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简析(5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简析(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简析(5篇)

第一篇: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随着时代的呼唤在不断地深入和逐步完善,从而引发教育思想与内容、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的改变。高中化学教学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从掌握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关注,升华到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树立价值观。本文以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以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为落脚点,谈谈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化学;教学方法;改进措施

目前,新课程标准下的化学教学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时间少;二是知识点难把握,讲少了学生“啥也不知道”,讲多了学生“啥也不会”。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化学教材,按教材内容展开教学程序,结果收到的教学效果比较差。

一、以主动探究的教学模式,挖掘、发挥学生的天赋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生硬地被灌输式教学,剥夺了思考的主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天赋,主动探究获取新知识,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学习活动。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和需要讲述的内容,整合校本资源,找准参与协作者和组织旁听者的角色,为学生创设利于学生探究的化学情境,促进学生掌握抽象概念知识,强化能力。通过创设化学情境诱发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已有经验、感受和兴趣,拓宽思维空间,从而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

二、要珍惜课堂每一分钟,善于把握最佳时间

据心理学家研究,一节课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前5分钟到20分钟。所以,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就要把握时间分配。珍惜时间不是教师急不可待地把课堂内容讲完,而是要多给学生时间思考。教师可根据不同课型安排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方法,保证在最佳时段内完成主要任务、解决关键问题,然后再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或讨论等,使教学过程一直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进行,保证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内均有所获。通常我在上课前会制定一个时间表,标明每一个教学环节大约所需时间,努力控制好节奏,做到课堂尽量无废话,多给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让学生主动探索,提高效率。时间是有限的,但我坚持在每次提问之后都要“等一等”,哪怕只是几十秒钟。让所有的学生开动脑筋,进行思考,为解决问题作出自身努力。

三、采取探究式学习方法,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课堂教学探究式学习,学生积极获取知识,主动地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涉及到提出问题(或者发现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试验计划,进行实验,记录整理实验现象(或数据),结论和解释,反思与评价,交流与表达等环节。

(1)要精心选择适合探究的内容进行探究由于课时有限,要精心选择探究强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探究。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获得乐趣。

(2)要循序渐进学生对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探究意识比较薄弱,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和程序没有掌握。所以要循序渐进,启发诱导,并教给探究的一般途径和一般方法。

(3)要精心组织,充分准备由于受课时限制,经常性地进行探究性活动,不太现实。选定内容后,对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要认真把握,实验所需仪器、药品等都要充分准备好。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学生提出的想法,哪怕是偏僻的、怪异的,甚至是错误的,都要认真细致、耐心地给予解决,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采取探究式学习方法,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课堂教学探究式学习,学生积极获取知识,主动地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涉及到提出问题(或者发现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试验计划,进行实验,记录整理实验现象(或数据),结论和解释,反思与评价,交流与表达等环节。

(1)要精心选择适合探究的内容进行探究由于课时有限,要精心选择探究强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探究。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获得乐趣。

(2)要循序渐进学生对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探究意识比较薄弱,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和程序没有掌握。所以要循序渐进,启发诱导,并教给探究的一般途径和一般方法。

(3)要精心组织,充分准备由于受课时限制,经常性地进行探究性活动,不太现实。选定内容后,对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要认真把握,实验所需仪器、药品等都要充分准备好。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学生提出的想法,哪怕是偏僻的、怪异的,甚至是错误的,都要认真细致、耐心地给予解决,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育科学的生命力源于创新,顺应时展与课改发展规律,优化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实践教学中,基于学生情感因材施教,拓展化学课堂教学主阵地。以学生现实生活为契机,使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而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只有通过实施先进的教学理论,建立适合新课程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才能有效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2011.

[2]张瑞杰.新课改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2.

第二篇: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

摘要:为更好地完成新课改对高中化学教学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主动转变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作出相应的调整,强化化学实验教学基础性地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化学教学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变化。如何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进行教学?学生在新课程下应该怎样去学?这是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都是要依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完善。只有转变观念,以科学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实施课堂教学,才能最终实现新课改的目标。

一、转变教学观念

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从过去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释放出来,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做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做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1.变“主演”为“主导”。高中化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水平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借鉴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同时,还要给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述的机会,教师只扮演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2.变灌输为合作交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意味着平等,意味着共同参与。因此,教师要变“灌输―接受”的传统教学方式为合作交往、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二、完善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要适应新的形势,就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高中化学新课程概念原理多,比较抽象,知识点较为零散。要保证课堂信息量,多媒体教学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投影幕布和黑板可以交替使用,对于较易理解的一般知识性内容,可以通过动画、图表及超链接影像等辅助教学手段来讲授,要注意把握节奏,以利于学生思考,保证学生充分接受和消化。为了使教学活动更直观、更生动,使学生获得仿真操作的技能和体验,就要充分利用化学实验视频。在实验情境中多暂停,及时设疑、交流提问,但不能过分使用动画来渲染教学内容,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三、加强学法指导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变传统的、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为多样化的、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意识不断得到增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1.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上课前,就应向学生提出“以课本为主,课前要预习”的要求。为了让学生学会读课本,教师要指导学生看完了课本后,把不理解、有疑问的内容记在笔记本上,以便上课时有针对性地听讲,或向教师请教。2.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

四、构建科学的教学策略

现代教学论的发展,更多地回归于人性的发展,强调学习者个体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强调教学的开放性、差异性和发展性。联结高中化学新课改理念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是教学策略。加强化学教学策略的研究,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全面推进新课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新课程内容充分体现了课程的基础性、选择性和时代性,各课程模块的内容差别较大,使用的教学策略也应有所区别。根据各模块的特点,我们应在总的教学策略指导下,针对于各模块制订具体的教学策略。只有选择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学策略,才能在化学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中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必需具备的观察力、理解力和创造性,构建学生合理的认知结构,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

五、加强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在化学教学中体现新课改理念、落实素质教育等问题,化学实验教学是一个突破口,但是也给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高中化学中应该怎样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调动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积极性,是高中化学教师应该重视和关注的问题。一方面,在实验探究时教师要做好演示实验,操作要规范、效果要明显,使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另一方面,可补充一些开放性实验,让学生直接参与,以此训练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和创新能力。

六、实施探究式学习

新课改倡导探究式学习,将其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其目的主要在于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使他们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并主动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学会探究所需要的技能,学会独立思考,体验并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探究学习的实质是学生围绕问题而展开学习,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首先,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问题并非只是一个问句,而是“不能即时到达的目标”。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对问题探究的结果是已知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未知的。因此,作为出发点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探究性,能促进学生学习,激发他们产生思考,激活他们的思维发展。其次,根据整理加工事实材料方法的差异,化学教学中的探究活动可分为逻辑型、假说型、数学型和类比型等基本形式。就化学教学而言,逻辑型探究活动是基本的探究形式,很多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概念、定律和原理等都可以通过这一形式来获得。再次,由于各种理性方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探究学习形式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如同一内容的教学可以按照不同的形式进行设计,而且对一个知识点有时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探究学习。

七、建立正确的评价机制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由课程分数的评判者转化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促进者。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机制就要从解放学生的创造力着眼,从单向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转向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转向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引导他们不断求知,更要求法,不但学好,更要好学和会学。这充分体现了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正如美国课程理论家斯塔弗尔比姆所言:“评价最主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高中化学教师应在新课标的指导之下转换自己过去固有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出他们的潜力,结合情感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树立起信心,这才是新世纪教育真正的目标所在。

参考文献:

[1]张春娥.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的开展[J].科教文汇,2011(4):104-105.

[2]王建太,彭才圣.化学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的思考[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5(1):20-21.

[3]陆军.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化学教学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7):59-61.

[4]何素娟.新课标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探究[J].科技信息,2011(31):407-408.

第三篇: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的应对策略探讨

摘要:自从新课改正式实施以来,学校在教学方面也进一步积极响应,表现出对素质教育发展的认同和支持。而同时,新课改给予了教师在教学方面更大的挑战,对教师掌控课堂效果的能力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新课改之后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对于教师而言不仅仅是理念,还要有格局和操作方法的要求。因此,在化学教学中保证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实现高效学习和强化素质的目标,成为讨论的主题。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灵活实践

一、课改过程中化学教学出现的问题

新课改之下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来完全取代旧有的模式,因而在其中必然会有一个冲突和调节适应的过程。同时,由于具体情况的差异,实现新课改目标的具体操作也会遇到不同的阻碍。因而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层出不穷,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1.旧的教学方式和理论的惯性依旧存在

惯性的固有存在是难以避免的,而之前的完全强调应试教育的模式对于学校、教师乃至于学生的影响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消除。高中因为需要面临高考的现实问题,无论哪一方面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应试思想的影响,而受到这种压力之下就很难发挥出足够的能量和时间来应对素质教学。而对于教师而言,自身面对的压力也并不小,在面对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和现实状况的惯性碰撞的时候,无所适从或者妥协的情况,显然会更多,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学生的吸纳程度,导致效果不佳。

2.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和已有的教学格局缺少契合

新教材在知识方面与实践状况紧密结合,而教学的范围也大幅度地增加。但就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而言,很多地方本身并不具备实施的条件,如果仅仅是在课堂上从理论入手,辅助以少量的实验,是不足以实现新课改之下素质发展的目的的。如何在已有条件下创造新的范式,保证学生素质水平的有效提升,也是对于教师工作的一大挑战。

3.教学内容难以面面俱到

化学教学涉及实验和实际的东西比较多,而新课改之后的教材中这方面的内容更加广泛,但是相对而言,必修内容在理论上一般比较浅显,而发散性和自主学习的内容却数量巨大,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对于教师而言,如何加以选择,保证在比较紧张的时间内完成课程的教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并非易事。

二、在实践中完善课改的目标和教学正常状况

1.激发和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本,也就是让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为主要的方式,而且对于化学教育的扩展内容有了很大的扩充和联系。那么对于教师来说,就应该改变过去的灌输式教导,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化学的应用是可以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到更多实践性的价值,就可以相对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也能够对其素质有一个明显的提升。

2.增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合理地把握深度与广度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方法上,也应该改变一直以来教师讲、学生听的固定范式,通过增强和学生的互动,进行共同的探讨,从而形成一个参与性、开放性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对于课程的接受。

3.联系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实验的多样性,通过实践行动以小见大

化学教学中实验的作用不可忽视,而新课改的目标下,应当进一步扩展试验的范围,并且联系实际,在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性活动。

新课改下化学课程有了一个质的改变,因此,对于教学的发展也需要有相应的变化。这就需要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对于教材和方式进行深刻的研究和探讨,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相关素质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郑喜焕.浅析初中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J].新教师教学,2012(14).

第四篇:新课改下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更多地关注其作为自然科学的属性,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正因为如此,化学课堂往往会出现严谨有余而趣味、活力不足的问题,使课堂气氛过于沉闷紧张,缺少灵动与活泼。因此,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化学教师应努力构建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都能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改;思考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更多地关注其作为自然科学的属性,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正因为如此,化学课堂往往会出现严谨有余而趣味、活力不足的问题,使课堂气氛过于沉闷紧张,缺少灵动与活泼。因此,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化学教师应努力构建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都能够全面发展。

一、关注学生情感世界,实施有效化学教学

高中学生承受着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他们非常渴望自己能够在学业上取得优异成绩。化学课程严谨、抽象,如果教师忽视学生内在的情感需求,就更容易助长这种压力。因此,化学教学中构建和谐课堂氛围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化学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以高效的课堂教学和显著的教学成果,来缓解学生的学习和升学压力。其次,要形成一种严肃认真的工作习惯:上课前必须精心设计好教案,教案中既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强调课堂教学的有序性。在教学常规中,教师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提高化学教学水平,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以高效的课堂教学,化解学生所承受的各种学习压力。

二、切实更新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等级,强调等级观念:孩子必须服从家长,学生必须服从教师,群众必须服从领导……在这种传统文化熏陶下的教师,往往认为自己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都是为学生好,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学生着想,从而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和感受如何。教师缺乏宽容心,缺乏对学生表达尊重和理解的技巧,以为自己为学生好,学生就能感受得到。此外,教师经常把学生当成一个成年人来看待,以成年人的行为标准来要求学生,认为自己理解的学生也应该能够理解。当代的高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接受了许多新潮思想和更多的西方文明观念,自我意识明显增强,渴望民主、平等、博爱,个性张扬,强调以自我为中心。所以,许多学生常常会认为教师所做的是侵犯他们自我平等的权利,埋怨教师对他们不尊重、不理解,而不是反省自己学习是否刻苦、勤奋。

化学教师要想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建立与学生的和谐关系,就必须树立这样的工作和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是教师的职责;学生是成长中的孩子,犯一点错、出一点格都是正常的。所以教师应宽容地对待学生,正视学生的差异,采用诱导的方法改变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只有以学生为本的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与信赖。为了更好地调动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化学教师必须摒弃落后的教学理念,顺应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构建和谐高效的化学课堂。

三、善用多种激励手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遗传、基础和化学学习习惯三个主要因素可以决定一名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遗传是无法改变的,基础在较短的时间内也较难改变,能够在短时间内见到成效的是学习化学的习惯。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呢?笔者认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运用多种激励手段,激发其学习兴趣,强化其学习动力,使学生良好的习惯得以固化。通过激励的强化,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这是教师应当灵活运用的教育手段。化学教师不但要会用表扬和批评,而且要善于用表扬和批评,即多表扬、少批评。表扬是最简单的激励方法,如每次考试后对成绩好、有进步的学生大力表扬;或者经常抽一些时间对学生的预习、复习、错题的归类等学习习惯进行检查,对优秀者大力地表扬;或者不时请一些学生上讲台书写化学用语,对书写规范者进行及时表扬。让学生经常得到各种方式的表扬,有利于营造积极向上、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批评的使用,则要注意场合、程度,要顾及学生的承受能力,一定要以学生为本,千万不能以分数为本。

四、缩短师生心理距离,实现师生高效互动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团队,在团队中,教师起着多重作用:一是知识的传授者、团队的组织者;二是心理医生、学生的朋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他首先期望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而是与他平等的朋友和支持者。化学课偏重实验,这给了教师和学生很大的互动空间,有利于教师调节学生情绪、赢得学生的信任、融入学生团队。化学教师一定要充分运用实验课的机会,在保持学科严谨特点的同时,使自己很好地参与到学生的求证和实验当中,参与到支持、协助学生的学习之中,并为学生的每一点发现、每一点成功感到由衷的欣喜。这样,才能形成融洽的师生互动关系。此外,教师还必须十分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点失误,严格地进行纠正。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认识能力,引导学生良好的行为,才能赢得学生的敬爱、信任。综上所述,一位优秀的化学教师,只有立足于化学学科的特点,充分把握化学教学的规律,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灵活地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化学教学水平,善用表扬和批评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才能有效地在化学课堂中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使高中学生在这种和谐高效的课堂中提高化学成绩及个人素养和品质。

第五篇: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经过连续十天的国家新课程改革远程培训、两天甘肃省新课程教材培训和对实验区课程改革的现场学习,作者就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教学策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材的使用等问题提出一些与之相关的见解与看法,并期望能通过这种教学策略研究对甘肃省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新课改;化学教学;教学策略;学习方式

新的高中化学课程与原有课程相比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理念、课堂教学、教学管理、考试评价等方面有所不同。化学新课程更注重强调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的有机融合,同时要求教师科学、合理、有效地选取和组织教学素材,合理规划并整合教学设计,在全面把握新课改共性时改变长期形成的陈旧教学方式,不再依赖过去那种系统讲授、强化训练的教学方式,尝试用新的教学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合作、讲授、探究,并利用网络优势使教学方式和手段更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并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新课改进行科学探究时能获取和应用更多化学科学知识。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化学教学策略的重要性

教育过程要更多地体现人性化特征,注重强调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强调教学的差异性、开放性与发展性等不同特点。因为学生要更多地接受课堂教学,化学新课程理念要通过这个主渠道有效实施,教学过程就必须有科学合理的策略。这种教学策略需要正确的教学理念指导,为达到并实现教学目标系统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各种方法,通过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形成新的教与学行为模式。科学有效的教学规则系统和方法论体系是教学活动中最富有创造性的内容。教师在新课程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尽力达到三维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要能准确揭示知识的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与选择性,让生活走向化学再从化学回归社会。教师要站在高视点上,通过多角度、大视野、多层次的教学方式传授知识,将化学生动地融入实际生产和生活。学生则要以课堂学习为主,扩大自己的学习视角,有效完成学习流程,并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量身打造自己的成才之路并最终服务于社会。

二、构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的策略

(一)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是要从根本上转变学生过去那种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教学要从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着手,通过探究式实验辅导明确教学思路和目标,在积极引导并发挥学生的求知积极性和主动性时让他们参与到探究式教学中。在传授知识时遵循学生认知上的发展规律,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注意发现他们具有独创性的某些见解。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力、自我调控能力及遇到挫折后的心理承受力。在对学习内容形成客观评价时发现、挖掘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

(二)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处在成长阶段的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尽相同,这些因素决定了学生的智力结构、人格气质、学习风格等方面的差异。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缩小这种差异,因人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成长和成功的快乐。新课程理念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注意到这种差异性的客观存在,这为他们开辟了一条可自由发挥、发展的绿色通道。在实施新课程模块教学中按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强调、注重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注意观察和掌握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对新课程内容的同化顺应与理解能力,根据学生程度不同的认知逻辑顺序组织课堂内外的学习内容及背景材料,并在诊断、反馈和矫正环节加大教学力度,突出个别指导,使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彰显出个性化。

(三)以实验为基础进行探究教学。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种或多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可以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以探究者的主角身份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各种实验操作及调查收集学会处理各种信息、使学生在这种互动交流探究中获得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的全面健康发展,完成对所学的知识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跨越,在知识的迁移、探索、运用中掌握更多科学探究技能。人类发展史证明,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因此高中化学新课程更注重对学生这方面的培养,让学生亲身感受化学物质变化的意义,从而确定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并不断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更重要的是能通过这样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四)正确认识处理STS知识,通过改变教学策略拓宽学生视野。

高中化学新课程在编排中重点强调了生活、化学、自然、社会之间的连带关系,强调了化学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新的教学模块以日常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资源利用、材料制造、工农业生产为线索,系统介绍了化学知识及其应用范围和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内容阐明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通过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积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获取化学知识,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使他们能够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三、结语

新课程教学改革理念充分考虑了高中化学学习特点,强调构建与新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新的学习策略体系,同时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应做出相应的策略转变。我国的教学改革在继续深入发展,但其根本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教学要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推动力及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谢建军.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5(02).

[2]杨桂玲.高中化学教学现状及对策浅析[J].赤子(上中旬),2015(02).

[3]高秘娅娜.谈如何从多角度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J].科技创新导报,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