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方法浅论(9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音乐教学方法浅论(9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浅论(9篇)

第一篇:小学音乐的快乐教学法

摘要: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感知、记忆、思维、注意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都受到主体情感的影响。当一个人快乐时,他的脚步轻盈而愉快;当一个人沮丧时,他的脚步似乎沉重;当情绪慷慨时,脚步会强壮有力。只有当课堂充满了生动活泼的气氛,学生的精神才会饱满,情绪也会高涨,兴趣浓厚了,学习的效率才会提高。作为一线音乐教师,如何才能从快乐教学入手,激活课堂,给学生快乐遨游的大海?特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初步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音乐;快乐;教学法

一、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唱歌兴趣

歌唱的最大目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教学生唱一首歌,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可以准确地表达歌曲的形象及感情,进入歌曲的意境,运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歌唱和感受。如此,学生才能进入最佳表现音乐的状态,他们演唱的歌曲才能真正悦耳动听,具有强烈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让其充分了解歌曲的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仅仅用抽象的语言来指导学生理解歌曲自然是不够的。教师应将音乐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结合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和词语,进行生动的比喻和阐释,挖掘歌曲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艺术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全身心投入歌唱中去,正确且创造性地展现歌曲的艺术美及情感。如我在教学生唱《火车开啦》时,带学生只读两次歌词的节奏,他们便会歌唱。但由于学生无法想象歌曲中小朋友乘坐火车时的兴奋,有的学生唱得很僵硬,面无表情。在这方面,我启发学生:“大家谁坐过、见过火车,能告诉我你们坐火车的心情吗?”这个问题,学生都很感兴趣,纷纷举手回答。于是我成了火车的播音员,当音乐响起的时候,学生高兴地唱着,好像他们真的在火车上一样。他们中的一些人高兴地摇晃着头,甜甜地笑;有的同桌兴奋地交流着感情,那眼睛活像是在说话;有的跟音乐节奏高兴地拍手;还有无法抑制情绪的舞蹈。歌唱中充满了真实的情感,歌声充满了美丽的色彩。

二、引导学生做表演,增强学习兴趣

表演与音乐密切相关,表演是教学中最受其欢迎的科目之一。学生积极活跃。每次他们学一首歌,我都鼓励他们根据歌词内容进行有节奏的动作或表演,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并记住歌词。当我激励学生表演时,我这样做:首先,启发学生即兴表演,根据学生的表现教学生一套好的动作,然后逐个地检查。在逐个检查中,学生经常被一些优美的动作和优美的形体所吸引,课堂上常常会爆发出激烈的掌声。台下的“观众”纷纷举手要求在舞台上表演,即使最胆小的学生也跃跃欲试。舞台上的表演者更加热情,班级气氛达到高潮。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演奏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图、讲、演结合,诱发欣赏兴趣

音乐的欣赏不仅需要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还需要有生活经验和阅历来欣赏体验。小学生处在一个从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生活经验及积累的经验较少,如果要使他们真正理解音乐,达以熏陶和陶冶情操其目的,必须根据他们的思维特征,通过生动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灵感和对话,利用听觉和视觉同步感知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每一朵花都有开的时候,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机会,让我们共同创造一个快乐的音乐课,让学生为走进音乐教室而欢呼,只有每一朵花开了,春天才会有姹紫嫣红,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向快乐的出发,陶醉在音乐中,感受快乐,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成功之喜悦会伴随着孩子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让我们的教育充满乐趣!

参考文献:

[1]王小霞.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愉快教学法[J].新一代月刊,2013(12).

[2]齐鸿.论快乐地教与学:小学音乐教学体会[J].中学英语之友(教育研究与实践),2009(12):20.

[3]尹延花.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实现快乐教学[J].教育(文摘版),2016(6):52.

[4]金丽华.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快乐教学[J].黄河之声,2014(8).

[5]陈燕.浅谈音乐要快乐地教与学[J].大众文艺(理论),2008(11).

[6]何喜芳.你快乐,所以我快乐:浅谈“快乐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2).

[7]廖乃雄.音乐教学法[M].北京:中国音乐学院出版,2005-07.

作者:赵丹丹 单位: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一完全小学

第二篇: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已经深入人心,传统教学中的“一刀切”“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生为本”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尊重学生,发展学生个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也必须遵循这样的教学原则。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音乐课学习习惯,进而激发其艺术的感悟、想象和创新能力,也必须从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抓起。那么,如何激发小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呢?笔者在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环境和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民主的、自由的、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放松身心,兴趣高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蜗牛与黄鹂鸟》的时候,我用视频播放了蜗牛背着重重的壳慢慢地往上爬,而黄鹂轻快地飞翔舞蹈的画面。学生看到蜗牛的样子都哈哈大笑,有的还学蜗牛那样拱着后背,慢慢地爬,嘴里还哼着刚学的歌曲。这样的教学氛围快乐有趣,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了歌曲,并且印象深刻。

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小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个性不同,学习能力和接受水平也不同,这样就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不同。教学是要面对全体学生的,是要促进所有学生能力和水平提高的。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技巧。例如,对待那些胆怯,不善于表现自己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要给他们机会表现自己,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提升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三、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兴趣小组,培养音乐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具体到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性格和兴趣,了解他们的学习水平。然后引导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够集合集体的智慧,弥补个体的不足,而且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帮助,相互指导,优缺点互补,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升了学习效率。在课下,教师也可以组织音乐兴趣小组,开展各种各样的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四、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音乐兴趣

在教学中开展活动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手段。有针对性的活动,教师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突出主体性,增强趣味性,应从学生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出发,结合生活实际,遵循他们生理、心理的特点。其次,突出通俗性,增强趣味性,多给学生选择的机会。再次,培养自尊和自信,激发创新。最后还要经常使用多媒体,增强直观性和吸引力,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坚信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是可以提高的。在课堂中,教师不再是一个表演者、主持人、指挥者的身份,而是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身份。学生可以找自己喜欢的歌,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享受音乐、表现音乐。音乐的发展与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分不开的,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渴望的音乐不是高雅难懂的音乐,而是生活中离他们最近的体现真实情感的音乐,如对祖国、对妈妈、对爸爸的赞美,对环保的关注,对同伴、对老师的交流,对季节的感受,对小动物的喜爱……这些通俗易懂的内容既让学生在音乐中陶冶了情操,也升华了情感,培养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

五、情景创设,探索动机,激起学生兴趣

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欣赏体验。小学音乐教材内容丰富活泼,如果在导入环节中加以利用,创设相关的故事情景,会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动机。用引人入胜的故事唤起学生响应的情感体验,使他们自然而然进入特定的教学情境,并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和乐趣。在设置情境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儿童好动的心理特点,把少儿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形象化、具体化。例如在教学《买菜》这首歌曲时,我采用了小品穿插教学,我演奶奶,学生演孙子,每组学生都坐在座位上扮演菜,一大组扮演萝卜、黄瓜,二大组扮演鸡蛋、西红柿、三大组扮演母鸡、毛豆,四大组扮演豌豆、小鸭。用小品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了歌词,为学唱歌曲起了铺垫的作用,这样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六、教学评价,和谐融恰,激起学生兴趣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评价的好坏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信心的建立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评价,不能陷入形式主义,或者搞“一刀切”。教师要能注意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学生适时适地的鼓励、评价。学生在课堂中从老师的及时评价中得到满足、自信和鼓舞,继而不断获得继续前进的动力,形成良性循环。我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评价一般以激励性的评价为主,对于学生的表现或者进步常常给予“你做得很好”“这样的表现方式很独特”“这次比上次有了很大进步,期待你以后做得更好”等等,或者以一个鼓励的微笑,一个赞扬的目光等行动给予学生鼓励。这样就会让学生感受到了来自教师的肯定,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有信心,更加表现自己。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转变教学观念,活跃课堂氛围,因材施教,通过合理的情境创设,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科学的评价,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喜欢上音乐。

作者:黄丽丽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东莱小学

第三篇:小学音乐教学如何培养听赏力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歌曲之外,也要注意培养他们对音乐的鉴赏力,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而所谓的音乐听赏力,就是让学生在学会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基础上,自然而然从感情上产生共鸣,从而帮助学生促进自身美学品味的提升。因此,针对在音乐教学中关于学生听赏力的培养策略分析,重点阐述应该如何落实相关措施的实施。

关键词:小学音乐;听赏力;培养策略

所谓的听赏力,指的就是让学生在听懂音乐的基础上,不知不觉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音乐品味,这也是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者的初衷所在。因此,本文接下来就将基于此重点展开论述。

一、培养小学生音乐听赏力的必要性

1.帮助教师顺利展开音乐教学

在以往的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对于音乐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态度都是稍显被动的。因为他们在一开始的阶段就没有将音乐学习当作是一门主要课程,这就意味着音乐学习在学生眼里更多的是一门副科。长此以往,音乐课程的开展便显得越发举步维艰。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赏力,让学生学会自发地去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将音乐学习的态度化被动为主动,其实也有利于教师顺利开展教学工作。

2.帮助小学生提高欣赏品味

在音乐听赏的作用下,针对一些经典的曲目,学生的赏析能力也能够较之前产生质的飞跃和变化。在此之前,学生只是将某些经典曲目当作是传唱度很高或者是耳熟能详的存在去对待,而在有了听赏力的培养之后,他们对于曲目的认知已经不再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学生会更加自发主动地去探求曲目背后的故事,会去努力思索曲目作者的所思所想,这其实也是在无形之中帮助学生提高欣赏品味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赏力

1.通过游戏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赏力

为了锻炼学生音乐的听赏力,应先从提高学生听音乐的能力方面开始着手。当学生听到一首歌的时候能够瞬间反应过来,并随即想到下一句歌词,这其实就已经迈开了成功的第一步。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老师不妨以让学生听音乐这个目的为中心,在课堂上多涉及相关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自身音乐辨别能力的提升。例如,老师可以将教材中所涉及的音乐曲目纳入游戏的范围,让全班学生围坐成一个小圈,让第一个学生开头,将教材中所涉及的任意一首歌曲中的其中一句歌词作为本次游戏的开端,接着再让第二个、第三个学生接着唱下去,如果有接不下去的学生,就要被罚说出这首歌的名字以及作者的相关资料,如果说不出,就让这名同学在大家面前唱一首歌。通过这样的游戏方式,能够让同学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同时也有利于缓解课堂氛围,让大家都能在一种相对来说更为融洽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游戏方式能够让学生更为顺畅地掌握教材中所涉及的曲目,而通过同学们的歌词接龙,也能够逐步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这实际上也是培养听赏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2.鼓励学生表演,提高学生的音乐听赏力

音乐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安详静谧的古筝,也有轻扬悠远的提琴,还有空旷回响的扬琴,这些乐器其实都是通过人们的表演从而得以呈现的。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老师不妨也鼓励学生多表演,让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来更新对音乐的认知。因为在表演音乐之前,首先要对音乐的大致脉络和思想感情做一个较为翔实的剖析,如果没有如此,就无法真正将其表现出来。这时候,老师不妨给班上学过乐器的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在提前预习教材中所涉及的曲目的情况下,通过自己手中的乐器表现出来。这样的方式能够让那些学过乐器的学生找到一个新的音乐共鸣点,同时也是给其他的听众一个崭新的聆听音乐的机会。如可以建议他们围绕《春天来了》这部分内容为中心,分析如何通过手中的乐器使同学们感受春天的气息。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不断倾听音乐和感受音乐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更为值得一提的是,以这种方式让有过乐器学习经验的学生当众表演,其实也是给了他们一次重新认识自己的乐器并在认真分析曲目的基础上的一次表演,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举措。音乐是文化的一种,好的音乐能够让人透过音符的本质,不由自主地去探究音符背后的故事。作为小学生,除了应对语数英的学习之外,抽出一些时间放松自己的身心,学会培养自己的美学品味,从而逐步提升自己对音乐的鉴赏力,这有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升。而听赏力对于音乐学习非常有必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听赏力,其实是一个不断提升学生审美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林美红.“听”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0(22):270-271.

[2]秦丽.音乐欣赏教学的“五重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4).

作者:万慧 单位: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龙津小学

第四篇:小学音乐教学评价的方式

【摘要】音乐教学评价是音乐新课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设计中的预定教学目标,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程序的科学可行方式,对教学及其效果进行客观的衡量和科学的价值判断过程。

【关键词】反思;评价;教学

在音乐新课程中,学生音乐学习评价是一项重要内容。《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评价应包括学生、教师和课程管理三个层次,可采用自评、互评和他评等多种形式。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更应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以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等诸多方面。”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一般分为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师的评价,下面就这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学生反思与自我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实际上是对学生音乐学习的评价,当然,不能只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而是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全面多元评价。

(一)即时评价

评价贯穿教育活动的始终,无论何时、何地、何事,都应对学生在言行上做出及时明确的评价。即时评价是在特定的情景下,对于学生的行为表现,给予即时鼓励、调控和引导的评价活动。它具有及时、易行、便捷、有效的特点,这样的评价可以是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竖起的大拇指,一句恰到好处的指点,一句中肯善意的批评……

(二)测验评价

音乐测验就是通过对学生的音乐学习成绩,音乐学习能力以及音乐学习态度及兴趣等方面进行测验,这是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常用形式之一。比如学生演唱能力测验。①评分等级:评定可采用等级制(优、良、中、差),也可以采用100分制。②评分小组:最好是由有经验的教师,也可以让个别学生代表参加评定。③评分内容:包括学生的音准、节奏的准确性,声音吐字,情绪表现等。

(三)学生自评

自评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或期末时,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自身学习情况作出相对的评价。这种方法能体现学生自主、自控精神,并使其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如建立个人的音乐小档案,制作我的音乐夹等等方式,展示学生音乐学习发展的相对过程,能记录出学生的成长经历,能够提供丰富多层面的评价信息。

(四)学生互评

互评主要指同学之间通过全班或小组集体讨论进行相互评价。它的优点是能使课堂气氛和谐,学生之间互相尊重,并有独立见解,课堂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学生在评价他人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鉴别评定能力。同学间的互评既是相互评价的过程,同时也是相互学习的过程。通过互评,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他人的优点和长处,以便更好地学习他人,改进自己的音乐学习。音乐教师对于学生之间的互评应该给予鼓励和引导,并注意调整和端正评价双方的态度取向,坚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相得益彰。

二、教师反思与课堂评价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积累总结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素养的有效方法,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有意识的积累和总结,能较快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教师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有:思教学之失,吸取教训,补己不足;思教学之得,再接再厉,不断前进;思教学之惑,化疑为知,提高水平。

(一)反思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师为上课而做的准备工作,是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的有效途径,是教师有效上课的重要前提。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的首要环节,在反思教学目标时应考虑到“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思维能力”等问题。

(二)反思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教师、学生和资源三个基本因素,这三个因素的集合和相互作用就构成了教学过程。教师首先要反思的是师生合作关系。要想取得和谐的师生合作关系,教师就要尊重学生,让学生亲近教师、信任教师,要调动一切有利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善于调控课堂气氛,沉闷时来点小幽默,过分热闹时给点冷却剂。只有师生和谐共振,才能产生最大可能的教和学的积极性,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益。

(三)及时课堂评价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发挥师生积极性、主动性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水平,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四)撰写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本身,需要经常撰写课后反思,教师教完一堂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进行回顾和小结,将经验、教训和体会记录在案的过程。反思一节课的得与失,音乐教师也要同其他学科一样,及时总结课堂上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反思课堂上的成功之处,比如巧妙新颖的引入、教学难点的突破、直观教具的合理运用。反思教学中的疏漏失误,比如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适当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弥补与矫正,使之成为以后教学中吸取的教训。记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教师应该养成一有所得就及时记下的良好教学习惯,以记促思。综上所述,如何发挥好音乐教学评价的功能,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既要考虑到音乐学科的特点,又要考虑到素质教育的总方向,体现好评价的全面客观公正性,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现好评价的教育性。

【参考文献】

[1]耿书丽.教学评价策略与技巧[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金亚文,龙亚君.音乐教学评价[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尹爱青.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周晓玲 单位:江苏省仪征市月塘中心小学

第五篇:小学音乐歌唱课教学现状

摘要: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的情感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歌唱教学尤其会影响到学生的情感发育,通过歌唱能够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情感能力会得到巨大的提升,而情感能力的培养同样是现代素质教育对小学教育提出的一个重要的要求,因此我认为现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地思考如何科学地进行歌唱教学,通过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教学方法;思考建议

一、引言

在现代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我认为老师应该重点思考歌唱教学,通过歌唱教学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但是音乐教学并不是小学教育的重点,所以小学音乐教学并没有更多的资源和时间可以运用,所以歌唱教学就必须要思考如何进行高质量的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在各种条件的约束下提升学生的歌唱能力,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而当前歌唱教学是存在一些问题的,老师必须要解决好这些问题。

二、在声乐演唱中,要把握好情感

现在的民众的相关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这样的生活让更多的民众也越来越开始重视对精神生活的相关追求。尤其是声乐方,声乐是最为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高质量的声乐教学给人们对精神的追求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声乐的影响范围也开始慢慢地扩大。在进行声乐学习的过程当中,演唱者需要学会运用有关于气息方面的知识,如果没有掌握好气息的运用的话,会导致演唱者无法演唱好该歌曲,在每一首歌曲的高音部分、低音部分等出现演唱事故,使得演唱无法进行,同时也可能会使得演唱的歌曲变得十分直白。我认为,声乐作为一项比较受欢迎的音乐艺术,应该得到人们的重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尝试不断地去思考相关的问题,以及探讨相关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注意对情感的理解

情感的理解也是做好音乐教学的必然条件之一。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在保证学生对作者情感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以后再演唱。因为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能够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每一首音乐里都流露着音乐创作者有关他们自己的人生感悟以及思想。歌曲中最感人的其实是这种情感、这种思想。不少学生再唱歌的时候认为,技巧是最重要的,他们过分地关注了具体的演唱技巧。在这样的情景下进行演唱,可能会导致过多地重视唱歌的技巧而忽视本首歌曲所要情感的表达能力,这样的方式只会降低音乐作品本身的质量。比如,单调无味的声乐技能能够使得音乐听起来有一定的变化,但是却没有情感在里面,所以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里面适当地融入一些自己的情感表达,这样做不但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和动力,还可以有效地促使演唱者成为一个优秀的音乐人,所以在培养学生的唱歌能力的时候,我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尝试进行个人独特的情感表达。而在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表达的同时,还应该让学生具备“学到老,活到老”、与时俱进的良好的思想精神,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来有效地提升个人的演唱水平。

四、教学方案需要关注到学生情况

在现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歌唱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当前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只考虑到自己的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反应,老师过多地占用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灌输,这个问题必须要得到解决,我认为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到。老师的教学知识,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代替学生思考,我认为,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思考如何让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思考,所以教学环节要环环相扣,老师要安排学生跟唱,要安排学生主动地表现自己,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教学方案的主动性。

五、明确教学目标

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个方向的指导。明确教学目标就可以让学生和老师都有努力的方向,都不至于无处使力。当前不少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明确教学目标,他们认为音乐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放松,不少老师以得过且过的心态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必然会使得学生的学习出现问题,所以,我认为教师应该制订明确的目标,比如说每节课的小目标可以是帮助学生掌握某一首歌曲,一个学习的大目标,可以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情感,帮助学生有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目标的设定可以让我们都有努力的方向,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可以解决好我们在行动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六、注意教学主题的明确

在现代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歌唱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对学生的歌唱能力的培养,这是教学必须要重点突出的主题,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不少教师尝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本身是一个好的事情,但是教师对于多媒体的使用并没有遵循相关的规律,不少教师因为使用多媒体使得课堂纪律出现了问题,过多地使用多媒体使得课堂的娱乐性过于强大,所以我们必须要明确教学的主题,不要因小失大。

七、总结

在现在小学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歌唱能力的培养,老师要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地探索,如何才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

参考文献:

[1]曾劲.试论“桂林童谣”在教学节奏中的运用———以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为例[J].教育观察,2014(10):77-79.

[2]许丽君.趣味发声练习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的运用[J].黑河教育,2015(08):73-74.

[3]史玉清.试论提高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新课程(小学),2015(05):88-89.

作者:徐威 单位:江苏省高邮市汤庄镇甸垛实验小学

第六篇:小学音乐教学的情境构建研究

虽然音乐优雅唯美,但是音乐教学却是非常艰辛的过程,尤其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来说,因为面向的是年龄相对较小的小学生,他们不仅思维能力有限,而且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所以教学的难度更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情感,小学音乐教师需要构建一定的教学情境,配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营造出相应的氛围以及状态,让学生好像置身于音乐营造的世界中一样,从而实现教学目的。成功的构建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能够将学生快速代入音乐意境,让他们接受音乐的洗礼,从而准确把握音乐的灵魂。

一、情境构建应源于生活

所有的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我们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出所有艺术形式的原型,音乐当然也不可能例外。基于这种情况,小学音乐教师在构建教学情境时,必须联系实际生活,因为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音乐的影子,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可以作为构建情境的素材。由于大部分小学生的感知能力还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而且也还没有建立起对音乐的深刻认知,所以,他们对音乐的认识以及感受基本上还是停留在表层。如果小学音乐教师构建的教学情境能够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那么就自然会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熟悉感,从而降低他们由于对音乐的陌生感而产生的抵触心理。构建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教学情境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其做了一个漂亮的开场,为后续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其次,构建这样的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满足他们的真实需求,提高他们对课堂的参与程度,进而提升他们对音乐的专注力;最后,构建这样的情境不但能够让学生学到音乐知识,还能让他们把音乐和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促进他们创新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等方面的发展。

二、情境构建应以学生为本

小学音乐教师在构建教学情境的时候,必须事先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程度以及当前的学习特点,从而构建出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情境,这样才能保持他们的内在学习推动力。如果教师构建的情境过于简单,那么就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学习音乐带来的成就感;如果教师构建的情境过于复杂,那么就极易让学生感受到挫败感。因此,音乐教师构建的情境不管是太简单还是太复杂,都无法实现教学目标,而且也许还会让学生排斥音乐课。教师如果想要顺利地开展情境教学,就必须准确地的找出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能力区域以及高其一层的发展区。音乐教师只有构建出符合学生真实能力与水平的教学情境,才能提升学生探索音乐世界的能力以及智慧。这时他们会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出音乐课本中隐含的丰富知识,总结之后得出新的认知,并将这些新认知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从而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音乐素养。

三、情境构建应基于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佳的学习推手,对于所有学习来说都是这样的,音乐当然也是一样。不过,过去的音乐教学过程中,不少音乐教师并不重视学生的兴趣,单纯以枯燥的课本知识作为教学的根据,直接导致学生觉得音乐课单调枯燥。这样,就会造成音乐课上教师讲自己的,学生忙自己的。许多学校之所以没有给予音乐课足够的重视,除了其不是重要考试必考的科目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音乐课令人厌烦。音乐课如果没有将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学基础,那么自然无法得到学生们的重视,就更谈不上提升他们的综合音乐素养了。小学音乐教师如果能够抓准学生的兴趣,构建出生动精彩的情境,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习音乐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他们的最佳学习心理与状态,提升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所有学习目标的实现都要依靠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而它们又直接决定于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与兴趣,小学生就更是这样。因此,小学音乐教师构建教学情境的时候,应基于学生的兴趣,尽量激发它们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这样才能完美体现音乐对学生多方面能力提升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四、借助言语直观提升学生对音乐情境的理解

言语直观实际上就是借助形象的语言,让学生准确把握语义的形式。由于小学生仍然处于成长的初期,理解能力还十分有限,因此对于抽象的事物会觉得难以接受与理解,可是,音乐又偏偏刚好属于抽象的知识,所以在音乐教学情境里,教师需要尽量借助语言直观来提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程度,并且还应强化词语形象的辅助。让学生欣赏音乐片段的时候,音乐教师应该先用语言向学生描述该音乐片段所展示的画面,用准确的、学生能够理解的词语进行表述,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音乐中饱含的思想情感,进而提升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五、合理借助多媒体构建情境

多媒体因其信息的多种传播渠道而深受许多教师的青睐,小学音乐教学中也可以合理借助多媒体来构建教学情境。应用多媒体生动的画面、仿真的声音等,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快速达到最佳学习状态。不过使用多媒体的时候,需要避免以下三种情况:首先,喧宾夺主,模糊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的教学情境必须针对班级中的每名学生,不可以有所疏漏;其次,生搬硬套,无视教学内容。音乐教师不可以为了构建情境而构建情境,应按照课堂的实际变化来随时调整课前准备的内容;最后,画蛇添足。构建的教学情境要重视学生当前的水平,不能盲目提高难度。构建适合的音乐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小学生感受音乐的无限魅力,让他们体验到音乐世界的神秘与美丽,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以无比的热情参与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来,发挥主观能动性,积累自己的才能与智慧。这样可以改变过去那种“教师不停讲,学生忙着听”的教学模式,让所有学生都能通过学习音乐有所收获,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

作者:郭忠 单位:宁夏石嘴山市第二十三小学

第七篇: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节奏训练

摘要:本文介绍了小学音乐课堂中节奏训练的三种方法,即通过图形图谱帮助学生掌握节奏的概念,运用身体律动实现节奏感的训练,通过打击乐来助力节奏训练。

关键词:音乐课堂;节奏训练;小学音乐

一、通过图形图谱帮助学生掌握节奏的概念

我们常说,音乐节奏其实就是音乐的“骨骼”,它所指的是音乐旋律所进行的中音阶音符或是音节的长短强弱。对于小学音乐课堂而言,要做好音乐教育工作,不仅要做好基础知识的教学,更应当能够将身体与音乐相结合,通过一种节奏运动来激发学生的音乐本能,让学生的乐感以及对音乐的反应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为将来学生具备更加优秀的音乐体验以及表现能力奠定基础。可以说,小学音乐教师应当明确地将对学生的节奏感进行培养,提升他们的节奏能力作为一项教学重点。小学生一开始对于节奏的认知无疑是空白,因此他们能够掌握怎样的概念实际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教师。如果采取传统模式通过理性的教学分析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的接受程度很低。对于他们而言,教师掌握再丰富的理论知识其实都没有太大帮助。我们必须做到将这些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生动活泼的真实呈现于学生眼前的实际可见的东西。举例而言,我们可以通过画苹果来帮助学生理解音符的相关知识,首先告诉学生一个苹果表示一拍,再用两个一样大的苹果表示二分音符,并且问他们这是几拍,学生都能说出是两拍,再画半个苹果,学生也能轻松地理解这表示半拍,然后我们再告诉学生半个苹果表示八分音乐,我们要数半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轻松地帮助学生掌握这一难点知识。

二、运用身体律动实现节奏感的训练

音乐教育属于艺术教育的一种,在小学艺术教育中音乐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节奏是指音乐中的音的长短和强弱,这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的主要结构和主要灵魂。音乐是人类感觉与精神技能的一种汇合,它来源于自然,通过想象力实现加工,依靠节奏对其进行整理,最终凭借意识使其实现和谐化。艺术的本源是生活,但它高于生活,它要更加形象化,被更加美化,节奏在这其中意义重大。因此,要想真正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以及感知力,对于音乐节奏感的培养不可或缺。但是对于年龄尚小,接受能力有待提升的小学生而言,如何做到进行生动有趣的节奏训练,使他们更好地接受、学习最终领悟节奏知识并非易事。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所处的年龄决定了他们节奏能力发展的不同特征,因此教师首先要做的应当是帮助他们理解节奏,进而要求他们表现节奏。要实现这一目标,用好身体律动的作用实现节奏训练非常重要。根据“体态律动学”的理念,我们认为人的身体天生就具备着节奏这一基本属性。因此,我们将身体律动与节奏训练相结合,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唤醒学生天生的节奏感,另一方面还能够使被动的身体发展出自主进行音乐表现的能力,这对于学生的节奏感以及节奏反应能力的提升毫无疑问都是非常巨大的,通过这两方面的能力提升,势必会使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在节奏训练的各项内容之中,对于休止符以及弱起节奏的教学难度可以说是最高的。可以看到,无论是要求学生进行演奏还是演唱,他们往往就会将对于休止符的表现忽略掉。此外,在需要表现弱起节奏时,也总是会去抢拍或者拖拍。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将某种身体动作添加到演奏或演唱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点头、下蹲或是别的动作来更加明显地表现四分音符休止符的空拍所占时值,通过这种方式,将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真正记得对它的表现。

三、通过打击乐来助力节奏训练

《新课标》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一、二年级学生能够通过学习简单掌握打击乐器,并通过它们来实现与其他音乐的合奏或为歌曲伴奏”。将打击乐器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将能够在极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动手动脑,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从而使节奏训练变成了一种乐趣。如果实际拥有的乐器资源有限,教师在进行了基础知识的教学后,其实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改造,例如将空饮料瓶装沙作为“沙锤”;通过铅笔敲打直尺的组合来作为双响筒;将几只空玻璃杯装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敲击出不同的节奏韵律。除上述例子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充分发挥想象力,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创造出更多有趣的建议乐器,并且可以在此基础上自主创编,进行丰富的节奏训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音乐课的节奏学习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教师必须对这项教学任务予以足够的重视。做好节奏训练,不仅需要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更需要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地能够参与其中,进行自主创新与即兴发挥,充分发挥它对于提升学生音乐表现力的作用。本文就图形图谱的有效利用、身体律动以及打击乐的作用这三点出发,对如何实现更加高效的小学音乐课堂节奏训练进行了简单的探讨,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做到共同探索、反思与进步,从而使音乐教学这条道路在未来能够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郑淑芳.全民K歌软件在小学音乐唱歌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12).

[2]李雪峰.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探索[J].文理导航(中旬),2012(09).

作者:魏文雅 单位:泉州市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

第八篇:小学音乐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体现策略

摘要: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师生互动,教师在课堂要中发挥指导作用,更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教学的效果。音乐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要从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出发,尊重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想法,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激发音乐学习的兴趣,为下阶段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结合小学音乐教学现状,探究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小学音乐;主体地位;课堂关系

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是音乐有效教学的基础,并且由于教育改革的深入,对小学音乐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发展情况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在自由民主的音乐氛围中更快融入课堂,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节奏,在潜移默化中增加音乐学习的自信心,享受音乐学习的过程。但是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下文结合教学实例阐明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不能体现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普遍存有错误的教学观念。一是大部分教师认为音乐教学不能帮助小学生提升学习综合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没有很大的益处,使得音乐课被浪费,二是因为教师把自己当作课堂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则是知识点的被动接收者,不会根据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挑选合适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枯燥的音乐课堂中慢慢地丧失音乐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及时改变教学观念,对本末倒置的师生关系做出调整。教师在音乐课堂中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教学内容中发现有趣的部分,将其融入课堂,保证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能够始终集中在课堂中,并且要为学生指明音乐学习的方向,为学生讲述音乐鉴赏技巧等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完成音乐的学习,提升音乐综合能力,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进行最大化的体现。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有效发挥了学生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以人为本”教学模式的重要影响。例如在进行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欣赏《林中的鸟声》时,我会重视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的体现,我在课堂的一开始使用投影为学生展示大自然中不同鸟类的叫声,让学生感叹鸟声的神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下阶段教学开展的有效性。接着我将教材中《林中的鸟声》拿出来让学生进行欣赏,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去鉴赏这首歌曲,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在自由欢快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也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将自己的想法进行具体的呈现,这也是我预期的教学目的。最终学生在课堂中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对音乐的兴趣。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主体地位的保证,对学生音乐方面的发展也有帮助效果。

二、开展音乐活动

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年龄因素的限制,好奇心和贪玩心理都比较重,教师可以针对这些特征开展音乐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音乐活动的设计不能只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融入音乐知识,在以学生为主导的活动中开发他们的音乐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充满人文性、艺术性的音乐氛围中用较短的时间完成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音乐活动的种类有很多,教师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不断创新拓展,保持音乐教学的新鲜感,让学生始终将注意力集中在音乐学习上,将活动开展的效果最大化。如针对学生好奇心重的特点可以开展探究性的音乐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鉴赏去发现音乐中的美感;又如从学生贪玩的特征出发,教师可以使用音乐游戏,将教学游戏化,提高教学效果,但是这些活动开展的基础都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保证活动能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例如在进行五年级音乐下册唱歌《美丽的家乡》的教学时,我在课前开展了音乐活动,让学生通过网络等途径寻求关于自己家乡的歌曲,学会其中赞美语句的唱法,在课堂中进行比拼,看哪位同学积累得最多。这个教学活动的开展我不会对学生进行指导,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素材的积累,同时因为学生好胜心的驱使,使得他们花费更多的课余时间去搜集,帮助提高了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在成果展示结束之后我会继续让学生学习教材中《美丽的家乡》这首歌曲,使得学生结合之前的素材对歌曲产生共鸣,提高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教学活动的开展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提高教学效果。

三、完善评价机制

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创建宽松的课堂氛围,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但是区别于其他学科,它的评价方式有所不同。教师不能和传统学科一样从分数等等具体的数值来判断学生音乐学习的好坏,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贯彻评价标准,重视音乐能力是否得到全方位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增加和学生的交流,拉近双方的距离感,降低学生对教师的敬畏,这样学生才会主动说出自己在音乐学习中面临的难题,使得教师的评价变得更加全面,同时也能让学生及时作出调整,保证下阶段音乐学习道路的顺利。良好的评价机制能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音乐能力,将课堂中讲述的知识点转化成因素素养,从多个方面完善音乐综合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四、结语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这不仅是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重要保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能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融入自由和谐的课堂中,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有效提高鉴赏和审美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一波.有效体现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相关对策[J].学子:理论版,2015.

[2]孟梦,潘鸥.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J].课程教育研究,2015.

作者:何艳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赵集镇中心小学

第九篇:小学音乐两声部合唱教学的问题与实践

摘要:音乐作为一门陶冶情操、提升审美情趣的学科,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其中合唱因为其可以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和合作意识的特质,成为现阶段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形式。而两声部合唱教学因其声部之间的整齐、和谐,成为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运作中,两声部合唱教学的开展却未达到预期的目地和效果。因此,主要针对两声部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实践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音乐;两声部合唱教学;实践探究

两声部合唱教学因其声部之间的整齐、和谐成为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运作中,两声部合唱教学的开展却未达到预期的目地和效果,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师素质水准偏低;学生音乐基础上的差异;合唱教学题材缺少新内容。此外,两声部合唱教学的实践方面也应该全面开展。

一、小学两声部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素质水准偏低

目前,大部分的小学音乐教师都是缺少经验的应届毕业生,他们大多经验不足且更急于展示自己,争强好胜的心态严重。与经验丰富,性格稳妥的老教师相比,他们在素质上的不足尤为严重。在音乐教学上他们可能会因为面临上层领导的压力,而在合唱教学上急于求成,忽略了对个体成员特色的发展与指导,只求结果不注重过程,教学过程生硬强制,与学生缺乏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使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影响合唱的进程。有时避重就轻,遇到较难的部分往往选择跳过或放弃指导,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合唱的质量。尤其是在两声部合唱教学方面,教师往往因为畏难心理,把两声部合唱教学变为单声部,或者把学生普遍教会唱两声部,但实际上在最后的整体歌声上并没有达到整齐、和谐的效果。这也就有悖于两声部合唱教学致力于让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表现力和提高群体意识与团队协调能力的初衷,且这种问题越到高年级,表现得越为明显。教师素质不足是目前我国小学音乐两声部合唱教学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这也就要求学校注重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合唱要求很强的专业性,如果教师素质不过硬,必然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学校在招聘音乐老师的时候就要设立好门槛,或者提供二次培训的机会。

2.学生音乐基础上的差异

由于家庭条件和学校配备设施等条件的影响,小学生的音乐素养也有所不同,家庭条件好的,或者学校设施完善的学生音乐基础可能较好,而在那些家庭条件一般,不注重音乐教育的农村或较小学校的学生,音乐基础可能较弱。两声部的合唱对声部之间的和谐要求很高,如果学生的内在条件参差不齐,很容易影响合唱的质量,也很难达到声部之间的整齐和谐。两声部合唱中,第一声部一般比较简单,学生也容易接受。但是二声部就比较难,两个声部之间的难度差异会导致个别因基础较弱而无法较快掌握二声部的学生产生厌烦、失落的情绪,带给学生不好的体验。声部之间的难度差异是二声部合唱在班级教学中失败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学生音乐基础的差异,国家应该加大在音乐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学校也应该优化教学方法和模式,在现有条件下克服困难,不断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例如可以开展音乐培训或合唱比赛等。

3.合唱教学题材缺少新内容

目前儿童歌曲的创作前景并不乐观,专注于儿童歌曲创作的人太少。现在小学合唱教学面临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题材的缺乏,多为少而且老的儿童歌曲,不符合儿童的审美,也不能引起他们对合唱的兴趣和热情。如果没有适合儿童心理以及年龄的歌曲,儿童很难不对合唱产生负面情绪,这对合唱的进展也有起负面影响。因此,要想将合唱教学在课堂上顺利地开展起来,合唱教学题材缺乏的现状必须改变。

二、小学两声部合唱教学的实践

1.落实基础加强训练

要想学习好两声部合唱,训练的强度必须要加强。音乐主要由七个音符组成,唱好这七个音符是音乐最基础的要求,老师应该在不断巩固这个基础的前提下开展学生合唱方面的练习。但是由于小学生心智不坚定、爱玩心理比较重,而和声训练又较为乏味。为了避免小学生对练习产生负面情绪,教师应该掌握教学的方法。可以采取分组训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带领学生完成二声部的和声训练,感受音乐声部的丰富和魅力。

2.注重老师的指导能力

学校招收新的音乐老师时要提高门槛,并对在校老师进行定期的培训考核,合唱要求专业性很强,如果老师本身素质不够就没法很好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性的指导。因此,学校应该注重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并鼓励在校教师多参加合唱的教研活动,并为其提供再深造的机会,争取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指导能力。合唱教学对学生协调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培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小学音乐两声部合唱教学有着独特的意义,对其加以重视不但可以使学生音乐素养得以提高,而且能提升小学生合唱的质量,对小学音乐合唱的教学有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林青.小学音乐两声部合唱教学的问题与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2]邵有云.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5.

作者:田琳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区乌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