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作用(6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器乐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能使小学生学会识谱、演奏、唱歌。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通过系统的器乐教学,可以教会小学生识谱、演奏、唱歌,初步掌握音乐技能。
2.能使小学生具备音乐素质。
音乐教学以审美为核心,极具艺术性,能有效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质。尤其是会演奏器乐者,在表演的过程中,能逐步培养起感受、理解、欣赏、表现音乐的技能。
3.能使小学生增强智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器乐乃小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器材,它能有效开发小学生的智力。不少科学家研究证实:小学生在学习和演奏乐器的过程中,双手十指不断运动,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历练,使反应的灵敏度得以不断提高,思想得以不断开阔,智力得以不断增强。
二、选择乐曲的策略
我们知道,离开了乐曲练习,器乐教学便成了无水之树。可见,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器乐教学,乐曲练习至关重要。而乐曲练习中,乐曲教材的选择更是重中之重。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应从当地和本校实际情况出发,把既购买方便,又适合小学生操作的器乐引入课堂。这样,不但拓宽了小学生的器乐曲目,而且增加了操作实践的机会,可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同时,还得把器乐教学揉合进唱歌教学中。小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唱的歌曲,大都是精品中的精品,审美价值极高。小学生们学了新歌后,在熟知新歌曲调的基础上,对歌曲的内容和情感表现亦有了全面理解。这时,如果他们自己能演奏乐器,一则可以为唱歌的同学伴奏,二来可以自己独奏,能有效增强小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
三、促进小学生爱好器乐的方法
兴趣是促进小学生积极学习的最好动力,更是小学生学习乐器的源泉所在。新课伊始,小学音乐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出发,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调动小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我们要把小学生喜爱的简易型乐器带入课堂,这样便于小学生学习、演奏。同时,所选用的乐器发音一定要准确无误,音色一定要优雅动听,音质一定要纯净悦耳,制作上要精细完美,给小学生带来美好的视觉冲击力。
四、科学选择乐器
人常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小学器乐教学中,我们一定要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来科学、正确地选择乐器,唯有如此,方可保障器乐教学如期、正常推进。器乐教学也有枯燥单调之时,当小学生们对其乏味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适时调整教学材料和教学程序,变抽象难懂为直观易懂,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小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1.器乐讲解示范法。
小学器乐教学中常用此法。新授课时,教师结合乐曲,简单介绍乐器的基本特点和演奏的方法。教师本人要对器乐演奏的姿势、指法、呼吸等要点作出标准化的示范,让小学生在边看边听中对乐器有个形象直观的了解,使器乐教学取得立竿见影之效。
2.器乐综合训练法。
在以器乐为主的综合课中经常用到此法。它可以所有的器乐教学手段和各种训练方法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综合运用,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独奏和合奏能力,使小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不断增强。
3.器乐合奏指导法。
在器乐合奏训练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对小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不仅能提高小学生的合奏能力,而且还可以增强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4.器乐演示法。
在器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小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专长出发,让具有一技之长的小学生去进行领奏或独奏表演等,这样不但使优秀者过了“表现瘾”,而且给大部分同学树立了学习和观摩的样板。长此以往,小学生对器乐的学习兴趣会大增。
5.器乐趣味游戏法。
这也是常用的器乐教学法之一。大家都知道,小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既短暂又不稳定,而有趣的东西会经常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在小学器乐教学中,如果能把游戏引进课堂,使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则可以使小学生在玩玩唱唱、吹吹打打中受益无穷。
六、用奖励制度提升器乐教学成效
为了使小学生对器乐教学增强兴趣,提升器乐教学的成效,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立各种奖励制度,激励先进更先进,引导后进赶先进。
作者:王伟 单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宗申小学
第二篇:小学音乐教学双课堂兴趣培养
一、加强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技能训练是音乐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有意识、有节奏地进行训练,往往会得到学生的喜爱,而且很快就能够融入到教学实践之中。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将技能训练有效的利用起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同时,还要根据学生所学的内容和特点,鼓励他们边听音乐边伴奏,在此过程中,老师应当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个人身体优势进行伴奏,比如拍手、拍肩以及跺脚等。如果条件允许,老师还可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三角铁、响板以及碰铃等打击乐器,并引导学生将学习工具充分利用起来,比如钢笔、文具盒以及尺子等进行敲打,让他们在娱乐性学习过程中去发现文具、乐器音色之不同。当学生有一定音乐基础以后,即可鼓励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个人表演。实践证明么,当学生渐渐掌握住演奏技巧以后,便会对音乐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而且愿意积极探究,以此来巩固学生技能。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鼓励他们自己创编写歌曲,并且采用打击乐器进行伴奏;同时,还可让学生对老师的节拍进行模仿,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采用游戏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采用游戏教学法,实际上就是将音乐学习、游戏进活动等结合在一起;实践中可以看到,音乐游戏可以将音乐、游戏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并且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表现力、记忆力以及音乐创造力,以此来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同时,游戏也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教学方式,游戏教学法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直观的素材,拉近学生与音乐课程之间的距离。采用游戏教学法,可以为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提供教学情景,并以此来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主动性,在教学实践中,可采用如下方法创设音乐游戏,以促进音乐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利用一些较为简单的教学工具,帮助学生辨识音色。比如,用黑盘擦、玻璃杯、易拉罐以及矿泉水瓶和钢笔等,引导学生去辨别音的长短、强弱以及高低,并以此来鼓励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工具进行音乐伴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需要强调的是:在上述教学实践中,老师应当与学生之间加强沟通和交流,全面了解学生的特点与兴趣爱好,并引导他们多留心自己身边与音乐有关的事物,能够主动地日常生活中寻找音乐,以此来拉近与音乐之间的关系。比如,课前老师可引导学生模仿,用装满沙子的易拉罐中作为“沙锤”,在老师的指导下模仿各种律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明确音乐并非简单地唱歌,而是有多种活动参与形式。
三、结合生活中的音乐元素来培养学生的兴趣
根据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应当积极引导他们参加音乐活动,并且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到音乐世界。在此过程中,老师应当充分尊重小学生的特点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并且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环境,积极主动地设计有趣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让小学生感到音乐是一种非常有趣的课程,并逐渐地喜欢上这门课程。比如,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基于对教材内容、音乐篇幅以及教学条件的考虑,老师应当摒弃教材中的一些较为枯燥的内容,优选一些学生比较喜爱的歌曲,并鼓励他们组成小组进行分工演奏,以此来活跃他们的思维,并且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意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音乐。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音乐小组活动
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为了优化音乐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应当将音乐活动课与教学课堂结合在一起,即积极开展“双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组织开展小组活动,并且根据个人的喜好,自由组织音乐实践活动。比如,创编歌词、舞蹈以及进行唱跳组合活动,这样既可以优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为了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首先应当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当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构建并充分发挥“双课堂”教学模式的作用,从根本上摒弃传统教学的弊端,使教学更加的形象、生动而又富有生活气息。
作者:王兆云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开发区国际学校
第三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机智策略运用
一、教学机智理论
教学机智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面对预想不到的情况,关注学生的感受,利用这些情况巧妙地引导,使之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教学机智具有实践性、创造性、情境性和有效性四个特征。教学机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时要遵循审美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原则。教学机智的运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促进音乐教师提高音乐专业素质、提升职业水平,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保护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发挥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主体性,构建和谐的音乐课堂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机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为了了解教学机智在小学音乐中的运用现状,本文选取某省的14所小学共50名音乐教师,采用不记名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涉及音乐教师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对超出预料事件的做法、对教学机智的认知和在音乐教学结束后是否会对预料之外的事件进行反思。通过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所有的教师都认为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可见音乐教师对角色的定位是比较科学的;有60%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最重要,30%的教师认为一般,10%的教师认为学生获取知识比较重要;96%的教师同意在音乐教学中保护学生的好奇心;30%的教师同意教学过程应该按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40%的教师不同意,30%的教师选择都可以,可见还有不少教师的生成教学意识薄弱,没有运用教学机智的意识;80%的老师认为教学机智在教学中运用是必要的;只有30%的教师认为上课时超出预料之外的事件是很好的教育机会,20%的教师会不知所措,14%的教师会根据情况而定,20%的教师觉得思路被打断,比较生气,16%的教师会忽略过去接着进行教学,可见对于生成性问题教师的选择存在很大差别,教师对于教学机智的掌握有待改善;只有20%的教师对于突发情况可以运用教学机智灵活应对,50%的教师基本可以应对,30%的教师觉得有困难,教师对于教学机智的掌握有待改善;70%的教师在学生的回答与预计的答案不符时会进行鼓励,然后进行正确的引导,30%的教师会选择强调正确答案;40%的教师可以创造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46%的教师正在努力实行,14%的教师想实行,但有困难;所有教师都认为应该对每节课的突发情况进行反思,只有36%的教师可以做到每节课反思,50%的教师偶尔会反思。通过对上述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音乐教师越来越认识到教学机智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也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但是仍有一些音乐教师没有在教学中运用教学机智,教学机智的运用也受到如教学经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教师希望运用教学机智,但是存在很多困难,需要教师提高对教学机智的掌握程度,学习教学机智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另外很多教师没有及时反思的习惯,这对教学机智的运用是不利的。
三、教学机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运用的建议
1.积极准备。
预先的准备是有效运用教学机智的先决条件。音乐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差异性,要预设一些可能出现的状况,只有充分掌握学生特点、教学过程和教学环境,才能有在生成性问题出现时运用教学机智的策略。小学音乐教师还要丰富自己的知识贮备,不仅熟悉音乐教学的相关知识,也要积极学习有关教学机智策略的知识,掌握教学机智的理论知识,运用理论知识来指导教学过程。
2.掌握机智策略。
在面对突发情况时,音乐教师可以顺水推舟,根据教学情境的变化,抓住生成性问题,挖掘其中的积极意义。还可以运用情感激励引导学生参与。当在教学中出现学生不愿配合、教学出现停顿时,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的特点,利用情感这一润滑剂进行激励和引导。例如:在学习《家乡山连山》中“亲我小脸蛋,呦喂”时,八分休止比较难,可以让学生运用肢体表达空拍,让学生模仿俏皮的表情。学生可能会笑场或捣乱,不愿意配合,此时可以用情感进行激励,告诉他们“通过形象的表情表现妈妈对大家的爱”,学生会受到情感的激励认真模仿,并学会难学的八分休止。
作者:冯冬梅 单位:大连市沙河口区绿波小学
第四篇: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课堂融合
一、逐步欣赏民族音乐,正确认识传统文化
首先,了解节令世俗。在小学音乐教材中,与传统民俗相关的音乐占有一定的比重,例如,《赛船》歌词虽然简短,但是,却将端午民俗赛龙舟形象地展现了出来。赛龙舟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且该民俗是为纪念屈原而产生并流传,在学习此首歌曲时,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认真讲述屈原的故事,进而渗透传统文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认识形式多样的民族风情。在小学音乐教材中,也有很多与民族风情相关的曲目,例如,《嘎达梅林》《金扁担》等歌曲,我国拥有五十六个民族,不同民族的风情文化各有特色,语言、穿着等也存在不同,在音乐课堂中,学生可学习不同民族的风情文化以及民族歌曲,有助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发扬;其次,掌握各种民族器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与民族乐器相关的歌曲较多,例如《小牧笛》。在学习此类歌曲时,教师应详细讲解民族乐器,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从整体层面认识民族乐器。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
音乐欣赏并不是学习音乐作品的唯一途径,音乐教师应针对小学生的特殊认知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使其切身体会音乐活动的乐趣,自主参与到传统文化中,进而获得深层次的理解。例如,在学习《赛船》这首歌曲时,教师可提前搜集端午赛龙舟视频,并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播放,进而让学生掌握基本动作,然后带领学生制作纸船,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一边唱歌一边仿效赛船活动,从动作一致性、唱腔节奏等方面评判最优小组,通过此项活动既可提高课堂自主性,还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使学生切身感受龙舟文化。另外,《新年好》这首歌曲蕴藏丰富的节日气息,在学习此歌曲时,教师应与学生有效交流过年习俗,浅谈鞭炮来源,进而让学生深入认识年俗。同时,如若课堂时间允许,还应一边播放轻音乐,一边教学生裁剪窗花,通过窗花裁剪,不仅能让学生认识窗花起源,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因此首歌曲具有浓厚的喜庆氛围,在演唱此首歌曲的过程中,教师应组织学生围坐一圈,共同演唱,并轮流团拜,互赠祝福语。有效利用音乐教材,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游戏,这是加深学生认识的主要途径,音乐教师应积极推广。
三、改编校本教材
在国家编制的音乐教材的基础上,有效融合传统文化,改编校本教材,全面展现传统文化,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传统文化。首先,在现行音乐教材中,合理摘取涉及民族传统的歌曲,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针对学生特点,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对于教材中尚未选用的著名民族曲目,应适当增设,例如《冰糖葫芦》。在民族器乐学习中,应注重音乐鉴赏。目前,越来越多的家庭更加关注幼儿乐器演奏,大部分均占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这有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形式多样的民族音乐、代代相传的民族器乐是融合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的基础,我们还应合理改编校本教材,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游戏,在音乐课堂中有效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刘君白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邹区中心小学
第五篇:小学音乐课堂多媒体教学方法分析
一、多媒体激发小学音乐课堂生动性
多媒体的特点在于其可以采用多种现代科技技术让课堂内容的表现更加富于表现力。如采用视频投影与音响设备的配合,能够有效地对音乐作品形成声画一体的表现效果,使学生的视觉、听觉得到满足与调动。同时其内容展示会更为形象,可以摆脱单纯的书本文字教学,形象地展现音乐画面感。对于很多内容而言,通过单纯的语言去说教远远不能与形象、真实感强烈的直接画面给予的直观感受相比。多媒体运用可以有效地将音乐教学的相关历史人物、乐器形象与音乐作品、音乐作品所代表的风景与人文内容做有效表现,同时配合多媒体声画一体的效果,教师可以下更加容易地展开音乐课程的讲授,丰富的网络资料可以给予教师更多的课堂可用性材料。同时通过声画一体效果给予学生更多的音乐情境,可以有效地开展音乐剧表演的音乐课堂教学。而音乐剧的表演素材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让操作更加便捷,摆脱传统钢琴伴奏的单调背景音乐条件。网络资源丰富,可以有效地搜集丰富的音乐素材,同时也可以寻找更多新奇而贴合学生喜欢的音乐教学材料。多媒体的展示效果,可以让学生对不同音乐作品做有效赏析,懂得不同乐器演奏的特点和不同音乐感受的区别,有效地摆脱传统钢琴单一乐器的音乐表现特点。同时,对音乐作品原声带的展示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最优质的音乐。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展现原音乐作品的优质音乐质感,还可以配合贴合性的视觉视频材料,让学生对音乐作品内涵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二、小学音乐教师运用多媒体展开生动性教学的要求
多媒体虽然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开展多元化的小学音乐教学,但是也需要有基本的条件。首先,学校需要有基本的多媒体设备,同时鼓励教师展示多媒体教学应用,并积极地提供相关教学的辅助。其次,教师自身需要对多媒体使用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在技术操作上,教师应该了解多媒体使用材料的基本特性,对于教学内容素材要懂得如何从网络等媒体上下载,同时对于材料做保存、编辑和审核。在操作上教师要有效地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就需要熟练掌握电脑、音响、投影仪等设备的使用,在仪器出故障时能够有效地应对,有效地把控课堂节奏,不会因为多媒体操作不熟练而导致课堂进程延迟。另外,教师要对小学音乐教学的材料有更多的涉猎,可以充分地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寻找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材料,弥补课本教学的不足。同时在相关音乐教学中引入更多的人文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多媒体的生动展现形式,让学生对人文知识有更为直观的了解,提升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吸收率。教师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上,不仅要熟练运用技术,也要充分把握材料内容的筛选,要选择具有高品质的音乐素材内容,无论是画质还是音质上都要有一定水平,同时要符合小学生的特点,一般情况下画面最好采用动画方式,这样学生会更乐于接收,不要单单从成人的审美去考虑问题,要考虑小学生天真、单纯、童趣的思维方式和欣赏方式。只有合适的内容,才能有效地将多媒体的优势充分发挥,从而展示出生动性教学的特点。如果内容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甚至导致学生的排斥,多媒体的生动性教学就无法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多媒体教学的目的在于吸引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效率,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满足教学效果提升而展开,不能让多媒体技术运用成为一种孤立而呆板的形式。
三、结束语
多媒体技术运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让课堂的展现方式更加丰富,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多媒体的优势,将声画一体教学和丰富素材展现能力得到有效发挥,从而提升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以及对知识的吸收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表达力。
作者:李静 单位:淮南市洞山中学
第六篇:小学音乐课堂图谱教学探索
一、合理运用图谱,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年龄段的学生大都好玩、好动,乐观、开朗,同时他们对于各种新鲜事物充满了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是对那些感性的音乐材料和知识。但是由于该时期的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该时期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发展水平较低,对于抽象音乐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弱,所以很容易丧失兴趣。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通常会采用讲解式的方法来向学生讲述一些枯燥乏味的乐理知识,而由于学生具有上述特征,所以实际的音乐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现行低年级教材中更多的是用线条、色块、形象图谱表现音乐形象,使学生明确音乐所要表达的意图、思想,从而降低学生理解音乐知识的难度,提高教学的质量。例如,在上到“蒲公英”这课时,教师可以采用边唱边绘的方式,学生在唱谱时,引导学生注意歌曲旋律有什么特点?学生可以用手划一划旋律线,之后学生会惊奇的发现,旋律的高低起伏就像一条波浪线,仿佛蒲公英在蓝天下漫天飞舞,有了这条蒲公英“飞舞”的痕迹,学生再次唱谱,再次感受旋律则多了一分乐趣,更多了一份直观的体验和感受。又如,在上到“草原上”这课时,同样也是感受旋律线条,划旋律线,教师借助图谱,出示连绵不断的山,给学生以更直观的感受,学生感受旋律的美,枯燥的唱谱环节不在乏味。
二、合理运用图谱,增强协调能力
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的时候,学生要想提高自身的音乐学习能力,就必须要充分运用眼、耳、口、心和脑等感官和思考器官,增强身体神经对于音乐感受的灵敏性和协调性,从而使学生更加迅捷的处理与音乐有关的各种情况。而小学生正处于认知的初级阶段,他们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以及对事物的敏感性,这为其感知音乐,提高自身对音乐的协调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音乐作为一种物质形态,其所蕴含的精神无法用语言来表现出来,而需要依靠听者自身去感知,去体会。现行苏少版音乐教材中设计了许多音乐创编活动,其中用律动、打击乐表现音乐形象占了很大的比重。表现什么音乐形象?如何表现音乐形象?教材就充分借助图谱来表达。例如欣赏“水草舞”时,钢琴琶音的演奏给人柔柔地、软软地、飘逸的感觉,水草婀娜多姿,千姿百态,这样的琶音出现了几次?教师借助水草的图片,根据旋律的高低,水草高低错落排列,学生听着音乐,看着图谱,模仿水草的波动。随着旋律的推进,大海仿佛越来越沸腾,水草图越来越密集,学生从图形谱中感受到了音乐的意境,体验到了音乐的美,轻柔、连贯、优美的动作就自然表现出来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音乐教师可以根据音乐性质、结构、节奏、旋律等创编出富有特色的图形谱,学生在图形谱的帮助下,能够更好的跟着音乐律动,这不仅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能力,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美的敏感性,而且能使学生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
三、合理运用图谱,提高教学质量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学生对于音乐的赏析不够深刻,仅停留在音乐的表面,无法挖掘音乐所要表达的思想和内涵。然而,这时候如果教师可以合理运用图谱来开展辅助教学,则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视觉与听觉并存的良好音乐环境,同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于其所听到的音乐乐曲用相应的图谱来加以表示,从而深化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对于音乐的感知力和整体表现力。例如,在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指出这些乐器的声音分别像哪一幅图,学生对不同部分的打击乐器进行标示,木鱼的声音像“●”;串铃的声音像“﹏﹏”;碰铃的声音像“,”。因为碰铃的声音长,且越来越轻;串铃声音散响,可以持续演奏长音;木鱼声音短,且硬而脆,利用乐器声音、音色的特质,从听觉上将其形象化。苏少版一二年级教材最后,对常用的课堂乐器出示了更为直观的图形符号,值得老师们借鉴、参考。又如,在聆听“森林狂想曲”这首乐曲时,由于该首音乐是一首展现大自然风光特色的乐曲,所以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都比较高,这时候教师可以结合乐曲的特点,用红色小方块来代替音乐的每个音,然后按照音乐旋律的高低起伏情况来进行合理排列,为了提高乐曲分析的质量,对于音乐中的高音部分可以用独特的标志加以标志,还有就是对于音乐的首末音用不同色彩进行标示,如对于音乐的首音用直线标示等。这样一来,音乐的赏析过程实际上可以通过根据相关图谱的分析来同步进行,从而可以深化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赏析音乐的能力。
四、合理运用图谱,丰富教学方式
理论上来讲,图谱的形式多种多样,且在音乐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其主要包括情境图谱、旋律图谱、乐器图谱以及填空图谱等多种形式,下面就这几种形式图谱的具体内容进行阐述:
(1)情境图谱。
小学生的音乐赏析能力有限,并且也无法清晰的了解歌词的具体含义,他们无法很好地表达相关的音乐意图。因此,如果教师可以合理运用情境图谱的形式来开展音乐教学,则可以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理解的能力,并且也可以增强学生记忆歌词的能力。比如,在讲解“两只小象”这首歌曲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生动形象的图谱符号来为学生勾勒出“两只小象”、“扬起鼻子”、“河边走”等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深化他们对于歌词的理解和认识。
(2)旋律图谱。
大量教学实践表明,生动形象的旋律图谱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深化他们对于音乐以及相应歌词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在学唱“闪烁的小星”时,教师的图谱可以设计为满天星星,而这些星星随着旋律的高低变化,也一闪一闪的高低出现。
(3)乐器图谱。
音乐作为一个人文学科,其具有自身独特的规律,而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需要学生自己来切实体会。一首完整的音乐乐曲是由多种乐器所配合演奏而成的,所以音乐的赏析可以通过乐器图谱来加以展示。例如,在欣赏到“春节序曲”引子部分时,教师可以采用敲鼓、鼓槌的方式让学生熟悉旋律。学生结合乐器图谱来分析相关的音乐,可以大大提高学生音乐赏析的能力。
(4)声势律动图谱。
学生在音乐声中,利用身体,借助图谱,有规律地做出富有韵律感、节奏感的身体动作。例如,在欣赏“阿细跳月”时,曲子是5/4拍,在学生充分感知音乐的节拍与情绪特点后,可以借助图谱展开听一听、奏一奏、舞一舞的活动,教学中不必和学生分析五拍子的强弱构成,但可以借助图谱来让学生感受哪组与音乐的韵律更吻合,跳起来更舒服,从中培养音乐节拍的感受能力。
五、结语
总之,图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音乐赏析能力。因此,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音乐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合理运用图谱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只有这样,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才能不断提高。
作者:钱波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白鹿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