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对音乐教师素养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新课改的变化入手,对小学教师素养和音乐专业素养两个方面对音乐教师的素养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更好地促进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师素养;新课程改革
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艺术教育作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艺术教育日渐得到重视。音乐,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学校实施美育的最主要途径和内容。小学音乐更是对于学生的音乐启蒙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课程从强调教师、教材,到强调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四个方面的整合,从而对小学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一、新课程改革后的变化与特点
从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出,要求教师改变以知识和技能为主线、以教师传授为主的传统教法。让音乐教学更强调以音乐审美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在不同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去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甚至创造音乐。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音乐创造能力等。那么新课程改革后与改革前有何不同呢?
(一)新的教学观
教师首先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留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和自由去思考与发展,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教学,并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去自主思考问题、寻找答案,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确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局面,打破过去“老师说、学生听”的传统填鸭式授课方式。教师需要和学生保持和谐平等的关系,营造融洽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教师角色和行为的转变
教师传统角色注重知识传授、知识结果、教学模式化等,从而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差异性教育与教学个性化等方面。所以新课标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的刻板形象,现在的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三)新的学生观
学生是独立人,这意味着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还应在教学中给学生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自由的发展。学生是独特发展的人,教师要掌握规律,因材施教,正确地引导学生,面对学生之间的差异,要学会尊重差异、转化差异。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选择,给学生自由和空间让学生自由探索学习,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而不是将现有的成果结论直接告知学生。
(四)教材的创新与变革
新课程在教学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创新。新教材更加重视音乐教学的实践,注重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重视艺术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强调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新教材中还增加了对于民族音乐、戏曲音乐、世界音乐的相关知识素材,课本内容不再是以往的“老三样”,开始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同时教材的编写设置还体现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注意到了学科综合等方面,给予教师和学生更多的创新空间。
(一)应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
随着中小学音乐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音乐课出现了器乐合奏、舞蹈、戏曲、表演等多个课型,这也就要求音乐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个人专业技能素养。首先,教师要能准确生动地范唱,声情并茂地演唱,适时适量地领唱。教师的歌唱不但要求吐字清晰,有正确的呼吸和正确的发声方法,更要求作品情感的表达。其次,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要熟练地掌握和会弹奏一至两首乐器,保证教学内容多样性。将乐器带进课堂,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音乐教师还要会跳,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并且对于歌曲的理解能力较弱,需要教师根据歌词和旋律启发他们进行律动和舞蹈,将音乐和舞蹈融合,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歌曲,体会歌曲情感。
(二)应具有广博的知识
音乐是艺术,是一门人文学科,是一种人类文化现象。按照艺术课程标准要求,“艺术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不仅有音乐、视觉艺术、戏剧、舞蹈等不同门类艺术的综合,有对艺术知识、创作能力、文化背景风格流派等不同学习内容的综合,还有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由此可见,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同时具备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其他学科的综合知识,否则必然很难满足音乐审美素质教育的要求,甚至会影响日常教学活动。比如在《红星歌》这首歌曲的教学中,就要对乐曲的时代背景、故事发展等有一定的了解,引起学生共鸣,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就能提高教学的效果。要了解背景就要求教师熟悉这段历史,并能够搜集相关图片音频等,让学生体会其色彩,感受歌曲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
(三)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在教育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各种现代化技术开始与教学相结合,传统的师生口耳相传式的教学模式不断弱化,计算机和网络等新的现代信息技术则更多出现在教学中,如录音、展示台、投影、计算机等,这些直观并极具感染力的电教媒体的进入,拓展了音乐课堂的教学手段,增加了课堂趣味,使抽象的音乐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对音乐感受的加深和理解,发展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小学音乐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意识到提高信息素养的重要性,行动上要积极主动地参与相关学习和实践;其次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和手段,让学生能从多方面感知音乐,并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创造出丰富多彩、有吸引力的音乐课堂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最终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目标,促进每一名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更好地为音乐课堂服务,成为了当前小学音乐教师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教学技能。
(四)具有课程开发利用的意识与能力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效的需要。音乐教材的无法体现各地地方特色,或满足学生的需求,具有一定局限性。这就需要教师对音乐课程进行开发,弥补课本的局限性。音乐课程资源丰富,教师大致可分为校内、校外两大方面进行开发利用。校内方面要充分挖掘学校现有资源,组织兴趣小组、艺术节等活动,要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充分利用好网络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校外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校外人力资源,举办分享表演活动,或对社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充分挖掘地方的特色戏曲等。总之要拒绝把教科书当成唯一课程资源,避免教师死教教材,学生死学教材的情况。提高课程开发意识,充分利用好地方特色。激活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使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不再单调、乏味。
三、结语
小学音乐课是基础教育的有机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小学音乐教师来说,怎样提高音乐课堂的质量和效果、提高小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中小学音乐教师要有超前的理念与意识,不断学习探索各方面的新的知识内容,更新观念与时代同步,绝不辜负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为我们祖国美好的未来培养出新一代的合格的人才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深[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
[3]刘会萍.新课程对中小学教师的要求[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7(2):120-121.
作者:王锘涵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