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探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探究

摘要:

适时、适地、适人地合理运用多媒体的图像、声音、色彩等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充满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提高认知水平,优化教学过程。,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加强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有利于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小学数学;信息技术

新的理念和目标的提出,体现了国家对公民的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努力的方向。在这样的新形式下,如何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学科教学中来,让它在新课标的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是一个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1巧妙借助网络,培养学生能力

1.1实践能力。

在教学制作新年贺卡的时候,教师通过电脑网络展示联系背景画所写的寄语,引导学生欣赏、讨论,从中悟出写寄语的要点。学生在电脑上独立选择画面,撰写寄语,将作品在电脑中进行展示,实现语文课和电脑课的“综合”。在综合活动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1.2信息处理能力。

语文教师应该多设计一些开放的,需要学生主动去探究、收集、整理、获取信息,并综合运用这些信息进行创新的“研究性学习”的作业。例如:要学生制作电脑小报,在出版的过程中,学生要寻找大量资料,要进行筛选、排版、打字等,整个过程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选择信息、审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能力。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海底世界》等课文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写一篇《漫游海底世界》的文章,让学生网上收集有关海底世界的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3发散思维能力。

在教学《黄山奇石》中,学生仅仅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黄山的奇美是不够的。我们把黄山的视频资料和其它相关内容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的形式按一定的链接方式制作成课堂教学网页。课上,学生通过“视频点播”看到了黄山的怪石嶙峋、危峰突兀,形象地理解了文中的抽象词句,并在网上看到黄山不同形状的图片和文字信息,更加深了对它的认识。

1.4创新能力。

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在屏幕上展示了几个问题:地球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影响有哪些?我们该如何保护地球?显然,这是知识与思维并行的拓展型的探究性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校园网中下载查找到相关资料,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一些修正或补充。课堂上,学生们畅所欲言展开讨论,教师适时点拔、评价。于是一个个闪耀着创新火花的答案诞生了。通过网上的查阅、交流和相互间的思维碰撞,点亮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2利用计算机图、文、声、像、动并茂的特点,激发阅读欲望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只是停留在“说教”这一层次,手段单一,方法老套,教具不多,很难培养学生兴趣的稳定性、持久性。然而,计算机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创设了逼真的教学情境,渲染了活泼的教学气氛,令学生耳目一新,更具吸引力,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生动高效。例如在教《望庐山瀑布》一文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出“庐山风景图”;然后向学生介绍庐山的秀美风光;最后,把“庐山瀑布”来了个特写,向学生介绍道:“同学们,庐山风光中最壮观的要数‘庐山瀑布’了。你们看,它在千丈青山的衬托下,飞流直下,溅起一阵阵水雾,多么令人神往!从古到今,我国有许多的文人墨客为它倾倒,写下了无数不朽的诗篇。你们想不想读一读大诗人李白看了庐山瀑布后写下的诗歌?”此时,学生迫切希望知道课文是怎样写的,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明显加强,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真正体现了“自主发现、自主探索”。

3创设情景时的选择和应用

现代教学媒体具有能将语言形象转化成丰富多彩的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的特点。利用这一特点,我们可以让课文中描述的景物活起来,把虚拟的人物故事变成看得见的影像,让远不可及的景物变成近在咫尺的可视画面,这样,学生就从具体的视像中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获得真切和新异的美感。如教学《黄山奇石》、《草原》、《赵州桥》、《美丽的日月潭》等课文时,随着学课的进展,就可通过电脑课件把这些地方的场景展示出来,让学生从视觉上真正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及名胜古迹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丰富灿烂。又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学生对火车过青龙坡地段时用两个车头推、拉、掉头的行进方式不能很快理解,而电脑课件则能把这过程具体真实地显示在银幕上,学生观看后,一目了然。在童话类课文的教学中,也可使用现代电教媒体,用电脑课件把课文中言语所表达的童话故事在影幕上活生生地展现,唤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学生因为兴趣浓、注意力集中、理解课文也就不难了。像《小壁虎借尾巴》中,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住时挣断的,对“挣”这个词所表达动作的含义学生理解模糊,这时,使用电脑课件把“挣”的过程用动画清楚地展示,让学生亲眼感知这在平时生活中难得看见的画面,把虚的印象变成实的感觉,就明确地知道“挣”的意思不同于“拔”,不同于“拉”,给以后的正确用词打下基础。

4利用因特网,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网上交流

语文教学要与生活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某种感受,怎样与老师交流?怎样与同学交流呢?在英特网环境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可以瞬间传递给对方,也可瞬间得到对方的指导和帮助。如:教完《才能来自勤奋》一课后,为学生留了一个家庭作业———离开母校前我将留下些什么?让有条件的学生给老师发电子邮件,与老师交流感情。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不能深刻而真实地表露自己的思想,而在网上则可以自由地发表看法,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家里有电脑的学生晚上纷纷在机上抒发自己的感想和愿望,不少学生给我发E-mail,我针对不同学生的想法给予鼓励性或指导性的评语,在网上与学生交流,学生特别喜欢老师这种“热线服务”,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

总之,教师和计算机在解决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时都显示了他们的实力,两者既不能互相完全代替,也不能互相排斥,而是应用一种新的方法把他们结合起来,减少各自的不足,使两者的优势变得更加有效。

作者:王小婧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郭高马坊小学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