,进而使学生可以充满激情的学习。②在新课的讲授过程中设置悬念。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一直保持学习兴趣,能够跟上教师的速度来主动思考问题,进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③在课堂的小结阶段设置悬念。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也要为接下来的新内容设置一个悬念,吸引学生主动思考,使学生对下节课程充满期待。有些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会对接下来的课程内容进行预习。3.督导学生积极复习。①复习第一阶段。引导学生对课堂的内容大概浏览一遍,虽然这种方法比较笨,但会比学生不进行复习有效果。②复习第二阶段。学生将课堂中的一些重点内容找出来,然后将相关的知识点记录在笔记上,这会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更好的理解。③复习第三阶段。这是练习阶段,教师为学生设置的练习题不要过多,难度不要过大,因为过多的练习,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教师要引导学生有计划地重点练习,进而提高学生的练习效果。

三、结语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学校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整合科学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欲望,从而使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行为,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李菊.高中生自主学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6.

[2]万晓宁.漫谈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5(18):48.

[3]蒋青君.培养高中生思想政治课良好学习习惯探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5.

[4]吕文娟.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作者:李娜 单位: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