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如何进行古诗词教学思考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语文如何进行古诗词教学思考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语文如何进行古诗词教学思考分析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阶段要诵读古诗词,逐渐培养学生积累、感悟和欣赏古诗词的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古诗词教学,在课程教学中运用合适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学习;语文教学

我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有光辉灿烂的古典文明,有博大精深、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如何把这些宝贵的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还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努力。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古诗词教学,让小学生从小就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逐步培养诵读古诗词、喜欢古诗词的习惯,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古诗词教学基本模式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程度,小学古诗词教学要在学生诵读的前提下,从下列几方面入手:一是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这对学生深入理解诗意和把握作者创作这首古诗词的目的有很大的帮助。二是理解古诗词每句诗的意思,即了解诗词句大意。三是要体会作者在诗词中练字用词的妙处。四是把握古诗词的主题,即本首诗的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下面六个方面进行:激趣导入,揭示课题;介绍背景,了解诗人;自主学习,理解诗意;想象诵读,感悟诗情;创设情境,深入诗境;拓展迁移,创新诗文。

二、古诗词教学基本模式解读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小学生对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很浓,很小就接触和背诵很多古诗,教师在导入课题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如故事导入法,以妙趣横生的故事引入古诗,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古诗引人入胜的情景中去,学生兴味盎然。有位教师在讲古诗《赠汪伦》时就采用这种方法:泾县有一位叫汪伦的村民,非常敬佩不畏强权、才华横溢的李白,就给李白写了一封书信,说:你喜欢看桃花吗?这里有十里桃花,姹紫嫣红,香气迷人。你不是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各种美酒应有尽有,李白听了后大喜。当李白急匆匆赶到那个地方时,大失所望,原来万家酒店只是一个酒店的名字,十里桃花也是一个水潭的名字。但是,李白还是被汪伦的机智和热情所感动,尤其是在李白将要登船离别的时候,忽然听到汪伦在岸上踏节而歌,让李白深深地感动,于是灵感突现,吟诵出这首诗歌。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探究古诗的兴趣。当然古诗导入的方法还有配乐导入法、提问导入法、预习导入法等。无论何种导入方法,都必须与古诗内容有关,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为教学内容做铺垫。

(二)介绍背景,了解诗人

了解诗人写这首古诗的背景,对学生正确理解古诗以及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情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古诗词的写作背景主要有两种:时代背景、诗人创作这首诗时的心理状态和自己当时的境遇。如毛泽东写《七律长征》时的创作背景: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经过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后,为了保存实力,不得不从江西瑞金出发,越过五岭,突破乌江天险,四渡赤水,翻越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终于到达了陕北。在这一年里,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跋山涉水,经过十一个省,行程约二万五千多里,毛泽东回顾红军长征中不怕千难万险,充满了战斗豪情,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优秀诗篇。通过了解背景,不但激起了学生对红军战士无限敬仰之情,而且对这首诗的理解也变得非常容易了。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在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被降职远调到黄州时所写,当时受到“乌台诗案”的牵连,又因为看不惯新派的做法写诗文对新的变法进行讽喻而被贬谪,心中有无限压抑和愁绪而又无人诉说,便到处游山玩水来放松自己的心情,因此黄州之外的赤壁就成了自己的首选。学生了解了这些背景,对豪放派词人写这首词时上阙写的气势磅礴,而下阙却变得“一樽还酹江月”的低迷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三)自主学习,理解诗意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师要彻底打破传统的“满堂灌”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所以这一教学环节,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先教学生理解诗句意思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或者相互讨论交流,对不能解决的问题,交由全班同学共同合作讨论解决。教师要善于“放”和“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可以抓住“炼字”引导学生鉴赏诗歌,让学生深入体会诗句的内容。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用“闹”的好处?学生通过探究很容易的体会到一个“闹”字,用拟人的手法,把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示在读者面前。再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的“阔”和“正”字等,让学生懂得“炼字”的妙处,对理解诗意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想象诵读,感悟诗情

古诗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蕴含着巨大的美学价值。通过朗读成诵,学生深入体味诗歌所体现的内涵。所以,在学生了解背景、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采用点读、分读、男女混合读、分角色朗读、诵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出诗句的节奏、轻重缓急、诗人的情感等,真正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意思展开合理的想象。如在学习《咏柳》这首诗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出轻柔的音乐,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凛冽的寒风逐渐消失,温暖的春风正悄无声息地刮起,这时候你慢慢走在田间小路上,那原来光秃秃的柳树现在有什么变化了?那河边、道路旁无数的柳树呢?有的学生争着站起来回答:“柳树慢慢抽出了嫩芽,它们都垂下无数柔软的枝条,那么青翠,那么嫩绿。”教师再通过多媒体播放出具体的画面,让学生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学生也会逐渐明白这首诗的主旨:诗人并不是只是写柳树,而是赞美春风吹绿了大地,给人们带来勃勃的生机。

(五)创设情境,深入诗境

在学生理解诗句、朗读成诵、想象画面的基础上,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诗人所构建的优美景色和表达的情感,让这种景色和情感充分融合在一起,进而达到感悟诗歌的意境。如在学习张志和的《渔歌子》时,教师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受到那自然流畅、轻快清新的语言风格,那自由、恬静的意境:三月明媚的阳光暖融融照着大地,到处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西塞山草木郁郁葱葱,花儿朵朵张开了美丽的笑脸,尤其是粉面的桃花,更是花中的仙子,光彩夺目。那一只只白鹭,在清澈的桃花潭中翩翩起舞,那美妙的身姿,引得里面的鳜鱼都欢蹦跳跃起来。不知什么时候,那柔柔的春雨像牛毛、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观赏着多媒体播放的画面,仿佛融入了这美丽的景色中。这种诗画、音乐相结合的古诗文教学,让学生自然地感受到古诗词意境的无穷魅力。

(六)拓展迁移,创新诗文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阶段要诵读古诗文,逐渐培养学生积累、感悟和欣赏古诗的能力。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不要拘泥于课本的几首诗词,要在此基础上对类似的诗词进行拓展,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品味、领悟、欣赏古诗词的能力。例如,在学习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可以把《清平乐村居》《青玉案元夕》等一起进行比较赏析,让学生了解豪放派词人辛弃疾诗词另一方面清新自然的特点,也能更好地理解诗歌。学会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溜。低年级的诗词教学主要让学生表演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中高年级就要在学生背诵的前提下,教师创设语言实践环境,培养学生运用古诗词的能力。总之,教无定法,小学古诗词教学还需要广大语文教师不断探索,认真研究,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而不断努力,相信一定会结出累累硕果。

作者:周雯玲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历山街道办事处荆山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