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国学诵读探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国学诵读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国学诵读探究

摘要:我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能够作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国学经典诵读的重要素材,从而使小学生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从而有利于达成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目标。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国学经典诵读的主要原则,并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国学经典诵读的有效方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国学经典;诵读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发挥国学经典诵读的作用,让小学生真正爱上国学经典诵读,并在国学经典诵读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语文学习水平以及道德水平、文化修养等,从而使小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一、国学经典诵读的积极意义

对于个体来说,若想实现人生价值,取得事业或者学习方面的成功,必须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小学生的思想观念等尚未成熟,因此在小学阶段塑造小学生的思想品质尤为关键和重要。而究竟以何种方式去塑造小学生的正确思想观念,需要小学语文教师高度关注并积极探索。而在不断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国学经典诵读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思想品质及行为习惯等,使小学生具备正确的思想意识以及行为规范,从而为小学生日后的发展做好铺垫[1]。具体来说,国学经典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着中华民族朝向繁荣富强的方向发展,也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的精神食粮,如果能够引导小学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培养小学生对国学经典诵读的兴趣,让小学生能够自觉自主地进行国学经典诵读,那么非常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之中塑造小学生的人格,培养小学生的思想素质,提高小学生的道德品质。而且,国学经典诵读也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积累优美的词句等,培养小学生的人文情怀,使小学生在国学经典的诵读过程中受益匪浅。

二、国学经典诵读的主要原则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想有效进行国学经典诵读,那么务必要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所以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时,教师务必要坚持四项原则,即差异性原则、鼓励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和模糊性原则。差异性原则主要是指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时,应针对小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化差异,有的放矢地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对于认知水平以及学习能力不强的小学生来说,教师不可对其提出过于严苛的要求,应确保小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小学生在愉悦的诵读氛围中去体会国学经典诵读的快乐,这样非常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对于国学经典诵读的兴趣,建立诵读自信,如此才能确保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顺利开展,也才能够发挥出国学经典诵读的积极作用[2]。鼓励性原则主要是指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时,教师要对小学生多加鼓励,尽可能不要批评小学生。在小学生诵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加指引与指导,让小学生能够通过诵读,对国学经典诵读产生热爱之情。自主性原则主要是指除了教师所规定的诵读篇目之外,学生也能够自主选择其他的国学经典篇目进行诵读,从而有利于拓展小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小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如此,不但对于小学生现阶段国学经典诵读极为有利,而且能够对小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模糊性原则追求的是不进行逐字逐句的精细讲述,让小学生大致理解文意即可,但应让其内化至小学生平日的行为以及思想之中,使小学生能够在思想以及行为上产生变化,这样才能够实现国学经典诵读的本质目标。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国学经典诵读的有效方式

(一)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国学经典诵读,不但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国学素养,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人文底蕴,同时还能够将经典诵读活动与语文教学活动相融合,使得经典诵读活动能够成为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升的一个“助力器”。这也非常有利于增加小学生的语文识字量,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感。据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阶段是记忆的黄金阶段,所以,在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更应该以积累以及记忆为主。而在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时,应该重视让小学生记忆诵读篇目内容,并积累诵读内容之中的优美词句,使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诵读内容所蕴含的意境以及情感,能够声情并茂地进行国学经典诵读,这样不但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国学经典诵读能力,也非常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3]。所以说,教师务必要重视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并做到合理安排课堂时间,使琅琅的读书声能够回荡在教室之中。另外,教师也要能够利用多种经典诵读形式来激发小学生对于国学经典诵读的兴趣,让小学生能够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中更具积极性与主动性,最终彰显出国学经典诵读对于小学生学习及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利用趣味性故事加以熏陶。以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国学经典诵读时,教师往往采用直接讲述的方式,让小学生进行国学经典的机械性诵读,这不但难以燃起小学生对于国学经典诵读的热情,也会使小学生对于国学经典诵读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同时,因为国学经典内容理解具备一定的难度,而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理解水平较低,所以在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中,时常会对诵读内容产生疑惑和不解,这不但会影响小学生对于国学经典诵读的信心,也会影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所以,针对上述情况,在现阶段的国学经典诵读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良好的教学策略,激发小学生对于国学经典诵读的兴趣。而受到小学生年龄因素的影响,多数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如果能够在实践国学经典诵读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趣味性的故事来营造国学学习氛围,那么整个国学经典诵读过程就会变得更加丰富与多彩,让小学生能够真正喜爱上国学经典诵读。而在历史长河之中,流传着不少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能够作为国学经典诵读的重要材料,吸引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注意力。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则要能够借助课前的几分钟,为学生讲述富有趣味性的国学经典故事,久而久之,就能够使小学生对国学经典诵读产生极大的兴趣与热情。在诵读国学经典内容后,教师还可让小学生充分阐述自己对于诵读内容的想法或看法,如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后学会了哪些道理等。这样不但有利于增加整个诵读过程的完整性,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让小学生在日后的发展中能够积极地践行与传承国学思想。

(三)借鉴传统模式,丰富教学手段。儒家文化集百家之所长,并组成了当前广为流传的国学内容。同时,经典诵读内容大都具有意味隽永、言简意赅的特点,对小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教学引导,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审美素养。具体来说,由于经典国学内容大都具有一定的历史内涵,所以,在对小学生实践经典诵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传统层面的经典诵读方法引入教学环节。由于传统层面的诵读教学模式与国学经典诵读内容具有较强的匹配度,而在诵读教学环节引入传统的诵读方法,可以确保学生更加深刻细致地对诵读内容进行体会。在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播放一些经典的国学诵读内容,通过音、形、影的有机结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对经典诵读内容进行学习和体会。此外,由于小学生受年龄制约,对于一些国学阅读内容中的生僻字缺乏足够的认知,所以,本着大道至简的阅读教学理念,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带有拼音及释义注解的国学经典书籍,让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对生字的读音进行认知,对字义进行学习,还可以了解每一句话的具体含义,从而为学生扫清阅读障碍,使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国学阅读中。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也应注意引导学生模仿视频中的朗读语调,确保经典诵读的效果。

(四)开展课外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如果想真正提高小学生的国学经典诵读能力,增加小学生的语文词汇量,仅仅依靠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国学经典诵读的形式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开阔小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小学生能够阅读更多的国学经典内容,真正提高小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道德修养等。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也可以开展以国学经典阅读为主题的课外活动,让小学生在良好的国学氛围中,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外活动中,以促进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有效性。另外,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其不仅仅是校园教育的重要基础,也是校园教育的一种关键性的补充与延伸,所以教师应该多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促进家校之间的合作,让学生家长能够在放假时带领小学生去参观我国有名的历史博物馆以及各地的名胜古迹等,如此不但能够使小学生了解到我国的历史文化,感受历史文物及名胜古迹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气息,也非常有利于陶冶小学生的情操,开阔小学生的视野,让小学生切实感受到我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而为小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总而言之,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务必要重视国学教育,让小学生真正喜欢上国学经典诵读,并在国学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汲取更多的知识,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文学素养、道德品质以及认知能力等,从而推动小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与进步,真正彰显出国学经典诵读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礼.基于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研究的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20(6):46.

[2]达咏秀.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9(8):134.

[3]王全震,申桂彩.浅谈诵读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及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33.

作者:姚丽琼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南关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