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主题意义下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现代化教育背景中英语成为重点学科。在小学这一启蒙时期,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讲解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还应该着重培养他们的英语意识,借助语篇教学来构建充满活力的趣味课堂,重视语篇主题分析,渗透文化知识、展开生活教学、组织实践活动,将英语教学各个要素紧密融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他们核心素养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在主题意义下探究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实践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主题意义;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实践策略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政策的不断推行,小学英语教师在展开语篇教学的过程中不再只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而是明确主题意义的重要地位,在主题下设置多元化的课堂活动,从根本上提高英语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让他们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多元化思维能力,明确知识内涵,提高实践探索与运用能力,在授课期间教师坚定生本理念,优化语篇教学,促进英语教育的创新发展。
一、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要点
语篇教学是小学英语教育体系的核心部分,教师为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必须优化语篇教学模式,在教育新思想的指引下进行多元创新,构建高效课堂,在此期间应该明确语篇教学要点:第一,讲解重难点知识,夯实学生英语基础;第二,注重问题设置、活动设计,强化学生信息提取与加工能力,促进他们综合素养的不断发展;第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供自由表达空间,让所有人都能以表演、讲故事、交际对话等形式说出自己对语篇主题的主观观点,深化知识认知,也能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第四,注重文化因素渗透,深化学生跨文化意识,保证英语教学的高效性,为学生未来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1]。
二、主题意义下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实践策略
(一)设计前置性作业,夯实学生英语基础
小学作为英语教学的启蒙时期,其核心教育目标就是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让他们可以在理解所学知识内涵的前提下实现高效学习。为充分激发学生英语学习自信心,教师应在展开语篇教学前做好前置性作业布置工作,让他们可以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进行信息分析,从而明确自身的优势和薄弱点,提高后续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强化整体英语水平。但是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小学英语教师习惯通过直接讲解的方式分析语篇,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不利于他们基础能力的提升。当前教育阶段教师需重点解决这一问题,课前准备阶段布置简化阅读作业,鼓励学生借助已学知识、网络资源信息对语篇内容进行分析,在自主探索中明确语篇成分,提高学习效率,强化整体教育效果。
(二)多元化课程导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高效完成语篇阅读任务的原动力,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能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语篇内涵,主动与作者进行情感沟通,从而强化阅读学习效果,得到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教师应注重对课程导入环节的设计,从根本上转变学生学习态度,利用趣味游戏、生活故事提高课堂活力,保证学生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实现高效语篇探索。然而对导入环节重视程度不够是传统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平铺直叙讲解知识,影响整体教育效果[2]。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及时进行自我反思,承认导入教学的重要地位,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完成教学设计。正式教学前先使用多媒体展示与语篇内容相关的生活故事图片,拉近学生与英语语言之间的距离,激活他们的思维,在此基础上组织自由讨论、游戏互动活动,真正做到聚焦语篇主题自然渗透知识,学生在此语言环境中能够放松身心,同时明确自身在课堂内的主人翁地位,积极与教师互动,畅所欲言交流生活,在兴趣基础上实现高效语言学习,促进核心素养发展。
(三)注重语篇整体感知,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语篇教学的高效展开基于学生对语篇核心思想的理解之上,学生只有真正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情感变化才能提高学习质量,实现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而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大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都忽视了英语语言的应用价值,无法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他们只是将阅读语篇视为普通的教学工具,系统化地对其中词汇、词组、语法知识进行讲解,并梳理课后习题,由此完成阅读教学,学生在此期间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无法感知到英语语言背后蕴藏的文化因素、情感思想,学习有效性明显降低,不利于小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因此教师需及时改变教学策略,注重对语篇的整体感知,让学生全面认识到阅读学习对自身发展的益处,期间采取以点带面的原则,总结语篇的核心思想,提取其中的关键问题,让学生在关注到语篇重点的前提下解析语句,并将全文进行有效串联,最终产生正确的认知。为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语篇整体感知能力,教师应以核心思想为基础设置丰富的实践任务,从情感分析、生活对比、文化探究等多个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自由探索,为学生创造发展条件,在考虑到语篇基本特征的前提下提高知识任务探索的针对性,使学生提取有效信息,掌握相关语用技巧,并在广阔的交际空间内表达真实想法,从而更好地把握语篇核心思想,提高阅读质量。
(四)主题式情境设置,调动学生主观思维
思维灵活度提高是学生语篇理解能力发展的前提条件,他们能够打破固化思想的束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还能结合生活实际去解读主题,在自主实践中得到综合能力提升,强化英语学习效果,授课期间教师应给予学生广阔的思维发展空间,创设主题式生动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可以在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后进入自主探索状态,把握好语篇思想内涵[3]。落实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来进行主题情境设置,将抽象的语篇语言文字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图片画面或动画视频,降低教学难度,自然优化课堂教学环境,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语篇主题的主观感想,并对能够提出质疑的同学给予奖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联系自己已学的相关背景知识进行深层次思考,实现探究能力的提高,同时在创设情境过程中还应该对明线、暗线同时展示,扩大学生思维广度,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提升。
(五)留白式问题设计,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学生思维灵活度提升后,教师要对他们的思维品质进一步深化培养,同时增强他们思维的逻辑性,由此保证他们在探究语篇内涵的过程中不会因为词句概念相似而产生错误看法,也能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不仅能提高英语核心素养,还能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在此期间教师应重视教学留白,通过设问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语篇解读,深化他们对主题的理解,促进他们认知能力的发展。然而传统教育理念下教师习惯性使用“满堂灌”的方式授课,不愿意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导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表层,难以提高语篇学习能力。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采取留白式问题设计方法构建课堂,围绕语篇的主题思想探索每一个层次的关键词,引导他们尝试用英语语言来分析语篇结构、解决开放性问题。教学初期设置客观性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进行后续教学预热,逐渐提升问题难度,尊重学生主观意识,让他们层次分明地完成问题分析,从而构建完整问题链,对语篇主题进行适当扩充,再引导他们结合生活经验探索主题学习的意义,深化主题认知,在此过程中学生会无意识地独立思考问题,展现出逻辑思维潜能,并对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对主题精准概括,实现知识的灵活迁移,提高思维创造能力,得到核心素养的发展。
(六)生活化主题展示,提高学生语用水平
英语是语言类学科,为保证学生对教材内语篇内涵产生深刻理解与认知,教师必须提高他们的综合语用能力,帮助他们实现英语学习常态化,从而能在主动探索中有所发现,也能学以致用、灵活创新,在此期间为提高学生学习理解、实践创新能力,教师应有意识地将语篇与实际生活建立联系,明确教学意图,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然而实际教学中教师不重视生活教学,他们未摆脱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认为反复讲解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教学活动空间严重不足,学生的学习能力始终难以提升[4]。在阅读环节中教师应明确教学三维度:知识教学、实践训练与迁移创新,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展开生活化教学,课程导入环节结合语篇主题讲述生活故事,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探索欲望,为后续教学展开做铺垫。在进行语篇系统性分析后,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明确语言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观念,对教学主题进行升华,保证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成为主题意义学习的源泉,加深主题理解,此间引导学生自由发言,锻炼他们的英语语用水平,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主题二次加工,将多元信息完美整合,在轻松、愉快的集体交流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强化综合语用水平,在知识迁移的过程中实现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七)探究性活动组织,提高技巧掌握能力
所谓技巧掌握能力是指学生对语篇架构的划分、关键词的深层内涵、作者透过语言文字表达的隐喻等信息的提取与概括能力,对各项阅读技巧的熟练掌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篇理解效率与质量,为达成这一理想化教育目标,教师应在课内积极组织探索活动,将学生科学分组,为他们提供主题探索及深层思考空间,也能强化他们的合作意识,在互帮互助中使阅读能力得到发展。然而教师在授课期间对语篇讲解的实际意义认知不清,他们只关注学生是否能掌握语篇中涉及的基础知识,忽略了对各类技巧的渗透,他们在真正进行阅读训练过程中难以快速寻找有效信息,也无法转换思维探索问题的答案,严重降低了学习效率。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在课内积极组织教学实践活动,以语篇主题为核心开展各式各样的探究性活动,包括小组合作绘制思维导图、自由选角色扮演、主题意义辩证探究、主题思想深层分析等,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能从多个角度出发进行问题分析,充分掌握知识内涵。小组合作活动最大的优势是学生间的直接交流,相较于与教师的互动,小组内的互动能降低学生的恐惧、抵触心理,他们能勇于发表主观观点,也能大胆向小组成员提出质疑,从而在小组范围内进行良性的思想争辩,他们在讨论过程中思路更加清晰,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各项阅读技巧,在实践中得到综合能力发展。教师则需扮演好引导者、观察者的角色,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提供针对性的引导,保证教学有效性,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八)多角度文化渗透,强化学生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课改时期小学英语教师的重点教学任务,小学时期英语核心素养包括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思维品质与文化品格。教师在展开语篇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将教和学合一,还要自然渗透多元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强化学生的英语意识,提高他们的整体阅读理解能力。然而部分教师忽视了文化讲解,他们将教学的重心放在了应试解题之上,忽视了英语教育的本质,学生难以理解语言文字的深层内涵,同样难以理解语篇的主题思想内涵和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向,无法展现出语篇教学的价值。新课程标准改革期间教师需明确文化渗透的重要性,备课期间根据语篇主题意义查阅相关资料,将语篇背后隐藏的历史文化、地理地貌、风俗传统、节日习俗、交际原则等以动画、图片等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降低语篇理解难度,在突出写作主题的前提下深化学生的思想认知,让他们能看到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从而得到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还能保证学生在把握语篇主题意义的同时产生跨文化意识,即在尊重西方国家文化的前提下更好地传统中华传统文化,实现人文素养的发展,最终提高英语核心素养,在文化品格提升的前提下对思想有效表达,实现知识的纵向迁移。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改革体系下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逐渐被淘汰,小学英语教师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他们综合语用能力的提升必须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以语篇教学为例,教师应关注其文化内涵、情感内涵、思想内涵,在重视主题意义探究的前提下组织实践活动,以生动形象的情境突破教学难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在有效互动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实现理想化教学目标。
作者:陈国娟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党寨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