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但这些孩子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不集中都影响了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趣味阅读,适当地增加游戏、音乐等形式,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阅读能力。本文重点分析了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课堂的趣味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低年级;趣味;阅读
小学语文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是教育的启蒙阶段,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鲜明的心理与生理特点,教师必须加强对这一阶段教学方式的重视,重视学生特点的结合,摒弃灌输式和填鸭式等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创新教学方法,设置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趣味阅读中加深理解,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水平。
一、开篇引趣,设置悬念,产生好奇,引发读书欲望
小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重视课程的导入环节。精彩的课程导入能够充分点燃学生的好奇心,是关系到整节课效果的关键,具有先声夺人的作用。例如:故事导入法、音乐导入法、设置疑问法、谜语激趣法等等,教师应根据所讲课程的需要设计不同的课堂导入拉开本节课的序幕,可以声情并茂、感人肺腑,也可以慷慨激昂,让学生在精彩的导入中提高对本节阅读课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路》一文时,我是这样进行文章导入的:“大家看,一条长长的、两边长满鲜花、铺满鹅卵石的小路上,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大家想知道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吗?”通过我设置的疑问,大家带着好奇自主阅读课文,并找到了问题的答案。通过好奇心的引导,让学生体验到阅读带来的乐趣,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优化教学手段,使教学手段形象、生动、直观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容易对色彩、声音及形象集中注意力。首先,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资源,让孩子们想象一段小故事,并与大家一起分享。随后,老师播放根据教材内容事先准备好的课件,让学生们在故事中掌握文章的内容与大意。然后带着感情仔细阅读课文。例如,在学习《鹅》这首古诗时,我制作了这样的课件:碧绿的湖面上有四只洁白的鹅在嬉戏,在播放图片的同时,并配上富有感情色彩的朗读,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这首古诗的意境,加深了对诗词的理解。又如《两只小狮子》一文中,“滚、扑、撕、咬”,这几个动词,学生们很难理解,我先让大家选派几名代表表演这几个动作,让大家判断哪个动作是对的,哪个动作是错的,最后进行总结性的讲解。这样,既能够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游戏中学到相应的知识,并科学地将抽象的词汇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动作与图形,还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词义,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们创造性思维。
三、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师角色,只能让学生感到沉闷和乏味,达不到最优的教学效果。马卡连柯说得好:“只有在学会十五种至二十种声调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作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就变成了一个真正有技巧的人。”这句话对于小学教师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实践意义。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对自身情感的运用,同时能够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例如,在讲解《笋芽儿》一文时,首先,让大家阅读全文,并找出文中的几位主要人物。其次,让学生闭上眼睛,我模仿文中各种人物的声音,有的温柔、有的慈爱、有的活泼,通过这样的角色阅读,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又如,在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草》这首古诗时,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了柔嫩的小草在悬崖峭壁上顽强地生长,在石头缝中挤出的一缕绿色,在广阔草原上那绿色的波涛的几幅图片,让孩子们谈谈看完这几幅图片的感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灵感,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大胆地让学生多谈谈自己的看法、观点,多进行课堂讨论,发挥每位同学的优势,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使师生之间在密切、和谐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四、指导学生情感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最终朗读目标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朗读过程要求发音标准,咬字清晰,并且连贯,带有感情。要读出文中所暗藏的抑扬顿挫和不同角色的语气。教师可以选择带有感情色彩的对话让学生们进行朗读,同时可以配以相同意境的音乐,创造富有感情色彩的情景,引导学生走入情景中。在此期间,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对朗读中出现的字音不正确、咬字不清晰等问题进行记录,朗读完后纠正错误,并加以总结。另外,老师应抓住学生好动、爱表演的天性,利用生动有趣的表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小柳树和小枣树》一文时,首先,我让学生反复熟读课文,并分配角色,鼓励大家回家自己制作与角色相应的头饰,营造生动的情景。同时,让大家自己设计与角色相关的动作,将自己真正融入到角色中。实践证明,大家在表演过程中非常高兴,体验到了阅读的乐趣。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了童话,没有活跃的想象,孩子就无法生活。没有了童话,周围世界对于他就会变成虽说是美的但却是画在画布上的画了,童话却能富于这幅画以生命。”童话是低年级学生喜欢的文体之一,童话中有角色、有情境、有对话,并且语言优美,适合小学生朗读。并且,多读童话,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阅读水平,搜集相应的童话故事,通过角色阅读或表演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在阅读的同时扩充词汇量,丰富想象力,提高阅读兴趣。
五、图文结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的提高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也是拓宽学生想象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阶段是形象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较多,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插图,将学生带入阅读情境中,让学生通过看图,想象文章中所讲述的故事,最后通过阅读文章对照自己想象的故事与文章内容是否一致。例如,在学习《酸的和甜的》一文时,首先,我让大家仔细观察教材中的插图,想象发生了什么故事?并选派几名同学与大家分享自己想象出的小故事。随后,让大家带着这样的问题阅读课文,“小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这种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阅读效率。同时对读懂课文、理解字词句都是大有裨益的。
六、开展与阅读内容有关的语言游戏
游戏教学是一种新颖且有效的教育手段,将游戏融入课堂,营造游戏气氛能够提高课堂的活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教师通过结合低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做“找朋友”的游戏,将同义词或近义词进行连线。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进行猜谜语,通过声音与图像的配合,让学生了解谜面。例如,“忽然不见忽然有,像虎像龙又像狗,太阳出来它不怕,大风一吹它就走。”“线儿有粗又有细,上接天来下接地,落在水里无踪影,庄稼见了笑嘻嘻。”利用亲切自然的语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词汇量,充分体验语文教学过程的乐趣,在欢笑中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大大增强了语文阅读课堂的趣味性。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阅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词汇量的掌握,还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拓展思维的广度,提升审美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加强对阅读教学的重视,改变传统的教学习惯,增添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温春姬 单位:福建省沙县湖源中心学校
参考文献:
[1]胡荣裕.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艺术素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2]雷永梅.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3]杜叶华.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责任感的实践探究[J].家教世界.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