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本土民歌融入小学音乐课程的实践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 要】音乐课程对提高小学生综合音乐素养,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品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玉林地处广西东南,是一座文化古城,人口众多,资源丰富,文化底蕴丰厚,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民歌,笔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玉林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模式比较单一,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教学内容不能融入本土文化特色。本文以玉林本土民歌文化为切入点,深入地探讨小学音乐课程与民歌的融会贯通,更好地传承玉林民歌文化。
【关键词】玉林民歌;小学音乐课程;音乐教育
一、玉林本土民歌的价值
玉林是一座古城,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自身独特的民歌文化,由此衍生出来的民歌、民谣也非常具有地方特色。每个民族的民歌都是这个民族优秀文化的浓缩,也能真实地反映出这个民族真实生活状态和文化活动,玉林民歌也不例外,比如,在玉林传统民歌中有在节日中演唱的《八月十五是中秋》(陆川县)、《欢天喜地过新年》(北流县(市))、《今晚年宵实喜庆》(容县)等,劳动时演唱的《烂网捉鱼放快手》(博白县)、《我程程送饭到田头》(玉林市)、《兄妹双双来摘茶》(玉林市)等,表现男女之情的《阿妹如似黄金鲤》(北流县(市))、《花逢蜜蜂朵朵开》(容县)、《情郎哥哥你真爽》(陆川县)等,还有表现婚丧嫁娶的民间歌曲,类型种类多样,所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这些经典的民歌民谣在一代代不断的传唱中流传至今,笔者有幸得到这些传统经典的曲谱和资料,希望能够将这些传统的民歌通过进入小学音乐课堂,让孩子们重新感受本土民歌的文化,重新建立学习本土民歌的有效方式,使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延续,把玉林民歌文化的精髓继续发扬,让更多的人了解玉林民歌,促进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一)全球化视野下多元音乐文化的需求
在当今时代由于经济的全球化使各国各民族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人们在文化上的交流逐渐增多,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象征,而强大的民族文化会潜移默化,对其他的文化造成冲击甚至同化,由于我国的音乐教育起步较晚,因此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们受到了太多西方音乐观念和文化的影响,再加上近些年流行音乐的盛行,民族民歌文化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无论是学校的民歌教育还是社会对民歌的了解,都处于一个很不理想的状态,我们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从小学的音乐教育抓起,让学生及早地树立民歌文化意识,为民族民歌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奠定基础,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二)“坚守”本土文化,促进音乐课程改革
在当代这个音乐文化复杂多样的社会,音乐的选择至关重要,尤其是关乎小学音乐教育,首先教师要做到了解民歌文化,会唱、会教民歌,并通过搜集一些各民族不同的风俗资料,向学生们展示民族民歌的魅力,让学生产生兴趣,不要因为学生一开始的“不接受”“不喜欢”等理由,就任由学生选择,教师应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参与是民歌融入音乐课程的关键,缺一不可。小学音乐教育要真正赋予学生的是正确的音乐观、审美观,以美育人,用经典民族文化让学生体验美、理解美,陶冶情操,在音乐中感知民族民歌的魅力,热爱民歌文化,通过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来进一步深化音乐课程改革,达到高质量的音乐教育目标,促进民歌文化的继续传承和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玉林本土民歌融入小学音乐课程的现状
(一)学生层面
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音乐喜好发现,课内外,流行歌曲、网络歌曲、短视频网红歌曲,都是学生们更喜爱或更易接受的音乐类型,他们对玉林民歌的看法则是觉得比较“土气”“不好听”,假如某个同学喜欢听民歌还会被同学嘲笑“落后”“不时尚”,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内容如果是民族歌曲,学生就会表现得积极性不高,甚至要求教师更换教学内容,很显然,玉林民歌并不受学生们的“欢迎”,在这种背景下玉林民歌融入小学音乐课程会有许多阻力,课程教学效果不佳。
(二)教师层面
小学音乐课授课内容,绝大多数是根据教材或者根据学生的喜好以及教师的专业进行安排,由于小学的艺术类课程不纳入期末考试成绩,音乐老师也被归纳为“副科”老师,这样的定位使得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因为不重视成绩,也很少得到其他科目老师的认可,学生也把音乐课当成自习课对待,相对于其他课程的学习态度比较松散。在教师能力方面,大多数学校的音乐教师都是从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在学校所学的内容不会有大量玉林本土的民歌的相关内容,即使是玉林本地的教师或学生也是如此,在课堂教学中不会出现太多关于玉林民歌文化的内容(主要以技能或者西方音乐为主)。另外,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广西而言,许多的村小是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的,尤其是相对偏远的地区,音乐课程是由全科师范生兼任,全科师范生的音乐专业水平相对较弱,无法保证这一教学目标的高质量完成,因此,需要对以上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比如,广西有许多优秀的民间艺人、歌手、歌师、歌王,各个地区都有“歌手训练班”,这些艺人和机构都能够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对本土民歌文化的认知和知识储备,让教师能够把本土民歌文化真正带到课堂上。
(三)教材层面
在笔者走访调查的小学中,音乐课程的上课内容都大同小异,有的教师是根据教材来上,有些则是自己找一些素材来上,教学的方式和内容相对主观,根据不同教师的喜好以及水平来确定,上课时选择的内容也参差不齐,这种情况不利于玉林民歌的发扬和传承。小学生处在各方面都不成熟的阶段,更需要教师的引导,如果在音乐课堂上不能把玉林民歌文化呈现给孩子,那在其他的场合就更不可能让他们去更多地了解玉林民歌了,教师所使用的教材均是统一订购,在教学内容上都基本相同,只是有的教师会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做细微调整。对于地方教材的开发,多数教师表示“没有能力”“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新编教材不一定比之前的好”。在以上的因素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由于种种原因不能使用有本土特色的教材,部分教师只能通过“零敲碎打”来讲授玉林民歌,缺乏可靠的教材支撑,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打造规范全面的教材,可根据收集的广西民歌文化的成果进行整编,把适合在小学音乐课堂上进行教学的内容筛选出来,编辑成册,补充教材的不足。总的来说玉林民歌融入小学音乐课程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对玉林民歌不够了解,学习渠道较少。第二,学生对玉林民歌文化不感兴趣,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三,社会影响力不足,大众对玉林民歌文化知之甚少,不能形成有效的关注。
四、玉林本土民歌融入小学音乐课程的策略
(一)加强玉林民歌文化建设
“广西三月三民歌节”以及“广西国际民歌节”都是广西特有的民歌节日和民歌盛会,为广西民歌的发扬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玉林有着深厚的民歌文化底蕴,可以借助这个节日来进一步扩大玉林民歌的影响力,让玉林当地有实力的民间歌手登台表演,让更多的人看到、听到玉林民歌的特色,也可以借助此机会让优秀的玉林民歌进入校园,让师生亲身体会玉林民歌文化的魅力,进而在课堂上增加玉林民歌的教学素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小学音乐课堂灵活的教学特征。教师可以将玉林民歌文化用不同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了解玉林民歌的内涵和意义。
(二)丰富教学素材
有关部门和艺术工作者要加强对玉林本土民歌文化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把丰富的素材编辑整理成为能为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教材,丰富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教师应深入研究玉林民歌的特点和独特性,增强自身以及学生的文化自信,将优秀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用实际的生活场景与家乡文化相连接,让学生有自主发展的空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多元文化交流意识。本土音乐教师是传播本土民歌文化的重要力量,教师的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如果在音乐课程教学中教师拥有较丰富的民歌文化知识,并且具备演唱本地民歌的能力,“言传身教”就是给学生最好的示范,能够让学生对玉林民歌产生兴趣,在师生的不断互动中产生对玉林民歌文化的共鸣,为玉林民歌在小学音乐课程中的融合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加强本土音乐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知识储备是发扬传承玉林本土民歌文化的基本保障,因此,音乐教师能力的提升是关键,对一线的教师进行“民歌文化”培训,主要从唱民歌、欣赏民歌、创编民歌这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民歌的演唱是最直观的教学手段,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演唱能力,并且能够教学生演唱,在学生演唱民歌的过程中感受民歌文化的内涵和审美价值,其次,要有一定的欣赏民歌的能力,尤其是要深入了解民歌的内涵、背景、文化底蕴,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全方位地去了解玉林民歌文化,包括玉林这座古城的历史文化背景,最后,音乐教师要具备基本的创编能力,比如,歌词的改编、节奏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等方面,通过创编赋予民歌新的生机,也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学生演唱自己创编的歌曲更加有成就感。教师理论实践充分结合,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大大提高学习兴趣。
(四)教师教学的多元化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要做到“传统”和“创新”相结合,作为传统教学的“教师讲授”依然是不可缺少的,因为音乐课程需要教师的亲身示范,更需要学生跟着教师一起互动,音乐是“动”的而非“静”的,比如,教师通过演唱一首民歌能够让学生最直观地感受到这首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尤其是本土家乡的民歌,更能获得共鸣,“口传心授”还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原汁原味”的民歌风情。创新就是利用好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获得大量的优质资源,可以通过视频、音频、动画等形式,把玉林民歌用不同的形式展现给学生,鼓励学生把听到或者看到的民歌表演出来,更多地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玉林民歌的乐趣,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互相结合又相互依靠,在不断的师生互动中了解、学习玉林民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把玉林民歌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中,使玉林民歌不断传承、发扬。
作者:张博 傅家怡 单位:玉林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