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分析(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初中数学教学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是新课改的要求和实际的教学实践还是存在一些冲突,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能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发现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能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使初中数学教学更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措施
新课改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需要教师不断地努力、探索,找到正确的教学方法,培养正确的教学理念,解决提高成绩和培养能力之间的矛盾。
初中是学生求学生涯中很重要的阶段,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初中数学在所有科目中的重要地位也是不可小觑的,特别是对很多学生来说学习数学是比较吃力的,抽象的数学思维的养成是很困难的。当然初中学生也面临很大的升学压力,在这样的压力之下,教师一味的追求分数上的提高,很容易忽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提高。在这样的教学环境影响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作为教师要时刻反思,跟随时代的脚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以教师为主体
传统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师占主导地位,在课堂上通常采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就是“组织者”“决策者”“领导者”。传统的课堂教学也有它的优势,比如教学进度是一致的,学生接受的知识是统一的,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自主学习创新的能力。每个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是不一样的,传统的课堂教学很容易忽略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为了赶教学进度,教师课堂的提问很多是针对中上游的学生,这样是非常打击下游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时间久了,这些学生很可能就会放弃学习数学,这对整个教学课堂是不利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学生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如果一旦没有了教师的主导,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自学,这与新课标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被压制,只能成为学习的机器,对以后的学习有害而无益。
(二)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不够灵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深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活跃课堂氛围,丰富教学内容,也会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比如启发式、情境式、讨论式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效果并不明显,原因是教师对这些教学方式的理解并不够深入,对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没有作深入的分析,只是在套用这些教学方式。而且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性,比较单一,这就导致课堂氛围好像是活跃了,但是教学效果却不容乐观。
(三)只重知识的传授,不重思维的培养
很多人都觉得深入学习数学没什么用处,觉得在现实生活中只要不是专门从事与数学有关的行业,就用不着那些比较难的数学知识。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也许我们很少用到解方程式、画几何图形这样的能力,但是数学思维对我们却是很重要的,数学思维的开发对一个人的全面、深入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初中阶段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是比较重要的,初中阶段是从小学到高中的过渡阶段,这时候数学知识比小学阶段抽象,比高中阶段更具象,是在逐渐从具象到抽象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几何知识的空间想象能力也开始得到开发。但是初中数学教师却很容易忽略学生数学思维培养这个问题,只为了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解决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
新课标的要求是在课堂中学生才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的身份,而不是主导者、控制者,要让学生去主动思考,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层次教学,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小组内部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这样学习能力比较高的学生对比较差的学生可以有帮助作用。每一节新课之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课上鼓励学生讲课、讨论,针对某些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进行引导和总结,对一些解题思路上的偏差,教师要及时进行纠正,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发现自己的解题方法存在哪些问题,和教师的解题思路存在哪些偏差,从而优化自己的解题思路,而且在讨论过程中会出现多样的解题思路,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降低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度,让学生能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式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要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对教学方法要作深入分析和理解。比如在讲解应用题的时候,教师要多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设置多种情境,让学生深入思考,也可以多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多动脑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可以提供多样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在归纳总结的时候,要提出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规律和理论,让学生能更加高效率地应用这些解题方法。在学习数学中的概念、定律的时候可以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对其进行推理、论证、举例。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得到培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初中数学知识还不是特别难,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培养的过程要循序渐进,不能一口吃成大胖子。因此教师在进行例题讲解的时候,不能局限于一种思路,把同一类型的题目拿出来一起讲解,在这一过程中启发学生进行规律的总结,这样学生再碰到同一类型的题目时就能驾轻就熟,顺利解题。规律的总结是思维培养的重要手段,学生能从中发现问题的本质,不局限于问题的表象,遇到这一类的问题学生就很容易解答了。
初中阶段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初中数学教学更是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初中数学能够帮助学生开发头脑,正确的教学方法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提高、创新思维的开发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都有着很大的作用,作为初中数学教师也要不遗余力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出努力。
第二篇: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当前课堂教学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应该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在新的教学方法中展开。数学是一门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好数学可以更好的为我们服务。有些学生认为数学知识抽象难懂,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导致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低下。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教师要深透领悟教材内容
数学的教学,最终要教师本人落实到课堂中去,要做到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要求我们教师“凡是你教的东西,就要教的透彻”。为求透彻,教师必须深钻教材,“沉下去”,理清知识发生的本原,把握教材中最主要、最本质的东西。回顾自己上过的许多的课,总感到有些许的憾意:课堂缺少耐人回味的东西,缺少引起学生思考的部分,对教材内容的领悟浅薄,缺少厚重感。本人认为要弥补这些憾意,教师对教材的领悟必须有自己的眼光,目光要深邃,看到的不能只是文字、图表和各种数学公式定理,而应是书中跳跃着的真实而鲜活的思想。这种思想就是对“数学本质”的认识,这种思想就是“不在书里,就在书里”,这种思想能让所有教材内容融入到教师的思维中,成为教学的能力源泉。“一个能思想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教师只有不断揣摩教材,才能对教材有独到的体悟,在课堂教学中也才能做到“精彩纷呈”。
事实上,初中数学有许多问题都具有生活背景和意义。这需要我们教师深入课本用心体会,在教学中发掘问题的内在联系,抽象问题的本质,进而用数学语言(符号)来表达问题的实质。这样引导,对数学本质会有更深的认识。
二、教师要真正做到把数学知识“返璞归真”
对许多初中学生来说,学数学难,但又必须学。在学生眼里,数学是一个又一个公式、符号、定理、习题的堆积,它们是如此的抽象、散乱、遥远、不可琢磨,它们就象石塑一般充满着理性精神的美却显得冰冷和生硬。数学本来是这样,还是我们的数学教学的原因?翻看人类的数学思想史,在数学“冰冷的逻辑推理之中有一大堆生动的故事”,其“冰冷美丽”的外表下存在着“朴素而火热的思考”。数学教师的教学,就应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它的火热,享受数学中生动的故事。把数学的形式化逻辑链条,恢复为当初数学家发明创新时的火热思考,做到返璞归真。
让我们来看一段函数增减性的教学:
教师:你们知道姚明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2.26米。
教师:姚明一出生就是2.26米吗?
众学生:不是。(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姚明部分年龄段身高的直方图)
教师:我们以姚明的年龄为自变量,姚明的身高为函数值建立一个函数关系,能否得到以下结论-----姚明身高随年龄增加而增高?
学生有的说对,有的说不对,教师不急于揭示答案,而是把学习的目标引向了函数关系中两个变量变化大小的相互依赖关系上。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例既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也是学生理解函数增减性的现实背景。
接下来,教师让学生观察函数y=x?(x≥0)图像的x值与y值的动态变化效果,得出如下结论:
(1)函数的图像向坐标系右上方延伸;
(2)随x取值的增大,y的值越来越大。
这时,教师可以总结:这种随x的增大,y也随之增大的现象称为y随x的
增大而增大。类似地,在学生观察了函数y=x?(x≤0)图像的动态效果后,得出这种随x的增大,y越来越小的现象称为y随x的增大而减小。
通过一个生活背景的实例和对函数y=x?图像的直观观察,产生了函数增减性的生活语言的描述,使学生理解到的是两个变量之间具有依赖性的增减关系。这是函数增减性中最为基本和初始的思想,是根本性的要素,也是从生活中原初思想迈向数学知识的关键一步。
回顾关于姚明身高的话题,有学生指出姚明的身高不可能随年龄的增长不断长下去,因为到一定年龄以后身高还会变矮;因此,姚明身高与年龄的关系严格地说应该是:姚明在某年龄段身高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这时,教师抓住“分情况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函数的增减性与其取值范围有关。因此,在描述函数增减性时,应该说清楚x在哪个取值范围内,从而使学生对增减性的理解从图像的直观体验向数学化的严格性迈进了一步。
三、教师要尊重学生接受知识的已有基础本质
“万丈高楼起于平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生能接受新知识是建立在其原有的基础水平之上。教师应该以学生现有思维发展水平为依据,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选择与学生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学习材料,为学生设置恰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充分的思维加工,通过新知识与已有认知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新知识同化到已有认知结构中去,达到对新知识的相应理解和主动建构。
例如:(1)有两个商场在节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销售活动,分别采用两种降价方案:甲商场是第一次打p折销售,第二次找q折销售;乙商场是两次都打折销售。请问:哪个商场的价格最优惠?这个问题,其情境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与学生的认知相符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在这样的基础上,再注意给学生动手、动脑的空间和时间,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在领会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理解数学最本质的方法,朴素的思想,同时又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重视通性通法,注重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挖掘,提炼与渗透,挖掘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本质,增强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自觉性,重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掌握知识,解决“会”与“对”的矛盾。
在新课改下,只要教师能够结合新的教学理念不断进行教学的创新,并且不断把新的理念和教学方法运用于数学教学中,一定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的效果更上一层楼。
第三篇: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漫谈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改变那些观念呢?如何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和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差异,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在快乐中主动积极的学习呢?下面,根据自身的体验,略谈一二。
首先,我觉得应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习惯,提高课堂效率,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从繁冗的,甚至是重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感觉到做学习的主人的快乐。我觉得,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所谓“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节奏。考试的特点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完成规定的任务,所以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写字的速度比平时都要快,人的潜能也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都是40分钟或45分钟,为什么有的教师不留课后作业或作业很少而学生学习成绩很好?而有的老师每天都布置大量课后作业而学生成绩还不好?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课堂教学效率是否高。课堂教学的辩证法就是如此,课上老师讲得多了,学生自学和练习的时间就少;课上学生轻松了,课后作业就多,负担就重。因为时间是个常数,学生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也是一个常数。
所以,数学课上我们同样可以激情飞扬,同时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排除障碍点,我通常以典型例题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点拨,又及时向学生推出变式题型,这对学生突破难点大有帮助。
其次,要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乐意学习。兴趣可以引导和推动一个人去钻研,去探索,将注意力放在他们所感兴趣的问题中,从而获得创造的成功。一般说来,数学学习成绩好,就容易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反过来,对数学一旦产生了兴趣,它就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动力,推动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有些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对数学学科产生厌烦情绪,这就容易导致学习效率低,数学成绩差。这时候教师应对学生取得的哪怕是一点点微小的进步和成功,进行鼓励与表扬,让学生他们体会到成功的滋味,认为学好数学并不困难,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这样就使学生的“苦学”变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再次,进行数学教学时,可以适当穿插一些文科知识和数学趣闻,结合教科书,说说数学史上公式、定理等发现过程,讲一讲数学史上的难题是如何被解开。例如:学习尺规作图“二等分角”之后,你能用尺规作图“三等分角”吗?同时又说,拿破仑也是尺规作图的高手呢。这样就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次,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活跃课堂气氛。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才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我在上“三视图”时,我把学生分成八个小组,每组发若干画有“三试图”的纸片,然后分别上讲台演示堆砌出立体图形(准备好积木若干)。又比如在上轴对称时,我选中俩学生上讲台表演“轴对称”(其中一个学生先模仿交警做交规动作,另一个仿之形成“轴对称”)同学们哈哈大笑,原来,学数学这么快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甚也说:“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聪明,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镜子,快乐的源泉。”
最后,让学生有挫折体验,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让他们感到即使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也能解决困难,把遇到困难的不快转化为克服困难的快乐。
法国著名的科学家巴斯德在讲到自己成功的奥秘时说:
“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静神。”这几年我发现:独生子女虽然智力不错,但学习成绩与其智能发展水平并非一致,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独生子女缺乏意志,特别是缺乏自制性和坚持性,由此导致他们容易在具体事情处理上表现为决心很大,常常信誓旦旦,行动上却又迟疑不决,虎头蛇尾。同时一遇到失败总是找其他原因,很少反思自身的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设置一些障碍,这些障碍从小至大,让学生感受到挫折,使学生尝到越过障碍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一种克服困难后的快乐,最终使学生能在数学学习中产生不畏困难、遇难而上、不退反进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同时又要让其明白,自己不能顺利地解出此题,是由于哪方面知识的不足造成的,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自然会提高,对自己学习的信心也会增强,对他们获取成功的意志品质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数学是一门科学,数学也是一种语言,不仅是科学语言,而且也将是市场经济中商业、贸易的合适语言,因此,学习数学不仅仅是计算、证明,还要会用之去理解,去交流和创新。信息时代各种统计图表、数学符号向大众传递着大量信息,数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才会在学习中不拘一格地发挥出创造力以及在问题的探索中表现出顽强的意志品质,这是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获取成功的终身受用的法宝。
第四篇: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教学模式和方法有了新的要求,为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素质,以初中阶段作为衔接小学和高中的关键环节,尤其是数学学科,其自身逻辑性、抽象性强的特点在对学生的培养、思维方式的影响上至关重要。结合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谈谈在新课改下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有效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实施,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培养需求,同时教学的主体已从老师转变为学生,老师由之前的灌输者转变为指导者、引导者,积极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全面的思维方式。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不仅有丰富的资源,同时学生也比较感兴趣,教学效率也有所提高。
一、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新课改要求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要满足学生的需求,不再是老师从教学任务出发,更多是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特点。
初中数学的学习逻辑性较强、更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于将自己的疑惑与老师沟通,消除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初中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情感变化较复杂,老师要注意与学生的沟通,进行心理上的疏导,不仅限于对其学习上的辅导,也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帮助,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好、和谐的学习气氛。老师可以适当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比如,组织学生郊游、鼓励老师参加学生的打篮球、集体活动等,增加老师与学生互动的机会。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有效利用多媒体等教学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现代的信息技术和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教学。首先,网上有丰富的教学资源,老师根据网上优秀的教学视频进行教学,结合、把握课程教学的重点和对知识的解释角度,结合实际的学生特点进行总结,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比如,在学习图形的关系时,通过多媒体使图形、线的变化更多样、更形象,比如,圆与圆的关系及与点形成的角度、切点等的考查都能够更形象直观,让学生有一个清楚深刻的认识。
老师可以通过视频、图像、文本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勾股定理”,我国古代数学家发现并应用及其不断丰富的历史,
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学习“视图与投影”时,通过制作PPT进行教学,较清楚地反映图形的变化,再将图形展开,首先要学生学会通过制作立体图形,通过自己的思考掌握其展开特征,之后逐渐学会结合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解题,培养学生的思维空间想象力。
除了对多媒体的利用还可以通过网上课堂进行学习,并与学生进行互动,消除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并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网上的资源丰富,老师可以将相关的链接推荐给学生,同时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
老师注意进行问题设置,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使问题有一定的思维含量但也要学生“蹦一蹦,够得着”,在讲课前或是在一定的提示下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巧妙地使用设疑技巧,要让学生有能够解决的途径和可能,经过提前预习或是相关阅读就能想到,由学生推进课堂教学的开展,使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老师适当地给予提示,进行引导,不断地将问题引向深入,实现教学目的的同时,使学生产生一种兴奋的学习感受,使自己的思路能够跟得上,也使学生逐渐形成对事物认知的这种过程,有助于学生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
首先老师在设计教案时要明确教学目标,做到清晰、明确,结合多种教学方式,要实现其有效链接,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不能只是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过多的形式会妨碍学生对于重点知识的区分和掌握。明确教学主线的同时也要注意结合传统的教学模式,体现板书的优越性,在解决图形类问题时,老师通过板书让学生学会画图解题,在考试的过程中能快速有效地解题。
三、组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改的实施主要在于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校的学习毕竟是有限的,无穷的知识世界需要学生自己主动去了解。笔者多年来在班级组建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进步,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鼓励学生对于问题多方面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形成一定的竞争。比如,在对相关资料的收集上,通过各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收集成果,鼓励学生通过PPT展示,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以及对工具的基本使用,对各组的成果进行评价。同时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反省,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归纳总结,相互影响,使学生能够深入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拓展自己的思维,不断相互学习、互相补充。在对多边形进行学习时,首先大家都已经对三角形、四边形的边、角的特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进行多边形的学习时,利用七巧板通过小组合作拼出不同的图形,并对其角度及边等特性进行总结记录,再来验证书上的一些定理,通过自己的探索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感受生活实际中的数学,逐渐培养学生的联系实际能力,比如,在解决“随机事件与概率”的问题时,联系生活实际,没有百分百的事件,使学生灵活思考,可以对事情的发展采取一定的保障措施。为实现小组学习的目的,对其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并按一定的比例加入考试成绩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的组织才不会成为一种形式,重要的还是让学生认识到其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学习。
以上是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的一些思考和总结。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对学生视野、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收集资料、制作PPT等,利用合作学习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对知识的学习融入对综合能力的培养中,学习模式更灵活、个性化。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不断提升,实现更有效的教学和对学生个体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月华.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J].学周刊,2013(8):33.
[2]王元元.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点滴体会[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6):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