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共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共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共3篇)

第一篇

一、善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心理与生理发展还不成熟,所以相比于抽象的东西,学生更容易接受生动、具体、形象的东西,并在短时间内产生兴趣与热情,这也是语文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因此,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并善于对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文字的灵活运用,有效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的教学过程,并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

例如,在《月亮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更喜欢四季中的哪一个季节呢?喜欢春天么?你留心观察过春天是怎样的景象么?阳春三月,小草儿伸展腰身,小花儿绽放了笑脸,你们觉得春天美丽么?这时,学生会被教师的生动描述所吸引,从而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这时,教师再顺势引入月亮湾的春天,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充分利用语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更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从而主动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构建师生互动的和谐语文课堂。

二、有效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能够营造更为轻松、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拓展其想象与创造的思维空间,从而让学生更加快乐、更加主动地进行语文学习与思考。例如,在《秦兵马俑》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兵马俑的了解可能并不多,所以课堂氛围就显得有些单调、沉闷,学生也会觉得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因此,教师就必须灵活应用教学策略,如充分、合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组织教学,首先播放一些兵马俑的相关图片资料,或者播放一段有关兵马俑的纪录片视频,让学生对兵马俑有一个初步认知,了解作为世界奇迹之一的兵马俑的形成与存在历史。当学生被这段光辉历史所吸引从而融入语文课意境之中的同时,教师再运用语言艺术,合理进行点拨与提问,就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网络技术能够将文字、图片、视频等有机统一与结合,将语文内容更加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音画交融、声形并茂,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的感官形成刺激,从而加深学生对语文课文的印象,帮助其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调动其积极性,拓展其思维空间,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性。

此外,教师还可以合理组织一些活动,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比如,举办讲故事比赛、辩论比赛及朗诵比赛等等,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具有个性化的参赛内容与参与方式,鼓励其语文阅读的个性化行为,培养其主动学习、主动阅读、主动思考的语文能力,进而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不断提升其语文素质与能力。

三、总结

总而言之,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立足于小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重视优美流畅的教学语言、起伏有致的教学节奏以及愉快祥和的教学氛围的合理创造,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促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作者:朱海娟 单位:江苏省大丰市小海镇中心小学

第二篇

一、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语文是一门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的学科,其内容不仅丰富,而且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要想让学生全面掌握这门知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小学生好动爱玩,缺乏毅力,不容易对一件事情产生长期的兴趣。因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思想状态、情绪心理等,将他们看成课堂的主体,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进而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从学生的方面来看,他们初学课文时,往往在明确了课文的大致内容后,会有很多疑问,这正是他们想急于了解文章内涵的表现,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及时引导他们解决问题,学生觉得自己被重视了就会有更大的动力进行之后的学习。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质疑、思考的时间,有时候教师提出问题后,课堂上会出现短暂的沉默,但我们不要认为学生对问题没有反应,恰恰相反,他们紧皱的双眉、不解的眼神、轻轻的叹息等都表明了他们正在思考,只是没有整理出头绪罢了,教师应当抓住学生这种自觉进入学习主角的状态,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和点拨。

二、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虽然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途径,课外活动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是最好的延伸,而且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因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学会利用第二课堂,多为学生设置课外活动,使他们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体会知识的用处和学习的乐趣。比如,教师可以分组让学生办“学习园地”、“黑板报”等,要求每个小组都不能仿照其他小组的“成果”,要有新意、有个性、有思想,起到榜样和宣传的作用。要想办出一期让全班同学都爱看的板报,不仅要有美观的版面设计,更重要的是要有精彩的、有趣的内容,这样才能引起同学的阅读兴趣,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小组内的各个成员都博闻强识,要多阅读课外书籍、报刊等课外读物,多观看电视新闻节目等,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这在无形当中就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观察能力、编排能力,同时也使他们在相互合作中获得了成功,感受到了快乐。当一期期令人满意的“学习园地”、“黑板报”出现时,学生们所感受到的成功的喜悦就是他们最好的学习动力,我们教师也就不用担心学生提不起学习语文的兴趣了。类似这样的课外活动还有很多,只要教师精心设置和组织,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对语文学习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水平和能力也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语文教学将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总结

总而言之,要想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教师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同时要利用好第二课堂,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乐趣,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

作者:杨配林 单位:江西省瑞金市九堡镇中心小学

第三篇

一、引导学生质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起点

质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种有意识地发问、探究的心理状态。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使学生主动阅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教材中的课文题目以不同方法命题,题目本身有一定的内涵和外延。在分析文章题目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通过看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这一过程,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课文,发表意见的积极性。例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看了课题,向学生提问: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兴趣深厚,纷纷举手发言:我想知道西沙群岛的景色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我想知道西沙群岛盛产什么?……学生提出这些问题看似多而杂,但教师只要稍加引导,不难理清条理,并使学生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学生联想到《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回忆小兴安岭四季的景色、特产以及动物的活动方式。通过同类事物比较,找到问题的答案,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能促使学生读书、思考。对学生之间能解答的问题,教师要把解答的权利交给学生,使学生自觉预习与课文有关的知识,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这样,学生的兴趣化为了学习的实际行动,由“乐学”变“好学”。

二、自主学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渠道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给学生学法后,我注意放手让学生参与。有时先导后扶再放;有时给学生指导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检查学习效果;有时让学生自己设计学习任务、课堂提问、练习作业等;有时让学生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当一次“小老师”。这样,学习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生在领悟学法的基础上也提高了自学能力。例如,生字教学,我会安排学生在课下借助工具书完成认读,要求学生在课下做好与所学生字形近字的整理,如在教学“挂”字时我会让学生课下去搜集与“挂”形近的字,比如“哇、娃、蛙、洼,”这样课堂上的识字教学就让学生轻而易举地体验到了预习与自学的成功与快乐。

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其自学能力,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目的。使学生明白一篇文章的学法:1.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养成查询工具书的良好习惯。通过阅读,初步把握课文的基本内容。2.再读课文,了解写作顺序,理清文章层次,注意找出中心句、过渡段、重点段等。3.细读,自己独立完成较浅层次的学习任务,找出疑难问题。4.精读,启发点拨,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5.品读,总体升华,使学生把初读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只有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才能主动自觉地学习。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习上没有了畏难情绪,学习兴趣便会油然而生。

四、适当地表演、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高潮

小学语文有些课文故事性强,把它改编成小话、小故事,让学生表演,更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小英雄雨来》《凡卡》等课文时,我组织学生精心编排、表演。小演员充分准备,表演精彩,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对课文思想内容理解更加深刻。又如,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我让学生发挥想象与创作为这篇文章续编故事。还可以将古诗排练成一个有情节的小故事如《赠汪伦》《回乡偶书》等诗词,不仅故事生动,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又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使课文在学生的脑海里得到了升华与巩固。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竞赛、比赛,如朗读比赛、分组必答、抢答等比赛,优秀作业评比,钢笔字展览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高潮。此外,教师幽默、诙谐、富有情趣的语言也能很好地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总结

托尔斯泰曾这样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创造亲切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一个最佳氛围。这样,学生自然会以主人翁的姿态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中来,达到让学生在情中思、乐中学、趣中练的目的,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作者:朱艳梅 单位:江苏省涟水县余圩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