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课改下小学美术欣赏探究性教学,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义务教育提倡从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美术作为小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美术课程中,教师们对于美术欣赏的理解常常会出现一些误区,影响了美术欣赏教学成效的提升。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小学美术欣赏探究性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美术欣赏;探究性教学
一、当前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对于美术欣赏课程理解存在误区
目前,很多小学教师对于美术欣赏课程的理解还存在一些误区,他们将美术欣赏与美术课程笼统地当成一个概念来看,没有对欣赏这一内涵进行深入解读。教师对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内涵的理解误区导致他们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忽略了欣赏课程的独特性和教学目标的针对性,美术欣赏教学只局限于对于美术作品的赏析。
(二)缺乏课程设置,教学针对性不强
现阶段,很多小学中并未专门设置美术欣赏课,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就涵盖了这一教学内容。没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导致学生对于美术欣赏概念比较模糊,不利于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提升,更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和能动性的发挥。
二、小学美术欣赏探究性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重视美术欣赏,提升教学针对性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要重新树立美术课程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认识到美术欣赏对于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性,在教学中重视美术欣赏教学,从而在美术课程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美术欣赏教学,注重对于学生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通过探究性教学研究和探索,不断改进美术欣赏教学方法,创新教学途径,实现对于小学生美术欣赏的高效教学目标。
(二)美术欣赏探究性教学方法
1.开展主题式欣赏课程
小学美术欣赏课程可以以某个具体的主题开展,通过某个具体的主题的提出,让学生们围绕主题进行探究性自主学习,不断提升学生自主艺术审美能力。例如,开展以“古韵大片”———《良渚古玉》为主题的美术欣赏课程。美术教师可以以谈话法带领学生进入五千年前神秘的良渚时代,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以专家组、考古组的探究学习,了解良渚文化的历史内涵,探究、发现良渚文化玉器的特征。通过多元体验,让学生和良渚古玉建立起联系,让学生在触摸着“看”中创造出亲近,将内部和外部联系起来。把察觉到的对古玉的多样性转移到线条、墨色多样性的表达。在这一主题探究的过程中,美术老师要始终将学生的思维发展视为关键,关注课堂的生成回应,将课堂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们,创造精彩的美术欣赏课堂。活动的开展应以美育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开设“注重体验,创意与趣味并重”的美育课程,让学生在表演中、合作中、研究中、游戏中、创作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增强艺术魅力,提高美育学习兴趣,挥洒艺术才华,领略书画文化的熏陶,综合提高艺术修养。通过类似的美术课程活动开展,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文化艺术的了解,提高小学生美术的创作能力和鉴赏能力,为学校美育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孩子们综合能力素养提高建立广阔的平台。
2.开展启发式欣赏教学
探究性教学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出发点,把握小学生好奇心强烈的特点,以提问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于美术作品进行思考,在把握基础美术鉴赏知识的前提下,帮助学生深入探究美术价值,体会美术之美。老师执教的《一味霸悍———潘天寿》一课,学生在描绘曲院风荷的印象荷花后,欣赏画家潘天寿荷花作品,认识、理解画家线条力度的强其骨,以《睡猫图》《就鹰磐石图》等潘天寿代表作品的赏析中,初识画家构图的特色。通过《雄视图》的拼图重构,进一步增强对潘天寿作品中霸悍艺术风格的感知、体悟。“在这些作品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同时赏析更多画家作品,展开个性化的审美评述。“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在视频的欣赏中,深化认知,感受画家在中国画现代性精神诉求探索的魄力和与中国画纯粹性坚守的执著精神,体会画家民族翰骨的精神力量。类似的活动不仅是小学美术教师个人综合素质的展示,更是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在课前,学校可组织美术课程特级教师们积极参与磨课研讨、方案改进,团队老师深度研讨,力荐构建课程实施的最佳方案;在实践教学现场,团队中每位老师要做好准备,确保每个环节布置井然有序,保证美术欣赏课堂能完整、顺利的开展。
三、结论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更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小学美术欣赏探究性教学要以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积极创新思想和方法,实现高效的美术欣赏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孙代远.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7(8):80.
[2]王媛媛.试析新课改下的小学美术欣赏探究性教学[J].中华少年,2017(15):194-195.
[3]佟丽萍,侯鹤群.探析新课改下的小学美术欣赏探究性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6(2):251.
作者:金艳华 单位: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二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