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红色歌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音乐伴随素质教育的深化推进愈加受到学校的重视,而音乐学科本就属于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一个,在“五育一体”的理念渗透下,立德树人教育观点的引导下,其教学融合“红色精神”,将红色歌曲作为教学资源在广大中小学校得到了较好的开展。红色歌曲是指我国革命时期创作并广为传唱的歌曲,汇聚着我国特色的红色文化和多样的音乐风格,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素材可以完美地促进美育与德育之间的融合,还能增进学生对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等时代关键词汇的理解,是音乐学科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契机。对此,教师应加强对红色歌曲的把握和挖掘,使其与当前的音乐教学深度融合,并在一系列教学手段的支持下实现对学生的综合培养,让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增强的同时,德育的相关内容也能得到进一步渗透。
一、红色歌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必要性
(一)红色歌曲内涵多重,有多种音乐形式
歌颂、弘扬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歌曲是对红色歌曲的基本界定,又因为其最早在红军队伍中传唱,所以被命名为红色歌曲,而红色歌曲资源最早要追溯到五四运动时期,那时各阶级都有记录革命史实的歌曲,是如今红色歌曲的原型,这也是为什么红色歌曲除了充满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外,还具有多元的音乐形式,为当时乃至现今的人们带来丰富的欣赏、演唱乐趣。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加入红色歌曲元素或向学生渗透红色精神,首先就是对现有音乐教育的一次素材拓展。湖南文艺出版社的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到五年级)将各个音乐教学、赏析内容做了分类,如五年级上册的《鱼水情》一课就对军民情感进行了刻画,算是五年级上册音乐的第一个红歌单元,而五年级下册则将《卢沟谣》《松花江上》《长城谣》等红色歌曲编到了一起,旨在增进学生对红色歌曲的体会。但教材现有的红色歌曲素材毕竟有限,将红色歌曲教学作为音乐教学的一大板块来开展,无疑是对教学资源的拓展,而学生也可借助红色歌曲的学习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形式。
(二)红色歌曲促进爱国精神的发扬传承
跳开音乐教学来看红色歌曲,其本身就包含了较浓的爱国主义精神,其融入小学教育中符合当前国家发展、教育育人的主旋律,也有助于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展开和落实。从素质教育角度来看,爱国精神属于德育范畴,红色歌曲作为歌曲具有美育的特质,可以说红色歌曲本身就是德与美的完美结合,开展红色歌曲教学能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同时得到德育的滋养,进而增进其音乐品鉴能力,使其音乐基础知识(节奏、旋律等)也得到相应的提升。因此在小学教学中加入红色歌曲教学内容是促进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内容融合的内部推动力,同时也是音乐学科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的必要途径。而相比直接展开德育内容输出,让小学生理解德育教学的含义、目的,这种形式显然更能体现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本质意义。
二、红色歌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合路径
(一)结合实际生活挖掘红色歌曲的教育内容
要在小学开展红色歌曲教学,首先要将红色歌曲转化成具有一定可行性的教育素材,让其充分与音乐教学融合,并设置相应的教学切入情境模式,深化对红色歌曲的解读,其育人效果才能得到更进一步的发挥。而在转化红色歌曲为小学音乐育人素材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将歌曲中的生活内容提炼出来,增进学生对红色歌曲的亲切感。如五年级上册《鱼水情》中的《大红枣儿甜又香》就是对旧社会全国军民共同抗战的决心与情谊的描写,教师可将这一部分内容与特殊时期军、民、医之间的情谊做对照,增进学生对这一革命歌曲的解读,同时将歌曲中的精神映照在现代生活当中,帮助学生理解军民(包括医)一家亲的情感,并为其严格要求自己、传承红色精神意识的形成铺垫基础。
(二)运用多媒体丰富红色歌曲教学形式多媒体的应用
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中已然十分普遍,其优势在于可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小学生具有喜欢新鲜、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要让课堂教学的质量得到提升,必须针对小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手段,而多媒体能够为学生带来丰富的课前学习资料,也能帮助其创设各种各样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教学灵活性的提升,对于音乐这类具有音频欣赏练习的学科而言更是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教师可以将这一工具应用在红色歌曲教学与赏析的环节中,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进学生对红歌内容的欣赏与体会,并可通过多元教学模式的开展,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更加全面的锻炼,如对音乐的鉴赏与表达能力、透过音乐学习强化内心、精神的充实等。如五年级上册《祖国在我心中》中的《祖国印象》及《我和我的祖国》的歌曲学习与赏析就需要丰富学生的画面感,帮助其构建学习情境,多媒体的应用优势也就得以凸显。
(三)增进歌曲背景讲解,带动学生的情感共鸣
除了对教材内容中红色精神的挖掘与教育的开展、教学模式的灵活设置外,教师还要对现有教学内容进一步拓展,如对歌曲内容背景的解读,对歌曲创作背景的解析等,以让学生在学习、欣赏红色歌曲时能够激发更多的情感共鸣,从而在歌曲的学习中获得更深的德育思考以及音乐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如五年级上册《祖国在我心中》中《我和我的祖国》的赏析,“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学生在对祖国山河曾经受炮火的故事不甚了解的时候是很难理解歌唱“每一座山”“每一条河”的深刻含义的,换言之,他们没有和歌唱者相似的情感体会,必须通过教材的延展、活动的展开深化学生对这些历史的认识,再来开展相关内容的教学,学生的体会才能更加深入,对音乐技巧的学习和把握才能更加用心。
三、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红色歌曲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挖掘红色歌曲资源,明确教学难点
红色歌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合主要依靠教学内容的筛选、教学方式的设置和教学活动的拓展三点,而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采取以下策略,为红色歌曲的教学落实提供助力。首先,教师在筛选课内外红色歌曲时要结合歌曲所表现的含义来展开。如《我和我的祖国》歌唱的是祖国的大好河山,表达的是基于对祖国的印象而产生的真挚爱国情感,教师可以拓展课外红色歌曲《我的祖国》,让学生围绕祖国印象展开深入的探索,在借助《我的祖国》中的描写为《我和我的祖国》的“印象”丰富笔墨的同时,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教材内容的情感传递。而学生也可以借助两首歌曲的对比体会新老歌唱家(李谷一和郭兰英)对《我的祖国》的不同的诠释角度,借此把握两首歌曲曲风、旋律上的不同,进而加深对这两首通俗歌曲(年代不同)形式的理解。课堂上,有学生提出《我的祖国》是否是民歌或民谣,《我和我的祖国》是否属于通俗歌曲的问题,笔者就此对不同的歌曲风格进行了区分,巩固了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
(二)利用翻转课堂模式构建多样情境
多媒体的应用不仅能够活跃教学氛围,还能打破教学固有的时间、空间壁垒,让课堂教学的模式得到灵活转换,达到丰富学生音乐学习体验的目的,并让红色歌曲的教学更顺畅地展开。对此教师可以将教学视频用于课前导入,也可将基础知识制作成微课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前了解歌曲的背景,熟悉歌曲,让课堂教学的赏析讨论氛围更加热烈、浓重,使学生对红色歌曲的学习体会更加深刻。笔者在五年级下册的教学中特地将《卢沟桥》《松花江上》《长城谣》等曲目联合制作出一个课前学习微视频,让学生在课前了解三首歌曲的背景,课堂上笔者采用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将少量的时间用于歌曲的音乐知识解读(叙述与抒情结合的结构特点),并通过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更好地就红色歌曲展开讨论。如在“三首歌曲的共同特点”的问题引导下,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中将自己提前做好的背景查阅功课表达出来,并在不同观点的交互下深刻体会这三首歌曲创作的情感。
(三)举办丰富活动,延伸教育空间
对红色歌曲的背景讲解和对学生的情感带动不仅要依靠学生对歌曲背后故事的查阅和分享,还要通过相关的教学活动来营造。对此教师应积极抓住学校举办的各种文娱比赛活动,将红色歌曲的教学场景搬到更大的舞台和主题当中,让学生在热烈的活动氛围中感受爱国精神、革命精神,并通过对其情感的调动渗透红色(德育)教育。笔者就在学校推出的“班班唱红歌”活动中对学生的红歌演唱加紧了训练,演出当天,学生看到一片赤红的场景布置和其他班级学生的真挚情感表达均被氛围所吸引,演唱过程中都饱含情感。活动结束后,有的学生向笔者反映歌唱时热泪盈眶,很显然这次红色歌曲活动的展开让相关教育的空间得到了进一步延展。总之,小学生作为祖国发展的接班人,教育其传承红色思想、践行红色精神很有必要。红色歌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有利于音乐教育向德育的拓展,并能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提供充足的拓展资源,是音乐教学活动空间不断延伸的重要桥梁、切入点。教师应从红色歌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入角度着手研究,设计相应的教学体系,并借助先进教学手段将红色歌曲的教学落实到实践中去,让红歌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较高的可行性,学生也能因此获得更加全面的锻炼和提升。
作者:张琦 单位: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