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音乐教学体态律动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体态律动是指训练学生利用听觉或身体来表达音乐感受,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用肢体动作表达出来。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体态律动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体态律动教学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音乐;体态律动;运用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有助于唤醒孩子们的天性本能,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律动教学应当从让孩子聆听音乐开始,引导学生利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感受,使学生对音乐有一个直接的体会,更深刻的理解音乐内容,准确的掌握音乐节奏、情感和韵律,从而达到提升音乐素养的目的。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体态律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出发,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利用一些舞蹈、体态律动的组合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习惯、音乐表现力以及音乐感知力、创造力。教师要把律动教学与小学低阶段音乐教学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欢快的律动中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利用律动教育体系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效率。比如在学习《布谷》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示范歌曲,学生跟着节奏默声表演,然后教师再加上琴声伴奏让学生体会音乐中的二分音符、四分音符、休止符,并跟着音乐节奏一起拍手、拍腿、扭动身体,随着琴声自由演唱歌曲。在教学歌曲时,教师要让学生注意旋律的起伏,在唱第一段歌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拉起手向左方跟着节奏晃动,第二段歌曲时向右方有节奏的晃动,让学生在律动中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也可以在教唱歌曲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春天的景色,把学生带到真实的大自然环境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爱护动物的情感。
二、依据音乐设计体态律动,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
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对新鲜的、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非常感兴趣,但是他们集中精力的时间不长,对一些抽象化的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吃力,而音乐学习是一门由音符组成的比较枯燥、难于理解的课程,小学生学的困难,教师的教学开展也比较费力,这就需要教师根据音乐走向去设计体态律动,把枯燥的音乐课变得直观活跃起来,让音乐学习变得轻松易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空间和音乐节奏规律,把律动设计为移动性律动和非移动性律动。移动性律动就是通过走、跑、滑动、跳跃等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非移动性体态律动是通过指挥、拍手、身体扭转、晃动手臂、跺脚等形式来感知音乐节奏。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音乐走向把两种体态律动形式综合运用。比如在教学《粉刷匠》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随着欢快的二拍子节奏双手叉腰前进、后退,在演唱到“刷子飞舞忙”时,跟着节奏挥动手臂做刷墙动作。在演唱“哎呀我的小鼻子”时来一个并脚小跳,左手叉腰,右手手指指向自己小鼻子做出惊讶的状态。教师要让学生在音乐律动中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提高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应当注意的是,教师在动作设计时一定要符合音乐走向,动作设计要生动、协调,能够体现出音乐的基本风格。
三、利用体态律动表现音乐节奏,提升音乐欣赏能力
对于音乐来讲,节奏练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欢乐、明快、热烈的歌曲音乐节奏比较快,而庄重、忧伤的歌曲音乐节奏是比较缓慢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利用肢体的体态律动来感受音乐表现时的不同节奏。比如在讲授《瑶族舞曲》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组跟着音乐节奏进行踏步移动,让学生随着律动感受瑶族舞曲的从容、安稳。在上《伏尔加纤夫曲》欣赏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排队学着纤夫拉纤的动作慢慢行走,随着缓慢的音乐节奏去体会纤夫脚步的沉重和内心的压抑。而节奏指挥的体态律动能够最大限度的表现音乐情感,比如大幅度的动作可以表现激昂、愤怒,柔和缓慢的动作表现平静舒缓等情感。比如在学习《解放军进行曲》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快速、坚定的指挥律动,来表现解放军的雄壮、激昂、坚定不屈的音乐情感。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中的运用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鉴赏课对于低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学习起来非常困难,他们没有足够的音乐积累,根本听不懂也不愿听那些抽象的音乐。因此在进行音乐欣赏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体态律动动作体现音乐内容,从而使音乐形象化、情境化,帮助学生理解音乐,这样音乐欣赏课就变得生动、情趣盎然了。比如在欣赏《渔舟唱晚》这首乐曲时,在高潮部分教师可以让全班学生用肢体动作模仿摇桨驾舟“百舟竞归”的欢畅热烈场面,让学生在律动中体会音乐的喜悦情绪;当音乐在高潮处切住,逐渐减缓速度时,学生们要安静的体会渔舟满载而归时的情境。体态律动在训练学生听、唱技能的同时,也使得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得到了训练。体态律动教学放飞了学生的想象,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音乐节奏,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音乐表现力,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
作者:陈嘉 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