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策略10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10篇

第一篇

一、充分发挥课外朗读训练的作用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唱读现象仍在一定程度存在,或是朗读缺乏情感,如同白开水一样。造成学生朗读能力低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过去的应试教育只注重了学生分数的提高,也就是重视了知识点的灌输,而轻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朗读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兼顾,这样的状况应当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纠正。课堂的时间非常有限,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范读的教学,将学生朗读训练的更多环节放到课后进行。笔者在教学中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在朗读之前分析文章的思想与情感,提炼出文章的重点段落,并进行情感朗读,对学生进行抑扬顿挫、停顿以及发音技巧方面的指点,让学生在课余进行朗读专项训练提高朗读技巧。有了这样的指点加上学生的朗读量作为基础,学生的朗读水平能够得到较快提高。

二、充分发挥课外练笔训练的作用

对于小学生而言,作文学习是一大难点,无论是写人、写景、写事的,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究其原因既与写作素材不足有关,也与写作技巧缺乏有关。教师在教学中要勇于突破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既能获得生动的素材,也能得到技巧的指点。笔者在抓好课堂形象指导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教学空间,利用课外练笔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当场形象指导。例如:为了提高学生写景的能力,笔者带领学生走进校园,在花池边进行现场观摩,以这样的角度去观察整个校园,抓住重点景物进行形象描写。现场指导学生在描写中应该抓住哪些方面,蕴含什么样的思想与情感。让学生置身于风景如画的校园之中,让自己的眼中充满了美丽的景色,在提高生动感知的基础上开展写作训练、写作要点、写作技巧方面的指导,并要求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训练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感知素材的生动性,而且作前指导也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这样的练笔训练中,学生能够获得生动的素材、丰富的技巧,同时缓解了对作文学习的畏难情绪,对于提高学生作文写作能力具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充分发挥课外阅读训练的作用

提高学生阅读量对于语文学习具有较大帮助,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既能够拓宽知识面,也能够汲取到文学的精华,对于提高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作文构思能力、技巧处理能力等方面作用非常明显。教师要将课外阅读训练融入到语文教学的整体框架之中,更好地发挥对学生的引导、指导和督促作用。笔者对每一个年级段的学生都制定了不同的阅读训练计划,要求学生制定出自己的阅读规划,如每学期阅读量是多少万字,阅读的主要方向是哪一类作品,以及在阅读中要完成多少篇摘记、多少篇读后感等等。有了这样的阅读计划作为引领,学生就会将课外阅读活动与自身的语文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使其成为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笔者还利用专门时间对学生进行读书笔记的指点,指导他们应当选取哪些内容摘录下来,怎样提炼文章的提纲,鼓励他们积极撰写读后感,并在班级进行优秀读后感的评选和点评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同时提高他们阅读的实际成效,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积淀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四、充分发挥课外技巧训练的作用

授人以渔,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除了要抓好教学工作之外,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向学生渗透先进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同时还要在课外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学习的方法技巧,如怎样提高记忆效果,如何开展作文构思,怎样形象直观地积累素材等等。这些方面的学习技巧需要学生在课后进行回味、运用、分析、总结,并进一步提炼,让这些学习技巧与自身的学习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服务于语文学习。笔者还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学习技巧方面的交流活动,让这些技巧为更多的学生所熟悉理解,并得到广泛运用,为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发挥促进作用。实践证明,对学生强化学习技巧指导与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激情。

五、总结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要充分重视课外活动的作用,并将其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其成为语文立体教学的重要延伸环节,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作者:金丽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大关小学

第二篇

一、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的因素分析

1.教师的主导因素

小学语文教学个性化主要是指学生“学”和教师“教”之间的个性化。那么作为个性化教学的参与者之一,教师应如何做呢?教师要在观念上端正态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身心的个性化发展为宗旨,做好个性化教学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在具体实践中紧扣个性化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善教”、“有创造性地教”,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体现出语文特有的个性化教学。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才智来实现语文教学的个性化,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2.学生的主体因素

学生是个性化教学的主体,必须要学会个性化学习。而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塑造品格的关键时期,也是采用语文个性化教学创新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学生思维敏捷,学习知识的能力非常强。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天性活泼好动,对世间万物充满好奇,对一些不懂的知识,会充分发挥其主体意识,独立思考,不断创新,直至充分了解事物的本质。

3.环境因素

家庭、学校和社会氛围对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产生很大的影响。人与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家庭和学校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的地方,是他们快乐成长,遮风避雨的倚靠;社会是孩子们汲取知识的实践场所,“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都是环境因素对个性化教学的最好诠释。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是语文素养提升的良好时机,对语文个性化教学,有赖于良好的环境气氛和课堂氛围。学校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媒体、教学方式、学校领导的态度等各方面都对学生个性化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提升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的路径

(一)提高教师“教”的策略

首先,教师在小学语文个性化的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传统观念。传统教学观念围绕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师在课堂中一直处于中心地位,没有学生敢在课堂上反驳教师,教师就是绝对的权威。这种观念在师生脑海中根深蒂固,普遍存在。教师把自己当作知识的“源泉”机械地往学生知识的“水桶”里填灌。观念是人们行动的指导,因此观念上的问题不容小觑。教师在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中应转变观念,允许学生表达自身观点。语文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个性化教学观念的重要性,敢于质疑,勇于面对传统以及教育权威,坚持自身看法,从源头上彻底更新陈旧教学观念。其次,应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在苏联教育学凯洛夫的影响下语文教师采用的都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教师面对学生时缺乏特有个性的展示与发挥,难以展现自身独一无二的教学魅力,尤其是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时,绝大多数教师都是依赖教参,答案整齐划一,过于标准化、绝对化。“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因此教师应发挥其独特个性,灵活应对,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恰当的评价,而不是依照教参上的参考答案,整齐划一的进行评价。

如: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课文《猫》中有此问题“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小生灵,他们的到来是我们的世界更加魅力可爱,就像猫。请你写一句跟猫有关的句子。”“蜷缩在椅子下的它,浑身雪白,葡萄般大的眼睛溢出了一股灵气。”“懒懒的样子实在可爱至极如端庄的绅士步出了门外,只见皮毛微微一颤,这灵巧的小家伙已经飞身上了屋顶,再抬起眼来却已寻不到了。”都是很有灵性的句子,教师不能根据标准答案来判分,应灵活应对。教师要注重生活化教学。大语文教学观认为,生活即教材,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小学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狭义的课堂、指定的教材,现实生活的各方各面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资源。大语文教学观不仅要使学生学到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走向生活,参与实践,提高能力。因此,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中,教师要贴近生活,融入生活。最后是教师的语文个性化教学能力。分为两个方面: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教师的语文个性化专业素养。语文个性化教学对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应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记》中提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就是对启发式教学的最好诠释。

(二)提升学生“学”的策略

学生作为语文个性化教学的主体因素,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是个性化教学的基础。如乌申斯基所说:“在教学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与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培养性格”。首先,学生应改变学习观念。传统教学中学生怕老师,特别是小学生,对老师更为敬畏,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见解也不敢表达,师生之间是一种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动接受的不平等关系。在语文个性化教学过程中,应彻底转变以往教师高高在上,学生被动接受的师生关系,教师由绝对的权威走向学生中间,建立平等对话的伙伴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由不平等关系,转向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建立新型师生合作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畅所欲言,积极表达自身观点,与同伴之间进行切磋。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积极的表达自身,促进语文个性化教学的发展。其次,学生应改进自身学习方法和手段,促进自主学习、情境学习。应从“机械学习”向“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过渡。最了解学生的莫过于学生自己,针对自身个性,实施个性化学习。“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小学生正处于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关键期,要充分发挥其想象力,自主选择,自主学习。

(三)环境因素的改进

语文个性化教学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学校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媒体、教学方式、学校领导的态度等各方面都对学生个性化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一系列软硬件设施的改进有赖于家庭、社区、学校、地方政府、国家的大力支持。在这个“教学”大环境中,各部分都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形成作用力。发挥各部分的优势,对个性化教学作用甚大。环境因素的改善对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总结

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不仅对学生学习知识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能健全他们对品格的塑造及人格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倡导小学语文教学个性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老师,紧扣学生个性,围绕环境因素。只有从这三方面着紧下力,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

作者:刘慧 张明芳 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第三篇

一、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学习的状况

第一,在县、镇进行教学的老师,最害怕教一年级的学生或者是从农牧区转学而来的学生,同样的,从农牧区转过来的学生在进行学习时也感到非常困难。由于他们在农牧区上学的时候,大部分的老师都是用当地的语言进行教学,然而当他们到了市中心的学校时,就需要很长的适应时间。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学生来到市中心学校后,会感觉学习上很费力,因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而辍学,为了能够挽留他们,汉族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勤苦学习民族语言。在本校就常常发生这种现象,课间经过老师办公地方时,听到的不是关于教学对策的研究或者聊天,而是在认真的向当地老师学习如何把藏语翻译成汉语。

第二,少数民族在学习汉语时,一般都是依照他们当地语言的顺序来学习,提高了语序不当的发生率。例如,一个简单的句子"阿姨认真地打扫厨房"而他们则写成"厨房认真地打扫阿姨"或者是"认真地打扫厨房阿姨。本人以前就遇到过这种事情,记得当时是刚告别了一个毕业班,接纳了一个一年级,给刚刚进学校的学生进行交流时,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大部分都是看我的手势猜测我要说的内容,半学期很快就过去了,他们仅学会了一点点汉语词汇,在这个基础上组织语言对于他们来说就更困难了。有次班里面有个学生被狗咬了,接着就有个同学来向我说这件事,我很迷茫的看着他,认真的听他组织语言,依然是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到最后,有另一个学生说"某某把狗咬了。我才反应过来,原来是某某被狗咬了。像这么一句简单的话都把他们难成这样,由此可知,民族语言给他们造成的影响有多深,因此让他们改变习惯是非常困难的。

二、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应实施的方法研究

1抛弃旧观念,建立新观念

长久以来,语文教学的模式都是:老师读一句学生跟着读一句,老师在讲堂上讲学生坐下面听,老师在黑板上写,学生在下面看,缺乏互动与激情。这样的上课方式,不仅老师教着累,而且学生学得也烦。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我们要抛弃旧的观念,建立新的观念:当一次"被动"的老师。我们不读了,让学生自己来,当他们有不会的时候,我们再读给他们听;我们不讲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讲解,有不对的地方,我们再给予补充;我们不写了,让学生自己干,我们只是纠正和鼓励。我们经常想着要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全部传给学生。因此,我们占用的时间太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我们要改变这种现状。

2双语教学,使学生理解语文知识

小学生,尤其是较低年级的学生,在对语言的学习上是有些困难。如果要让他们充分了解语文知识,那么就需要双语教学,而且还要把汉语和当地语言结合起来,把它制成他们所喜欢的儿歌。这样只要成功把儿歌教会就完成任务了。

3融合语文和生活,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正如我们所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学生们有了兴趣才会更有效、积极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难,但是很有必要。我的方法就是:融合语文和生活,就是说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语文知识,在语文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在教学生学习陌生的汉字时,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那些字的应用,这样可以更好的记住那些字。

4在少数民族学生正确使用普通话的基础上开发学生智力

小学生对奇形怪状的东西特别感兴趣,一旦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的去思考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就开发了他们的智力。所以,在教学课堂上,让他们进行画画,模仿等都有良好的效果。譬如:在教学生《春晓》时,可以一边配乐一边朗读,之后播放图片,通过对学生的指引,使他们提高想象力,在他们理解的基础上配乐作画,并且还要简单介绍自己的作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领悟了诗的含义,而且还提高了他们动脑动手的能力、想象力和交流能力。通过不断的朗诵,理解其中的意思。

三、总结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语文的教育只有在他们深入认识汉语、牢固汉语实践能力、养成普通话交流与思维习惯的情况下,才能提高成绩,同时为其他学科打下牢固基础。

作者:张乾峰 扎西卓玛 单位:甘孜州石渠县洛须片区寄宿制学校 甘孜州石渠县民族寄宿制中学

第四篇

一、试卷应营造温馨、宽松的氛围,体现人文关怀

面对考试学生会有些紧张、害怕。考试本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一部分,是种特殊的课堂教学形式。学生只有克服了畏惧心理,满怀信心地以平和心态轻松地对待考试,才会在考试中发挥出最高水平。为此,可在卷首亲切寄语:亲爱的同学,通过语文学习,你一定掌握了许多知识,学会了许多本领,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请带着你的智慧和自信,抓紧时间认真做题,充分展示自己、收获成功!并在卷末温馨提示:恭喜你做完了试题,请再认真、仔细地检查检查!饱含激励、满怀期待的卷首语,可减轻学生心理压力,有效遏止其紧张情绪,使其处于最佳答题状态;充满关爱、殷殷叮嘱的卷末提示,在悄悄提醒学生要养成不但认真答题,而且要仔细检查的好习惯,善始善终。

二、题目应新颖活泼,激发探究兴趣,给予学习指导

语文试题如题型呆板、题目乏味,会使学生一看就烦,毫无答题兴趣、探究欲望。要真正实现语文考试过程,是学生继续进行语文学习、语言积累、智慧启迪、情感陶冶、习惯养成、学法习得、素养提升的过程,就要尽情彰显语言文字的魅力与情感功能,变“僵死的命令式、压抑性语言”为“灵动的关爱式、激励性语言”,赋予试题人文情调。为此,可在大板块题目中,进行学习态度、习惯、方法的引导、点拨。

如:“用心倾听”板块:倾听是种能力,也是种好习惯,是人有教养的表现。下面,请你先浏览一遍题目的要求,再带着这些问题,用心地听老师把短文读两遍(可将重要信息摘记在草稿纸上),然后按要求答题。“积累运用”板块:注重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是我们学好语文的基础。请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真情交流”板块: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一种能力。我们从小应注重加强锻炼、培养。下面请根据所提供的语言环境,按要求答题,要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快乐阅读”板块:我们在阅读时,不仅要知道作者写了什么,还要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又要注意学习、借鉴作者的表达方法。“妙笔生花”板块:习作是自我表达、与人交流的需要,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请你根据下面的题意,敞开心扉,自由地表达!另外,各板块的每道题都应在激励性的语言中,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或提示、指引学生答题思路,如:一手漂亮的汉字令人羡慕。请根据拼音正确、美观地书写词语。或指示学生要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运用,如:花是大自然中美好的事物;成语是我们汉语言宝库中的珍品。平时我们应注意观察事物,积累词语。请将下面有关花的成语补充完整。或暗示学生要注重修辞方法、写作特点的学习、借鉴,如:请照样子,用下面的词各写一个拟人句,使其充满诗情画意。

三、内容应精当、丰富,难易适度,考查综合素质

综合性考试的内容,应力求精当、丰富、难易适度。为此,试题应加强三维目标的整合,尽可能地在有限时间、有限试题中,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同时,了解其知识积累及学习态度、习惯、方式、方法情况,教师教学情况;要凭借拼音、字、词、句、段、篇各项内容,考查学生听、说、读、写各种能力。题不能偏、不能怪、不能难,应是学生应知应会的。此外,语文是母语学科。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学习的天地就有多么广阔。试题应引导教师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注重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把语文“这个小课堂”与社会“这所大学”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充分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深刻领悟语文学习的奥妙,尽情收获语文学习的成果,为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导好向、把好舵!

作者:毛亚英 单位:河北省邯郸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第五篇

一、品读人物描写类的课文,让学生感染到美育的力量

教学时,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注意抓住文中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的分析,来感受人物的内心之美。例如: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五年级上册《难忘的一课》这课时,对文中反复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个语句加以引导,让学生悟出台湾被日本占领50年中,台湾同胞渴望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对侵略者无比仇恨,为祖国早日统一做出应有的贡献,这就是所谓的“言为心声”;又如在朗读五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课文时,朗读到“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这句中“跳”字时,通过引导对“跳”动作的理解,让学生感悟到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再如学生朗读六年级上册《詹天佑》一文心理描写的句子。如“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让学生品读中感悟出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基于此,学生受到人物形象美的感染,就容易诱发出崇高美的情感,从而萌生一种人物内心美的激情与行为。接着,教师应因势利导,结合国情教育,使学生正视近代史上的国耻,感悟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民族精神,进一步地使学生认识到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前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为了实现中国梦———走复兴之路,我们必须时刻做好思想准备对付来犯之敌,捍卫国土完整,如钓鱼岛,南海,藏南等,从小树立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

二、默读图文,让学生欣赏到美育的韵味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非常注重课本的视觉美感,在插图上采用了彩印,画面色彩明亮柔和,并注重儿童的认知心理和审美需求,同时将作者的思想美、情感美和艺术美寓于画里。如教四年级上册《长城》这课时,教师以文中精美的实景图为主线组织学生阅读。1.初次默读图,了解图意,对插图“长城”提出疑问,以欣赏定教;2.再次默读图,要求图文结合,感悟文本作者的意图,解决疑问———长城有一万三千多里,“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3.再由图景入手,把课内外阅读到有关长城建筑艺术的作品有机地融汇在一起,启发想象,进一步体会到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感悟出长城是民族宝贵的遗产,抒发爱国的情怀;4.指导学生借图画感悟,介绍长城,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教师指导学生在反复默读的过程中不仅欣赏图画艺术美,还感知文中语言的优美、和谐,品味、揣摩出图文结合的艺术境界,从中受到美的教育。

三、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创造出美育的新内容

学生从文质兼美的课文及课外博览中获得了大量的丰富的美感,同时也进行了充分的审美鉴赏,自然会产生运用自己的审美能力来表现美,创造美的愿望。教师积极地、恰当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训练是帮助其实现愿望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读写训练,努力从多方面创设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单一的、一般性的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提高,从而实现审美的新创意。例如:在指导学生写表现我校学生积极捐款支援灾区,送温暖、献爱心这一主题的作文———《校园花儿红》时,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次写作不仅可描绘校园的绿叶之美,红花之美,更要下大笔墨去表现校园里的祖国花朵———少年儿童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美好品德以及他人有难时慷慨解囊,送温暖、献爱心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通过这样的写作指导,从文章的立意、选材、布局,表达方式等方面引导学生从校园里的自然之花,写到祖国之花;从自己勤俭朴素之美德写到舍己为人之美德。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感受到美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美就在自己情感的体验之中,美在文章的表达之中。这样,通过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出表达美的能力。

四、总结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审美心理特征,有机地渗透美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审美观,审美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表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让语文教学为实现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真正体现出“美育改变人生,美育改变教育”的理念。

作者:何春林 单位:福建省漳浦县绥安中心学校

第六篇

1.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

自古以来,我国的汉字就源自于社会生活中,而且最终会被应用到生活中去,因而在识字教学中我们也不应该脱离实际的生活,况且将识字教学应用到生活中进行比在课堂上进行具备许多的优越性。在生活中进行识字教学技能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又能提高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能力。而且在生活中进行识字教学的资源是非常充足的,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物品等可以用来作为对学生识字教学的材料,甚至于只要学生稍加留意,生活中的这些物品更加可以让学生记住生字,而且生活中的识字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而老师一定要充分利用生活这个巨大的资源地,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在游戏中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

在识字教学的课堂中,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还比较小,因而他们不可能对一个事物花费太长时间去关注,因而对课堂上老师的识字教学也不可能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甚至于久而久之,他们会产生厌烦感。而游戏作为每个孩子的最爱,也是他们都喜爱接受的方式,所以在识字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进行,在游戏教学中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是课堂活跃起来,又可以提高他们对识字的兴趣,从而促进他们识字能力的提高。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游戏的方式可以有许多种,只要是学生们接受、喜爱的游戏都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通过在游戏中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不仅让学生们学习到新的汉族,而且可以对之前学习的汉族进行复习和巩固。

3.识字教学要遵循识字教学规律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其文字的构造都遵循着“既有形又有声”和“音形意统一”的特点。所以在教师进行识字的教学中,应当结合文字的发音,意思和形状对文字进行深刻的解析,让学生更加清晰直观的对汉字进行理解性记忆。教师要根据文字本身的特点,将“音”、“意”、“形”三大特征统一起来,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进行记忆。首先要教授学生对文字的标准发音,从中也可以引申字形发音的由来。然后让学生了解字形的特点及构造文字的组成因素,使得学生对文字达到最大限度的理解,要通过文字的其中一个特征延伸到对另外两个特征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小学生们对学习文字的热情,大大的提高识字率,不让识字课堂变得枯燥乏味。

4.制作识字卡片

对于初识字的小朋友而言,家长们都会在文具用品店买来识字海报或是识字卡片,粘贴在孩子的书桌旁,指导孩子看图识字,教授文字的发音及引导孩子对部分象形字的理解。孩子通过对文字的频繁阅读达到熟练发音的效果,家长会让孩子对文字进行反复看读后,要求其根据图画进行文字书写,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孩子的识字数量,但是这也往往造成孩子逃避和不想主动识字的行为,同时也让孩子存在勉强被逼迫的识字心理。这种教学识字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识字的需要,使得识字效果很不理想。所以这就需要对识字方式做出改善。家长和教师可以让孩子参加到识字卡片的制作中来,通过他们对文字的初了解,给文字注上拼音,标注音节;向父母说出汉字的由来及与汉字相关的一些组成属性。把自行制作的识字卡片粘贴在相应的家庭物品上面,这样给孩子营造了良好的识字环境,使孩子在玩耍时无意中对文字产生注视,加强其记忆性。自制识字卡片不仅让孩子在动手用脑的同时,也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进行对文字的识别,提高了孩子的识字效率和质量。

5.总结

识字能力及水平对于小学生而言是相当重要的。文字的熟练掌握及积累为学生以后进行阅读理解和文字写作方面做下了铺垫。这也是影响未来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识字,扩大其识字量,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素养,对日后进行各个文化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的发展。

作者:黄玲玲 单位:成都泡桐树小学

第七篇

1、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1课业不开放

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小学生的课业还存在着量大、重复练习等问题。这样使得小学生完成课业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同样的问题反复的解答,思维不能得到开放,长时间的累积而导致了小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了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之间没有直接的对比,很难发现自己的劣势。

1.2教师丧失主导地位

由于新课程的改革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所以在课堂上小学生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观点,使得一个论点有多种论述,从而偏离了教学的重点。小学生不能对课题上的知识点进行恰当的学习,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受到影响。

2、采取的应对政策

2.1拓展课堂空间,注重师生互动

小学语文中,教师的教学不仅限于课堂,要鼓励和带领学生拓展自己的视野。小学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因为他们是语言实践的重要工具,是书面表达的有力基础,有利于开发和拓展学生的思维。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小学生布置一些任务,让小学生自己去书店、图书馆等地方去寻找答案。通过小学生自己亲身的充分体验和教师的引导,可以点燃学生的写作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教学的成果。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各种活动,让小学生发散思维自己去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学会创新并运用于实践、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多给小学生展现自己的机会,让小学生体会成就感和愉悦感,促使小学生更浓郁的学习兴趣。通过拓展性学习,可以让小学生增强语感和积累语言,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发展。打破了小学教学中课堂的局限性,拓展了小学课堂,增强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提高了小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了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小学教师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了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教学方法不仅是要拓宽小学生的学习思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从而提高了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有效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小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方法,有助于小学生将来的发展。不仅让小学生收获更好的学习方法,更能不断的创新和自我提升。

2.2课业开放与实践相联系

小学生的语文课业内容和评价需要开放。课业的完成不仅限于课本内的知识点,可以到生活中去寻找素材。生活中处处存在着语文,所以语文课业的内容是不受限制的,小学生可以尽可能自由的发挥。课业完成之后要进行评估,才能知道小学生语文的学习进度以及学习效果。课业的评估可以选择多种形式进行,不仅教师可以进行评估,学生也可以参与进来。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与真实的生活相联系,让小学生将课本中的知识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培养小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让小学生有感而发表达真情实感,学会创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从而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使得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应对策略只有融入具体的教育实践,才能真正体现其内在的教育精神,才能转变小学语文教学观念,才能展现小学语文教学的魅力,最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3、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改进教学策略是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方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帮助小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高科技信息时代,只有真正跟随时代的发展,采用与教育本质相契合的教学策略,才能够引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教育实践注入无限的活力,提高小学教师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作者:韩顺增 单位:河南省濮阳县柳屯镇滹沱中心小学

第八篇

一、国际学校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正因为虚词在汉语中重要的地位和强大的作用,以及灵活的变化,学好虚词成为汉语学习的关键,同时也是汉语学习的主要难点。在对小学期末试卷简单分析中发现,国外学生试卷中语法错误的发生率明显大于中国学生,而语法错误中虚词的使用问题占了很大的比例,结合日常教学中学生运用虚词遇到的困难,可以将国际学校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归纳如下:

1.混淆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尤其是表达功能相近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如国外学生会说:“有的同学对汉语或韩语都很精通。”句中的虚词“或”用错了,“或”是表示选择关系的连词,而且“或”与“都”不能搭配,它应改为“和”。

2.错误搭配虚词

汉语中的虚词大多数是单独使用的,也有成对配合使用的。搭配有一定使用规则,有的搭配已形成固定格式,不能随意更改。否则就违背了语言习惯,影响语意表达。例如,有的学生会这样表达:“今天虽然天气很冷,而且同学们还是坚持打扫卫生”,并列与转折的连词搞混,并且不符合“虽然……但是……”的汉语表达习惯。

3.句中虚词的位置不当

使用虚词,要注意它们在句中的位置,如果位置恰当,句意就准确鲜明,否则,不仅会使句意不明,甚至会改变句子原意。这类考查点,常常出现在病句辨识或修改有语病的语段中,例如,曾经有学生说:“12月17日,小学部举行了圣诞汇演。第二天,初中部的哥哥关于这台演出问了详细的问题。”这句虚词使用的错误就是虚词“关于”使用位置不当。

4.重复使用虚词

滥用虚词,会造成句子重复啰唆,同样会造成句子语意不明,甚至造成逻辑上的错误。例如,有的同学说:“幸亏我的试卷被风还没刮跑。”这句话中的虚词“被”是滥用了。

二、解决国际学校小学语文教育难题的建议

从学生们运用虚词的错误中看出,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同学们对虚词的意义不清楚,尤其是不同语境中的意义理解出现偏差;同时对虚词的语法规则和固定搭配不清楚或者不会使用,造成了汉语中虚词学习和使用的困难。针对小学生,尤其是外国学生的汉语虚词教学,一些学者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学者陆俭明认为:在日常虚词教学需要将个案教学和虚词系统教学结合起来。昌庆志提出的对外汉语三步教学法,将虚词教学总结为“虚词理解、比较、归纳学习”并且多数学者如陆俭明、李小荣等都强调了虚词学习的实践运用。笔者结合国际学校双语教育和中外学生混校的教学特点,借鉴专家成熟的理论和经验提出解决国际学校小学语文教育难题的建议。

1.将小学语文虚词分级、分类,进行虚词系统教学

虚词跟实词比起来,数量要少得多,常用实词大约一万个左右,而常用虚词只有二三百个。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虚词包括了大部分常用虚词,但是如果对这些汉语虚词一一讲解,非但没有足够的精力完成,施行了效果也不理想,会造成学生对汉语虚词认识的混乱,产生逆反情绪。所以,首先将小学语文课本里的虚词进行分级,笔者的经验是参照《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和《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将小学语文虚词分为A、B、C三级,对应《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甲、乙、丙三级,并且根据教学经验适当微调。A类为重点讲授,B类为一般讲授,C类为联合讲授,抓住虚词学习重点,提高学习效率。小学三年级以后,每学期会安排两至三节专题课系统讲解A类虚词的大部分用法。其次,根据词性分类,对不同词性的重点易错问题进行讲解,虚词一般分为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等,学生虚词使用中容易出错的是副词、连词、介词、助词这四种。学生在虚词的日常运用中常出现副词滥用、近义词混淆等情况,使用频率很高的介词常见的问题是忘记了后带语、忘记语义与结构的搭配,连词使用中的主要问题是连词的搭配和连接不当,助词的使用问题是会出现搭配不当归纳不同词性虚词使用时的易错点,教学中遇到相应词性的虚词时进行系统的防范错误的教学和联系,这样通过虚词难易分级和词性易错分类这样纵横管理形成的网络,对小学语文虚词系统的教学,既分清了主次、抓住了重点,又不遗漏必要的虚词学习。

2.结合语义、句意、篇章学习,加强虚词理解和积累

汉语虚词在特定的语义环境、不同的句类,甚至不同的语篇环境中都会出现意义的变化,表示不同的语义。比如,有学生说:“小明迟到了,不过总会来的吧。”这句话中的在“总”就出现了变化,表示用推断;而有一些虚词只能用在固定的句类中,如“很”作为程度副词只能用在陈述句和感叹句中;语篇中的虚词变化就需要结合上下文和一定的文化背景来学习和理解,尤其是有汉语单词的外语如日语、韩语中,容易出现习得负偏移,影响汉语虚词的学习所以,在对国际学校小学生进行虚词教学的时候,要时刻注意在不同语义、不同句类中会出现变化的虚词,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虚词的使用。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虚词学习,良性互动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一项内容感兴趣了,再大的困难都可以克服,尽管汉语虚词复杂、使用灵活,并且对汉语学习很重要也很难,如果培养起学生对虚词学习的兴趣就会学起来很容易。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我们分析学生平时感兴趣的内容,借助流行的动漫、游戏主题,运用绘本、歌曲、短剧、roleplaying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参与到虚词的学习和相互交流中,并且不断的回顾改进。

作者:温晓丹 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外国语学校国际小学部

第九篇

一、帮助学生树立目标,养成提前预习的良好习惯

帮助学生树立目标,教师则应当帮助学生养成提前预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应当先教导学生预习的方法,首先应当借助拼音去人读新课文中的生字与生词,掌握这些生字、生词的结构,尽量找出形近字来实施区分与对比。运用字典与词典去了解这些生字、生词的意义,当了解之后再去阅读句子,去了解这些句子的意义,将这些生字与生词来进行造句练习,正式学习课文扫清字词障碍。之后,小学生再进行课文阅读,初步掌握课文的内容与意义,找出自己所喜欢的句子进行反复阅读,从而有效加深自己对于这些句子的理解与体会。针对自身仍不能理解的句子必须要进行标注,待到上课的时候再仔细听教师的解释,如果还不能理解再去向老师请教。针对小学生来说,其在进行预习的过程就是借助字典与词典进行自学的过程,其也就是一种自主学习的过程。此外,小学生在进行预习的进程中,能够掌握自己清楚的问题以及不了解的问题,使得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就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在课堂学习中就更具有针对性。所以,教师必须要督促学生进行预习,使得学生养成提前预习的良好习惯。

二、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学习兴趣是激励学生进行学习的原动力。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当主动为学生构建一种兴趣盎然的教学氛围,使得小学生能够受到能够受到激励与陶冶,在兴趣的驱使下,去主动学习。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去进行自由的交流与讨论,对于学生的独特看法,无论是对与错,都应当给予积极的鼓励,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自由、民主、轻松的气氛,学生的积极性高涨,自主学习的动力十足。1.通过疑问,激发兴趣。在一堂课开始的时候,教师应当尽量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通过设计疑问,激发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兴趣与求知欲。比如在进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从课文的题目入手,“这篇课文的题目与其他课文题目有什么区别?从题目中学生究竟想明白什么?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分别是谁说的?将人物的对话当作题目,是要表达怎样的重要信息?”通过这些问题,学生的兴趣被勾起,带着兴趣与这些问题去学习课文,其能够认真的在课文中去自主寻找答案。2.设置情境,吸引兴趣。小学语文教材当中有许多写景、写物以及抒情的文章,教师在教学的进程中可以带领学生去体会文章当中的情境,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受来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比如《松树》、《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等文章,有的具有强烈的感情,有的具有深远的意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将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各种信息化设施充分利用起来,对于学生较为生疏的场景与事物展现出来,采用图片、视频以及配乐课文等方式,对学生的视觉与听觉都产生强烈的冲击,教学效率自然事半功倍。

三、运用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当前这个社会当中,团结、协作精神是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有利于合作的素材,营造合作氛围,促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合作精神及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口述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平均分配到各个学习小组内,由每个同学、每个小组来完成,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每个小组的集体智慧,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小组优势;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设计学习活动,明确活动的目的,选择探究的策略。让其讨论交流,在讨论交流中,学生的思维会互相碰撞,互相启发,遇到的问题基本可以得到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再给予必要的点拨。

四、指引学生自主评价,提高自主学习的质量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精神,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态度,掌握基本的自我评价的方法。指引学生基于对自身情况的认知,依照学习目标以及自身的评价准则与标准,针对自身学习计划、措施、方法以及目标实施自我评价与反思,之后再通过反思发现的问题去对以后的学习过程实施监控,如此,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都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为其以后养成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通过课外延伸,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给小学生布置课外任务等同于为其提供了实践的机会,能够更好地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发挥出来。课后任务的要求首先要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灵感,不可以只局限于教材当中的内容。比如,在学习完《葡萄沟》以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下面这些自主的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来进行实践。1.画葡萄,依照文章中的内容为各种葡萄上色,之后再粘贴到教室的板报中,形成葡萄园;2.倘若学生去葡萄沟旅游,猜想维吾尔族的老乡会怎么招待学生呢?让学生想象并写出来;3.让学生为吐鲁番的葡萄干设计广告词。采用这样的课外任务,能够给予小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其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与能力进行选择,在兴趣的驱使下,其能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六、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当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并且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在此基础上,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合作讨论、自主评价以及课外延伸,切实加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可以不断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作者:张瑞全 单位:凉城县教育教学指导中心

第十篇

一、模式陈旧、现状分析

教学语言容不得半点马虎,教师在课堂上不经心的一句话,就可能对学生造成终身的影响。目前许多教师在教学语言方面使用不是很严谨,语言不够简练。教学语言是一项十分严谨的教学因素,为人师表一言一行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小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没有完全定性,所以教师的教学用语显得十分重要。

二、随时而动、转变语言

1.新旧交替,对话教学

对话式的教学用语已经逐渐走向完善,并且运用到各教育领域中。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下,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的次数占到教师与学生课堂交流总数的94%。其余的6%分别是学生向教师提问,以及学生对教师的回答存在异议,传统教学教师的权威性可见一般。对话式的小学语文教学具有比较先进的理论基础,在进行对话教学的时候,不可以简单的教师问,学生回答,因为这一形式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的教育方式,将教师的位置摆在比学生高的位置上,双方必然会产生障碍。所以要构造一个双方平等、相互信任的平台,实现彼此之间公平交流。让学生通过师生间的交流感受到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对历史、思想等角度进行反思,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2.转变观念、引导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大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一教育语言已经明显不符合当前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必须从过去的灌输者的角色中走出来,将自身转型为引导者,通过引导式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教学。比如在进行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中第六课《方寸世界》教学时,教师在课前可以向学生们提问“怎样才能将一个世界装载到方寸之间呢?”“方寸之间可以表述出多大的事物呢?”通过提问类似的具有启发式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动脑进行思考,教师只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就可以了。

3.角色互换、生本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下,基本采取教师唱戏,学生听戏的模式,学生并没有彻底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新课标下,教师应当转变自身角色,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对上课节奏进行掌控,让学生产生一种课堂主人公的感觉,有利于缓解师生间的关系,并且保证师生可以站到同一平面上进行平等交流。

三、总结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有所改变。旧式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已经明显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所以必须进行语言转变与改革。

作者:刘如冰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晋光小学

第一篇

一、充分发挥课外朗读训练的作用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唱读现象仍在一定程度存在,或是朗读缺乏情感,如同白开水一样。造成学生朗读能力低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过去的应试教育只注重了学生分数的提高,也就是重视了知识点的灌输,而轻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朗读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兼顾,这样的状况应当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纠正。课堂的时间非常有限,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范读的教学,将学生朗读训练的更多环节放到课后进行。笔者在教学中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在朗读之前分析文章的思想与情感,提炼出文章的重点段落,并进行情感朗读,对学生进行抑扬顿挫、停顿以及发音技巧方面的指点,让学生在课余进行朗读专项训练提高朗读技巧。有了这样的指点加上学生的朗读量作为基础,学生的朗读水平能够得到较快提高。

二、充分发挥课外练笔训练的作用

对于小学生而言,作文学习是一大难点,无论是写人、写景、写事的,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究其原因既与写作素材不足有关,也与写作技巧缺乏有关。教师在教学中要勇于突破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既能获得生动的素材,也能得到技巧的指点。笔者在抓好课堂形象指导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教学空间,利用课外练笔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当场形象指导。例如:为了提高学生写景的能力,笔者带领学生走进校园,在花池边进行现场观摩,以这样的角度去观察整个校园,抓住重点景物进行形象描写。现场指导学生在描写中应该抓住哪些方面,蕴含什么样的思想与情感。让学生置身于风景如画的校园之中,让自己的眼中充满了美丽的景色,在提高生动感知的基础上开展写作训练、写作要点、写作技巧方面的指导,并要求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训练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感知素材的生动性,而且作前指导也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这样的练笔训练中,学生能够获得生动的素材、丰富的技巧,同时缓解了对作文学习的畏难情绪,对于提高学生作文写作能力具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充分发挥课外阅读训练的作用

提高学生阅读量对于语文学习具有较大帮助,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既能够拓宽知识面,也能够汲取到文学的精华,对于提高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作文构思能力、技巧处理能力等方面作用非常明显。教师要将课外阅读训练融入到语文教学的整体框架之中,更好地发挥对学生的引导、指导和督促作用。笔者对每一个年级段的学生都制定了不同的阅读训练计划,要求学生制定出自己的阅读规划,如每学期阅读量是多少万字,阅读的主要方向是哪一类作品,以及在阅读中要完成多少篇摘记、多少篇读后感等等。有了这样的阅读计划作为引领,学生就会将课外阅读活动与自身的语文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使其成为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笔者还利用专门时间对学生进行读书笔记的指点,指导他们应当选取哪些内容摘录下来,怎样提炼文章的提纲,鼓励他们积极撰写读后感,并在班级进行优秀读后感的评选和点评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同时提高他们阅读的实际成效,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积淀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四、充分发挥课外技巧训练的作用

授人以渔,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除了要抓好教学工作之外,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向学生渗透先进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同时还要在课外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学习的方法技巧,如怎样提高记忆效果,如何开展作文构思,怎样形象直观地积累素材等等。这些方面的学习技巧需要学生在课后进行回味、运用、分析、总结,并进一步提炼,让这些学习技巧与自身的学习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服务于语文学习。笔者还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学习技巧方面的交流活动,让这些技巧为更多的学生所熟悉理解,并得到广泛运用,为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发挥促进作用。实践证明,对学生强化学习技巧指导与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激情。

五、总结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要充分重视课外活动的作用,并将其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其成为语文立体教学的重要延伸环节,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作者:金丽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大关小学

第二篇

一、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的因素分析

1.教师的主导因素

小学语文教学个性化主要是指学生“学”和教师“教”之间的个性化。那么作为个性化教学的参与者之一,教师应如何做呢?教师要在观念上端正态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身心的个性化发展为宗旨,做好个性化教学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在具体实践中紧扣个性化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善教”、“有创造性地教”,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体现出语文特有的个性化教学。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才智来实现语文教学的个性化,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2.学生的主体因素

学生是个性化教学的主体,必须要学会个性化学习。而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塑造品格的关键时期,也是采用语文个性化教学创新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学生思维敏捷,学习知识的能力非常强。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天性活泼好动,对世间万物充满好奇,对一些不懂的知识,会充分发挥其主体意识,独立思考,不断创新,直至充分了解事物的本质。

3.环境因素

家庭、学校和社会氛围对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产生很大的影响。人与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家庭和学校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的地方,是他们快乐成长,遮风避雨的倚靠;社会是孩子们汲取知识的实践场所,“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都是环境因素对个性化教学的最好诠释。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是语文素养提升的良好时机,对语文个性化教学,有赖于良好的环境气氛和课堂氛围。学校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媒体、教学方式、学校领导的态度等各方面都对学生个性化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提升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的路径

(一)提高教师“教”的策略

首先,教师在小学语文个性化的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传统观念。传统教学观念围绕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师在课堂中一直处于中心地位,没有学生敢在课堂上反驳教师,教师就是绝对的权威。这种观念在师生脑海中根深蒂固,普遍存在。教师把自己当作知识的“源泉”机械地往学生知识的“水桶”里填灌。观念是人们行动的指导,因此观念上的问题不容小觑。教师在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中应转变观念,允许学生表达自身观点。语文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个性化教学观念的重要性,敢于质疑,勇于面对传统以及教育权威,坚持自身看法,从源头上彻底更新陈旧教学观念。其次,应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在苏联教育学凯洛夫的影响下语文教师采用的都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教师面对学生时缺乏特有个性的展示与发挥,难以展现自身独一无二的教学魅力,尤其是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时,绝大多数教师都是依赖教参,答案整齐划一,过于标准化、绝对化。“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因此教师应发挥其独特个性,灵活应对,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恰当的评价,而不是依照教参上的参考答案,整齐划一的进行评价。

如: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课文《猫》中有此问题“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小生灵,他们的到来是我们的世界更加魅力可爱,就像猫。请你写一句跟猫有关的句子。”“蜷缩在椅子下的它,浑身雪白,葡萄般大的眼睛溢出了一股灵气。”“懒懒的样子实在可爱至极如端庄的绅士步出了门外,只见皮毛微微一颤,这灵巧的小家伙已经飞身上了屋顶,再抬起眼来却已寻不到了。”都是很有灵性的句子,教师不能根据标准答案来判分,应灵活应对。教师要注重生活化教学。大语文教学观认为,生活即教材,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小学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狭义的课堂、指定的教材,现实生活的各方各面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资源。大语文教学观不仅要使学生学到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走向生活,参与实践,提高能力。因此,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中,教师要贴近生活,融入生活。最后是教师的语文个性化教学能力。分为两个方面: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教师的语文个性化专业素养。语文个性化教学对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应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记》中提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就是对启发式教学的最好诠释。

(二)提升学生“学”的策略

学生作为语文个性化教学的主体因素,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是个性化教学的基础。如乌申斯基所说:“在教学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与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培养性格”。首先,学生应改变学习观念。传统教学中学生怕老师,特别是小学生,对老师更为敬畏,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见解也不敢表达,师生之间是一种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动接受的不平等关系。在语文个性化教学过程中,应彻底转变以往教师高高在上,学生被动接受的师生关系,教师由绝对的权威走向学生中间,建立平等对话的伙伴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由不平等关系,转向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建立新型师生合作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畅所欲言,积极表达自身观点,与同伴之间进行切磋。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积极的表达自身,促进语文个性化教学的发展。其次,学生应改进自身学习方法和手段,促进自主学习、情境学习。应从“机械学习”向“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过渡。最了解学生的莫过于学生自己,针对自身个性,实施个性化学习。“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小学生正处于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关键期,要充分发挥其想象力,自主选择,自主学习。

(三)环境因素的改进

语文个性化教学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学校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媒体、教学方式、学校领导的态度等各方面都对学生个性化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一系列软硬件设施的改进有赖于家庭、社区、学校、地方政府、国家的大力支持。在这个“教学”大环境中,各部分都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形成作用力。发挥各部分的优势,对个性化教学作用甚大。环境因素的改善对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总结

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不仅对学生学习知识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能健全他们对品格的塑造及人格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倡导小学语文教学个性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老师,紧扣学生个性,围绕环境因素。只有从这三方面着紧下力,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

作者:刘慧 张明芳 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第三篇

一、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学习的状况

第一,在县、镇进行教学的老师,最害怕教一年级的学生或者是从农牧区转学而来的学生,同样的,从农牧区转过来的学生在进行学习时也感到非常困难。由于他们在农牧区上学的时候,大部分的老师都是用当地的语言进行教学,然而当他们到了市中心的学校时,就需要很长的适应时间。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学生来到市中心学校后,会感觉学习上很费力,因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而辍学,为了能够挽留他们,汉族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勤苦学习民族语言。在本校就常常发生这种现象,课间经过老师办公地方时,听到的不是关于教学对策的研究或者聊天,而是在认真的向当地老师学习如何把藏语翻译成汉语。

第二,少数民族在学习汉语时,一般都是依照他们当地语言的顺序来学习,提高了语序不当的发生率。例如,一个简单的句子"阿姨认真地打扫厨房"而他们则写成"厨房认真地打扫阿姨"或者是"认真地打扫厨房阿姨。本人以前就遇到过这种事情,记得当时是刚告别了一个毕业班,接纳了一个一年级,给刚刚进学校的学生进行交流时,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大部分都是看我的手势猜测我要说的内容,半学期很快就过去了,他们仅学会了一点点汉语词汇,在这个基础上组织语言对于他们来说就更困难了。有次班里面有个学生被狗咬了,接着就有个同学来向我说这件事,我很迷茫的看着他,认真的听他组织语言,依然是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到最后,有另一个学生说"某某把狗咬了。我才反应过来,原来是某某被狗咬了。像这么一句简单的话都把他们难成这样,由此可知,民族语言给他们造成的影响有多深,因此让他们改变习惯是非常困难的。

二、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应实施的方法研究

1抛弃旧观念,建立新观念

长久以来,语文教学的模式都是:老师读一句学生跟着读一句,老师在讲堂上讲学生坐下面听,老师在黑板上写,学生在下面看,缺乏互动与激情。这样的上课方式,不仅老师教着累,而且学生学得也烦。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我们要抛弃旧的观念,建立新的观念:当一次"被动"的老师。我们不读了,让学生自己来,当他们有不会的时候,我们再读给他们听;我们不讲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讲解,有不对的地方,我们再给予补充;我们不写了,让学生自己干,我们只是纠正和鼓励。我们经常想着要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全部传给学生。因此,我们占用的时间太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我们要改变这种现状。

2双语教学,使学生理解语文知识

小学生,尤其是较低年级的学生,在对语言的学习上是有些困难。如果要让他们充分了解语文知识,那么就需要双语教学,而且还要把汉语和当地语言结合起来,把它制成他们所喜欢的儿歌。这样只要成功把儿歌教会就完成任务了。

3融合语文和生活,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正如我们所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学生们有了兴趣才会更有效、积极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难,但是很有必要。我的方法就是:融合语文和生活,就是说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语文知识,在语文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在教学生学习陌生的汉字时,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那些字的应用,这样可以更好的记住那些字。

4在少数民族学生正确使用普通话的基础上开发学生智力

小学生对奇形怪状的东西特别感兴趣,一旦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的去思考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就开发了他们的智力。所以,在教学课堂上,让他们进行画画,模仿等都有良好的效果。譬如:在教学生《春晓》时,可以一边配乐一边朗读,之后播放图片,通过对学生的指引,使他们提高想象力,在他们理解的基础上配乐作画,并且还要简单介绍自己的作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领悟了诗的含义,而且还提高了他们动脑动手的能力、想象力和交流能力。通过不断的朗诵,理解其中的意思。

三、总结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语文的教育只有在他们深入认识汉语、牢固汉语实践能力、养成普通话交流与思维习惯的情况下,才能提高成绩,同时为其他学科打下牢固基础。

作者:张乾峰 扎西卓玛 单位:甘孜州石渠县洛须片区寄宿制学校 甘孜州石渠县民族寄宿制中学

第四篇

一、试卷应营造温馨、宽松的氛围,体现人文关怀

面对考试学生会有些紧张、害怕。考试本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一部分,是种特殊的课堂教学形式。学生只有克服了畏惧心理,满怀信心地以平和心态轻松地对待考试,才会在考试中发挥出最高水平。为此,可在卷首亲切寄语:亲爱的同学,通过语文学习,你一定掌握了许多知识,学会了许多本领,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请带着你的智慧和自信,抓紧时间认真做题,充分展示自己、收获成功!并在卷末温馨提示:恭喜你做完了试题,请再认真、仔细地检查检查!饱含激励、满怀期待的卷首语,可减轻学生心理压力,有效遏止其紧张情绪,使其处于最佳答题状态;充满关爱、殷殷叮嘱的卷末提示,在悄悄提醒学生要养成不但认真答题,而且要仔细检查的好习惯,善始善终。

二、题目应新颖活泼,激发探究兴趣,给予学习指导

语文试题如题型呆板、题目乏味,会使学生一看就烦,毫无答题兴趣、探究欲望。要真正实现语文考试过程,是学生继续进行语文学习、语言积累、智慧启迪、情感陶冶、习惯养成、学法习得、素养提升的过程,就要尽情彰显语言文字的魅力与情感功能,变“僵死的命令式、压抑性语言”为“灵动的关爱式、激励性语言”,赋予试题人文情调。为此,可在大板块题目中,进行学习态度、习惯、方法的引导、点拨。

如:“用心倾听”板块:倾听是种能力,也是种好习惯,是人有教养的表现。下面,请你先浏览一遍题目的要求,再带着这些问题,用心地听老师把短文读两遍(可将重要信息摘记在草稿纸上),然后按要求答题。“积累运用”板块:注重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是我们学好语文的基础。请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真情交流”板块: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一种能力。我们从小应注重加强锻炼、培养。下面请根据所提供的语言环境,按要求答题,要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快乐阅读”板块:我们在阅读时,不仅要知道作者写了什么,还要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又要注意学习、借鉴作者的表达方法。“妙笔生花”板块:习作是自我表达、与人交流的需要,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请你根据下面的题意,敞开心扉,自由地表达!另外,各板块的每道题都应在激励性的语言中,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或提示、指引学生答题思路,如:一手漂亮的汉字令人羡慕。请根据拼音正确、美观地书写词语。或指示学生要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运用,如:花是大自然中美好的事物;成语是我们汉语言宝库中的珍品。平时我们应注意观察事物,积累词语。请将下面有关花的成语补充完整。或暗示学生要注重修辞方法、写作特点的学习、借鉴,如:请照样子,用下面的词各写一个拟人句,使其充满诗情画意。

三、内容应精当、丰富,难易适度,考查综合素质

综合性考试的内容,应力求精当、丰富、难易适度。为此,试题应加强三维目标的整合,尽可能地在有限时间、有限试题中,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同时,了解其知识积累及学习态度、习惯、方式、方法情况,教师教学情况;要凭借拼音、字、词、句、段、篇各项内容,考查学生听、说、读、写各种能力。题不能偏、不能怪、不能难,应是学生应知应会的。此外,语文是母语学科。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学习的天地就有多么广阔。试题应引导教师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注重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把语文“这个小课堂”与社会“这所大学”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充分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深刻领悟语文学习的奥妙,尽情收获语文学习的成果,为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导好向、把好舵!

作者:毛亚英 单位:河北省邯郸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第五篇

一、品读人物描写类的课文,让学生感染到美育的力量

教学时,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注意抓住文中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的分析,来感受人物的内心之美。例如: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五年级上册《难忘的一课》这课时,对文中反复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个语句加以引导,让学生悟出台湾被日本占领50年中,台湾同胞渴望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对侵略者无比仇恨,为祖国早日统一做出应有的贡献,这就是所谓的“言为心声”;又如在朗读五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课文时,朗读到“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这句中“跳”字时,通过引导对“跳”动作的理解,让学生感悟到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再如学生朗读六年级上册《詹天佑》一文心理描写的句子。如“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让学生品读中感悟出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基于此,学生受到人物形象美的感染,就容易诱发出崇高美的情感,从而萌生一种人物内心美的激情与行为。接着,教师应因势利导,结合国情教育,使学生正视近代史上的国耻,感悟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民族精神,进一步地使学生认识到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前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为了实现中国梦———走复兴之路,我们必须时刻做好思想准备对付来犯之敌,捍卫国土完整,如钓鱼岛,南海,藏南等,从小树立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

二、默读图文,让学生欣赏到美育的韵味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非常注重课本的视觉美感,在插图上采用了彩印,画面色彩明亮柔和,并注重儿童的认知心理和审美需求,同时将作者的思想美、情感美和艺术美寓于画里。如教四年级上册《长城》这课时,教师以文中精美的实景图为主线组织学生阅读。1.初次默读图,了解图意,对插图“长城”提出疑问,以欣赏定教;2.再次默读图,要求图文结合,感悟文本作者的意图,解决疑问———长城有一万三千多里,“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3.再由图景入手,把课内外阅读到有关长城建筑艺术的作品有机地融汇在一起,启发想象,进一步体会到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感悟出长城是民族宝贵的遗产,抒发爱国的情怀;4.指导学生借图画感悟,介绍长城,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教师指导学生在反复默读的过程中不仅欣赏图画艺术美,还感知文中语言的优美、和谐,品味、揣摩出图文结合的艺术境界,从中受到美的教育。

三、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创造出美育的新内容

学生从文质兼美的课文及课外博览中获得了大量的丰富的美感,同时也进行了充分的审美鉴赏,自然会产生运用自己的审美能力来表现美,创造美的愿望。教师积极地、恰当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训练是帮助其实现愿望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读写训练,努力从多方面创设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单一的、一般性的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提高,从而实现审美的新创意。例如:在指导学生写表现我校学生积极捐款支援灾区,送温暖、献爱心这一主题的作文———《校园花儿红》时,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次写作不仅可描绘校园的绿叶之美,红花之美,更要下大笔墨去表现校园里的祖国花朵———少年儿童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美好品德以及他人有难时慷慨解囊,送温暖、献爱心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通过这样的写作指导,从文章的立意、选材、布局,表达方式等方面引导学生从校园里的自然之花,写到祖国之花;从自己勤俭朴素之美德写到舍己为人之美德。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感受到美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美就在自己情感的体验之中,美在文章的表达之中。这样,通过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出表达美的能力。

四、总结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审美心理特征,有机地渗透美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审美观,审美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表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让语文教学为实现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真正体现出“美育改变人生,美育改变教育”的理念。

作者:何春林 单位:福建省漳浦县绥安中心学校

第六篇

1.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

自古以来,我国的汉字就源自于社会生活中,而且最终会被应用到生活中去,因而在识字教学中我们也不应该脱离实际的生活,况且将识字教学应用到生活中进行比在课堂上进行具备许多的优越性。在生活中进行识字教学技能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又能提高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能力。而且在生活中进行识字教学的资源是非常充足的,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物品等可以用来作为对学生识字教学的材料,甚至于只要学生稍加留意,生活中的这些物品更加可以让学生记住生字,而且生活中的识字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而老师一定要充分利用生活这个巨大的资源地,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在游戏中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

在识字教学的课堂中,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还比较小,因而他们不可能对一个事物花费太长时间去关注,因而对课堂上老师的识字教学也不可能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甚至于久而久之,他们会产生厌烦感。而游戏作为每个孩子的最爱,也是他们都喜爱接受的方式,所以在识字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进行,在游戏教学中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是课堂活跃起来,又可以提高他们对识字的兴趣,从而促进他们识字能力的提高。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游戏的方式可以有许多种,只要是学生们接受、喜爱的游戏都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通过在游戏中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不仅让学生们学习到新的汉族,而且可以对之前学习的汉族进行复习和巩固。

3.识字教学要遵循识字教学规律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其文字的构造都遵循着“既有形又有声”和“音形意统一”的特点。所以在教师进行识字的教学中,应当结合文字的发音,意思和形状对文字进行深刻的解析,让学生更加清晰直观的对汉字进行理解性记忆。教师要根据文字本身的特点,将“音”、“意”、“形”三大特征统一起来,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进行记忆。首先要教授学生对文字的标准发音,从中也可以引申字形发音的由来。然后让学生了解字形的特点及构造文字的组成因素,使得学生对文字达到最大限度的理解,要通过文字的其中一个特征延伸到对另外两个特征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小学生们对学习文字的热情,大大的提高识字率,不让识字课堂变得枯燥乏味。

4.制作识字卡片

对于初识字的小朋友而言,家长们都会在文具用品店买来识字海报或是识字卡片,粘贴在孩子的书桌旁,指导孩子看图识字,教授文字的发音及引导孩子对部分象形字的理解。孩子通过对文字的频繁阅读达到熟练发音的效果,家长会让孩子对文字进行反复看读后,要求其根据图画进行文字书写,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孩子的识字数量,但是这也往往造成孩子逃避和不想主动识字的行为,同时也让孩子存在勉强被逼迫的识字心理。这种教学识字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识字的需要,使得识字效果很不理想。所以这就需要对识字方式做出改善。家长和教师可以让孩子参加到识字卡片的制作中来,通过他们对文字的初了解,给文字注上拼音,标注音节;向父母说出汉字的由来及与汉字相关的一些组成属性。把自行制作的识字卡片粘贴在相应的家庭物品上面,这样给孩子营造了良好的识字环境,使孩子在玩耍时无意中对文字产生注视,加强其记忆性。自制识字卡片不仅让孩子在动手用脑的同时,也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进行对文字的识别,提高了孩子的识字效率和质量。

5.总结

识字能力及水平对于小学生而言是相当重要的。文字的熟练掌握及积累为学生以后进行阅读理解和文字写作方面做下了铺垫。这也是影响未来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识字,扩大其识字量,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素养,对日后进行各个文化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的发展。

作者:黄玲玲 单位:成都泡桐树小学

第七篇

1、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1课业不开放

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小学生的课业还存在着量大、重复练习等问题。这样使得小学生完成课业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同样的问题反复的解答,思维不能得到开放,长时间的累积而导致了小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了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之间没有直接的对比,很难发现自己的劣势。

1.2教师丧失主导地位

由于新课程的改革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所以在课堂上小学生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观点,使得一个论点有多种论述,从而偏离了教学的重点。小学生不能对课题上的知识点进行恰当的学习,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受到影响。

2、采取的应对政策

2.1拓展课堂空间,注重师生互动

小学语文中,教师的教学不仅限于课堂,要鼓励和带领学生拓展自己的视野。小学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因为他们是语言实践的重要工具,是书面表达的有力基础,有利于开发和拓展学生的思维。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小学生布置一些任务,让小学生自己去书店、图书馆等地方去寻找答案。通过小学生自己亲身的充分体验和教师的引导,可以点燃学生的写作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教学的成果。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各种活动,让小学生发散思维自己去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学会创新并运用于实践、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多给小学生展现自己的机会,让小学生体会成就感和愉悦感,促使小学生更浓郁的学习兴趣。通过拓展性学习,可以让小学生增强语感和积累语言,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发展。打破了小学教学中课堂的局限性,拓展了小学课堂,增强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提高了小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了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小学教师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了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教学方法不仅是要拓宽小学生的学习思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从而提高了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有效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小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方法,有助于小学生将来的发展。不仅让小学生收获更好的学习方法,更能不断的创新和自我提升。

2.2课业开放与实践相联系

小学生的语文课业内容和评价需要开放。课业的完成不仅限于课本内的知识点,可以到生活中去寻找素材。生活中处处存在着语文,所以语文课业的内容是不受限制的,小学生可以尽可能自由的发挥。课业完成之后要进行评估,才能知道小学生语文的学习进度以及学习效果。课业的评估可以选择多种形式进行,不仅教师可以进行评估,学生也可以参与进来。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与真实的生活相联系,让小学生将课本中的知识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培养小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让小学生有感而发表达真情实感,学会创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从而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使得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应对策略只有融入具体的教育实践,才能真正体现其内在的教育精神,才能转变小学语文教学观念,才能展现小学语文教学的魅力,最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3、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改进教学策略是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方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帮助小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高科技信息时代,只有真正跟随时代的发展,采用与教育本质相契合的教学策略,才能够引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教育实践注入无限的活力,提高小学教师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作者:韩顺增 单位:河南省濮阳县柳屯镇滹沱中心小学

第八篇

一、国际学校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正因为虚词在汉语中重要的地位和强大的作用,以及灵活的变化,学好虚词成为汉语学习的关键,同时也是汉语学习的主要难点。在对小学期末试卷简单分析中发现,国外学生试卷中语法错误的发生率明显大于中国学生,而语法错误中虚词的使用问题占了很大的比例,结合日常教学中学生运用虚词遇到的困难,可以将国际学校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归纳如下:

1.混淆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尤其是表达功能相近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如国外学生会说:“有的同学对汉语或韩语都很精通。”句中的虚词“或”用错了,“或”是表示选择关系的连词,而且“或”与“都”不能搭配,它应改为“和”。

2.错误搭配虚词

汉语中的虚词大多数是单独使用的,也有成对配合使用的。搭配有一定使用规则,有的搭配已形成固定格式,不能随意更改。否则就违背了语言习惯,影响语意表达。例如,有的学生会这样表达:“今天虽然天气很冷,而且同学们还是坚持打扫卫生”,并列与转折的连词搞混,并且不符合“虽然……但是……”的汉语表达习惯。

3.句中虚词的位置不当

使用虚词,要注意它们在句中的位置,如果位置恰当,句意就准确鲜明,否则,不仅会使句意不明,甚至会改变句子原意。这类考查点,常常出现在病句辨识或修改有语病的语段中,例如,曾经有学生说:“12月17日,小学部举行了圣诞汇演。第二天,初中部的哥哥关于这台演出问了详细的问题。”这句虚词使用的错误就是虚词“关于”使用位置不当。

4.重复使用虚词

滥用虚词,会造成句子重复啰唆,同样会造成句子语意不明,甚至造成逻辑上的错误。例如,有的同学说:“幸亏我的试卷被风还没刮跑。”这句话中的虚词“被”是滥用了。

二、解决国际学校小学语文教育难题的建议

从学生们运用虚词的错误中看出,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同学们对虚词的意义不清楚,尤其是不同语境中的意义理解出现偏差;同时对虚词的语法规则和固定搭配不清楚或者不会使用,造成了汉语中虚词学习和使用的困难。针对小学生,尤其是外国学生的汉语虚词教学,一些学者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学者陆俭明认为:在日常虚词教学需要将个案教学和虚词系统教学结合起来。昌庆志提出的对外汉语三步教学法,将虚词教学总结为“虚词理解、比较、归纳学习”(昌庆志,2000),并且多数学者如陆俭明、李小荣等都强调了虚词学习的实践运用。笔者结合国际学校双语教育和中外学生混校的教学特点,借鉴专家成熟的理论和经验提出解决国际学校小学语文教育难题的建议。

1.将小学语文虚词分级、分类,进行虚词系统教学

虚词跟实词比起来,数量要少得多,常用实词大约一万个左右,而常用虚词只有二三百个。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虚词包括了大部分常用虚词,但是如果对这些汉语虚词一一讲解,非但没有足够的精力完成,施行了效果也不理想,会造成学生对汉语虚词认识的混乱,产生逆反情绪。所以,首先将小学语文课本里的虚词进行分级,笔者的经验是参照《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和《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将小学语文虚词分为A、B、C三级,对应《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甲、乙、丙三级,并且根据教学经验适当微调。A类为重点讲授,B类为一般讲授,C类为联合讲授,抓住虚词学习重点,提高学习效率。小学三年级以后,每学期会安排两至三节专题课系统讲解A类虚词的大部分用法。其次,根据词性分类,对不同词性的重点易错问题进行讲解,虚词一般分为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等,学生虚词使用中容易出错的是副词、连词、介词、助词这四种。学生在虚词的日常运用中常出现副词滥用、近义词混淆等情况,使用频率很高的介词常见的问题是忘记了后带语、忘记语义与结构的搭配,连词使用中的主要问题是连词的搭配和连接不当,助词的使用问题是会出现搭配不当(宋娇,2010)。归纳不同词性虚词使用时的易错点,教学中遇到相应词性的虚词时进行系统的防范错误的教学和联系,这样通过虚词难易分级和词性易错分类这样纵横管理形成的网络,对小学语文虚词系统的教学,既分清了主次、抓住了重点,又不遗漏必要的虚词学习。

2.结合语义、句意、篇章学习,加强虚词理解和积累

汉语虚词在特定的语义环境、不同的句类,甚至不同的语篇环境中都会出现意义的变化,表示不同的语义。比如,有学生说:“小明迟到了,不过总会来的吧。”这句话中的在“总”就出现了变化,表示用推断;而有一些虚词只能用在固定的句类中,如“很”作为程度副词只能用在陈述句和感叹句中;语篇中的虚词变化就需要结合上下文和一定的文化背景来学习和理解,尤其是有汉语单词的外语如日语、韩语中,容易出现习得负偏移,影响汉语虚词的学习(金莲花,2013)。所以,在对国际学校小学生进行虚词教学的时候,要时刻注意在不同语义、不同句类中会出现变化的虚词,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虚词的使用。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虚词学习,良性互动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一项内容感兴趣了,再大的困难都可以克服,尽管汉语虚词复杂、使用灵活,并且对汉语学习很重要也很难,如果培养起学生对虚词学习的兴趣就会学起来很容易。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我们分析学生平时感兴趣的内容,借助流行的动漫、游戏主题,运用绘本、歌曲、短剧、roleplaying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参与到虚词的学习和相互交流中,并且不断的回顾改进。

作者:温晓丹 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外国语学校国际小学部

第九篇

一、帮助学生树立目标,养成提前预习的良好习惯

帮助学生树立目标,教师则应当帮助学生养成提前预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应当先教导学生预习的方法,首先应当借助拼音去人读新课文中的生字与生词,掌握这些生字、生词的结构,尽量找出形近字来实施区分与对比。运用字典与词典去了解这些生字、生词的意义,当了解之后再去阅读句子,去了解这些句子的意义,将这些生字与生词来进行造句练习,正式学习课文扫清字词障碍。之后,小学生再进行课文阅读,初步掌握课文的内容与意义,找出自己所喜欢的句子进行反复阅读,从而有效加深自己对于这些句子的理解与体会。针对自身仍不能理解的句子必须要进行标注,待到上课的时候再仔细听教师的解释,如果还不能理解再去向老师请教。针对小学生来说,其在进行预习的过程就是借助字典与词典进行自学的过程,其也就是一种自主学习的过程。此外,小学生在进行预习的进程中,能够掌握自己清楚的问题以及不了解的问题,使得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就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在课堂学习中就更具有针对性。所以,教师必须要督促学生进行预习,使得学生养成提前预习的良好习惯。

二、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学习兴趣是激励学生进行学习的原动力。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当主动为学生构建一种兴趣盎然的教学氛围,使得小学生能够受到能够受到激励与陶冶,在兴趣的驱使下,去主动学习。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去进行自由的交流与讨论,对于学生的独特看法,无论是对与错,都应当给予积极的鼓励,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自由、民主、轻松的气氛,学生的积极性高涨,自主学习的动力十足。1.通过疑问,激发兴趣。在一堂课开始的时候,教师应当尽量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通过设计疑问,激发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兴趣与求知欲。比如在进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从课文的题目入手,“这篇课文的题目与其他课文题目有什么区别?从题目中学生究竟想明白什么?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分别是谁说的?将人物的对话当作题目,是要表达怎样的重要信息?”通过这些问题,学生的兴趣被勾起,带着兴趣与这些问题去学习课文,其能够认真的在课文中去自主寻找答案。2.设置情境,吸引兴趣。小学语文教材当中有许多写景、写物以及抒情的文章,教师在教学的进程中可以带领学生去体会文章当中的情境,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受来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比如《松树》、《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等文章,有的具有强烈的感情,有的具有深远的意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将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各种信息化设施充分利用起来,对于学生较为生疏的场景与事物展现出来,采用图片、视频以及配乐课文等方式,对学生的视觉与听觉都产生强烈的冲击,教学效率自然事半功倍。

三、运用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当前这个社会当中,团结、协作精神是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有利于合作的素材,营造合作氛围,促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合作精神及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口述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平均分配到各个学习小组内,由每个同学、每个小组来完成,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每个小组的集体智慧,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小组优势;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设计学习活动,明确活动的目的,选择探究的策略。让其讨论交流,在讨论交流中,学生的思维会互相碰撞,互相启发,遇到的问题基本可以得到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再给予必要的点拨。

四、指引学生自主评价,提高自主学习的质量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精神,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态度,掌握基本的自我评价的方法。指引学生基于对自身情况的认知,依照学习目标以及自身的评价准则与标准,针对自身学习计划、措施、方法以及目标实施自我评价与反思,之后再通过反思发现的问题去对以后的学习过程实施监控,如此,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都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为其以后养成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通过课外延伸,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给小学生布置课外任务等同于为其提供了实践的机会,能够更好地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发挥出来。课后任务的要求首先要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灵感,不可以只局限于教材当中的内容。比如,在学习完《葡萄沟》以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下面这些自主的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来进行实践。1.画葡萄,依照文章中的内容为各种葡萄上色,之后再粘贴到教室的板报中,形成葡萄园;2.倘若学生去葡萄沟旅游,猜想维吾尔族的老乡会怎么招待学生呢?让学生想象并写出来;3.让学生为吐鲁番的葡萄干设计广告词。采用这样的课外任务,能够给予小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其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与能力进行选择,在兴趣的驱使下,其能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六、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当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并且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在此基础上,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合作讨论、自主评价以及课外延伸,切实加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可以不断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作者:张瑞全 单位:凉城县教育教学指导中心

第十篇

一、模式陈旧、现状分析

教学语言容不得半点马虎,教师在课堂上不经心的一句话,就可能对学生造成终身的影响。目前许多教师在教学语言方面使用不是很严谨,语言不够简练。教学语言是一项十分严谨的教学因素,为人师表一言一行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小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没有完全定性,所以教师的教学用语显得十分重要。

二、随时而动、转变语言

1.新旧交替,对话教学

对话式的教学用语已经逐渐走向完善,并且运用到各教育领域中。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下,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的次数占到教师与学生课堂交流总数的94%。其余的6%分别是学生向教师提问,以及学生对教师的回答存在异议,传统教学教师的权威性可见一般。对话式的小学语文教学具有比较先进的理论基础,在进行对话教学的时候,不可以简单的教师问,学生回答,因为这一形式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的教育方式,将教师的位置摆在比学生高的位置上,双方必然会产生障碍。所以要构造一个双方平等、相互信任的平台,实现彼此之间公平交流。让学生通过师生间的交流感受到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对历史、思想等角度进行反思,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2.转变观念、引导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大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一教育语言已经明显不符合当前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必须从过去的灌输者的角色中走出来,将自身转型为引导者,通过引导式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教学。比如在进行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中第六课《方寸世界》教学时,教师在课前可以向学生们提问“怎样才能将一个世界装载到方寸之间呢?”“方寸之间可以表述出多大的事物呢?”通过提问类似的具有启发式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动脑进行思考,教师只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就可以了。

3.角色互换、生本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下,基本采取教师唱戏,学生听戏的模式,学生并没有彻底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新课标下,教师应当转变自身角色,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对上课节奏进行掌控,让学生产生一种课堂主人公的感觉,有利于缓解师生间的关系,并且保证师生可以站到同一平面上进行平等交流。

三、总结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有所改变。旧式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已经明显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所以必须进行语言转变与改革。

作者:刘如冰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晋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