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历史教育的路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历史教育的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历史教育的路径

摘要:在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的方法、内容等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除了基础的阅读方法、知识教学外,增强阅读教学的人文内涵,成为提升阅读教学价值,培养人文素养的必然选择。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历史教育,有助于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形成,在教学中应坚持个体与整体相结合的原则、尊重史实的原则、尊重主体的原则。具体的教学策略包括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挖掘教材资源、开发校本教材、采用多元化教学完善教学评价等。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历史教育;渗透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历史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延续的必然途径,历史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民族文化、历史的了解,也有利于学生构建历史思维,建立对现代社会发展更加深刻的认知,进而树立正确、健康的价值观。历史教育并非孤立的学科教育,而是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虽然当前我国小学教育中并未开设历史课程,但是在小学语文、数学、思想品德、艺术等课程中,均不同程度地渗透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小学语文教育中有许多教学内容与历史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中的《文成公主进藏》《晏子使楚》等,都是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不同时代的历史人物、事件,这些课文的阅读讲解,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民族的历史,领会民族奋斗不息的精神,以及庞大精神的文化底蕴。可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历史教育既具有相对独立的体系,同时也有相互融合的关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历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本国的历史文化,形成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及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目前,学术界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比较丰富,但是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历史教育融合方面的研究还非常少见,学者们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历史教育的研究各成体系,加上我国未在小学教育阶段开设历史课程,对历史教育的研究有限,关于小学学科中的历史教育渗透大多零散且缺乏体系性。本文的研究综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及历史教育的相关理论文献,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历史教育的路径,本文的研究为历史知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提供了积极有益的实践指导,有利于促进教师树立融合教育的理念,在教学中不断改进并完善阅读教学模式,在提升阅读教学效果的同时,为小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渗透历史教育的原则

(一)个体与整体相结合的原则

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角度看,历史是客观的,不以个体的意志为转移,然而,对历史的观点、看法则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对于正处于思维观念逐步形成的小学生而言,一旦未能接受到正确的历史教育,将可能形成对历史人物、事件理解的偏差甚至错误。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注意个体与整体的结合,在利用文本来引导小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正确历史思维的同时,也能够通过对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的要求分析,来推进小学生整体将历史思维与时展紧密结合。文本阅读和历史学习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受个体家庭环境、个性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个体对文本、历史知识的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历史教育,需要把握时代与社会背景下的整体性需求,即应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来指导学生观察、发现、理解。

(二)尊重史实的原则

从小学语文学科特点来看,阅读教学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学生需要明确文本内容与历史知识的差别,在学习文学作品技巧的同时,也需要根据真实、明确的历史背景,促进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历史教育,教师必须依靠真实的历史知识,来确定课文是否符合史实、作者观念与时代背景的联系等,使学生能够树立起对历史知识的客观认知,把握真实历史对作者、文学作品创作的影响。

(三)尊重主体的原则

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历史素材资源,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由于历史知识是渗透在语文阅读教材中的,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引导者的角色,因此,教师要结合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内容,突破语文阅读课本知识,对教材进行恰当的调整、完善。教师应全面、深入地了解小学生的认知水平、需求及情况,了解学生对文本及相关历史知识背景的理解,为学生创造更加自由、开放的表达、疑问、讨论、探究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用自主学习、研究、合作等正确的学习方法,获得文本阅读、历史知识与技能。教师在渗透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特点,适时适度地挑选语文阅读材料,注重阅读教学内容与历史知识的关联性,提高历史教育渗透的效果。

三、渗透历史教育的策略

(一)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

1.完善知识体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突破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加强对跨学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增强自身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历史教育的能力,以言传身教及专业的知识结构体系,确保历史渗透教育的效果。语文教师应加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论研究,对文学作品的题材类型、风格、流派等建立比较全面的了解,更加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掌握一定的历史理论知识,对其中无论是明显还是隐藏的历史知识,都应该尽可能地挖掘出来,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体系,通过广泛阅读书籍、更新知识系统等方式,增强思维的敏锐性,利用网络、报纸等途径关注时事,将阅读文本的思想、价值观与当代社会所发生的事物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更加细致、深入地观察与思考,帮助学生形成正向正确的思维导向。

2.增强教学技能

文学与历史之间的互通性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历史教育创造了切实可行的基础条件。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渗透性历史教育中,教师要增强自身的实践教学技能,充分利用文史之间的共通性进行阅读教学中的历史知识渗透。除了小学语文教育相关知识与方法外,教师还应该进一步强化对不同时期历史、国内外历史等的学习,树立正确的历史意识。在此基础上,小学语文教师应广泛阅读、思考教育学、心理学、文化传播学等相关方面的知识,把握跨学科教育理论及要求,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及特点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推进历史教育的渗透,掌握文化传播的特点,确保历史教育渗透的效果。

(二)充分挖掘教材资源

从我们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分析来看,教材中涉及历史的内容较多,尤其是古诗词、历史故事等,这些内容中包含了大量的历史元素。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历史资源,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强化学生的人文熏陶与正面影响。在诗词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可充分运用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故事、谚语寓言等,引导学生进入历史知识情境,深化学生对历史学习的体验。在现代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结合具体的人物或事件,挖掘相关的历史元素,强化学生对文本内容与情感的认知。

(三)开发校本教材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及需求,结合社会、地方实际,构建独特的校本教材体系。《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学生的阅读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课内外阅读教学,渗透恰当的历史教育,使学生能够形成相对独立、正确的历史知识结构体系。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发挥“文史不分家”的特点,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结合所在地区、学习及学生的特点,科学、灵活地选择历史资源,融入阅读教材体系中。在开发校本阅读教材时,除了注重语文文字的生动性、准确性外,还应结合当地的历史、传统文化等,引入相关的历史知识。

(四)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1.新媒体技术在历史教育渗透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不断增多。尤其是多媒体课件、微视频等教育等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普及度较高,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的新媒体技术来促进阅读与历史教育的有效融合。

2.情境教学法在历史渗透教育中的与应用

历史知识包含了历史时间、文化背景等多种详细的信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地体验文本内容与历史知识的联系,进而建立对文本内涵的正确、深刻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声音等,向小学生展现特定历史时空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背景,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文本内容没有明确提示的历史情境,帮助学生在特定情境的融入下,更好地理解阅读文本的思想及情感内涵。通过剧本的创作与表演,不仅能够营造更加生动有趣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也能够使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深入体会历史人物的情感,感受历史潮流中人物命运,进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形成客观真实的历史意识,为深入认识民族文化、人类文明创造有利的条件。

3.探究教学法在历史教育渗透中的应用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探索欲望强,教师可以紧紧抓住小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热爱心理,将小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个性特征紧密结合起来,用探究性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阅读过程中自主观察、发现、探究的积极性。文本阅读与历史知识学习都是经过一定主观内化、吸收过程的学习体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历史教育,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自己感知、领悟文章的主旨及作者的创作意图,为学生提供宽松的时间与环境来搜集资料、发现问题、自主思考探究等,使学生能够突破一般的文本阅读思维定式,形成独具特色的文本解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发挥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所需要探究的主要任务进行一定的介绍与解释,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制订探究计划,进而更好地体现历史知识及文本知识的相关性。

(五)完善教学评价

在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评价体系的建立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的评价应该综合考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以及理解。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价值的取向,关注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的量,重视对学生各个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

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历史教育需注意的问题

(一)树立历史教育渗透理念

素质教育的深入改革,推动了现代化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建立与发展,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历史教育,教师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理念。一是教师自身应树立正确、科学的历史观,对历史人物、事件有比较客观的认识,在结合小学语文阅读中渗透历史教育的过程中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小学教师应明确并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教师、学生、阅读教学以及历史渗透教育的关系。三是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在渗透教育中的引导作用。

(二)阅读教学与历史教育关系的把握

小学语文教师除了需要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在阅读教学中引入历史教育外,还应该正确地把握二者的关系,避免历史教育喧宾夺主,影响阅读教学的顺利进行。尤其是对于喜爱历史故事、人物的小学生而言,他们更容易陷入精彩的历史文化故事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历史知识,应适时适度,避免对历史故事过度的延伸,使小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利用所学知识更加全面、细致地理解阅读文本,从而充分发挥历史知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五、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综上所述,在我国素质教育改革逐步加快的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小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历史教育也有着同样的人文教育功能,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历史教育,既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二者的人文教育价值,也能够有效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语文学科与历史学科一直以来都有着紧密的关联,在人才竞争日渐激烈,人才素养要求不断提升的环境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历史教育有较大必要性,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阅读部分包含十分丰富的历史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文言文、现代记叙文等方面的历史资源,结合当地教育、文化实际,开发校本教材资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及科学全面的评价手段,将历史渗透性教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及人文素质培养有机融合,实现小学阅读教学中历史渗透教育对小学生个体成长、小学人文教育以及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

(二)展望

从研究来看,目前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历史教育的路径研究及实践非常少。由于我国当前并未开设小学历史课程,对小学生历史教育的研究缺乏相对完善的体系,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大部分教师更加注重小学生阅读知识及技巧的应用,忽视了阅读教学中历史知识渗透性教育的作用,未能将历史知识充分引入到阅读教学中,且在讲解相关的背景知识时缺乏适当的原则与策略指导,影响了学生对阅读文本及历史知识的深入、正确理解。在今后的研究及实践中需要更多地关注小学人文教育的体系性,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认知需求出发,构建更加成熟、完善的语文阅读教育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历史教育渗透机制,包括历史教育渗透的内容、方法、评价体系等,为小学语文教师变革教育理念,加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性教育实践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

作者:杜锐 郑清华 周杨 单位:成都市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