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和实施策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和实施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和实施策略

摘要:小学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还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因素,将课堂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引发小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小学生发挥主动性,促进其全面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的现状和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情感教育的实施对策进行探究。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生;语文教学;语文素养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但部分语文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只重视语文知识教学,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培养与教育,不利于小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在新课程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情感教育越来越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内容。小学语文新课标强调: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发展思维,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重知识,轻情感”的教学思想,结合教学实际,创新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将情感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小学生在高尚道德情感的浸润和熏陶下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形成高尚的道德修养,实现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

(一)对情感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思想因循守旧,不能与时俱进,仍然把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第一要务,把语文成绩作为评价小学生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对小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对情感教育不够重视。小学语文教师将大量的课堂时间花费在语文知识的讲解上,留给小学生自我感悟和反思的时间少之又少,使得小学生很难及时将学习中的感悟内化为自己的心理情感。还有的语文教师虽然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情感教育无法发挥出最佳的效果,影响了小学语文整体教学质量。

(二)对语文情感教育理解不透彻

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对情感教育的理解不透彻,认为情感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利用积极性情绪来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教育目标过于功利化,忽视了小学生的个性发展。语文教师进行情感教育时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总是按照自己的思想去组织课堂教学,通常只采用口头讲述的方式,缺乏新技术、新媒介的使用,小学生难以进入到深度学习状态。还有的语文教师忽视了小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独特体验,没有认真听取小学生的想法和意见,也不能很好地把握语文中的情感因素,降低了小学生对语文的好感度。

(三)小学生不能把握情感取向

小学生还处在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思维较为简单,考虑事情不够全面。在情感教育过程中,小学生对于教师传递的情感态度把握不准,缺乏辨别能力,当语文教师的情感是积极的,那么小学生的情感也是积极的。一旦语文教师的情感出现偏差,很可能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情感取向,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语文教学,帮助小学生形成情感经验的积累,启发学生对这些情感进行合理迁移,将情感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之中。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一)情感教育有助于小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影响着小学生的精神世界,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在传授小学生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对小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将小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统一到语文教学中,运用多样化的情感因素,培养小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通过对文章的仔细研读,小学生可以从语言中受到教育,滋养心灵,使小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和良好的情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自我,理解社会,理解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授课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充满激情,善于运用多种途径传递情感,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修养,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情感教育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语文教师和小学生之间不再是对立的关系,教师关心和尊重小学生,小学生亲近和信任教师,师生之间筑起了一道爱的桥梁,这种爱的感受会转化为小学生积极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交流可以营造和谐、自由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激活小学生的思维,从而增强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情感教育是以小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以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为前提,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托,使学生从情感中得到学习的动力,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对策

(一)创设教学情境,引发情感共鸣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学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小学生被动地接受语文知识,很少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难以实施情感教育,素质教育的目标被遗忘,不利于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进行积极的变革和创新,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升华小学生的情感,让小学生在情境中深化情感认知和体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其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把枯燥、单调的文本转换成内容丰富的图文形式,还可以在其中加入音频、动画等元素,使呈现的场景更具有真实性和趣味性,触动小学生的心灵,使其全身心地投入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可以给小学生播放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微课视频,不仅给学生提供直观、清晰的视听感受,还有利于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刻把握,从中感受到人生哲学和价值取向,确保语文教学内容能够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在很多时候语文教师的口头讲述很难引起小学生的情感认知,此时可以创设生活情境,通过生活中的人、事、物来唤起小学生的思维,让小学生通过观察来丰富自己的体验。小学生沉浸在形式多样的生活情境中,能够放松紧张的心情,主动进行思考,发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自信、自强信念,小学语文教师要打造情感化的学习平台,把潜藏在课文中的“情”传递给学生,直击学生的心灵,有利于改善其厌学的情绪,形成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深挖教材内容,丰富情感内涵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涉及的情感因素有很多,如亲情、友情、爱国之情等,还有对伟人或历史名人的歌颂和赞扬,这些情感因素都会对小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研读教材内容,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丰富小学生的情感内涵,对教材内容做好整理和归类,形成专题式的情感素材,让情感化的语言成为师生沟通的载体。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内容都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学语文教师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要用小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或生活事例实施情感教育,提高小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感。首先要从抓课题文眼开始,课题是课文思想内容的聚焦,能够揭示出课文的内涵,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精心思考问题,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净化学生心灵。其次要精心设计切入点,可以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挖掘潜能,增强课文内容的“含金量”。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古诗词教学,和小学生一起进行古诗词的诵读,深入领会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和人生哲理,加强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在每次语文课开始前,组织小学生诵读一首经典古诗词,养成一种诵读习惯,便于小学生建立思想道德体系。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借助教材内容制造一些认知矛盾,和小学生的情感认知产生冲突,让小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找到正确的情感方向,实现对小学生的情感教育。

(三)创新教学形式,增进情感体验

在阅读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具有深度情感的文章和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契机,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开展深度阅读教学,对阅读内容进行全面剖析,分析其中所涉及的情感,并通过多媒体展示传达给小学生,增进小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很多教学内容是以故事或对话的形式呈现的,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课本剧表演的形式开展教学,让学生从真实角色的立场来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深化小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领悟到教学内容所蕴含的积极情感。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开展朗读训练,鼓励小学生在课堂上大声朗读,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感,锻炼小学生的语感,进而产生情感共鸣,达到情感教育的作用。为了体现出新时代的教育特色,小学语文教师还要引入案例教学,呈现具有教育意义的案例,引导小学生去分析案例中涉及的人物和情感,在具体的讨论中发展思维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选择的案例要认同文章所传递的思想感情,而且是小学生耳熟能详的,这样小学生进行探讨的时候印象会更深刻。还可以在案例中加入一些新鲜元素,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引入群文阅读,通过比较、归纳、分析、综合等方式来实现阅读的多样化,丰富学生的阅读情感,强化阅读技巧,使其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阅读。在群文阅读中,小学生能够对多篇文章的表达方式、思想感情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主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开展课外实践,强化情感感知

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实践活动,小学生才能切身体会到情感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积极借助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引导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更加真实的情感体会,强化小学生的情感感知,打造新颖的语文学习环境。语文教师可以定期举办课外阅读交流会,让小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图书推荐给其他的同学,并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整个过程充满了人性化和趣味性,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这样的读书活动,小学生会接触更多的文学作品,拓宽了小学生的视野,使其养成了互相帮助的好品质,促进了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小学语文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内容,为小学生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让小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去实践操作,从不同的作品中收获更多的感悟,对人生、对社会有更多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深化小学生的情感。小学生每完成一项作业,都会获得一些收获,成为小学生的宝贵财富。小学语文教师还要引导小学生养成记日记的好习惯,鼓励小学生将自己每天的心得感悟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就会形成积极的情感,会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和判断生活中的现象。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指导小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将文章的感情脉络详细地整理出来,将情感与语文学习融为一体,这要比死记硬背更有效。小学生都积极动手绘制,遇到困惑及时向教师提问,优化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智力、个性、心理素质等方面平衡发展。

(五)优化师生关系,促进情感教育

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来看,很多小学语文教师把语文课堂上成了教师的“一言堂”,与小学生的沟通互动比较少,忽视了小学生的情感变化,使小学生被动地学习,而且师生之间出现了隔阂,不利于语文教学的深度发展。要想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深入到学生之中,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师的温暖,激发小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从而真正打开小学生的思维,形成高效的情感教育体系。俗话说:“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小学语文教师是小学生“灵魂的塑造者”,要善于把握小学生的内心感受,弥补学生心灵的缺失,锻炼语言能力和心理素质,建立和谐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教给小学生语文知识外,还要对影响小学生情感发展的因素进行探索,帮助小学生扫清成长道路上的障碍。要时时刻刻把小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接受小学生的倾诉,给他们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源,使学生激动振奋,感慨良多。由于小学生年纪尚小,对情感的认知还不够充分,小学语文教师要多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多和小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走进小学生的内心世界,更好地了解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教育策略,提高情感教育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小学生进行情感表达的前提和基础,小学语文教师要把优化师生关系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不断进行探索和尝试,促使小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

四、结语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对教育策略进行创新,挖掘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让小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魅力。还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拓宽情感教育的途径,触动小学生的情感之弦,使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单雪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对策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18(2).

[2]张青.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对策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2017(29).

[3]张季萍.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教育科研,2017(18).

[4]杨丰杰.关于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课外语文,2015(14).

作者:韩生泽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怀安镇北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