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策略反思,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语法是英语教学中绕不开的话题,它不仅是对语言形成和使用规则的归纳,而且是思考和表达的重要工具之一,在语法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一种挑战。文章将语法的感知、明晰、应用等方面与思维灵活性、深刻性、创造性、批判性等品质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关键词:思维品质;语法教学;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1]。思维品质是思考辨析能力,包括分析、推理、联想、批判、逻辑表达、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等活动,涵盖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创造性、批判性等诸多方面的内涵,也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维度之一。语法作为语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如果能在语法教学中将语法的呈现、归纳、操练以及运用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相结合,让语法教学过程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就会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2]。本文将以译林新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5Helpingourparents中的Grammartime教学为例(教材主要内容见图1和图2),阐述如何在语法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参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在互动中感知语法,激发思维的灵活性
在课前的导入环节教师将本节课的语法知识融入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中,让学生初步感知本节课所要学习的语法形式和意义。另外,导入环节中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是建立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下的,属于有意义学习,是真实语境下的交流,是学生获得语言能力的基础。本课的主要语法项目是what引导的一般进行时态的特殊疑问句及其回答。为了在导入环节激活学生关于现在分词的知识储备,激发思维的灵活性,笔者通过“快速反应”的游戏,让学生看到动词原形,快速说出它的现在分词形式,并对某些特殊形式的现在分词加以突破,如do-doing、sweep-sweeping、make-making等。接着教师呈现Storytime课文插图,带领学生就不同人物的不同活动展开师生问答进行复习热身(见图3)。通过游戏结合复习旧知导入课堂,动静结合,“动”活跃了课堂气氛,“静”则有利于学生思考,唤醒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初步感知本课所要学习的语法知识,激发思维的灵活性,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法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于情境中明晰语法,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在学生感知了语法的基本意义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语法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能力,使学生对语法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4]。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以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情景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没有情境的语言学习是毫无意义的,而译林新版《英语》Grammartime板块内容大都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形式单一枯燥,因此对于抽象且难以理解的语法教学,教师可以结合表格内容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关注语法结构,结合表格发现语法规则,从而归纳语法规律,促使学生将表格中的隐性语法现象转化为真实情景中的显性语法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首先,教师依据本单元话题“Helpingourparents”,创设问题情境,将时间设定为周六Mike的一家人在家都会做些什么呢?其次,为了丰富语法教学内容,教师在主情境的基础上,根据上午、下午和晚上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又将主情境分解成“Whataretheydoinginthemorning/afternoon/evening?”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逐个解决这三个问题。接下来,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所回答的句子,引导学生自主概括、总结出现在进行时的语法规则:主语+be动词+doing的形式。在语法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话题创设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让学生能够在真实、完整的情境中接触、体验、理解和学习语言,鼓励学生在情景中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运用丰富的语言表达思维,让思维和语言共同发展,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法形式,理解语言的实际意义和用法。
三、于趣味中运用语法,启发思维的创造性
语法学习的目标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知”和“能”。“知”是语法学习的初级阶段,“能”是语法学习的终极目标,即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将“知”用于对语言的理解和语言实践活动中,然而足够的、有效的语言操练是学生能够从“知”转变到“能”的必要条件。思维的创造性是指思维的独创性,除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外,更重要的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5]。在语法操练环节,教师尤其要通过设计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提供广阔自由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习的语法知识,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思维,从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课中在学生明晰语法规则后,教师趁热打铁,设计了两个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进一步巩固语言知识,并体会语言的表意功能,为形成语用能力奠定基础。活动一:教师通过PPT向学生展示学校中教室、图书馆、操场等熟悉的场景,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语法句型Whatishe/shedoing?进行提问,学生运用句型Heis.../Sheis...回答画面中人物的动作。为了增加学生对动作正在进行的体验感,教师还特意使用了动态的图片,给学生带来真实的语用场景体验。活动二:教师综合利用教材资源,结合Unit6Checkouttime中的图片(见图4),为学生创设周末MissLi组织大家开展“美食总动员”活动,厨房里Mike,LiuTao等都在忙着不同的准备工作的情境,组织学生们两两合作,置身于场景中根据图画提供的信息,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Whatishe/shedoing?Heis.../Sheis...进行问答。这两个趣味活动的设计,教师都努力为学生创设了真实的语用情境,并且在形式上从师生问答提高到生生问答,层层递进,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对现在进行时态的理解也逐步加深,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语言知识在具体生活化的场景中的作用,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于研讨中凸显语用,塑造思维的批判性
当学生通过语言学习实现了沟通交流、表达情感的目的之后,才会觉得语言规则的意义存在。为进一步凸显语用能力,本节课的最后环节,教师摆脱了教材的局限,寻找教材和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点,引领学生在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语法知识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思考并讨论:周末在家你和你的家人都会参与哪些活动?你喜欢这样的周末吗?学生对语法的理解、接受、掌握直至正确灵活地运用,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它是一个长期且艰难的过程。为了促使学生能从对语法知识的“知”顺利地过渡到对语言的“能”,教师需要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将枯燥的语法学习和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依托丰富的语言材料,设计有效的语言交际任务,帮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实践中反复体会语法的表意功能,进而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秦益锋.如何在语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J].小学教学设计,2018,(12):18-21.
[3]张泰刚.学生思维灵活性课堂观察视角分析[J].兴义民族学院学报,2019,(1):104-109.
[4]张丽丽.三维语法教学理论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教学设计,2017,(8):38-43.
[5]李长健.预测—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12):62-64.
[6]苏红.核心素养视角下批判思维的测评与培养[J].中小学管理,2016,(11):24-26.
作者:潘菲 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元上小学