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合一”下小学音乐教学创新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教学做合一”下小学音乐教学创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教学做合一”下小学音乐教学创新

【摘要】落实教育改革工作要在坚持立德树人办学原则基础上开展教学创新,这是培养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根本保障。本文以小学音乐教学为切入点,结合“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拓展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体系,为落实小学音乐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做合一;教学理念;价值;应用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推进,小学音乐课堂亟须创新和优化,这种优化需要遵循学生核心素养成长需求,也要遵循音乐教育的整体发展趋势。“教学做合一”是由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新型教育体系,该体系让师生围绕“做”开展“教”和“学”,构建科学的教学系统。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当下小学音乐课堂存在的问题,以学生为主体打造以实践为中心的活动型课堂,以“做”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做”中学习音乐、体验音乐,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做合一”理念与小学音乐课堂融合的具体价值

(一)符合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

小学音乐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核心音乐素养,在丰富学生音乐知识储备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其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而“教学做合一”理念的应用能够达到这一目的,因而“教学做合一”理念与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相契合。坚持“教学做合一”理念,音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和品德修养等特点,灵活创建教学活动,不仅要让学生从文化层面掌握学习音乐的技巧,更要将实践体验融入课堂,帮助学生获得更广泛的音乐知识,提升其音乐素养[1]。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音乐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气质,提升学生的修养和内涵。在“做”中开展教学实践,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制订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对音乐知识产生更佳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从不同方面去认识音乐。其次,“教学做合一”就是以“事情该怎样做”为中心。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创建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提升教师自己的教学素养,实现师生共同进步。而且,“教学做合一”理念的融入,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探究与实践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论,该理论强调“生活是社会课堂”,按照该理论,学生需要在社会课堂上积极展开实践,进行知识的验证和学习,这一主张也是“教学做合一”理念的核心表现,将该理念融合到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不仅可以将生活化的元素提炼出来,还可以立足于现实生活,总结人文知识,渗透审美意识,强化音乐美感,使学生的审美角度更加广阔。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构建游戏活动,组织民族音乐欣赏,推动学生开展音乐实践,培养学生鉴赏美和体验美的能力。同时,在学生欣赏美妙音乐的同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欣赏具有不同民族特色的音乐;引导学生在学习音乐文化时根据民族元素的特征编排音乐,实现“做”的学习目标,形成对艺术审美的独立见解。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成长环境对小学生的思想和认知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西方音乐和西方文化涌入国内的背景下,流行音乐的迅速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的音乐观念,这极大地影响了正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小学生的音乐认知。当前,很多学生对音乐教材中的内容学习兴趣不大,外加浮躁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他们往往无法静下心来了解和欣赏不同形式的音乐。其次,小学音乐教材中虽然包含民族音乐文化元素,但由于很多学校的教学条件以及课堂教学时间都比较受限,学生没有足够多且良好的机会接受全方位的音乐教育。比如,在教授学生认识并学习传统乐器时,教师无法准备真实的道具,这会导致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认知出现偏差。再次,当前大多数音乐课堂以教师带领学生听音乐、唱歌为主,学生真正了解音乐文化的机会很少,长期单一的教学模式会使课堂枯燥乏味、缺乏活力,不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持续保持与提升[3]。很多教师缺乏探索精神,无法根据实践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并创新教学方式,而是过多地模仿和借鉴,与“教学做合一”理念相悖,这导致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除此之外,音乐教学本身是一种艺术理念的传递,小学音乐教学注重挖掘学生的艺术天分。学生与音乐之间不应仅仅是学习者和学习对象的关系,而应当是创造者与创造成果的关系。但是,大部分传统音乐教学秉承完成教学目标这一原则开展教学实践,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始终服务于教材,缺乏对学生主观思维意识的引导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不仅限制了学生艺术天分的开发,也导致教师的音乐教学与学生的综合素养培育逐渐脱节。以上这些问题是传统教学理念造成的,不仅限制了学生艺术天分的成长,也导致整体的教学枯燥无趣,不利于我国音乐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也不利于我国音乐人才的培养,因此,及时分析问题成因并优化策略,才能促进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体系的改革。

三、“教学做合一”理念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策略

(一)丰富课程内容,开展自主教学

音乐教学与学生内涵以及气质的培养有一定的关联,音乐教学可以用艺术来感染人,从而影响人的实际行为。在当前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利用既有资源实现“立德树人”,丰富课程内容,打造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提升小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其中,教师要合理分析学生实践与教师教学之间的关系,打造互动性的课堂。首先,教师要将理论课程与实践活动进行融合,同时要在音乐教学中融入不同类型的民族元素,包括音乐文化、作曲者生活背景乃至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底蕴,让学生在全面了解音乐的历史背景以及特性的前提下,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培养民族情感。其次,教师可以结合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了解更丰富的音乐文化,包括一些民族音乐的表演视频、少数民族的生活照片和音乐历史的发展,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民族元素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性,构建浓厚的音乐文化氛围,强化学生对音乐学习重要性的认识[4]。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区域音乐游戏和活动,在区域音乐游戏中设计不同的民族音乐类型,引导学生挖掘其中的民族元素,并将其融入到舞蹈动作中,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更多的民族元素和文化,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带入到音乐教学中,比如引入藏族音乐,让学生观看《果谐》《热巴卓》等音乐视频;引导学生在分析和感受音乐情感的同时,认识到藏族舞蹈和音乐主要应用于祭祀和节日庆典,因此,很多藏族舞蹈动作都具有较强的仪式感,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这种浓厚音乐文化氛围的构建,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还可以推动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

(二)创建游戏活动,营造和谐师生关系

首先,音乐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载体,在“教学做合一”理念下,教师可以通过构建不同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感受音乐文化,比如,构建游戏活动等。学生在观看、实践、体验游戏时,能够近距离地感受音乐情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2]。为了落实“教学做合一”理念,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充分融合,这需要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和沟通,将被动的知识传递转变为主动的对知识的探索,使师生在实践中共同体验学习过程,提升教学效果。教师要设计科学、有效的活动促进师生互动,并且在互动中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而游戏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游戏吸引,因此,教师可以快速定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并通过这些要素设计音乐游戏活动,确保学生能在参与游戏期间接触到音乐知识。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小学三年级下册《采山》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通过谈话的方式进行课程导入,使学生快速投入到音乐学习状态中;然后,教师对山里的民族风情、物产、景色等进行讲解,并且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听歌并且提问“我们一起走进山里看一看,请认真听,将你听到的、看到的表演出来,可以吗?”此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都动起来,并且用肢体语言引导学生在听歌的同时展示歌曲中的内容;最后,在学生都热情参与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创建表演游戏,组织学生一边表演、一边演唱。每一个小组选择1-2名小小表演家在台上表演,其他学生跟着演唱,并且跟着教师打节拍,为表演的学生加油打气。在此过程中,师生围绕音乐动手实践,共同打造动起来的课堂,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实施多元化音乐教学,加强教学实践

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能力有一定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分层教学以及因材施教的理念来进行教学改革,确保实践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可以内化。另外,从当前小学生的实际行为习惯以及思维逻辑角度来讲,学生对较抽象以及较有艺术性的音乐作品缺乏分析能力,而音乐作品自身蕴涵的思想和情感比较丰富,为了确保学生能够理解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教师要通过多种类型的活动将这种抽象的艺术思想进行具象化讲解,满足学生理解、实践、应用、创新的多元化需求。教师可以将音乐学习和舞蹈学习结合起来,比如,教师可以在音乐中融入傣族舞的元素,傣族舞的旋转、下腰等动作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因此,教师要降低音乐学习难度,去掉一些比较复杂和困难的动作,让学生以了解和感受民族元素和文化为主,引导学生实现音乐动作和节奏的扩展,为其音乐学习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教师还可以组织乐器队、合唱队、舞蹈队等,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示机会,让他们自由发挥自己的音乐潜能,真正实现将“学”应用到“做”中,在“做”中实践“学”。除此以外,“教学做合一”中的“做”并不是单纯的教师引导、学生重复模仿。音乐是直接作用到学生情感以及思想层面的艺术,在开展音乐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全面强化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因此,教师还需要打造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可以选择学生喜欢的主题,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创作。例如,《小螺号》本身节奏性较强,便于学生学习掌握,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音乐旋律和节奏之后,教师可以通过视频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其他多种类型的乐器,比如钢琴、小提琴等常见的乐器;紧接着,安排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舞蹈编排、旋律改编、歌词创作;然后,将学生创作的成果作为互动分享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家长进行聆听,也可以在班级内部进行小组比拼。教师不必在意学生最终成果的专业性以及艺术性,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自己具有创作乐曲的能力,并且形成艺术创作的自信心,勇于进行自我思考和自我突破。另外,教师也可以将学生的音乐课堂转移到课外,甚至是面向社会,比如,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区域的艺术表演、歌唱竞赛等相关活动,帮助学生总结活动经验,丰富音乐见识,这对于增强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有一定促进作用,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在后期进行专业音乐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践行“教学做合一”理念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深入探索“教学做合一”理念的具体内容,根据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和流程,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了解音乐文化,进而提升音乐能力及音乐素养。

作者:高瑞芸 单位:靖安民族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