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多元感官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文章从通过听觉进行情境创设,提升学生兴趣;通过身体运动,展开小学音乐教学;通过视听动组合,更好地体验音乐情感三个方面阐述了多元感官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关键词:多元感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所谓多元感官应用指的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双手、眼睛、耳朵、嘴巴与大脑等感觉器官,对学习活动进行积极参与。科学合理的感官应用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对小学生审美理念的培育和视野的拓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多元感官应用能够让音乐赋有生命。但是,当前一些小学音乐课堂在多元感官教学上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探究多元感官在小学生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很有必要。
一、通过听觉进行情境创设,提升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唯有对音乐产生了兴趣与热情,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听觉感官在音乐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正如美国音乐学家西肖尔所说,“了解与学习音乐的关键在于聆听”[1]。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听觉进行情境创设,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多元感官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践。其中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该环节的成功与否甚至能够决定整节课的教学效率。比如,对小学一年级《这是什么》这首歌进行教学时,音乐教师便可在导入环节设置铃声情境。课程开始前,教师通过“今天一位特殊朋友将来到我们课堂,大家想知道是哪位吗?下面我们通过音乐一起来寻找吧。”这样的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向学生播放夹杂不同铃声的音乐片段,使学生能够快速融入教学。紧接着,教师便可借助钢琴对时钟摆动声音进行模仿,要求学生仔细聆听;而后教师可通过碰铃对报时声进行模拟,并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共出现了多少次报时声。该过程中,学生借助听觉感官很清楚地了解到时钟会有十二次的报时声,进而感知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有利于多元感官教学的顺利实现。
二、通过身体运动,展开小学音乐教学
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还可借助柯尔文手势展开多元感官教学。该种教学方式不但能够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身体运动,还利于学生对音准、音程与旋律等进行练习,进而更轻松地把握所学的知识。此外,音乐教师还可带领学生通过拍手、跺脚等声势练习对音乐歌曲进行学习,也利于推动多元感官在音乐课堂中的实践。比如,对小学二年级《打花巴掌》这首歌进行教学时,音乐教师可设计一系列的活动环节。首先,教师要求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小游戏,并谈谈哪个是自己最喜爱的;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展开拍手与跳绳游戏,并温习一些大家熟悉的相关儿歌,继而引出主题,播放《打花巴掌》给学生听,要求他们跟着节奏读歌词,教师还可通过科尔文手势将歌曲的节奏带出,并指导学生随着节奏进行拍手游戏,让学生边玩边学;最后,要求学生对歌曲的结尾进行续编,并通过表演呈现出来。该过程中,音乐教师充分借助身体运动,展开了小学音乐的教学。同时,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耳朵、嘴巴等多个感觉器官均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不但满足了小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而且突出了歌曲的审美特征,为学生的日常生活与音乐之间搭建了桥梁,也可提升小学生对民间音乐的热爱程度,有利于推动多元感官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顺利实施。
三、通过视听动组合,更好地体验音乐情感
据研究可知,学生在学习中使用的感官种类越多,产生的学习效果就越好。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可通过借助视听动等多种感官的组合,带领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情感。比如,当讲授“节奏”这一音乐词汇时,教师可在课堂开始之初向学生播放《劳动的歌》这首歌曲的轻音乐供学生聆听,以此引出主题。接着教师可选择与《劳动的歌》相关的视频短片,供学生观赏。视频播放期间,教师可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短片中,大家在做的工作是?他们工作时嘴里在哼什么曲调?他们哼哼的曲调节奏与工作节奏间存在什么关系?”供学生思考[2]。当学生给予初步的答案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参与“走格子”的游戏情境,一个圆点表示拍手,两个圆点表示拍腿,三个圆点表示不动,教师喊“一、二、三”不同的口号分别代表圆点数量。此时,学生便会对动作节奏与口号节奏间的关联有更深的理解。而且,该过程中,学生充分应用了听觉、视觉与运动等感觉器官,能够充分认识节奏的含义,有助于高效音乐课堂教学的实现。综上所述,小学音乐课堂中多元感官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进而带动高效课堂教学的实现。所以教师需对多元感官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进行深刻探究与摸索,使音乐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融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操。
参考文献:
[1]高燕婷.以《蓝色多瑙河》为例谈全感官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3):61-63.
[2]厉莹.多元感官联动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小学生(中旬刊),2017(5):39.
作者:黄彩珍 单位: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