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共情之美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追求的不只是基础知识传授,也包括对学生思考力、创造力及审美力的培养与提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实现师生正向影响的关键之一就在于营造具有共情之美的师生关系。师生共情之美的发生,除了要求教师有全面发展的专业素养之外,也需要教师能够以平等的教学观融入学生的世界,与学生在良性的交往关系中互相影响,课堂由此生发的共情之美才能深入人心,并产生久远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语文;共情理念;师生关系
核心素养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师生间积极的互动关系,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追求的不只是基础知识传授,也包括对学生思考力、创造力及审美力的提升。因此,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共情之美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共情理论及其在基础教学中的蕴涵
共情一词最早产生在德国,直译为情感进入,是一种把自己的经验感受投射到对象物的现象。[1]共情亦可理解为同理心、同感、投情等。美学家罗杰斯(TheodorLips)作为人本主义的创始人,最初对共情概念的阐释出于对人与人关系的思考,后来共情多出现在现代精神学、心理学学者的著作中。共情理论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通过他者的言行,深入感受他者的情感、思维。二是通过自我知识经验,更加深刻地理解他者的情感实质。三是自我与他者共情传递,并产生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是相互成全的关系,当二者产生矛盾时,教师与学生之间会出现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这种关系产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学生和教师之间无法达成情感共识。很多青年教师在入职初期,对教师工作信心百倍,以绝对权威的姿态,采取“暴力压制”的方式,让学生在恐惧、压抑的情景下百依百顺,听从管制。这样的教师如果个人能力突出,可能会产生短期效果,但是长此以往,学生的身心发展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对于管理能力有限的教师,尤其是初入职教师,则会是两败俱伤的情形,教师会身心俱疲、厌倦工作,甚至逃避生活,学生则很早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能够多了解学生真实的生理与心理状况,以专业教师的视角看问题,以平等的态度看学生,师生之间就很容易因为共情而产生微妙的关系。这种微妙的情感变化在不断升华过程中,会很容易建立师生间的信任感。共情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气氛的情感基础。同一教师在不同的班级中,之所以会出现授课质量不一、课堂难以把握、学生答非所问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没有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去思考问题,这样就导致教师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地讲课,学生在讲台下面不知所云。反思这样的课堂现象,一方面是与所教授的内容有关,学习内容过多、过难,学生无法充分参与,另一方面则是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没有从学生现有的知识积累出发去理解问题。共情的产生除了需要教师做教育的有心人,更需要师生之间有一个相互了解的过程。共情之美在基础教学中的运用将为教师积极应对工作中与学生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提供指导,如果能够普遍化地深入教师教学理念中,那么其指向的意义将远远超越课堂。
二、师生共情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发生
(一)共情要求教师具备全面的专业素养
备好课、上好课是对教师专业性的基本要求,但一位好教师在备课时所要达到的视野,不仅是整本书的教案,而且是超出课本以外的博闻强识。当然,我们不能要求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有大学教授的学识,但是对于基础教育领域内的全科知识,小学语文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借助其他资源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胸有成竹地应对课堂上发生的一切问题。
(二)共情需要教师走进学生的世界
童心易逝,成人和儿童在一起交流时,很难做到真正的平等。要想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弯下腰去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他们的心声是我们解决问题最真实的依据。笔者在一次公开课上讲解古诗《池上》,虽精心准备且用尽全力,但课堂效果仍不尽如人意。下课后,笔者问班上一位语文学习吃力但很有想法的学生:“你在这堂课中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遗憾?”他说:“我感觉自己学到了一些古诗方面的知识,但是,这节课上没有游戏。”笔者恍然大悟,原来这节费尽心力的公开课,竟然只有语文知识,而没有学生期待的趣味性。学生的心声让笔者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从此,笔者在每节课中都会留出至少5分钟的时间用来开展课中游戏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是在古诗《池上》这节课上,学生对诗中“小娃”形象的理解不一致。在正式上课之前,其他教师就曾提及这个问题,认为“小娃”形象具有模糊性,应该提前进行清晰化处理,可笔者不以为然,以为学生对此不会有疑义。但是,当笔者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将“小娃”的形象逐步向“童真、可爱”的方向上引导时,课堂却陷入了沉默——学生似乎不认同笔者的引导。后来,笔者突然意识到,学生在诗中感到的其实是一个有点笨拙、有点呆萌的“小娃”。这种感觉自有其道理,作为教师,我们为什么非要强行规范学生的思维呢?从不同的思维层面解读古诗,不正是古诗带给孩子们的乐趣,不正是古诗蕴含的丰富性所在吗?于是笔者对学生的认知给予鼓励,并将他们的观点补充进对“小娃”形象的理解之中。教学中的共情,就是师生之间彼此平等、尊重、友爱,并在此基础上相互理解,这种理解在真实的课堂实践中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三)共情需要师生之间的良性交往
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雅思贝尔斯在他的专著《什么是教育》中提到了人存在的基本方式,即交往。交往理论简言之就是互动。雅思贝尔斯认为人是由自我和社会中的我组成,人与人之间只有在交往中才能有意义。[2]他将交友与贷款作对比,提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真实的,纯属心灵的交流。这种交往是必要的,是利益、意识和精神所需。在日常的教学中,唯有交往才能够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作用,建构和谐对话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活跃的课堂氛围是化解一切教学矛盾的关键。如果说专业、全面的备课以及对学生的了解,是为我们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做准备,那么这一切产生的条件就是教师需要与学生处于一种积极、乐观的良性交往状态中。再从教学《池上》说起,如果笔者当时不固守自己原有的思维,不是偏执地按照自己的预设实施教学,而是能够按照学生的思维来看问题,那么当时的课堂应该是其乐融融的,最起码会是一个听者有所得的课堂。学生和成人的世界不应该完全分割开来,如同两个相交的圆,彼此的交集才是相互促进产生新思维的契机。但是如果学生的思维的确与教师的思维存在偏差,那么教师就该去反思这背后存在的原因。总之,教师积极交往的态度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认可,亦是对儿童世界、儿童思维的尊重,其传递出来的积极交往信号也会晕染到圆的另外一部分,这样教师就可以和学生最终实现情感的共通。
三、共情之美对小学基础教学的意义
教学并不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输出与输入的简单关系,而是师生之间彼此成就的过程。生态校园最先应该追求的便是师生之间的和谐。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课堂上即时生成的师生互动,将共情理念贯彻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易于突破课程的重难点。这样的课堂,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教师的职业存在会显得更有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离不开和谐的校园氛围。2014年教育部发文指出,教育要给予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学生的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创新实践。那么围绕核心素养,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到底该如何培养学生呢?实际上,学生在学校接受相应的文化知识,他们的个人修养、自主发展以及社会关爱等方面的情操培养,只有在充分发展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才可能实现,让学生参与到自己日常的学习事务中,让他们感受到自我被尊重、被认可的价值,才能激发起他们对学习和校园生活的热爱。以共情之美营造充满生机的课堂氛围,这是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但是在一间教室的背后,不可忽视的还有学校所能给予师生的生命力。以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观照中小学校的文化建设,学校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学校是“我”的学校。因为是自己的学校,所以学生自觉热爱校园里一草一木,也愿意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甚至献计献策。在这种自发性的行为背后,实则是对学生个体素养的培育。学生只有在学校的“小社会”里感受到民主性和主体性,其核心素养培养才能落实到每堂课的实处。总之,共情理念是当下实现学校、师生及课堂生态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和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下,重视师生共情关系的培养,创设有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和谐共生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味到成长的乐趣,真正落实学校立德树人的教育追求。
参考文献:
[1]徐晶晶.教师共情的理论蕴涵和实现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8(5).
[2]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作者:宋雯洁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