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音乐审美教育若干问题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谈小学音乐审美教育若干问题,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谈小学音乐审美教育若干问题

众所周知,现代音乐教育已经不只是教授学生一些基础的知识,而是要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并从感情层面着手开展教学活动。在音乐表演、创作和欣赏的过程中,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还能够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但是根据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还存在各种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并没有严格遵守“以审美为重点”的原则。

一、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现状

(一)教学方式单一

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教学目标也无法顺利实现。通常状况下,在实际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经常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给学生讲解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喜好,导致很多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音乐知识的动力,最后给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二)缺乏对学生思维的引导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对外界的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然而大部分教师在开展音乐课堂教学的时候,通常都忽略了锻炼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缺乏对这项教学任务的重视,阻碍了学生发现美的能力的发展,导致他们缺乏音乐审美能力。如果教师依旧利用以往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音乐审美教学活动的良好开展。

(三)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化

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出现了过于专业化的现象,这与音乐审美教学的要求严重不符。所以,在实际开展音乐审美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可以只顾着把音乐知识和技能全部灌输给学生,也不能只根据专业音乐教学的标准开展教学活动。

(四)教学内容缺乏艺术性

音乐课程属于一门极具艺术性的教育活动,所以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也必须注重教学内容的艺术性,根据“美”这一特征开展教学活动。但是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和语文课程有一定的相似度。在开展音乐教学中,教师通常会使用语言教学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忽视了音乐课程的特殊性。

二、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丰富的音乐审美情境

开展小学音乐审美教育有很多种方式,大多数教师都会利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以此加强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和情感,其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创设丰富的音乐审美情境。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被广泛应用,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多元的审美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他们能够更加全面、深刻地体会到音乐的魅力和作品中包含的浓厚感情。同时,因为小学生的心智正处于发展阶段,对很多音乐作品的背景无法深刻理解,所以,教师要给他们创设内涵丰富并通俗易懂的教学情境,这样才能使他们更加全面地吸收与掌握,利用各种辅助教学方式开展音乐审美教育,势必能够有效帮助小学生提高审美能力。例如,在学习《春天的歌》这一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这首歌之前了解创作者和创作背景,利用通俗的语言来表达作者在贫困交加、疾病缠身的艰苦环境下依旧创作歌曲,将学生带入这样的情境中对这首歌进行欣赏和学习。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学生会被欢快的节奏所感染,教师要使学生明白作者在面对各种苦难时依旧可以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通过愉悦、轻松的旋律来表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教师给学生再次播放这首歌曲,通过用身体律动打节奏,并跟随音乐演唱,还能利用钢琴伴奏的方式引导学生将这首歌曲有感情地正确演唱出来。

(二)灵活运用教学设计

音乐教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要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空间,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教师要清楚地意识到音乐审美教学的目标不只是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发掘与培养他们对音乐作品的审美能力与理解程度,教师只要合理地设计教学规划,学生就可以在紧凑的课堂学习中不断积累知识,并在其中受到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熏陶。所以,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要求下,教师必须重视在选择与教授音乐作品时,灵活运用多元丰富的方式,给学生更加深入地讲解音乐作品,给他们提供足够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高他们对音乐教学的探索欲望和热情。例如,在学习《雨天等妈妈》这首音乐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讲述妈妈生活中劳累的场景,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物的复杂心理活动,切实有效地加强学生对母爱的充分理解。教师可以把与这首歌相关的作品引入教学活动中,比如《三月里的小雨》,并且引导他们跟随着歌曲简单律动,再给他们播放《雨天等妈妈》这首歌,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话剧表演活动。然后教师再利用简谱引导学生聆听这首音乐作品的旋律,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进行演唱。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所有环节都可以自然衔接,起到了良好的过渡作用,使学生在时间与空间层面上可以更好地感受到下雨天的情景,并且在其中体会母爱的伟大。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审美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利用设置合理教学情境与内容的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但倘若教师要想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音乐素养,就必须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潜移默化地全面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所以,教师不仅需要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引导和培养他们,还应该在课后时间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比如选择和预习一篇喜欢的音乐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使他们更好地了解音乐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情感,进而更加有效地加强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在学习《茉莉花》这首歌曲的时候,我们都知道这首歌曲在我国民族音乐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极高的代表性。教师在开展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将其分成两部分,一个部分是在课堂中,利用各种版本的歌曲与音乐风格,使学生认识到这首歌曲的创作来源,进而使他们认识到在不同理解下,同一首音乐作品也会出现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另一个部分是引导学生通过教材中的音乐熏陶写出对其的真实体会,一首好的音乐作品不但可以给学生带来愉快的节奏旋律,还可以使他们在内心中更加直观地体会到其中所包含的情感和韵味。

(四)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发展处于萌芽时期,所以,他们并不能深刻地认识到“美”这一概念,他们不知道怎样通过眼睛发现音乐的美。教师在实际开展音乐审美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教学内容,把音乐“美”的概念引入其中,另外,还要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够充分体会到音乐美。例如,在学习《时间像小马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以“马儿奔跑时的声音”为主题和学生进行互动;然后,在课堂中开展小马奔跑的教学活动,使他们深刻体会到小马奔跑的乐趣;最后,教师再根据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边学边唱,这样就能够更加有效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又或者,在学习《小燕子》这一歌曲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小燕子起飞时翅膀的状态。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可以将音乐审美和日常生活有效结合,在教师指导下,促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生活美和音乐美,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小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五)培养自我艺术修养

在艺术领域中,音乐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艺术来源于生活和人们的情感,因此教师对学生音乐修养的培养也是对他们艺术修养的培养,小学生对艺术的认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对生活的认知。例如《我们美丽的祖国》这首歌曲,主要表达了对祖国的祝福与赞扬。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和新鲜血液,也是快速发展与成长的时期,在教师和家长的呵护下幸福快乐地长大,在学习这首歌的时候,教师不但要引导他们掌握歌曲节奏、风格以及歌词,还要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之情,用心去感受和体会这首音乐背后的深刻含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培养小学生的艺术修养主要体现在他们在认识祖国的同时去体会这首歌的真实含义,表达对祖国浓厚的祝福和敬畏之情。这样就可以将歌曲中所包含的人文气息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这也是艺术修养提高到一定程度所体现出来的,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对音乐的审美意识和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课程是一种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能力的艺术性教学活动,对于现阶段小学音乐审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学校领导和教师都必须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模式,增强对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力度。教师要让教学活动变得丰富多元,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和想象空间,另外,还要重视加强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修养,只有不断提高小学生对音乐审美理念的认识,才可以在根源上加强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进而切实有效地提升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质量以及效率。

参考文献:

[1]杨彩燕.小学音乐审美教育若干问题浅析[J].新课程导学,2015(9):16.

[2]冯宇.小学音乐审美教育若干问题浅析[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

[3]费凌.小学音乐审美教育若干问题浅析[J].考试周刊,2017(46):177.

作者:孟刚 单位:陇西县菜子镇东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