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应用(7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地融入教学领域,我国对教育的改善与革新也处在不断深入过程中。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产生对于教育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教学理念的应用基础主要是信息化教学以及多媒体工具的广泛运用,但是由于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大多数音乐老师在运用中难免会出现问题。下面就这种模式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应用做出相关的探讨。
一、何为翻转课堂
1.翻转课堂的基本概念。翻转课堂最早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的,很多国家的教育领域都积极推广了这种教育模式。翻转课堂的另外一种叫法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它的主要内涵在于重新调整课堂的内外时间,将传统模式下的“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让同学们对课本知识先自己进行学习,然后对自己不懂的地方和疑问向老师进行提问,由老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这个过程对于传统的教学流程进行了一个反转,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与掌握并做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从而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翻转课堂的特征是对教学流程进行反转。传统课堂模式下,一般是老师先进行备课,然后在课堂上将知识讲授给同学们,学生通过听讲或者是记笔记的方式获取知识,老师在课堂以外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多地将学生放置于一个被动接受的地位,完全没有发挥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整体上有些形式化,不十分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过程。翻转课堂的最大特点就是将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流程进行了一个反转,老师把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先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外时间对这些内容进行预习,对于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者是有疑问的地方做好重点标记,课堂上学生就可以将这些问题对老师进行提问,老师有针对性地解答。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老师与同学们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与沟通,老师可以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通过有针对性的辅导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分析
1.明确教学内容,易于抓住教学重点。在翻转课堂上,老师所使用的教学内容大多数都是属于短小精悍的类型,课程的时长一般都只有几分钟左右,时间比较短。要想让学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对课本上的知识点有一个又快又好的掌握,达到老师心目中预期的学习目标,那么最主要就是老师首先要从课程内容的细节抓起,对于重难点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对课本上的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挖掘,对课程内容的细节认真地研究与探讨,从细节入手,总揽全局,让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突出出来,使同学们能够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虽然课程比较短小精悍,只要老师能够及时对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反思与改善,让自己的教学思路越来越清晰,即便是简单的问题也能让学生理解到深入的核心知识。
2.设计制作一些短小的视频,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社会的快速发展不断推动着科技信息技术的进步,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视频设备的应用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些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老师可以事先将学习的内容录制成视频并传送给大家,让大家自己观看视频。在录制视频时老师要注意在语言上尽量幽默,这样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时间的控制上尽量做到短小精悍,让同学们对视频的内容能够更容易去记忆。通过学生事先的观看与学习,让学生对不理解的部分做好标记与记录,然后带到课堂上向老师进行提问,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让同学们能更快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从而更好地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学生进行多方位的互动交流。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在翻转课堂中较为普遍,不论是以PPT形式呈现出的幻灯片,还是以视频和音频形式呈现出的立体化知识内容,这些都离不开多媒体设备作为载介对其进行呈现。比如音乐老师除了需要事先将制作完成的音视频提供给学生之外,在实际的音乐课堂教学上一定要注重运用多媒体的教学设备,不断将课程知识进行回放,加深同学们的印象,从而让学生对自己学习的知识进行不断的巩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与吸收。另外多媒体设备的运用能够从视觉、听觉的角度给同学们带来全方位的感受,不仅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良好的呈现,同时让同学们对教学过程有了更好的过程体验。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要注意对相关知识的提问,让同学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其中,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对问题主动地思考与分析。这些都需要老师进行引导与组织,更需要学校和老师以及同学们共同努力。总之,只有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
作者:张玲玲 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南苑小学
第二篇:小学音乐课堂打击乐器运用
摘要: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许多老师都没有很好地运用打击乐器,更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好奇心以及实际需求,学生们渐渐对音乐教学不感兴趣。打击乐是乐器的重要成员之一,只要运用得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们对音乐的认知感,享受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动感旋律,但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没有创新,打击乐器运用效率不高。针对现阶段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策略,希望能提高打击乐器的运用。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堂;打击乐器;运用
奥尔夫认为:一切音乐都起源于节奏,因为有了节奏,才有了如今盛行各种风格的音乐。由此可知,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感尤为重要,让学生逐渐感受音乐的魅力[1]。运用打击乐器就是最简单的培养方式,虽然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打击乐器的重要性,但课堂上仍出现效率低下的情况,运用好打击乐器,对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有极大帮助。
一、小学课堂中打击乐器运用不频繁的原因
1、音乐教学过程中缺乏纪律性
小学生的自我管束能力和自控能力不强,对于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总是心不在焉的状态,根本没有记住。而在音乐教学中,对音乐乐器的好奇心比较强,基本上都是自己对乐器瞎敲打,或者同学一起折腾乐器。就算举行集体演奏活动,也常常出现各打各的,不顾及集体的节奏感,自我敲打。常常会因为较多学生的干扰,而使集体的乐器演奏被迫暂停现象,这样一来,浪费了老师的教学时间,同时也起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2]。
2、音乐教学过程中缺乏节奏感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学生没有自主意识,只是一味模仿老师的节奏,跟着老师的步伐,始终重复这一过程。老师先在课堂上演奏一段,然后学生就跟着演奏。由于整个教学活动没有整体感,这样的演奏就会很单调,节奏感不强,就算教师演奏完后,也不能让学生感受到节奏的旋律。加上只顾机械地重复演奏,学生们就会失去兴趣,渐渐淡忘打击乐器带来的节奏感,根本激发不了对音乐的兴趣[3]。
3、音乐教学课堂上枯燥乏味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按照自己的节奏敲打乐器,只能跟着老师的节拍,整个过程是机械的。在教学方式上没有创新,只是按照课本每一章节给学生演奏,没有给学生留下自己的空间去摸索,加上小学生天生好动,如果没有能够吸引他们好奇心的演奏,就会变得躁动不安,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4]。
二、提高打击乐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的策略
1、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开放阶段,对周围事物比较好奇,容易激发内心的渴望。因此,在运用打击乐器时,应把握好学生的心理需求,引导学生自主创作。同时,还应结合教学目标,设计更合理的教学方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及时参与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去。如果时间允许,指导学生去尝试敲打乐器,让其体会到学生乐器的过程美,进而提高学习音乐的积极性。适当让学生自主表演,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模拟乐器的声音,及时更新歌曲,创造轻松的学生音乐的氛围。
2、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充当打击乐器
打击乐器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极其重要,能让学生自觉投入身心去学习音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使用常见的打击乐器外,还可以把身边的资源当做乐器,引导学生去发现,激发学习音乐的好奇心。例如:在音乐创作中,利用玻璃瓶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不同的敲打方法以及注入不同量的水,让学生去猜想可能发出的声音。这样就能够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还可以引导学生去挖掘身边可以做打击乐器的资源,让学生们制作打击乐器,提高学生的探索力,让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动手动脑,确保高效的音乐课堂教学。
3、打击乐器运用的创新
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更加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而打击乐器的教学则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结合平时的教学,可以做到以下创新:1)演奏方法的创新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打击乐器时,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有哪些不同的敲打方法,或者是可以发出哪些声音,并找出这些声音与生活中比较相似的声音,这些环节脱离老师的指导,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比如:探究三角铁有几种不同的声音,根据手拿着三角铁的不同部位,可以发出像上课铃声或者是钉钉子一样的声音等。2)自制乐器的创新在音乐教学中,不再是老师一味在讲台上演示,学生只是机械模仿,要发动学生自主去动手,除了发现身边的资源外,还应学会用废旧物品制作打击乐器。如:有的学生把平时用的竹板做成了响板,结合自制乐器进行演奏,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得更快,还能让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享受乐趣,点燃学生学习音乐的潜力,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为课堂上的音乐教学打下基础。
4、增强教学中的节奏感
要想很好地运用打击乐器来增强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就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较为恰当的打击乐器。首先要明确的是,从小学生自身的生理特点来看,各种能力还处于开发阶段,自制力比较差,手和眼的集中时间比较短,与其听老师机械讲解,学生更愿意自己去摸索。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必须要学会用节奏感较强的音乐来打动学生,让学生更加自觉地投入到敲打打击乐器中来,让学生勤于动手,在老师的帮助下领略音乐的节奏感,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在享受节奏的过程中来学习音乐。
三、结语
小学生天性好玩,但注意力不够集中,很难在45分钟内都保持高度集中的状态。因此,结合音乐课堂教学,灵活运用好打击乐器,能较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好的精神风貌。还可以让孩子们体验到音乐带来了的美感,从小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感知,也为音乐课堂注入活力,营造一个活泼的音乐氛围!
作者:朱丽莎 单位:江苏省常熟市东南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孙战女.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中打击乐的有效应用研究[J].音乐时空,2015,09:182.
[2]岳兵,王蕾,屈梦思,王超.论自制打击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5,08:183-184.
[3]王丽.打击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使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4,04:31.
[4]何晓蕾.音乐课堂中打击乐器的教学措施探讨[J].成才之路,2016,11:95.
第三篇:小学音乐课堂学生创编研究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最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由此可见,在小学音乐新课程改革中,音乐创造是一项基本的要求。一直以来,很多音乐教师都将音乐课等同于唱歌课,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一、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很多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方面都做了一些探索,但依然有许多不令人满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能动性没有被充分挖掘。
不少学生始终处在一种被动的模式下参与学习,能动性没有被充分挖掘。据笔者观察,不少教师基本上是将教材上的内容简单呈现,主要就是教唱歌,所以学生的能动性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
2.学生的音乐素养普遍不高。
学生基本上都只是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唱歌,很多学生连五线谱都不怎么懂,教师也很少带学生一起打节拍,所以学生的音乐素养没有得到全面有效的提升。
3.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在音乐学习中,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少教师认为,音乐课堂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唱歌,除此之外就没有太多的创造性了。
二、小学音乐课堂引导学生创编实践
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且不断积累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一潭活水,才能引导、力促学生不断进步。音乐创编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下面是笔者关于小学音乐课堂培养学生音乐创编能力的几点实践探索。
1.发挥想象,创编歌词。
笔者认为,音乐课堂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编歌词。创编歌词需要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学生在创编歌词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创新,比如实在不会自己编的,可以将自己所学过的古诗词作为歌词填进来。对低年段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指点,再引导学生对少量的歌词进行富有想象的改编。针对不少高年段学生喜欢流行歌曲的特点,笔者会找出几首流行歌曲让学生听一听,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歌曲是适合他们这个年龄唱的。在引导学生认知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明白,有一些流行歌曲虽然听起来旋律还可以,但是歌词内容不健康,并不值得我们推崇;而有一些流行音乐,歌词和旋律都非常优美,思想也比较健康积极向上,比如周杰伦的一些歌曲,就可以多听听。在教学中,笔者也鼓励学生多推荐一些好的流行歌曲,大家可以相互交流,并且大胆点评这些流行歌曲到底好在哪里。比如有一次有个学生推荐了常石磊的《天地鉴》这首歌,歌词写道:“以山为舷,载一千年出海,燃那时的人烟,用一朵花开的时间;以海为泉,立天地为庭院,望满壁的诗篇,用千江月的光线……”学生推荐后,笔者将这首歌的歌词用多媒体呈现出来,学生被这首歌词作者的才华所折服。笔者以此激励学生:一首好的音乐肯定是需要底蕴的,正如你们当下,是积累人生底蕴的时刻,所以一定要好好努力学习。结合这歌词,不少学生进行了大胆的创编。这样创编歌词,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还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感受音乐,创编律动。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段的小学生,他们天性活泼好动,对于音乐的想象力也表现得比较积极主动,在教学中,笔者会引导学生结合课堂上所听的歌曲进行律动创编。中高年段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素养,所以,笔者会引导他们听完音乐后,自己进行律动创编,这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律动的创编,笔者一般也是要求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和组织。在参与和组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创编的律动进行探讨和交流,在交流中不断进步。
3.音画结合,创作画面。
教师可以通过音画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创编。音乐具有特定的情绪和情感,美术也是,不同的画面以及颜色表达不同的情感,从这个角度来说,美术和音乐一样,是一种精神的传达,心灵的感染。在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音画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创作画面,将音乐作品中所蕴藏的画面、故事情境等,结合音乐呈现出来。这样的方式,也能为音乐创编教学构建更为和谐、有效的氛围。比如,在学习一些和春天、秋天有关的歌曲时,笔者引导学生注重音画结合,根据音乐创作画面。如教学《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时,不少学生边听音乐边画出了春天的美景图,传递出非常丰富的元素。
4.创设平台,积极展示。
创编是一种有创造性的活动。结合学生的创编成果,教师可以积极创设一个平台,学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积极地展示和呈现自己创编的作品,这有助于充分提升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一些创编作品进行点评,通过这种互动的模式,激发学生的创编积极性。此外,在展示平台的构建中,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媒介。比如结合教学,笔者构建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将学生的一些创编作品,通过微信公众号呈现出来。家长只要关注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就能对学生的一些创编作品进行了解,还可以留言、互动,这极大地刺激了学生创编作品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随着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实践的不断发展,音乐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构建有创造性的音乐课堂。
作者:陈枫 单位:福建省平潭县城关小学
第四篇: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应用
摘要:
通过各种情境的创设,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另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本文在探讨情境教学法概念、重要性的基础之上,分析了该种教学方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情境教学;小学音乐;应用
一、情境教学法的概述
1、情景教学法的概念
情景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各种生动有趣的场景,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更加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从教育学的教学分析,情境教学法属于构建主义,即学生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课,而是主动在原有的知识储备基础之上,对新知识进行消化吸收,这个过程需要学生自主学习与外部环境相互配合。
2、情境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1)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音乐课堂教学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当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为学生指引求知的道路。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只有对该知识点有足够的兴趣,才会主动去探索,否则只能被动接受教师讲课的内容。音乐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仅凭被动地聆听音乐,而不去主动探索音乐中的韵味,则无法与该音乐产生共鸣,音乐教学也就失去了原本的价值。小学音乐课堂中,引入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图片、视频更加直观地去感受音乐,激发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2)发散学生的思维
小学音乐课堂除了要教会学生基本的音乐知识,还应当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也很有帮助。教师在音乐课堂中,会利用各种故事来为学生展现音乐的情节;用各种有趣的游戏来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利用各种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积极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小学音乐课堂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
1、设置游戏情景,带动课堂气氛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偏小,心智发育还不成熟,行为上表现出爱玩、好动的性格,因此可以结合学生这些特点,为他们创造出各种游戏情境,来活跃课堂气氛。通过游戏情境的创设,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音乐内在的情感。比如在《划船比赛》的音乐教学中,这首歌为人们呈现的是激烈紧张的比赛气氛,但是学生并不是很快能融入到这种氛围中。因此在学习之前,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击鼓传花的游戏,带动大家参与比赛的情绪,以便更快地融入到音乐的氛围当中;另一方面,游戏也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游戏自身的趣味性与小学生的心智发育相吻合,在游戏的氛围中学生感觉比较轻松,可以更好地融入到课堂中。创设游戏情境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情境内容与教学内容匹配。教师在设计游戏的时候,要考虑到能否与教学内容相契合,只有两者相契合,才可以实现在“玩中学”,活跃课堂氛围;2)游戏情节与学生心理年龄相吻合。小学生心智发育还不成熟,但是发育速度有比较快。因此教师在游戏难度设置是要注意不可过于简单,同时又不能太难。并且游戏内容的设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音乐水平,更可以提高其它方面水平;最后,游戏进行中注意维持课堂纪律,不能扰乱课堂的秩序,影响到正常教学。
2、设置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思考
只有不断地提出问题,才可以引导学生不断的思考,因此问题也是情境教学的重要方法。情境教学中,问题的设置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种是为课堂设定一个主题,围绕该主题来设置不同的问题;另一种是通过难度不断递进的问题,来引导学生一步步去探索。小学阶段的学生,智力发育不够成熟,因此教师所设计的问题也比较简短精炼,否则学生会对问题失去耐心。比如在学习“渐强”和“渐弱”两个符号的时候,可以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T:大家有没有跟爸爸妈妈做过火车啊?S:坐过。T:大家有没有注意过,火车向我们开过来的时候声音又变化吗?觉得有变化的同学请举手。S:火车向我们开来的时候,声音慢慢变大了。T:那它是突然变大的吗?S:没有,是慢慢变大的。T:下面我们来听一段音乐,看看大家听到的火车声音变化,是不是像这首歌曲的一样。当弧线渐强音的时候,教师在该句上标出“渐强”的标志,让学生们感受声音的变化。通过提问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渐强”音的理解。
3、设置多媒体情景,丰富课堂内容
多媒体是最常见的情境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软件可以实现画面与声音的同步,丰富课堂的教学。多媒体工具可以展现出不同乐器的声音,能够让学生感受不同乐器带来的演奏效果,扩宽了学生的视野。通过多媒体然向学生展示音乐中不同物体的形象,让学生对音乐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在多媒体情境教学中,应当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现在部分音乐教材是有配套的课件,虽然这些课件也是经过许多专家讨论编制出来的,但是每个课堂实际情况不同,并不是每个课件都能满足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因此教师在备课阶段,需要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来对课件内容做出修改,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其次,课件的内容应当简洁明了、生动形象。选用的课件素材应当与教学内容相关联,尽可能少选用动图,以免过多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最后,在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的时候,教师仍然要扮演好“课堂引导者”的重要角色,灵活运用多媒体工具为学生创设各种教学情境。
三、结束语
情境教学法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情景的创设,来完成课堂的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需要始终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带学生进入到各种情景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作者:韩鹏 滕林 单位: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科技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赵桂荣.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探讨田.速读(下旬),2015,(1).
[2]范萍.浅谈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田.新课程(上旬),2014,(2)
第五篇:小学音乐课堂激趣艺术实践
摘要:
音乐教育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实践形式,通过激趣艺术来提升教学效果是当下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激趣艺术形成的必要条件,然后细致讨论了具体的激趣艺术实现方法。
关键词:
小学音乐;音乐课堂;激趣艺术
一、小学音乐课堂激趣艺术形成的必要条件
1.学生的思想情绪与教师的思想情绪在同一个轨道上。激趣艺术形成的首要条件是学生的思想和情绪与教师的思想和情绪在同一个轨道上,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课前都要进行引课,通过引课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在兴趣的带领下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知识结构非常丰富,但是小学生的认知结构相对简单,很多有趣的引课内容超出了小学生的认知,从而导致了激趣艺术设计失败。为了有效地进行引课,老师要放低姿态,走进小学生的日常,了解孩子们的想法,从而让老师的思想与学生的思想进行对接,当与学生思想情绪在同一个轨道上时,再带领孩子们去感受美妙的音乐世界。
2.学生在课堂上要有主人翁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主要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从而在课下能够对音乐有敏感性,进而可以自觉欣赏音乐的韵律,最终有利于音乐素养的形成。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起引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让学生有主人翁的意识非常重要。音乐作为一种艺术鉴赏能力培养的课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更加重要。一千个读者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曲乐章不同人欣赏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欣赏后不同人的思想会在不同方面得到升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通过增加师生互动的方式来实现。
3.学生的认知范围要拓宽。音乐这种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音乐的欣赏中通常要通过联系生活中的场景才能对艺术进行深度欣赏。拓宽学生的文化知识结构,能够很好地将社会生活中的场景与音乐中蕴含的深情联系起来。教师在引课中常常是从日常生活着手的,如果学生的生活常识匮乏则很难与老师产生共鸣,教学活动的进行也会产生障碍。所以要通过各种方法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小学音乐课堂激趣艺术实现的具体方法
1.构建师生关系融洽的课堂氛围。构建师生关系融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教师捕捉到学生的情绪和思想变化,从而有利于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下,孩子们放松了,表达了真实的想法,有利于师生思想和情绪进行有效对接。例如,在《百鸟朝凤》的欣赏课上,学生对于凤凰只有一个模糊的认识,老师可以通过电影《龙在哪里》的片段来告诉学生凤凰在神话中的百鸟之王的形象。对于音乐中“百鸟”叫声的模仿,学生们由于对各种鸟的叫声不是非常清楚,所以很难领会到音乐中喧闹的场景是各种伶俐的小鸟欢唱的情形。这时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在网络上搜集各种鸟的叫声,然后播放给学生听。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在《百鸟朝凤》的乐曲中来识别各种鸟鸣。当学生能够对音乐中各种鸟鸣的模仿识别出来时,会有一种学习之后的成就感,从而学习音乐的兴趣也就自然产生了。
2.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是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来。中国孩子受传统文化影响非常谦虚,在音乐的学习中,学生常常因为害怕自己做不好而被动学习。为了打破学生这种学习上的心理障碍,可以通过播放小电影的方式来让孩子解放思想。例如,在电影《美女与野兽》中,很多场景是大家随心歌唱;再如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能歌善舞的印度人即兴载歌载舞。让学生有放低对音乐的高标准以发挥音乐表达心灵的作用。小学音乐教材中有《赛马》的二胡欣赏,在课前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蒙古草原赛马的场景,然后让学生听着《赛马》的二胡演奏来模拟赛马的场景,同时告诉学生,所谓跳舞就是身体随着节奏摇摆。小学生本身就具有良好的模仿能力和机械记忆能力,这样的互动活动孩子们能够在模仿赛马的过程中更好地去感受二胡演奏的节奏与韵律。
3.扩大学生视野,为激趣技术提供素材。当下小学生是在互联网盛行的时代下长大的,对于音乐方面的知识通常是通过电视等媒体获得的。老师可以从这里入手来引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鸟叔的《江南style》风靡一时,其中有很多对动物动作的模仿。这个内容可以作为课前热身,让孩子们模仿各种动物动作,同时也达到了放松的目的。然后引出发声训练的内容,发声训练可以和动物联系起来。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课堂激趣技艺的形成需要师生的思想和情绪在同一个轨道上,从而有利于碰撞出美丽的火花;需要学生有主人翁的意识,从而有利于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感受音乐魅力的主观能动性;需要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让音乐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联系起来,进而有利于学生用音乐洗涤心灵以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因此,音乐教师在兼顾学生音乐课堂乐理知识和唱功训练的教授时,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便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激趣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更是对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的切实践行。
作者:施丽云 单位:福建省云霄县云陵第一小学
参考文献:
[1]郑霞.教学机智理论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03)
[2]付晓颖.如何实现良好的音乐课堂教学[J].新课程学习(下).2014(02)
第六篇:小学音乐课堂民族器乐教学探究
[摘要]
中国自古代就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与今天的德、智、体、美有异曲同工之处,出发点都是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人才。康有为认为“音乐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手段”。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小学音乐课多是以讲解、唱歌为主,这是基本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孩子们的兴趣。但是器乐教学却更丰富、发展了儿童的延展性,以及儿童的思维与操作能力。作者对几所小学进行了调查研究,并结合自身状况提出了一些建议及意见,使学生们通过在学校学习音乐课,进行音乐活动,使学生们真正地理解美、创造美。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堂;民族器乐;新课标
如今,启蒙音乐教育受到了重视,可见音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那么,要从小培养儿童们的乐感,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一时期灌输给学生们的音乐是使他们终身受用的,尤其是在小学时期,而这一时期也是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听力能力的“关键期”,关键期一旦错过,不是不可弥补,而是很难弥补。器乐演奏却正融合了孩童们的动手与听力能力。1992年版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增加器乐教学的内容,强调在基础教育中从小就要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审美能力。而《音乐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弘扬民族音乐”的基本理念,“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很重要的教学内容”。可以见得民族器乐的位置逐渐变得很重要。
这些文件的下达,在原来的要求中更加深了一个层次,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模仿听唱,而且在技术上也能很好地把握。通过调查发现,现如今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关器乐演奏教学有诸多很薄弱的地方,政策虽然下达了,但是实施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小学是一个重要的基础阶段,是学习所有知识的基础期,这个时期的脑力开发是很重要的,民族器乐的学习能够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与身体的协调及审美能力,增强爱国意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现如今的小学却把这种“实际操作”忽略了,转而更轻松的歌唱与赏析为主,虽然歌唱也是音乐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学校却本末倒置了,这样的学习形式很单一,也引不起孩子们更多的兴趣。器乐的学习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可以影响孩子们的感官,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和想象力。2011年版的《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包括四个方面的关于民族器乐的内容,对于这一方面非常重视,但是落实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不论是经费还是师资方面,经费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器乐的贫乏,使学生们对器乐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而教师对于专业的了解程度决定了学生对于器乐的了解程度。国外很多文化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特别重视艺术教育,特别是音乐教育。所以,他们在音乐教育与研究方面已经做出了许多积极而有效的探索。在日本,最早是模仿欧美模式,直到明治十二年(1879年),将日本本土器乐音乐放到了与欧美器乐音乐同等重要的地位,现在,经过多次教育大纲的修改,传统器乐比例逐渐增大,主要有三弦、鼓、尺八、筝等几种,虽然在近年来也受到了西洋音乐的冲击,但传统器乐音乐的地位在不断上升,据日本冈山大学音乐系研究科教授山本宏子介绍,在现有的日本初高中音乐教师中,很多教师都可以演奏多种乐器。在美国,从三年级开始,就有了弦乐课。直到四年级,音乐更受重视,一周有两次音乐课,一次45分钟。学生们要在声乐或者弦乐中选一样。弦乐乐器主要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难度属于初级弦乐。到了五年级,学生们可以选择声乐、弦乐或者是管乐,[1]学习的种类就变多了。
管乐包括长笛、黑管、中音萨克斯管、小号、长号。美国音乐一直重视吸收来自各民族的音乐特点和传统,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发展着。美国是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组成的国家,当人们来到美国居住的时候,自然把他们的文化和音乐带到这个国家,因此从不同民族音乐的角度来展示美国音乐,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对于本土器乐还是很重视的,学生们从小就开始了解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及器乐,如键盘器乐等,以及美国出名的爵士钢琴和相关的音乐背景。在德国,从一年级开始就有音乐课与艺术课,音乐课主要是歌唱、边唱边舞,学习器乐以演奏器乐为主,来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在德国,各个州都具有自主教育的权力,每个州的音乐教材都各具特色,但每节课都会把音乐与律动、舞蹈、游戏、即兴表演、器乐演奏等结合,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孩子们常玩得不亦乐乎。德国的音乐教室空间比较大,大部分器乐和音乐玩具都要摆放在教室中。教室内无固定的桌椅,大家可以围成圆圈坐在一起,师生之间是直接面对面,便于更好地沟通。[2]在中国,对本民族的乐器发扬程度较低,在小学音乐课堂上也不是很重视,主要以西洋管弦乐和钢琴等为主,但是在欧洲和其他亚洲国家,却对民族器乐融入到课堂上很重视,从小便开始接触学习民族器乐,弘扬民族文化,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的。现如今,我国的小学音乐课程仅仅是基本的歌唱与打拍子,了解基本乐理知识,上了高中时才有机会了解一些基础民乐知识。据调查,了解流行音乐的人数最多,其次是西方经典音乐,最后才是我国民族音乐,在我国民族器乐方面的知识所知甚少,数据显示,在当今社会,我国民族器乐的欣赏比例偏低,接受空间不足。从现如今的社会发展来看,西洋器乐学习普及程度远远高于民族器乐。传统民族器乐有关课程的教学主要是集中在音乐院校或师范院校以及其他少数艺术院校,普通学生没有系统学习民族器乐的机会。[3]民族器乐的体裁十分广泛,但是演奏曲目不多。普通大众只了解到很少一部分出名作品,演奏会也只是反复相同的曲目,除了专业院校,其他民众很少了解学习我国民族音乐的深远意义,在学校也不是很重视,对于将民族器乐教学融入小学教学之中还是有很大研究空间的。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方面可以说是“波动的”,经过了政局动荡时期,课程也随之而变化,出现了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但经过几辈人的努力,我们在音乐课上还是取得了不小的成就。20世纪初,学堂乐歌兴起,国外的作品器乐等传入中国,给了我们不小的冲击,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民主、科学思想的领导下,使音乐教育有了很大改观。而在抗日战争开始以后,中小学音乐教育步入了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抗日战争时期,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小学校制度暂行条例》,其中提出“应随时采用带地方性的具体教材”。在教育人民委员会颁布的《俱乐部纲要》中规定“音乐唱歌方面,可以多吸收民间的本地歌曲、山歌,编制山歌队或练习中国乐器(锣、排笙、笛、胡琴等)编成音乐队”。这一时期,我国的民族器乐得到了发展,这是一个历史特定时期,是我们全民族团结一致的时期,在条例中还提到采用民间音乐作为素材,器乐方面也须用民族器乐,彻底将民族音乐放在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这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发扬的。1942年6月修订的《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对器乐做出了很详细的规定,“乐器以钢琴、风琴、手风琴或提琴为主,在经费缺乏或购置困难的学校,可用箫、笛、口琴、胡琴等教学”。这说明了在当时重视器乐教学的程度,但是多以西洋器乐为主,经费差一些的学校才选用民族器乐,不得不说是受大文化的影响。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小学音乐教育模式基本确立,分为唱歌、欣赏、器乐三大块。唱歌与欣赏是教师所熟知的,器乐教学却难以实施,这与教师不会教、器乐数量少都有很大的关联。即使学习器乐,也是在风琴、钢琴、小提琴中任选,这些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实现。2011版新课标中提出弘扬民族音乐,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音乐作品中祖国山河的描绘,使学生更加了解我们的民族传统器乐音乐文化。在实践过程中,更能培养学生们相互帮助、友好团结的精神。不仅仅要聆听音乐中的美,更要通过常见器乐中的节奏、拍子、符号感受音乐,使学生用积极的热情去学习,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课标中虽然提到了弘扬民族文化,但就如何来实施,如何运用到实践中去,是我们所要思考的。传统的音乐教学法是老师在讲台上讲授,学生在台下听,这种传统“填鸭式”教学法对于提高小学生动手能力,将民族音乐融入到讲堂中已经不适合了。这也是“二课堂”兴起的重要原因。而怎样将民族器乐融入课堂之中,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可以开设民乐学习兴趣班、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了解新兴元素,如新民乐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民族器乐音乐的课堂教育有很多种方式,例如,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开设民乐学习兴趣班等。现代化教学媒体也有很多种方式,PPT就是其中一种,现如今学校都会要求教师学做PPT,这种不同于过去写板书的方式,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很好的。首先教师免去了吸粉笔灰的烦恼,对于学生来讲,这种彩色的图片有足够的吸引力,如果再播放音频或者视频,学生便会更加喜爱上音乐课了。笔者在就读研究生之后,学会了做微课,并做了一节课《牧歌》,讲述本民族地区的音乐。配上音频图片,使上课更有趣,学生们能汲取到更多的知识。开设民乐兴趣小组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在笔者所就读的大学里,民乐组老师就组了一个乐团,例如“新民乐”乐团中的组员都是学习民族器乐的学生,定期排练节目、参加演出。这就更加要求学校在培养艺术才能等方面多加努力。小学民乐社团的建立,不仅仅扩大了教育范畴,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民族意识与学习兴趣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它使小学生很早就意识到我们本民族的音乐文化。首先要建立有效的机制,要获得当地教育部门的支持,然后便是学校领导、教师的共同努力,民族器乐进入校园也要有相当的硬件配置才能够实现。教师也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及热情才能将民族器乐的教学落实到实处。孩子们在每天课后掌握了器乐练习技能,就可以参加排练、演出,这也并不一定是在很专业的地方演出,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动力。1988年2月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初审稿)》中对中小学器乐教学做了明确的指明,“器乐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培养学生音准和读谱能力具有特殊的功效,能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1993年8月,由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研究会主办的“全国中小学生民族器乐独奏观摩赛”揭幕,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研究会提出“让校园浸满民族乐声,向世界奉献中华文化”的口号,成为此次活动的宗旨。
自此以后,掀起了中小学生学习民族器乐的热潮。这些政策都更加促进小学生在学校学习民族器乐的兴趣,学校因此也应加大宣传力度与教育力度。基础音乐教育是一门科学,而器乐教学包含着一定的系统性,它要求在变化中统一,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配合着手眼耳鼻,这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器乐意识有着重要作用。而在学习民族器乐的过程中更是增强了小学生的民族意识,使民族器乐从小就深深地植根在小学生的心中,对本民族,本地区热爱,而不是崇洋媚外地只了解西洋器乐。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说:“每当我在世界各地一个个伟大的废墟间看到文明陨灭的证据时,总是感到非常震撼。只要看到一次就能震撼一次,看到十次就能震撼十次,震撼的力度一点也不会减弱。看得多了,也就慢慢形成一个结论,那就是每一种文化都有可能突然面临灭亡,而这种灭亡是正常的,不灭亡才是偶然的。”民族器乐在经历千年之后陷入传承与发展的困境,不断承受着外来文化、西洋器乐的冲击,会不会真的像余秋雨说的那样,最终会走向灭亡,存留在国人的记忆中,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我们主张把民族器乐植入小学课堂,就是要使更多的孩子们对它产生热爱,他们是民族音乐文化走向复兴的希望,是阻止悲剧发生的最终力量。器乐教学的目的不是使学生学习技术方面,而是通过这一种形式唤起学生的共鸣,使他们在一个快乐的环境下,轻松地,在娱乐的过程中得到了审美与身心的发展。我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音乐也应当放在一个重要位置,从小学生开始培养。我们希望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薪火相传,真正可以使民族器乐在苦难辉煌之后浴火重生,使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作者:刘雅丽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福多多.浅谈美国小学的音乐教育[EB/OL].新浪博客,2014—09—29.
[2]网文.音乐教育在德国[EB/OL].凤凰教育网,2011—05—29.
[3]丁艳.中国民族器乐生存现状调查与分析[J].艺术评论,2010(07).
第七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摘要:
当前,对于怎样提升教学质量已经是研究的热点话题,小学音乐在基础教育中有着提高学生审美水平与综合素质的作用,对于学生十分重要。本文就在此背景下,对如何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研究,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给小学音乐教学提供相应的依据。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堂;提升教学质量;策略
引言:
音乐对每个人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音乐教育对于小学生的素质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音乐教育,能够让学生了解、体会到音乐的乐趣,让学生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爱好,提高审美能力与创造力,让学生更好的感受生活,进而完善学生的人格发展,打造符合时代的综合性人才。音乐课堂就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平台,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使用教学资源,充分的使用课堂时间提高教学的效率,是当前音乐教师最重要的问题。在当前素质教育的标准下,怎样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让音乐教学更具活力,真正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位音乐教育者都需要终身思考的课题。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笔者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创设有效情境,提高小学生兴趣
很多家长与学生都会以为音乐的教学很无趣,并且实用性不强。因此,教师想要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就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小学时期的学生正是处在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活泼爱动的年级,教师可以按照小学生的实际需求来建立不同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欢乐的情境中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创设有效地教学情境时,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该选择对小学生有正面作用的情境,提升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能够推动小学生价值观与思想精神的良性发展。所以,在教师课前备课时,教学情境要能够根据这些目标来创设。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让学生能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提升自己的思想与体会,发挥创设情境的积极作用,了解当前音乐教学中自己存在的不足,进而充实自己的音乐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能够结合情境,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下学习。
2、创设情境,与时俱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发展的越来越快,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朝着多元化、综合性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教学中也要紧跟时展的步伐。当前小学生得到知识的渠道不断地风度,能够紧跟电视、电脑、书籍以及广播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得到海量的知识与信息,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当前来讲就显得有些落后,甚至可能阻碍小学生的综合发展。作为当代教师,也需要能够与时俱进,在了解小学生的基础上,给他们创设更能符合实际的教学情境,这样才能提升小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
3、创设情境,结合小学生特点
在创设情境时,也要主要让其能够更加多样的表现出来。例如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经常会使用问题、比赛、故事等情境。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不可以生搬硬套,而要按照小学生在不同年龄的特点与思想规律,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创设情境。小学阶段的儿童已经具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应该创设能够帮助小学生开发思维以及小组合作的问题情境,让小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丽,更加积极的进去音乐学习的过程当中。
二、科学使用教材内容,体现音乐学科的人文性
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曾经提出:“音乐和有关文化是音乐人文学科属性的表现,是能够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的领域,它能够让学生提高审美水平,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表现力、创造力。”因此,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应该经过具体的音乐课堂教学以及实践活动来进行。而对于学生来讲,在教学中使用有趣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起学生思维,也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传统的“填鸭式”灌溉教学,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很大的影响。想要让音乐学科的人文性得到体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使用生动的方式把知识内容重新装扮。比如,在音符的学习中,“有一个小黑脸,住一间房,名字叫四分音符唱一拍。”“有一个小白脸,住二间房,名字叫二分音符唱二拍。”学生们听到这些生动形象的表达就会感到十分有趣,幻想每一个音符都是古灵精怪的音乐形象,想和这些小音符们当好朋友。
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科教学的趣味性
视唱曲谱是表达音乐的一种方式方法,是小学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构成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掌握一定的识别乐谱的技能对于音乐的教学十分重要,教导学生认识乐谱,能够让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得到持续发展,给他们进一步学习音乐做好保证。但是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到有趣的往往是在唱、游戏、活动的环节,在认识乐谱时,课堂氛围就会产生“冷场”的情况,为了提升学生在乐谱教学环节的兴趣,教师可以把一些潮流的歌曲加入到课堂当中,在选择歌曲时,要选择那些曲调简单,朗朗上口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重视器乐的教学,器乐的教学不光能够促进教学和创新教学的原则,还能够满足很多很多学生由于天生的声带不足,唱歌跑调的情况,在器乐的演奏中找到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创造音乐的潜力。由于每个阶段的小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此,美俄阶段选择的器乐也不相同。对于在音乐课堂加入器乐教学,也要能够按照不同的年龄阶段来进行,按照学生年龄特点可以做出以下分类:在低年级(1~3年级)的学生可以在课堂中加入打击乐器。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以及模仿能力较强,但是集中能力不足,加入在课堂中巧妙地加入打击器乐,能够和教材中使用的节奏相结合,不光让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得到解决,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兴趣以及自身的节奏感。在低年级的音乐课堂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打击乐器,比如在易拉罐中放进小石头当做沙锤,使用废弃的铁制品当做三角铁,使用自行车的废弃车铃作为铃铛,这样在课堂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乐器,学生们能够一边唱歌,一边跟着节奏来击打乐器。在中、高年级(4~6年级)的学生可以加入竖笛或者口琴等有一定难度的乐器的在课堂当中,因为它们更容易入门,难度较小,同时也方面小学生随身携带,只要勤于联系,都能够演奏出优美的乐曲。
四、适当使用教学评价,重视课堂反馈的实效性
教学的魅力不光在于能够让学生学到本领,同时还能够给学生一种激励作用,教师运用科学的教学评价,能够让学生始终在音乐学习中产生动力。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常常都是由音乐基础知识、学习唱歌、音乐游戏以及歌舞剧表演等构成,而每一个学生的天赋与能力都具有着差别,很多学生的歌曲虽然唱的不好,但是擅长跳舞,教师就需要能够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注意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发掘他们的优点,在课堂中随时能够给学生进行客观的,鼓励性的评价。这样在很多时候,虽然看起来简单的评价语言,能对学生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能够有效地传授知识,表达中心思想,让学生的潜力得到开发。学生在能够在教师的评价中得到学习音乐的自信,进而不断地前进,产生学习的良性循环。
五、结合高新技术,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视觉以及听觉的刺激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中,使用绘声绘色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让学生更快的进入到课堂的氛围当中。多媒体技术就是把音频、图片、文字食品等都放在一个在体制中,全方位的表现出来,让学生能够使用更加直观的方式了解教学的内容。在音乐课堂教学当中,知识、技术方面的教学都较为枯燥乏味,尤其是在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可能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参与性,而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辅助教学,不光能够创设更加丰富的教学情境,同时还能把较为抽象的音乐教材知识转化为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便于教材中重点与难点的教学。另外,能够让教师更快的收到学生们的教学反馈,及时进行调节,不光让学生的视野得到开阔,同时提升了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六、结论
综上所述,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是时代的需求,也是音乐教学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小学音乐教师想要做好这点,就需要从实际进行。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相应的借鉴,相信在各位共同的努力之下,小学音乐教育能够更好的发展。
作者:刘宇靖 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音乐教育专业
参考文献
[1]高珲.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A]..新教育时代(2015年11月总第4辑)[C].:,2015:1.
[2]李娜.浅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6,14:156.
[3]张利剑.捕捉瞬间“奇音”成就精彩课堂——浅谈小学音乐动态生成性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J].儿童音乐,2008,10:44-47.
[4]郁晓艳.营造童趣课堂彰显音乐本色——浅谈新课改小学音乐课堂特色教学策略的运用[J].考试与评价,2014,09:59.
[5]夏燕燕.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节奏教学策略[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0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