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基本原理,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从符合小学生年龄阶段心理与认知发展的角度出发,牢记促进小学生全面成长与发展有利于传承祖国传统文化使命,坚持从学生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语文思维能力和审美判断能力等几个重要方面入手,循序渐进地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把新课程理念贯彻到每一堂语文课,让学生在新课程标准下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切实履行“先学后教”的思想,积极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地位,据实出发选择正确教学方法。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是为了未来社会发展变革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符合学生年龄阶段心理与认知发展的角度出发,牢记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与发展有利于学生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的使命,坚持从学生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语文思维能力和审美判断能力等几个重要方面入手,循序渐进地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和语文教师的辛勤培养分不开,更和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分不开。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阵地,想方设法地把新课程理念贯彻到每一堂语文课上,让学生在新课程标准下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我们又该坚持什么样的教学原理?
一、教学思想——“先学后教”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倡导“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语文教师往往把学生当成没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填鸭式”教学。这样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的自主学习潜质得不到训练与发挥,成为一匹被埋没的“千里马”,并最终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的低下。所以说,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应该切实履行“先学后教”的教学思想,大胆留给学生足够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充分信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课堂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主人”的自豪感,进一步体会到学习带来的快乐,也才能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因此激发起探究的欲望,引领自己的学习不断走向深入。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第9课《巨人的花园》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到“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可让学生四人一小组先讨论巨人回来前花园是什么样的,回来后花园又是什么样的。学生讨论后进行反馈,一致认同回来前的花园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回来后花园是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又冷又荒凉。学生通过讨论反馈对比,展开故事情节,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令学生不教自会。
二、教学情境———“生动有趣”
新课标强调的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甚至讨论激辩的方式进行学习的,课堂所呈现的就是生动热烈的形式。特别是从小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来说,全方位、多角度的参与,有助于他们更快、更好地接受并理解知识,形成较高的学科能力。所以说,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想方设法使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活”起来。要达成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科学巧妙地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有很多。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通常会使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创设教学情境:如用语言来描述情境,由此巧妙地引入课题,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为接下来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埋下伏笔;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渲染情境,通过多媒体设备创造的声音与画面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给予他们强烈的感官刺激,为学生学习情感的积蓄与准备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创演文本,通过活动来演绎情境,引导学生跨越时空,尽可能真实地还原文本的面目,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完成与作者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诸如此类的情境创设方法还有很多,至于选择使用什么样的情境创设方法,则要视文本内容及学习者兴趣特长而定。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11课《去年的树》,讲到鸟儿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大树,大树却化成了灯火时,可创设一个小练笔:老朋友见面,小鸟瞪大了双眼,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心中一定有千言万语,此时它在想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上小手高举如林。有的学生说:“老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多么想你,你还记得我们去年的约定吗?现在我就唱歌给你听,但愿我们来世再做朋友。”有的学生说:“老朋友,无论你在哪里,我都会念着你,想着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学生纯真质朴的语言说出了鸟儿与树的真挚友谊,他们的语言感染了我,情到深处的我与学生一样泪流满面,师生情感产生共鸣,我适时打开了MP3,播放《好大一棵树》,师生齐唱,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三、课堂地位———“学生文体”
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克服习惯包办学生学习内容与方向的固定思维,大胆尝试,敢于失败,善于从每一次的“放手”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探索,直到寻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班级学情的学习模式。小学生才能在逐渐成熟的自主学习模式中学习成长,而教师“主导”以及学生“主体”的科学学习方式才能最终实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看似很难,实际上只要语文教师主导得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很容易实现,课堂学习效果才好。以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一文为例,语文教师可以先范读,然后再亮出生字词,要求学生熟读并记下生字词,扫清课文阅读的障碍。接下来,语文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齐读课文,然后再组织学生利用手头的工具书查阅关于“春秋末期的齐国和楚国”以及人物“晏子”的相关知识,为了解课文发生的时代背景做好准备。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问题。最后再组织学生现编现演一下这个历史故事,引导他们再现历史,探讨人物的思想性格。这样的话,在一堂课上,学生就围绕着文本进行了全方位的活动,自然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现编现演这个历史故事时,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道具,进行角色分配,要求学生带上肢体语言声情并茂地演绎。
四、教学方法———“据实出发”
从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上来看,有体现时代特点与现代意识方面的意图。特别是编排者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并遵循语文学习规律上,有意识地编排了富有人文气息与时代内涵的文本,积极地联系了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得语文学科不再显得生硬,而是温情感人,把知识与能力的学习与社会生活的广阔背景紧密联系起来。所以说,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学科教学时,再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而应根据文本的内容与体裁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以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小学语文课文的内容与体裁不少,针对不同的内容与体裁可供选择的课堂教学方法自然也很多。那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合适的?我们以为很难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只有真正适合班级学情的方法才是最正确的。但是,不管怎样的班级学情,情境创设、启发引导、朗读感知、精读品味、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讨论明确、自编自演等方法都是非常适合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需要语文教师从班级实际情况出发,有意识地选择使用。什么样的教学环节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则需要语文教师根据教学的时机灵活运用,根据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原则加以选择。例如,在教学科普说明文《太阳》一课,文中采用多种形式的说明方法,让学生了解太阳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遥不可及的太阳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类似这样的说明文,教师必须把控好教材,决不能上走了样。总之,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有力地促进了语文教师的努力探索和研究,以适应新形势不断发展的需要,把新课程理念贯彻到每一堂语文课上,让学生在新课程标准下健康快乐地学习与成长。
参考文献:
[1]于香.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例谈[J].小学语文教学,2011(4).
[2]李淑梅.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优化研究[J].学周刊,2015(6).
[3]石晓聪.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索[J].教育科学,2016(3).
作者:岳彩宽 单位:福建省漳州市台商投资区角美第二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