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学生能力的培养(共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音乐学生能力的培养(共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音乐学生能力的培养(共3篇)

第一篇:小学音乐审美能力培养

一、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

想象力是人类特有的能力特征,想象就是人们在接触一些事物时,将与事物相关的材料和信息在头脑中加工、创新和改造,从而使人们更好的理解事物、感知事物、创造新事物。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审美的想象,使音乐在学生的头脑中由抽象变为具体,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和把握。同时,学生在演唱或欣赏音乐时要积极的通过想象来营造属于自己的音乐形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主动为学生创设适当的音乐情境,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的创造,指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来理解歌曲和演绎歌曲。这种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任意的演绎歌曲,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在欢快的音乐教学中,陶冶了学生的情感,进而让其感知到音乐中传达的美。因此,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是提升小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音乐教学立足于教材

当前,我国多数地区的小学音乐教材都进行了改革,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材都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编写的,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教学形式和教学素材,汇集了多种多样的新设想和新景象。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的立足于教材,对教材内容深入的消化掌握,准确的理解教材编写的教育目的,推敲出教材所选音乐的审美切入点,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删减和再加工。总之,一切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本,在传达新教材教育精神的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音乐审美的主体。比如:在学习音符时,可以先教学生音符的发音,然后使用电子琴为学生弹奏不同音高的“doremifasolasi”,让学生认真的聆听和比较,并且鼓励学生模仿试唱,学生随着教师的弹奏自然的进入到学习场景中,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与舞蹈结合的音乐教学

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敏感性,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而随着音乐起舞就是提高学生节奏感的不错选择。在歌曲学习中,适当的教学生一段舞蹈,可以使学生对音乐节奏和情感更好的把握,而舞蹈同样是一门情感和美的艺术,音乐的内在美感是与舞蹈的节奏、动作相互渗透配合的,将二者有效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最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知,进而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歌曲编排一些简单的舞蹈,例如:学习歌曲《哇哈哈》时,教师可以通过歌曲视频学习几个舞蹈动作,如唱到“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时,教学生用两个食指指着自己的脸蛋儿并且保持微笑,表示“脸上在笑开颜”等等,同时要鼓励学生自己按照想象编制舞蹈,随着音乐主动的翩翩起舞,通过结合舞蹈的音乐教学,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更高了,同时深刻感知到音乐的审美体验。

四、总结

总之,小学音乐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教育途径,为学生提供感受美、表现美、理解美和创造美的音乐教学,使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更加热爱艺术、热爱美好的生活。

作者:邢成君 单位:河北易县第一小学

第二篇:小学音乐审美能力培养

一、扩展学生的音乐审美趣味开阔音乐视野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离不开律动教学。从音乐本身入手,先让音乐学习者用心去聆听音乐,再适当地引导他们通过身体运动去接触音乐中的要素,通过身体的律动,点燃学生的参与激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音乐聆听习惯,为终身喜爱音乐、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教学《过新年》一课时,当学生学会歌曲后,教师可以拿出两条鲜艳的绸带或手绢,边唱边舞,让学生仔细观看,然后逐句配以动作教给学生,设计各种练习:唱唱、敲敲、跳跳等让他们模仿,鼓励学生击打出节奏来,让学生进一步在"动"中感受音乐,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2)激发兴趣想象。例如在教《小小的船》一课时,引导学生根据歌词自己折一只小船来表现音乐形象。再配上优美动听的旋律,将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多么强大的感染力,在学生感受曲和词意境的同时,加深对音乐的审美体验,让学生自主设计并展示出自身对音乐的理解。

二、运用媒体创境,培养审美情趣

音乐教师要把音乐实践作为基础,运用多媒体技术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特定情境,能够充分展示凝固在教材之中的静态美、动态美,这样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今后的享受音乐、学习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多媒体技术的教学目标除了发展德育、智力之外,更要注重审美教育的培养。例如在教《春天》一课时,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春天在哪里》的背景,使学生先初步感知一下春天的美景,让学生都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乐于音乐表演,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美的情操,使学生无时无刻都处于美的沐浴中,让学生感受到美其实到处都有!

三、总结

音乐是门声音的艺术,审美教育更是一门学问。音乐的审美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热爱,更能让他们的情感随着音乐的情感而起伏变智慧,我们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去感受美、理解美,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提高教学质量,用美感教育陶冶学生美的情操。

作者:孙丽婷 单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逸夫小学

第三篇:小学音乐创造性思维培养

一、关注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探索性

如大提琴独奏曲《天鹅》的欣赏课,教学伊始,我没有对课题进行过多的描述,而是提出:将要听到的这首曲子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聆听。这样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调动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认真地聆听,联系所掌握的音乐知识对音乐作品展开了主动思考与思维,从音乐的基本要素如节拍、音色、节奏、和声等来感受作品所要表现的情感与意境,让学生在音色与作品之间建立直接联系,这样更利于对音乐作品的整体把握,更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

二、营造活跃氛围,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学生是在一定的教学氛围中展开学习的,教学氛围直接关系到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思维的积极性。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更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身心处于放松之中,这样更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灵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实现学生参与学习主体性与主动性的结合。相反枯燥无味的教学氛围会抑制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点,使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与情感,而不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的主体性与思维的积极性。一方面,拥有一颗爱心。教师要从严师转变成慈师,要用一颗爱心来真诚地对待学生,要让学生看到教师脸上的微笑,感受到教师发自内心的热爱,这样才能从心理拉近师生距离,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师生情朋友谊,教师以“大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一起来参与教学。另一方面,要拥有年轻的活力。

三、构建开放环境,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更能激发学生灵感,让学生运用多种手段与方式来表现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对音乐的理解。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也不要局限于一种教学方法,将学生封闭在固有的环境内,而是要为学生创造开性的教学环境,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以此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让学生利用身边一切能够利用的材料来制作简单的打击乐器,并利用这些乐器来创编节奏;让学生为古诗词谱曲、加节奏;让学生根据对音乐的理解来创编舞蹈动作;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所掌握的乐理知识来编歌词、谱乐曲等等。如此开放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展现个性的舞台,使得学生的音乐天赋得以充分展现,这样不仅利于学生对基本音乐知识的理解,同时更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作者:付晓梅 单位:山东省昌邑市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