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的趣味性教学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音乐的趣味性教学,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音乐的趣味性教学

[摘要]孩童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接受新知识、培养新能力的孕育阶段,尤其是思维能力处在高度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开展的音乐教学对其成长发育具有很大的辅助作用。趣味性教学法同其他教学法的目的一样,都是为了让学生更有效地接受新知识,并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学习技能,从而全面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鉴于学生自身的年龄、生理及心理特点,趣味性教学模式在音乐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该文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手段、搭建音乐展示平台等方面探讨了小学音乐课堂的趣味性教学。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性;趣味性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音乐艺术的追求也愈加强烈,音乐素养成为世界各国公民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音乐教育按照其功能性和实施机构的不同,可分为专业音乐教育、师范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等教育门类。学校音乐教育作为我国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音乐艺术、推动音乐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音乐教育所针对的人群主要是学生。音乐教育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学生在学校阶段接受音乐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更为有效地接受音乐知识,掌握音乐学习技能,从而全面提高对音乐知识的运用能力,是一线音乐教师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小学音乐教育属于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有这样一句名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鉴于儿童自身的年龄、生理及心理特点,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

1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传统的教育观念只注重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的影响,只强调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与作用,而大大忽略了受教育一方,这是十分片面的,也给教育带来了许多危害。趣味性教学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教师在极短的课堂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和感受音乐的趣味性。如在复习唱名1、2、3、4、5、6、7时,笔者让7名学生分别戴上事先制作好的唱名头饰,并按身高从低到高坐成一排。游戏开始,教师弹奏一段旋律,7名学生按照弹奏的音符顺序依次起立。全体学生按照这7位学生的起立次序唱出唱名。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不仅能复习巩固唱名的知识,还让他们对音高和音准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对音符的听辨力和灵敏度。

2教学方法的趣味性

传统的教学理念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填鸭式教学,教师完全依赖于对乐曲的讲授。但音乐教学不像文化课程那样特别重视书本知识,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完全是感官的认识,即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靠视听与讲解使儿童在身心和思想上都能感觉到音乐的美。教师在趣味性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趣味性教学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并没有严格的规定模式,趣味性教学法是多变的,而且也是根据不同的儿童来施教。低年级的孩子爱听故事,爱看动画片,例如,在教授《士兵进行曲》时,笔者先让学生观看《木偶兵操练》动画作为导入,引起学生对动画片中的乐曲《士兵进行曲》的兴趣。在观看动画的同时,以“木偶兵”音乐形象为主线,安排学生模仿木偶兵拍手、拍腿、踏左脚、打枪、立正和敬礼等操练的动作,让学生感受四二拍子的律动规律及节奏特点。在这短短的一节课里,教师抓住儿童的身心特点,利用音乐律动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将音乐、士兵形象、“木偶兵”操练动作引入课堂,与学生拉近距离。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在快乐的环境下进行音乐学习,这样就不会让儿童体会到学习的枯燥乏味,逐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运用多元化手段全面培养儿童兴趣的目的。

3学习方法的趣味性

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趣味中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在传统的儿童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为主角,儿童被动参与。儿童往往成为被动的听众和机械的模仿者,主体地位和独立性受到限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儿童就会丧失自主的学习心理,失去兴趣。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确立儿童的主体地位,展示其个性,摆正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让更多的儿童参与到钢琴实践活动,学生由“观众”变为“演员”甚至是“导演”。在教授《我爱我的小动物》一课中,教师以“森林音乐会”为主题,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自主选择想要扮演的角色,孩子们有的扮演小猫,有的扮演小狗,有的扮演花草树木,有的打击乐伴奏,有的唱歌。虽然一开始学生在编创表演时情绪比较激动,场面一度显得拥挤混乱,但是教师并没有立刻上前制止,而是在“乱”中鼓励孩子们大胆想象,并允许标新立异,让孩子们在自由、积极愉快的氛围中,通过自觉、主动地感受音乐,动手创造和理解音乐,从而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开拓思维、增强实践能力和促进个性发展。

4教学手段的趣味性

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性,任何新颖的、形象的、具体的事物都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水平突飞猛进,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直观、简明、便捷的优势,将PPT、Flash、3D动画等现代化技术手段运用于课堂,更好地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启迪他们的思维。如在教授歌曲《小雨沙沙沙》一课时,利用电脑程序制作闯关游戏,再配上生动的画面,不但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也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解决本首歌曲的重难点,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枯燥,既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热情,也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5搭建音乐展示平台,增强实践性

新版《音乐课程标准解读》特别强调音乐教育五个基本特征中的实践性,指出:“音乐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是活动性、实践性最强的课程之一,音乐教学不应该理性化、学术化,而应该让学生参与到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在课堂中,学生经常会自发地跟着音乐手舞足蹈地进行表演,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孩子们“爱动”这一天性,为学生创设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如教学歌曲《老鼠和大象》,当学生学会这首歌曲后,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音乐故事中各角色形象特点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创编,为每个角色编排个性化动作及台词,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以舞台剧的形式,在提前布置好的舞台上进行表演。这既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理解力和创造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意识。当然,教学不应只是简单地把学生约束在课堂上,而应以学校为平台,为他们创设更大的舞台。通过学校每年举办的“班班有歌声”、“庆六一”文艺汇演、“走进社区”文艺表演等活动,鼓励他们多参加课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从乐中学”“从玩中学”,帮助他们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掌握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与技能,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增强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教学法同其他教学法的目的一样,都是为了让学生更有效地接受新知识,并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学习技能,从而全面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在儿童音乐教学中,鉴于儿童自身的年龄、生理及心理特点,趣味性的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2]亚君.音乐新课程教学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3]史宁中,尹爱青.音乐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高平平,王军.浅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4):93-96.

[5]王凯光.对改进中学音乐课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思考[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32(1):160.

[6]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陈砚农 单位:福州市金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