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语文教材二次开发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为了实现课程教材化、教材教学化的理想状态,有必要对小学语文教材二次开发进行深入探究。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教材二次开发的有效策略,即把握编者意图,直奔主题;突出文本特点,挖掘价值;贴近学生生活,拓展资料;创设教学情境,增强趣味。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材;二次开发
《语文课程标准》的“教材编写建议”中明确提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1]。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新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靠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材焕发活力。”[2]可见,教师要上好课,必须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那么,教师应如何运用有效的策略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例从以下四点来谈谈拙见,望能抛砖引玉。
一、把握编者意图,直奔主题
小学语文教材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思想,编者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在教材框架上安排了六部分内容,包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汉语拼音、识字写作、习作、课文。其中,课文占据主要位置,且每一篇课文,都是经典之作。编者出于科学的统筹安排,把它放在教材的某一单元中。教师要善于揣摩编者的意图,认清文本在单元中的地位与作用,更好地把握主题。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一篇精读课文,编者把它放在以“爱护周围环境”为主题的第二单元中。文本的环保内容与主题达到了和谐的统一。教学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村庄前后不同的变化,形成鲜明的对比,带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震撼。再借机提出:“为什么原先美丽的小村庄,最后却被洪水卷走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通过朗读、默读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进行小组讨论,找到小村庄变化的原因:小村庄的人们过度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这样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倘若乱砍滥伐,不保护森林,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教师应根据教材编排特点,紧扣文本主题,删繁就简,简化课文,抓关键语句,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讨论,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突出文本特点,挖掘价值
教材内容纷繁复杂,呈现多样化。教师应细读文本,紧抓文本特点,灵活处理,做到了然于胸,不能照本宣科,并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解读教材,筛选出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教学内容。例如,《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有着诗一般的语言、空灵的意境、整齐划一的篇章结构。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同时文章语言诗意盎然,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理解起来较困难。教学时,笔者把握文本独特的语言特点,挖掘出最适合学生接受的教学价值来突破难点。分三步进行:①首行成诗,理清脉络;②品词析句,对比感悟;③仿创写诗,秋意浓浓。文章中,作者在每个自然段的开头都用一句话写出了他的感受,把首行连起来,就变成了一首小诗: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秋天的雨,是丰收快乐的歌。学生在朗读中,读懂了这首小诗所表达的情感,每句话都概括了每一自然段的意思,顺利地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接着,课件显示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单纯描写颜色的句子: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它把红色给了枫树,金黄色是给田野的,橙红色是给果树的。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让学生找出文中相对应的句子进行对比朗读感悟。学生读着读着,一下子发现书中的句子写得更生动、更有趣。笔者又引导学生抓住描写颜色的词语,读出秋天的绚丽;“扇哪扇哪、飘哇飘哇”赏出动态之美;“你挤我碰、争着、频频点头”品出秋天的活泼。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感知了课文的语言表达形式,为第三步仿创写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笔者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维:“秋雨带来的颜色还不止书上描写的这些,她还把颜色送给谁呢?”学生仿照书中句子,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得精彩纷呈,如“秋雨把紫色给了葡萄,一嘟噜一嘟噜的葡萄像一串串珍珠,晃啊晃啊,晃来了丰收的喜悦。”“秋雨把黄色给了香蕉,弯弯的香蕉像一只只小船,摇哇摇哇,摇来了秋天的收获。”可见,如果教师将眼光聚焦在纯粹的语文元素上,突出文本特点,浓郁的语文味一定时时荡漾在学生心中。同时,教师要增强对教材内容的批判性理解,对教材内容有所筛滤,遴选出最有价值、最具生动、最契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为教学内容,真正做到“用教材教”。
三、贴近学生生活,拓展资料
语言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去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教师在把握教材文本的基础上,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与文本内容相关及学生感兴趣的的课外资料,来更好地辅助、补充教学。教师应该善于在乡土文化中开发课程资源,以本土的历史文化、饮食文化、曲艺文化、社交礼仪文化、婚丧庆典文化等作为补充语文教学的源泉。另外,教师要积极组织实践活动,在地方自然环境中开发课程资源,将各个地方的植物、动物、山川、河流等资源作为资料的拓展。例如,《蟋蟀的住宅》一课,通过教学,学生了解了蟋蟀的住宅特点和建造住宅的过程,从而更加敬佩蟋蟀认真工作、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动物的生活习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笔者趁热打铁,展示查阅到的有关法布尔的资料,让学生认识并走进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文学家。再精心挑选大自然中多姿多彩的昆虫形态图片供学生欣赏,选取《昆虫记》中描写昆虫捕食的精彩有趣的一两个片段让学生学习阅读,从而激发学生对昆虫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去阅读世界名著《昆虫记》。整堂课,学生的兴趣高涨,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充分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联系生活实际,适当地补充和引入学生感兴趣的相关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主旨。
四、创设教学情境,增强趣味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朱绍禹先生曾经指出:教师的基本作用在于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这既要靠教师的知识经验,还要靠他们的艺术与品格;而表明良好的学习情境的标志是,使学生有广泛的思考自由。教师将趣味故事、音乐、舞蹈、绘画、表演等活动应用于语文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例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教师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把课文改编成生动活泼的课本剧,让孩子们成为小演员,演一演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孩子们自编台词,自创动作,惟妙惟肖地进行表演,教师又把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根据《比尾巴》这首儿歌的节奏编成了一首新儿歌。课件出示歌词,播放伴奏音乐。顿时,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跟着音乐,摇头晃脑地打着节拍把儿歌声情并茂地唱出来:谁的尾巴能把蚊蝇赶,老牛的尾巴能把蚊蝇赶;谁的尾巴拨水忙,小鱼的尾巴拨水忙;谁的尾巴掌握着方向,燕子的尾巴掌握着方向;谁的尾巴容易断,壁虎的尾巴容易断。可爱的小壁虎别忧伤,你的尾巴断了还会长。整堂课在教师创设的活泼轻松的氛围中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既把思维训练与趣味性相联系,又启迪了孩子的心智,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教师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要用心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把握编者意图,让主题更鲜明;突出文本特点,让教学价值更突显;使课堂贴近学生生活,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实践;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把思维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生林.有关语文教材二次开发的几点浅见[J].新课程(小学),2014(5):78.
[3]姚桂芹.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J].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2014(9):156.
作者:郑永华 单位:长乐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第一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