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论文(共10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音乐论文(共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音乐论文(共10篇)

(一)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

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喜欢讲授学生很难理解的音乐理论知识,忽视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这种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禁锢了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导致课堂氛围过于沉闷。沉闷的课堂教学,很可能使小学生缺乏对小学音乐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我国的小学音乐教育将很难得到进步。我国的小学音乐教师受教育的程度参差不一,较少具有本科或音乐专业的相关文凭。由于教师本身知识水平的关系,很可能导致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受到直接影响。因此,学校应大力引进高素质、专业能力强的教师,加强师资队伍,进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有效性。

2、课堂教学模式固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设计是重要环节,其影响小学课堂教学质量。当前,一些教师的教学设计较为模式化。教师严格按照备课稿来进行讲解,导致学生学习模式过于机械化,制约了学生的思维,进而影响了学生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范唱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音乐。范唱是让学生接受一首歌的敲门砖,如果教师范唱得生动好听,就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声情并茂的演唱能够很好地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此外,信息化教学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拓展音乐教学课堂的教学内容,丰富小学音乐教学形式。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枯燥乏味的乐理知识变得生动,使学生乐于接受。

2、提高教师的素质

作为知识与学生之间的媒介,教师在教学中的关键作用毋庸置疑。一方面,学校要强化教师的职业素养,使教师不仅能够严肃正确地看待教育事业,还能够认清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另一方面,教师应当不断提高、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多参加学校及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学交流活动,加强对自身教学能力的培养。

3、丰富教学手段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将音乐课设计成一场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发掘和学习音乐知识。通过这种教学手段,学生不仅能在游戏中获得足够的乐趣,活跃以往沉闷的课堂氛围,还能使学生学习到一些基础的乐理知识,为学生以后学习音乐做好铺垫。

三、结语

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实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广大一线音乐教师不断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诙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从而真正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周雁冰 单位:广东珠海市斗门区实验小学

(二)

一、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重视音乐兴趣的培养,才能顺利地完成音乐教学,让学生真正在音乐的海洋里感受美、体现美、享受美和创造美。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建立轻松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都是课堂的参与者和学习者,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在关注他、爱护他。

2.课堂形式要丰富。教师可采用游戏、故事、绘画、表演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课堂教学要活泼、轻松,不能死板、单调,也可加入多种形式的律动或模仿来增强课堂气氛。例如,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材中的《猫虎歌》,就可以让学生模仿老虎和小猫的叫声,用叫声来练习此歌曲的节奏,这样就能轻松地解决歌曲中节分音的节奏问题,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多媒体和乐器的利用。可以利用多媒体和一些乐器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音乐课堂中,多媒体课件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可根据课的具体内容做一些生动有趣的课件,有能力的教师还可以在课件中插入一些视频或把课件做成flash动画的形式,但切记不要过于复杂凌乱,要做到图片或视频音频少而精,只要能反映出课的内容,达到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直观、有效地学到知识就可以。此外,一些乐器的运用也能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就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也能为所学的歌曲进行伴奏,对学生的音乐感觉起到了很好的帮助,同时还可再加入一些简单的头饰,在歌曲表演唱的时候运用,这样也会为课堂锦上添花。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自由安排培养方法,只有重视了兴趣的培养,才能顺利地完成音乐的教学任务,才能真正使学生感受到美,体现美,享受美。

二、音乐基本知识的训练

1.乐理的学习。音乐离不开音符、节奏、力度、旋律等基本要素,对于小学生来讲,其实不需要让学生掌握多么复杂的乐理知识,也不需要学习多么复杂的节奏型或掌握多么好的演唱技巧,只需让他们学习简单的七个基本音“do、re、mi、fa、sol、la、si”就可以,要求学生唱准音高。在基本音的练习中,不可把高音放得太高,低音放得太低,要根据小学生的嗓音特点,把音域控制在C自然大调的低音sol到高音mi之间。节奏方面可让学生们学习一些四二拍、四三拍、四四拍、八三拍常出现的简单的节奏型,包括切分音节奏型,如“四二拍的XX|X-‖,XXXX|X-‖,X.X|XX‖,四三拍的X.XXX|X–XX‖等”。这些练习要慢慢的长期进行训练,因为农村学生对乐理知识接触较少,对音高的概念较差,对节奏的感觉不强,如果不坚持训练就很可能出现音高不到位,节奏混乱的情况。

2.歌唱的学习。歌唱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激发学生富有情感的歌唱。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和表达歌曲的情感,是歌唱教学的中心环节,“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是我们在歌唱教学中期望达到的主要目标,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握歌曲的基本情绪和风格,引导学生体验表现歌曲的速度、力度、音色、节奏与句法,连音和非连音,高潮与铺垫等方面的特点,并运用这些特点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避免简单地干唱。

(2)歌唱技能的练习。在教学中可根据各学段、各年级的情况进行必要的歌唱技能练习。歌唱技能练习包括歌唱的姿势、呼吸、发声和吐字等,其中,正确运用科学的发声和使用气息支持尤显重要。这些练习一定要在演唱活动中结合歌唱实践,并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但不可专业化、成人化。

(3)注意学生的嗓音保护。少年儿童的发声器官细小、嫩弱,容易受到损伤,但他们又都活泼好动,爱喊爱唱,自控力差,作为音乐教师应该关注,要指导学生注意对嗓子的保护,特别是小学高段的学生,可能有一部分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如不注意保护,就可能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三、培养学生的演唱自信心和积极性

1.教师应采用符合学生特点的、符合音乐学习规律的方法教授唱歌,注意保护并调动学生参与演唱活动的积极性,相反的,割裂音乐整体艺术形象,进行反复、枯燥的练习等,则会使学生失去演唱兴趣和积极性。

2.在歌唱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树立歌唱的自信心,鼓励其踊跃参与演唱活动,使他们在歌唱中享受美的愉悦,接受美的熏陶。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困难,但只要用心去做,以人为本,重在实践,贵在实干,有耕耘必有收获,如此下去,农村小学的音乐素质就一定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程鹏 单位: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太平镇皇甫小学

(三)

一、针对性的音乐教学改革建议

(一)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营造愉快的学习气氛

笔者还记得在进行《葡萄树与黄鹂鸟》歌曲的课堂教学时,就利用了现代化的教学器材多媒体来活跃课堂气氛。首先,笔者在课程开始之前对歌曲的内容和意境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在有所体会后对歌曲所描写的情境展开想象。一个被慵懒阳光洒满的春天里,黄鹂鸟站在葡萄藤上放声歌唱,与缓慢爬行在葡萄藤上的蜗牛你一言、我一语地进行着对话。黄鹂鸟嘲笑蜗牛爬行的缓慢,而蜗牛的脑海中浮现着自己爬上藤顶,并且葡萄挂满枝头的景象。这样充满童趣的情境,如果用影像的模式表现出来,将会使课堂的气氛变得十分活跃,同时也会让学生们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进行歌曲学习。于是笔者找到具备相关能力的老师,帮我制作了一部多媒体影片,并在进行歌曲教学的时候进行播放。这样的课堂气氛,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小学生们对音乐课程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在课堂上调动了他们的多种感官,使他们的学习能力得以提升。所以,在笔者看来,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就是要对小学生的学习特性有所了解以后,在逐步的教学实践和摸索中探寻出适宜他们学习心理的教学模式,并针对他们的课堂表现进行反思,争取使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二)有效的课前教学规划,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正如笔者所说,小学音乐课程高效课堂的构建主要取决于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要使课堂效率有所提高,必须从根本抓起,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决定教学行为进步的根本所在。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必须提高自我认识,认清学生是教学的中心。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总是以“主权者”的角色出现在课堂之上,学生总是处于一种被压迫的状态接受音乐知识。为了摆脱这种状况,音乐教师必须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从课堂“主权者”变为课程的“参与者”和“引导者”。因此,笔者认为,一个优秀的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学习惯并摆正自己的教学心态,才能让音乐课程的教学效率有所保障。笔者记得在进行《小兔儿乖乖》歌曲教学时,笔者就做好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先让学生们对歌曲的背景有所了解,利用课前活动就跟他们讲述了三只小兔子的故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再逐步地引导他们进行歌谱学习。通过这样的教学改革,笔者发现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表现更加积极了,自然而然的,课堂教学效率也有所提升。这样精心的课前准备能够使得本课程的教学效率得到保障,教师作为知识技能的培养者和创新能力的引导者,课程的开展不能以自己的喜好为基本依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要在课前规划时就要确定,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为实现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结语

课堂实际是小学音乐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在对学生的学习心理有所掌握的前提下,结合教学实际,对课堂教学和知识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安排,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养,为其今后的个人发展做好铺垫。

作者:贺莉娜 单位:宜君县城关第一小

(四)

一、改革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例如在学习《迎宾曲》一课时,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歌曲的创作背景,包括长影新片《客从何来》、一年一度的广交会,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尽管当时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但相对还是非常闭塞。这不仅能激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也能让学生在音乐作品中感受到作者添加的一些有关西方音乐的新潮元素。再让学生聆听广东音乐《步步高》,采用对比性倾听的方式,从题材、体裁、风格、时代、结构等方面感受《迎宾曲》中与之相似的旋律,并用铅笔在书上的乐谱中做记号。再让学生自由谈谈作曲家为什么这样创作?自己如何看待作品中这样的处理方式?在面向全体教育的基础上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样的教学方式,将真实的生活实践与活泼的音乐题材进行巧妙转换,在学生畅谈自己对《迎宾曲》所特有的初步感受的同时,也初步理解了音乐艺术在思想情感的表达及世界文化的交流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二、强化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应用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儿童对音乐艺术形式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渴求的心理,他们有着丰富的思维能力,本身就是一个创造体。而启发式教育是取代“注入式”教学法的一种较成功的教学方法,是儿童乐于接受的教育形式。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捕捉,在民主、平等的和谐氛围中从身心方面去启发、引导和训练学生,强化开发孩子的自主创造力和情感体验,同时调动起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开掘学生的整体思维潜能,保障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以“渐进式”创编歌词法为例,从学生童心、童趣出发,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例如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我就引导学生在不改变歌词原有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个别词汇的创编,如把妈妈改成老师、爸爸、奶奶等,改变原有歌词的名词、动词或象声词等,很适合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创造力。再以歌曲《跳绳》为例,可以引导学生用其他运动器具的名字来代替歌曲中的“花皮球”,并想象、讨论自己在游戏中是怎样玩的,心情如何等,用自己的词汇尝试为整首乐曲的歌词进行创编,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创编的作品在多方面具有创新性。

三、注重对作品的选择和运用,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艺术修养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通过节奏、旋律、速度、节拍等音乐要素渲染情境,拓展思维。而且音乐教材的思想教育内容广泛,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歌曲,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等教育歌曲比比皆是,对人的意识和思维的催发有着神奇的体现,古今中外众多的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都对音乐艺术有着不同程度的爱好,如以耳代目修身养性,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酷爱拉小提琴,德国文学家歌德等同样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因此,教师应注重对作品的选择和运用,以适合青少年成长的音乐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艺术修养。例如,中高年级的学生,辨音能力趋于成熟,对音乐也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与理解,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应该使其具备正确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比如学习《茉莉花》一课时,这一首广泛流行于全国的江苏民歌,也许很多学生都能从头唱到尾,上课时难免提不起兴趣。为此,我选择了合唱、独唱、钢琴等不同音乐体裁的《茉莉花》,让学生认识不同的版本或不同风格的音乐,不仅使学生始终保持倾听的兴奋状态,也能让学生在优美抒情的旋律中感受到音乐的无限魅力。正如著名的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言:“音乐和旋律把灵魂引向奥妙。”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音乐教师应该及时更新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学生通过音乐来认识缤纷的世界,犹如春风化雨,使孩子们的身心、情感在音乐中获得滋养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获取对世界的认知和感悟。

作者:胡滨彬 单位:江苏省盐都区龙冈小学

(五)

一、小学音乐教育中理想教育的实施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小学理想教育,主张教育要以小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帮助学生树立理想,追求学生的自我完善,使之得到丰富、和谐、完美的发展。

(一)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理想观立志当高远。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广泛进行历史教育与国情教育,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实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家前途和命运,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把个人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起来,为担负起振兴中华、建设祖国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例如,在欣赏肖邦的作品时,教师可这样引入:肖邦被人们誉为“钢琴诗人”,一个爱国的肖邦,一个致死不忘祖国的肖邦,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的忧虑全部倾注在他的音乐之中,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作品,体会他的心声(播放钢琴曲)。在学生受感动后,教师应及时点拨:肖邦,是一个爱国的典型范例。每一个人都要热爱自己的祖国,这是最起码的准则,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一定要大声地说:“我们爱你啊,祖国。”

(二)追求远大理想,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立志做大事。小学生喜欢活动而厌说教,但他们又阅历浅,知识面窄,急需提高认识,否则理想无法树立起来。要想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就要寓哲理于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例如,《同一首歌》中的“甜蜜的梦啊谁都不会错过”,这里的“甜蜜的梦”就是指我们每个人的理想。教师可以让学生演唱《同一首歌》,教师则提供钢琴伴奏。学生异口同声地进行多种形式演唱,如领唱、齐唱、男生唱、女生唱、接龙唱。这样,学生能共同体会到友爱、团结、理想的魅力。再如,教师可组织学生观看祖国山河的音乐专题片等,使学生通过画面参观、聆听祖国的声音,认识到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有灿烂文化,似锦前程,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树立振兴中华的理想。教师只有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去启发、诱导学生,才能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树立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决心。

(三)德、智、体、美齐发展,培养有理想的新时代学生立志须躬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的理想是和学习情况分不开的。教师要使学生明白,实现理想是要经过一番艰苦努力的,不是只想不做就能达到的。所以,教师应把理想教育同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例如,《敲起我的小木鼓》歌曲表达了佤族孩子对生活的憧憬和对未来的美好追求。教师可通过唱、动、听、辩、表演等教学环节展示鼓乐传情,体现德、智、体、美的人文内涵与音乐文化,激发学生潜能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成长,促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再如,教师可通过开展“放眼未来世界,立志成才”的主题班会,利用张海迪、贝多芬身残志坚的感人故事启发学生,使学生意识到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首先必须努力学好文化知识。这样,通过各种教育活动,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的机会,看到了学校给自己开辟的广阔道路,从而对理想充满了信心,激发了求知欲望。

二、结语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学校的理想教育也是一样,务必要在不知不觉中去“渗透”,而不能简单地予以“灌输”。所以,我们必须要把理想教育转化成学校的文化行为,这样才能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实施理想教育需要教师具有观察中的敏感、孜孜不倦的耐心与非同凡响的远见卓识。对于社会上与学校内的人和事,不论是积极的或者是消极的,教师要善于运用智慧将其转化为学生前行的动力。在理想教育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远大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教师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教师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更好地将学生教育成为具有高素质的新时代人才。

作者:闵红珍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梅堰实验小学

(六)

一、丰富创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小学生比较好玩、好动、好模仿,有强烈的好奇心。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我的身体会唱歌”用柯尔文手势学歌谱,“人体钢琴”学歌谱,“跳格子”学歌谱,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加强对歌谱的认识与把握;教学生一些经典的游戏歌曲,如“找朋友”、“请你跟我这样做”等等;通过朗诵诗歌来增强学生对节奏的把握;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本身的内涵;通过画画、讲故事、猜谜语等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模仿学习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声音,简单的如小动物的叫声,还有家人的讲话方式,电视节目里的声音等等。

二、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多给孩子自由学习与想象的空间与时间

音乐课应该是自由的,教师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多留给孩子自由学习与想象的空间与时间。专家说过,一堂课,如果你花了40分钟讲课,那么你不是一个成功的老师,这堂课不是一堂成功的课。现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应该给学生更多自学的时间,所以在音乐课堂中我也会常常采用这样的模式,如:平时的教唱现在改为学唱,学生在听过两遍歌曲以后,让孩子直接唱,或以竞赛的方式学唱,虽然在课堂中闹出很多的笑话,但凡人都是在出错中进步会更快。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生的自学能力越来越强,他们会分析歌曲的重难点、相同相似乐句、怎样更简单地学唱歌曲的方法,无意间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成就感。有时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能让学生展现自我的环节,比如我会在每一节音乐课中腾出5分钟时间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如唱唱歌、跳跳舞、演奏乐器,画画,谈感受、创编,有时还组织学生们排演音乐剧、进行声音模仿等,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工具

在课堂教学中,一味教授知识往往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缺少耐心,而多媒体技术直观生动的表达,将教学的内容充分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和眼界,并且能够提高课堂板书的质量,节约时间。例如直接放映乐队演奏的现场情形,一些经典的音乐剧如《音乐之声》,可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音乐演艺的魅力和冲击,体会到那些音乐是如何演绎出来的。

四、让音乐来启迪智慧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自控力和遵纪意识尚且缺乏,而音乐教学相对于其它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让学生们接受,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音乐的同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的德育教育。通过音乐教学,教育学生应当遵守纪律,提高自控能力。在课堂上,可能会有一些同学爱做小动作,或者脱离老师的教学节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注意不要采取单纯的责罚方式来纠正学生的行为,因为可能会适得其反。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及时地给予鼓励;对于表现不足的学生,可以通过善意的批评和有效地引导来让他们认识错误,及时纠正。此外,应多给学生一些课堂表现的机会,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更大地激发学生融入课堂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五、适当地布置家庭作业

为了让学生的音乐教学能够更深入的开展,适当的布置家庭作业是有必要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音乐也是如此。通过让学生有意识地观察生活细节,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进行加工,并且用音乐的方式来进行表达,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由于家庭环境的各不相同,学生所要表达的音乐思想也是不尽相同的,教师应当给予恰当的点评,在鼓励学生创新行为的同时,发现问题并及时给予纠正。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不断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探索思考的问题。相信随着教学改革研究的不断深入,小学音乐教学也会越来越展现它的独特魅力。

作者:孙利红 单位:浙江省慈溪市桥头镇三管小学

(七)

一、音乐游戏的显著作用

1、音乐游戏有助于促进学生身体协调性的发展在音乐游戏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提高自身的身体协调性。儿童的天性是好动的,特别是三四岁的幼儿听到优美的音乐就会手舞足蹈,尽情地用肢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用肢体动作表现自己情感的能力会在不知不觉中减退。特别是如今的孩子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在家是爸爸妈妈的宝贝,什么事都由父母包办,饭来张嘴,衣来伸手,也不重视身体锻炼,所以有的孩子就会出现身体协调性差的现象。在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音乐游戏提高学生身体协调性的发展。游戏过程中,学生对听到或感受到的音乐元素做出各种肢体动作反应,例如根据音乐的快慢及节奏变化做出相应的走、跑、跳、跃、拍手、跺脚、旋转等动作。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锻炼了自身肢体配合能力,增强了身体协调性能力。

2、音乐游戏可以促进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儿童的自我游戏是未成年人对世界定位的原始表现,同时也帮助他们获得了社会交际的最初经验。”学生在游戏时,大家会相互交流自己的好想法、也会采纳别人的意见,相互交流情感体验,是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而在整个游戏过程中为达到预期的游戏效果,学生之间会很好的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完成任务。3、音乐游戏可以使枯燥的乐理知识变得生动有趣音乐本身是一种享受,是快乐的,但音乐中所包含的一些乐理知识会有一定的难度,老师上课讲授这些知识时苦于无从下手,学生接受起来也比较困难。这时我们就可以设计一些音乐游戏,把相关的乐理知识创编在内,使乐理知识的学习更有趣、更容易。

二、编创音乐游戏的原则

1、音乐游戏的编创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快速发展阶段,身体内部趋于成熟,个子越来越高,身体越来越结实,大脑神经系统不断发展完善。从心理发展角度看,认知水平不断提高,思维形式既有形象思维又有抽象思维,想象力丰富,情感表达丰富。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的现象,会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随时表现在脸上。所以在编创音乐游戏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符合每一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要考虑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使他们有能力在游戏中走走跳跳,做各种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在游戏中宣泄情感,直观地用情感表达音乐,达到音乐的审美特点。

2、音乐游戏的编创要服务于音乐教学,具有一定的目的性音乐游戏的编创不是随随便便的,要以教材为依据,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设计音乐游戏,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学生通过音乐游戏训练了感受音乐的能力、听辨音乐的能力和掌握音乐知识的能力,达到音乐学习的目的。

3、音乐游戏的编创要以音乐为元素,围绕音乐各要素开展活动音乐是音乐游戏的基本要素,音乐游戏是音乐教学的方法之一。音乐游戏必须有音乐元素,才能实现音乐教学的目的,所以音乐游戏要围绕音乐各要素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流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跳跃、音色的转变、速度的变化统一,并随时根据音乐的变化做出反应,在游戏中感受、认识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强弱等音乐的基本要素,使音乐学习变得更有趣,更简单。

4、音乐游戏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穿插在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不同的音乐游戏放在音乐教学的不同环节进行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音乐游戏放在导入环节,可以起到创设情境、提高学生注意力的作用,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学习音乐,为之后的音乐教学做好铺垫。例如在教授一年级的音乐课之出师生之间都很陌生,可以用:XXXXX的节奏型,师生之间进行自我介绍:我叫XXX。这样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也是一种对学生的节奏训练。在歌曲学唱时,难点节奏不好把握,这时可利用音乐游戏使难点趣味化,学生更容易接受。如重难点节奏师生接龙游戏,游戏时教师在身体的不同部位拍击出歌曲中的难点节奏,学生也模仿老师在身体的不同部位拍击节奏,然后教师边拍击节奏边填入歌词演唱这一乐句,学生以同样的形式模唱。这样歌曲中的难点一一击破,学生学会了演唱歌曲,我们的课堂也变得更加生动。小学生的注意力时间是有限的,年龄越小时间越短。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调整,当看到学生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时,可以加入一些有趣的音乐游戏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注意力。在教学的最后环节也可以编创和本节课相关的音乐游戏,使音乐教学过程更完整、更充实。例如:在教授湘艺版四年级《小小足球赛》时,在最后的拓展环节可以让学生假扮成足球运动员表演足球场上进球的紧张画面,而剩下的同学假扮成观众为他们呐喊、助威。这样就切入到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们在热闹的气氛中感受了足球的魅力,在唱这首歌时会更有感情。总之,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会使音乐学习更有趣、更丰富多彩。

作者:齐娅琳 王海涛 单位:兰州市七里河区王家堡小学兰州城市学院音乐学院

(八)

一、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1.活跃了课堂氛围。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多媒体技术通过比较形象的声音,文字、视频和动画,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享受音乐氛围的同时,掌握那些复杂的乐理知识。多媒体教学通常是采用比较适合学生身份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结合社会现实,采用多样鲜活的教学材料,使学生们在欣赏的同时学会比较优秀的音乐方法。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相比,更具有优势,可以通过对学生们感官的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的参与度。

2.加强师生互动。小学音乐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的教学需求和音乐需求,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的设定。在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多地关心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学习情况,对那些比较有音乐发展潜力的学生,要注重培养。对那些音乐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该更多地给予鼓励和支持,增强他们对音乐学习的信心。同时教师互动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对复杂的乐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3.扩大教学范围。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延伸教学范围,扩大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小学音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多媒体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们展示他们比较感兴趣的知识和内容,以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量。同时多媒体教学模式,能节约课堂教学的时间和难度,减少教师的教学压力和教学任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量,这样通过差异性的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教师们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音乐知识的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增加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范围,增加学生对一些音乐的基础知识的了解,这对学生的未来以及以后音乐方面的发展有较大的帮助。

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1.在歌曲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传统的歌曲教学中,基本都是靠音乐教师一句一句地教,学生们一句一句地学,这样就会导致一遍又一遍,一句又一句,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歌曲的音乐美感的丧失,枯燥乏味。但是现阶段,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应用,在课堂上,通过播放音乐歌曲的视频,就可以帮助学生很快了解歌曲,并学会歌曲。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帮助学生加强对歌曲的记忆和掌握,很大程度上减少教师的教学压力。多媒体教学方式随时对歌曲进行快进或者重复播放,也可以根据学生们的需要,对视频或者动画进行剪辑或者教师自己制作教学视频等等,把教师所要教的音乐知识,直接形象的展示给学生们,加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同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变传统的音乐歌曲的教学没有伴奏的缺陷,因为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对音乐进行伴奏,还能给予学生们对歌曲的欣赏,帮助学生很快就可以做到对歌曲的掌握,并可以持久记忆。

2.在乐理知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乐理知识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机械的教学方式,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低下。现阶段,多媒体技术在对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乐理知识的教学的改革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在乐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很多的视频资料,还需要学生对很多的文字进行记忆和掌握,这对于小学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困难。加之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这样就会加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乐理知识的教学难度。但是多媒体教学方式,形象生动,可以很大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欣赏视频声音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乐理知识,并最终掌握乐理知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教师的板书量,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声音、文字的综合,帮助学生对乐理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们对乐理知识的学习效率。

3.在对音乐欣赏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音乐欣赏能力是对学生综合音乐知识以及能力的检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对音乐的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对音乐欣赏的教学中,教师遇到的困难更多,难度更大。与传统的音乐欣赏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方式,为教师的音乐鉴赏课提供了较大的便利。结合视频,文字和声音,对学生的视觉听觉进行刺激,不仅加强了学生对音乐歌曲的全方位全面的感受,加强对音乐歌曲的欣赏成都,更能节省教师很多的麻烦,避免教师必须先教会学生歌曲才可以对歌曲进行鉴赏这一缺陷。通过播放视频资料,学生即使不会唱的歌曲,教师也可以教会学生从什么角度去欣赏这首歌。自从多媒体技术在音乐鉴赏中的应用,音乐鉴赏便从枯燥变成一种享受,这样吸引学生对音乐鉴赏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教会学生对美的享受和感悟,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三、结语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减轻了音乐教师的教学压力,还发挥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声音,视频以及动画,可以吸引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的参与度,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对美的感受。

作者:熊晓燕 单位:浙江丽水市青田县实验小学

(九)

一、创设教学情境,增强教学效果

美感是理解音乐艺术的一项实践活动,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但学生的经验有限,无法独立地去理解一部音乐作品,如果依赖所有教师千篇一律空口说教,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但如果将美妙的音乐与生动的图像联系在一起,辅以儿童化语言的讲解,联想与想象,以生动的情境引发心灵的感知和情感的共鸣,就可以引导学生的感知与理解,并从中得到美的感受。在《娃哈哈》一课的教学中,上课前,我先展示了一组新疆风光的图片,简单介绍了有关新疆的风土人情,让学生首先对新疆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和大体的了解。接着,我将这首歌用不同的音乐风格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对歌曲的旋律有了基本的掌握。如在《大海啊,故乡》的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将音乐与画面同步,通过形象的动化、节奏型变化及悦耳动听的音乐等多角度向学生描述作品的深刻思想及艺术性,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引到与音乐审美密切相关的内容上,使学生在与音乐本身密切相关的内容、旋律、调式、节奏、调性、音色、和声、曲式、力度等内容上自主学习,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感受,体验音乐情感的风格,获得自主审美。当《大海啊,故乡》的音乐声起,四个声部配上深情、稍慢的混合合唱,时而出现歌曲主导节奏型,画面时而出现大海涛浪荡漾,伴奏部分清澈而透明的音响使人仿佛身临大海边,产生美好联想。

二、增强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

(1)在唱歌教学中,把视觉的美术艺术和听觉的音乐艺术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手段进行音、画结合,寓意于形,直观、准确、动态地表现歌曲的情绪、形象和意境,达到以情动人,使学生更易于学习音乐作品,更好地理解和表现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

(2)在欣赏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现代化手段,在呈现音乐作品的同时,把作者、作品资料以图文形式呈现,作品的情绪、形象和意境等内容以画面的形式结合呈现,使学生图、文、音并茂地多方位、多角度地了解作品、理解作品、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欣赏水平。

(3)在节奏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音乐,制作许多不同的打击乐器来演奏着这条节奏,改善学生音乐节奏的听觉效果。上课时,先采取“跑走”的传统节奏教学方法,再跟随计算机音乐中的节奏一起练习,既丰富了听觉效果,又增强了学生对各种打击乐器音色的辨别能力。

(4)在创作教学中,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利用MIDI作曲软件“音乐大师”的音、谱自动转换功能,帮助学生轻松完成声音与乐谱之间的即时转换,使孩子们从音乐技能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音乐作品的创作。让小学生在计算机上选择自己喜爱的乐器音色,选择打击乐和节奏,配置和声,用鼠标记录下自己脑海中最优秀的旋律,用计算机合成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科学素养。

三、结语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实用性极强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已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音乐欣赏教学的多媒体化增加了教学的魅力。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言简意赅的解脱,使学习内容图文并茂、栩栩如生。许多原来难以理解的、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课堂教学既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让学生在音乐课中真正得到美的熏陶,实现音乐教育的现代化。总之,小学音乐教师只有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大知识的存储量,更新教育观念,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进行教材整合,落实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丰富课堂教学,把知识的训练、技能的培养、智能的开发与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让音乐课堂富有趣味性,更具吸引力。

作者:孙琳 单位:江苏省宝应县泰山小学

(十)

一、情感交流缺乏,阻碍了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根据教学实践,要优化音乐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最重要的条件是创设一种和谐协作的良好教学氛围,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形成和谐、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这样,学生就会在满意、愉快、合作、互动和互助的积极情感状态中探究新知识。小学生天真无邪,他们心中的老师是神圣的、伟大的,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是他们的表率。他们的学习目的性还不十分明确,这时良好的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种师生关系在他们身上往往会产生一种明显的情感迁移现象,学生对教师的情感会迁移到对这位教师所教学科上去———学生由于喜欢某位教师,由此对他所教的学科产生好感;同样,学生也会由于不喜欢某位教师,而导致对这位教师所教学科的厌倦。在我们教学活动中,部分音乐教师不是很尊重学生,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师生的距离感比较远,有些学生内心对教师比较敬畏,这样的环境是不利于音乐教学的,同样也不利于音乐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妥善处理管理学生以及与学生做朋友的分寸尺度,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主观能动性缺乏,阻碍了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部分教师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从心底里面真正为学生的音乐能力提高着想,应付教学情况时有出现。部分教师教学年限较长,教学热情消退,教学方法呆板僵硬,主观和客观上很难有让学生音乐能力提升的教学方法的创新。部分教师对相关教育部门组织的学习交流培训机会重视不够,主观上不原意提高自身素质,甚至不能够与时俱进,改进教学方法。这些都对小学生的音乐能力的提高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三、教师对小学生心理研究不够,没有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阻碍了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音乐能力的提升显然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遗憾的是,很多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并不是很好,小学生年龄小,很难理解学习的重要性,以至于学习的主动性不是很强。小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良习惯问题,比如由于对音乐课的重要性不理解而出现的不认真情况,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多研究学生的心理,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与学生本人沟通,与学生家长沟通,努力的让学生从小就具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有助于音乐能力的提高。作为新形势下的小学音乐教师,既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有良好的文化科学知识和结构;既要掌握素质教育的理论和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又要能开展科研工作。所以,在新形势下,小学音乐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全能型教师”,积极投身于音乐教学的改革中去,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改进音乐教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陈美云 单位:泰州高港刁铺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